书城历史重生之南宋雄起
4113600000098

第98章 大宋中央政府议会堂

大宋中央政府议会堂早就封顶完工了,而且内外装修也早已结束,但赵昺并不急着启用,就是因为那个圆顶的穹窿。虽说这个巨大的圆顶穹窿花费了建筑工人们不少的心血,也耗费了许多的钢铁做支架,而且顶上都是预制件,赵昺总是不放心这东西会不会塌下来。其实,赵昺还真是多担心了。那顶子首先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大,也不是看起来的那样沉。大宋的劳动人民的智慧还是可以做保障的。

二则嘛,赵昺有点私心,那就是这个圆顶四圈的预留窗户。海南岛多风雨,他不可能在宋代就敢修一个玻璃圆形穹窿,但这个圆顶下面四周安装上玻璃还是可以的。现在,玻璃生产终于步入正规,虽说大块的玻璃无法制成,小块的拼装还不成吗?反正只要这大会议厅里采光足,白天不用点蜡烛就可以了。

再说了,这可是大宋玻璃最好的广告呀,那些个有钱人,海外商人,看到这样宏大的建筑,四面门窗上的玻璃,呵呵,你就没事偷着乐吧。

于是,赵昺下令,让玻璃厂加班加点多生产平板玻璃,然后组织木工制作一尺见方的小格开合窗户,接着就全部安装玻璃。其实,后世早期的窗户就是这样进行的,把玻璃裁好了,装在木窗槽中,用小钉固定好,再用腻子封堵好缝隙就可以了。而那腻子其实就是石膏粉或滑石粉,不行就用石灰粉,加点白面,再用熟桐油调制而成的。

这样,装修工人又花了许多的时间,终于在年前把这个大宋第一建筑给弄得让赵昺满意了。

明天就是除夕了。赵昺想着今天把这个揭彩仪式搞完,然后让大家好好过个年,新年后就可以让朝廷迁进议会堂来上班。所以,前几天开始,赵昺就开始做启用议会堂的准备。

祥兴三年腊月二十九日辰时末,所有的朝堂大臣们都站立在大宋中央政府议会堂的台阶下等候着。

赵昺按后世电视上看到的政府大楼或某楼堂馆所启用揭彩仪式一样,搞个古代版的形式。一时,大楼周围站满了看热闹的人。赵昺只好派了禁卫军一个营出去,十步一岗,五步一哨去维持秩序。

大楼正门前的大广场上,彩旗飞扬。除各军种都选派了三百人,站成一个方队充样子处,然后就是皇室成员、乡绅遗老、士子学生、各方代表、建筑工人等都组成一个个方队站立等待着,再往后就是围观群众。

随着几声礼炮响,军乐队开始演奏,赵昺扶着杨太后从休息厅缓缓走出,身后跟着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三人,再后面跟着各部长官和各大军首长,除了杜浒还在日本,连外出执行任务的刘师勇、江钲、苏刘义等都回来参加这项活动。

几个女子禁卫营的女兵,早已身着军礼服,手中扯着一条长长的红绸带,中间分系着五朵红花,英姿飒爽在站在台阶最高处。这也是女子禁卫营身着军礼服第一次向外展示他们的风姿。上次除了阅兵,她们总是深入宫中,很少以这样的形式外出。所以,大家不免骄傲又有点害羞,脸蛋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红朴朴的,格外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情。

当赵昺扶着杨太后站在红丝带中间后,三架马车也紧随其后站在了两人的两旁,正好把赵昺摆在中间。

杨太后听说赵昺要让自己剪彩,说什么也不同意。但赵昺那是早做工作晚做工作,把个与民同乐呀,亲近臣民呀,展现太后恩情浩荡呀。反正能想到的借口都想到了。最终,杨太后才被说动,答应下来陪同赵昺一起去剪彩。试想一下,这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后,在万众瞩目下展示形象,这要被多少守旧文人要鞭挞批判的。所以,这里面杨太后的心理压力是最大的。

但当她站在赵昺身边,看着下面黑压压的跪满了民众,大家齐声呐喊着“万岁”时,她的心中又为有赵昺这样一个儿子感到激动和自豪。想想一年多之前,她还陪着这个小皇帝在海上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整日提心吊胆。不想,自官家落水后,就象变了一个人,带领着大家四处征伐,终于打下这么一块基地,从此过了上安宁的日子。而小官家更是把个海南岛建设的和平安乐,一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看到下面的臣民因生活安定富足,都是发自内心的欢呼声时,她的心情悲喜交加,差点流点泪来。

好在赵昺紧紧拉着她的手,微笑着向她点头示意,暗暗鼓励着她,她才没有把泪流出来,依然面带着微笑,向着下面的人群看去。

赵昺看向下面,除了军队行举手礼外,一般的臣民们都还跪在地上。他赶紧大声说道:“各位臣民们,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请大家平身,在礼式上,再不要行跪拜之礼了。”

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三人听了赵昺的话,虽说皱了皱眉,也不好说什么,先由着这小官家闹腾吧。

礼部尚书以主持人的身份,手持一个铜皮大喇叭,大声宣布:“吉时已到,请陛下为大宋中央政府议会堂剪彩!”

