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让我们有机会看到缤纷的世界;师长传授我们知识,让我们有能力创造多彩的人生。我们一天天地长大,父母、师长却一天天地变老。我们应当孝顺、尊敬他们,感谢他们为我们的成长所做的一切!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像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相关链接
把孝敬父母作为一门“功课”
一个不孝敬父母的学生,很难想像在学校里能够做到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在社会上能助人为乐。把孝敬父母作为一门“功课”,在“孝敬课”上,教育学生知道懂得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对父母亲人的爱要加倍珍惜,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就没有现在幸福的生活,要对父母充满感激之情,体会父母养育的艰辛,把它作为学习的动力。同时,教育他们学会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家庭责任感。另外,向班里那些生活中能孝敬父母,生活俭朴,有上进心,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学习。
“孝敬日”这一天,学生们要以各种方式来表达对生养自己的父母的一份浓浓爱意。将父母生日、“三·八”妇女节及每周周末定为学生的“孝敬日”。在这一天,每名同学都要尽己所能,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向父母表示感激之情,使父母在精神上得到一份欣慰。这一活动开展以来,不少家长高兴地来学校反映,原来任性、自私的孩子变得比较体谅、孝敬父母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对父母铁石心肠的人都生长在那些父母过分溺爱子女,对他们百依百顺,一味迁就,对他们没有任何要求的家庭里。同样,身为人之父母者,不能过分溺爱孩子,不要把栋梁扼杀在摇篮中,应知道“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养成教育从孝敬父母开始
中国悠悠五千年历史文明,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悠久的传统文化,忠、孝、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孩子进行忠、孝、诚、信的养成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至关重要。孩子从小就应养成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好品德,一个对父母都不孝顺的人,你还能期望他对国家对社会有多大贡献吗?
在港台地区,更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台湾。台湾的一些中小学,每个月有一天是养成教育日,体验母亲怀胎十月的辛苦。那天全校师生,早上起床时,他们都会把书包挂在胸前,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放下书包,体验母亲怀着自己时,母亲受的苦,那时的母亲有多难。几年前,台湾的亲戚回老家探亲,他们夫妇及儿子、儿媳一起回来的。儿媳总是帮着做饭菜,摆碗筷,吃饭时那对年轻的夫妇在长辈们没到齐的时候,他们是不会就坐的,长辈到齐了,儿子儿媳还微笑着说“爸妈吃饭了”,吃饭中,儿媳帮着添汤加菜,忙这忙那的。早上,儿媳早早起床整理房间,帮着把早餐做好后,在父母的房门口轻声的叫“爸妈早餐做好了,你们要起床了吗?”然后还帮父母放好洗脸水。
在我们的家庭中,大多是独生子,万千宠爱于一身,过着“小皇帝”一样的生活。长此以往,他们只知道接受,只知道索取,不知道给予。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开始,搞好养成教育是时候了。
名言古训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
诗人把儿女比作小草,认为小草一样的儿女是无法报答春日般慈母的养育之恩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我们要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同时也要像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那样去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我们要爱护自己家里的儿女,同时也要像爱护自己家里的儿女那样去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孟子认为我们应该拥有一颗爱天下人的心。
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您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这是你挚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冰心梦中的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