随后五个身着军礼服的女子禁卫营身托银盘,盘中放着一把剪刀,昂首从侧面走向红丝带,五人举手敬礼后,双手举起托盘,让赵昺五人拿起了剪刀。

礼部尚书又是一手大呼:“剪彩!”

赵昺向杨在后示意一下,向着红丝绸带剪去。杨太后和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三人也同时剪了下去。红花落入那几位女子禁卫营女兵早已准备好的托盘里。

接着在主持人的高喊声里,赵昺又和杨太后紧扯门头挂着的红绸布,随着红绸布滑下来,一块大大的上面写着“中央政府议会堂”牌匾露了出来。

顿时,军乐奏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中间还夹杂着震耳的礼炮声。全体军民齐声欢呼:“万岁!万岁!万岁!”

赵昺上前一步,走到台阶边沿,举起手来,向着自己的臣民们频频挥手。

其实,这也是赵昺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与自己的臣民见面。虽说他平时总是到处跑来跑去,厂矿军营,不时有他的身影存在,但只是少部分人见过他,就是他微服私访,也没有几个人认识他。现在,他站在万众之前,看着大家尽情欢呼,心情也是澎湃无比。可惜就差个电视直播,那赵昺可就太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了。

等军乐队演奏完毕,礼部尚书又是一声大喊:“现在,请陛下训示!”

台阶下面慢慢安静下来。赵昺也不想太耽误大家的时间,接过那个铜皮喇叭来,大声说道:“朕宣布,我大宋中央政府议会堂现在正式启用!从此以后,我大宋朝政,就要在这议会堂里公办,请各位臣工及工作人员,进入议会堂参观吧。”

说完,赵昺首先领着杨太后向议会堂内走去。接着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三人也随后进入议会堂,身后,各部门也在自己的长官带领下,一队队走进议会堂中。

赵昺领着杨太后,身后跟着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三人,直接穿过门庭大厅,进入大会堂内。

那大会堂确实花了赵昺不少心思,一排排的座椅整齐摆放着,中间留有过道。椅垫和靠背都是内包风干的海绵。反正这东西海里不少,现在加工技术上去了,赵昺当然要把它用在这里。

大礼堂前面是一个大大的舞台,上面也摆满了椅子,和后世的大会议室布置的一样。不过,这台上的椅子撤下后,拉上幕布,就是一个大舞台。看来,以后朝中的大臣们想看个戏,这下是有地方了。

礼堂上面,显出一个蓝色的太空穹窿,描绘着朵朵白云和飞翔的鸥鸟。圆顶盖的四周是镶满玻璃的雕花窗户,把光线引入大礼堂内,让大礼堂的每一个角落都亮堂堂的。

接着,赵昺又领着杨太后从大礼堂侧门出去,穿过走廊,步上楼梯。

二楼上有许多办公的地方,各办公厅前都挂着一个大大的铜牌,上面写着各部门的名字。进去后是各个办公室,有集体办公室,也有单人办公室,里面还设有各部门独立的小型会议室,非常方便大家在一起讨论开会。办公室的最边缘还有公共卫生间。

当杨太后看到那个抽水马桶时,不由地惊呆了。原来如厕都有这样的享受呀。只不过,那自来水,是靠着几架风车转动,把水提升上去,平时也可以在楼顶收集雨水,然后集中到几个楼顶的水塔中。只不过,那引水的铁管,可是费了工匠们许多脑细胞,后来还是赵昺提示用铁皮卷制再用锡焊缝隙,才暂时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过,赵昺设想着以后有了铸压机,这样的铁管应该能大量制造了。

杨太后转出办公室,外面就是回形外走廊,靠近走廊扶手的地方,还摆放着很多桌椅,上面摆放着茶具。这样,大臣们工作累了,可以出来喝喝茶,看看风景,可以适当休息一下。

整个楼内干净如洗,水泥地面平整如砥,不沾一丝灰尘。那些个被赵昺解雇的宫中内侍人员,有许多都被赵昺打发到这里来做勤洁工,按月发放工钱,也让他们有了养活自己的能力。

赵昺最后领着杨太后来到了议会堂三楼的正面,那里有一个巨大的挑台,挑台上还罩着檐角飞翘棚顶,可以遮避风雨。站在挑台上,向下看去,前面巨大的广场上依然人山人海。看来,以后赵昺就可以站在这里向自己的臣民们讲话了。

大家都回过身来,看到圆顶穹窿的顶端,一杆大旗正在风中烈烈飘舞。那是赵昺亲自设计的大宋国旗,红底面上绣着一条金黄色的巨龙,正张牙舞爪,脚踩祥云飞腾。

看着杨太后有点累的感觉,赵昺让陈碧娘带几个禁卫营的女兵扶着回宫去休息。赵昺还要领着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三人去看看各个部门的人员。

现在的大宋可不是过去的六部了,新添的几部和一些机构,都有了各自的办公地点。大家正在自己的办公处到处观看。

一些大臣找到自己的位置,摸摸那宽大的办公桌,坐在柔软的椅子上,还上下颠动屁股,试试椅子的舒适度。然后再好奇地拉开办公桌下的柜门和抽屉,还有那桌面上摆放的铅笔和各种笔墨纸笺,盛放文具的盒子和文件箱。其实,后世的人一眼就能认出那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老板桌而已。

还有办公室墙边摆放的沙发,那只有过去有幸去过赵昺书房的大臣才见过,不想自己的办公室里也有这种小水牛皮做成的沙发,一屁股坐下去真有一种不想起来的感觉。以后坐在这东西上是不是就懒得不想工作了?这种想法可不好。大臣们赶紧起身又坐在了办公桌后。

大家忙忙乱乱的开始打发人员去搬自己的办公用品,其实也就是那些个文件,因为早已打包好了,只要一箱箱抬过来,然后分门别类摆放在资料室或自己的卷柜里,其它的东西还真不用搬,反正这里都准备的很齐全了。

不过,国防部和参谋总部的办公室与这些个大臣们的办公的地方有点不同,那就是两个门都多了几个大点的会议室,墙上也不是挂着什么字画,而是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地图,从局部到全国到世界地图都有,而且几个会议室里的中央是沙盘,墙角摆放着巨大的地球仪。还有刀剑等兵器,军事的味道很浓。

忙了一个上午,中午时,赵昺亲自在二楼的一个大餐厅里宴请各大臣午餐。这个大餐厅里面虽说有许多的水泥柱子,但空间还是很大的,可以同时宴请两三百号人吃饭。长条形的大餐厅后面就是厨房,用许多玻璃窗和大厅隔开。

厨房里靠窗的桌子上摆放着大盆的饭菜,各式各样的都有。而那些个预留的窗口前的桌子上却是摆满了镍钢合金的多用途饭盘,就如后世用的自助餐盘一样。

赵昺笑迷迷地看着大家惊奇的目光,向大家解释道:“各位臣工,今天朕请各位就吃个工作餐吧,以后大家午餐就在这里解决了。想吃什么就去那窗口领取,免费供应。不过,可是只有四菜一汤,主食不限,大家可不要浪费哟。不过,晚餐咱就不提供了,如要想加晚餐,那可是要自费的,而且要提前预定哟。好了,咱们现在就去领餐吧,不过,今天朕请客了,所以,这菜的花样多点,你们随意点菜,不够再去领。”

说完,也不管别人用什么样的眼光看着自己,大大方方走到一个窗口前,拿起一个餐盘,用手指点着几样饭菜,盛满一盘后,直接端到一个大圆桌前,坐下来开始吃饭。

各大臣们看着赵昺的样子,有样学样,也纷纷排着队,上前去领饭,但大臣们还是有个尊卑概念,礼让了一番,才排着队上前,看得赵昺心里只偷着笑。

赵昺三口两口吃完了,站起来,四周看看那些围着大圆桌还在吃饭的大臣们,看着大家虽低着头吃着饭,但还是悄悄地抬眼四面打量着周围,一副特别不习惯的样子。赵昺看着他们的窘态,不由的又笑了起来。

“各位臣工,下午大家抓紧时间收拾整理一下办公室,明天就是除夕了,咱们就提前放个假。过年后大家按时来这里办公就可以了。以后大家来这里吃饭,先来后到,排队领饭,就不要你推我让的了。那样又耽误吃饭的时间,还耽误工作时间。最后,朕就借着这顿饭,提前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你们继续吃着,朕就先行一步了。免礼免礼。”

众大臣正往嘴里塞着饭菜,不知赵昺突然来了这么一出戏,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等赵昺转身往外走时,才想起来,纷纷站起来,齐声说道:“恭送陛下。”

赵昺头也不回,向后摆摆手,就这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