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韩家幺女
4149700000039

第39章 姑嫂相处

想到这里,尤芝瑶清了清嗓子,尽量用自己最温柔的声音与乐姐儿说了好些话,两人有一起吃了些点心,喝了蜜茶,倒是形成了点吃货的革命友谊。

尔后,尤芝瑶又给乐儿说了些从书上看来的小故事,两人关系又进一步,有说有笑,倒不似姑嫂,反而像姐姐带妹妹。

李氏端着饭菜推门而入,一走进来便见到如此场面,对这一面之缘的儿媳更满意了,对乐儿好才是韩家的好孙媳妇。

物都依稀为贵,何况人了,乐姐儿可谓是几代单传一根女苗,哪能不被宠爱,小人儿目前心性未定,却也善良大方,对待伙伴和朋友更是有她祖父和爹爹的“义气”,李氏还怕日子久了,家里给养出一个假小子。

如今,有了长嫂,乐儿也多了玩乐说笑的人,但愿日后也能浸染些她嫂子的温柔娴淑,才能找个好人家。

儿女从小长大,父母事实亲历,大小俱到,恨不得手把手一直守候到老,李氏对女儿没什么高要求,就希望她快快乐乐,性子安和就好。

韩文昌在外面敬了德高望重的长辈后,被张氏叫住了,这会儿该回新房用称杆挑盖头了,也让新娘子吃些东西。

韩文昌跟着祖母后脚走进新房,入眼看到的也是姑嫂相处融洽,相谈甚欢的场景,韩文昌看见坐在床沿上的红色身影,眼神更柔和了,希望他们能像爹娘一样,执子之手,便是天荒地老。

“乐儿,你这个小妮子,还不下来,那是你哥哥嫂嫂的新床,你又不是滚床童子,上去做啥?”张氏笑嗔道。

乐姐儿听祖母这样说,赶紧一咕噜地从床上爬起来,又灵活地顺着床沿往下跳,吓得一旁的尤芝瑶心都颤了。

一旁刚搁置好饭菜的李氏,观察细心,发现了尤芝瑶的担忧和不安,立即出声解围道:“瑶儿别怕,这个祸头子跟着她祖父学了些三脚猫拳法,身子顺溜得很,不用担心她,日后你就知道她的皮了。”

韩乐刚从床上下来,就听见娘亲在一旁说自己“坏话”,心里顿时不开心了,立马小嘴一瘪,往张氏怀里扑去,还一边喊着“祖母,乐儿不皮。”

张氏见她又将平日的撒娇方法在今日故技重施,有些发笑,想着今个儿这场面,也就不逗她了,只将她从地上抱起来,又帮她捋了捋裙摆,把脖子上的金锁扶正。

乐儿偏头看见祖母身后的大哥,顿时觉得自己又被娘亲哄骗了,“咦,祖母,大哥怎么进来了,不是说要吃完饭饭才能进来么?”

这次,张氏并没有回答宝贝孙女的问话,只是抱着她往床跟前走去,示意身后的花娘和昌哥儿跟上,赶紧将正事办了。

尔后,花娘站在床头唱了喜,又递给昌哥儿一柄称杆,昌哥儿用称杆挑了喜帕,露出那种清秀的粉脸,尤其是那双清澈的眼眸,让一向淡定的昌哥儿也忍不住红了耳根。

揭了盖头后,新娘子便能正式用饭食了,这是通州这边的习俗,对新娘子比较宽容,还能让其在新婚那天吃饭,其他地方都是饿上一天,只有新婚之夜前,能吃些点心果腹。

韩文昌有些心急地往外面跑去,跨门槛时还没注意趔趄了一下,差点出丑,依然被乐姐儿给笑话了。

这时,花娘也该出去吃席,便也跟着离开了,李氏将乐姐儿和红霞留在新房里,只留下一大两小在新房里互相瞪眼,陪着新媳妇一起吃饭,席间面对面的两姑嫂以及小丫头红霞更是相处愉快。

约莫半个时辰后,乐姐儿有些乏了,红霞便带她回西厢房休息,之前韩乐住在东厢房,现在东厢房被布置成新房了,自然要搬到西厢房和她二哥同住一片屋檐。

在乐姐儿被送走后,韩文昌也醉醺醺地被韩武峰以及村里帮忙的小伙扶进了新房,花娘给他们倒了桂花酿,两位新人喝了合卺酒,又结了一缕青丝,从此便为结发夫妻,相持相扶。

如此玄妙的结合,是谓千里姻缘一线牵,男女之间的姻缘,要经过媒人的物色,经过生辰八字批合吉凶,就仿佛两个今生素不相识的人,不知经过几世的修缘,今生在出生之时,就以定下姻缘,共度一生。

小伙子们年轻气盛,图个热闹,闹了会洞房,只把新娘子说得脸颊绯红,新郎心疼维护,两人关系更亲密了。

花娘又说了些诸如“白头到老,早生贵子”的吉祥话,得了赏钱,做了吉祥揖,退了几步,和其他人一起转身离开了。

新房里红烛摇曳,大红喜被,百子百孙床帘,无不彰显着喜庆,在烛光下,尤芝瑶看起来更柔和了,二人眼神相交,又迅速撇过头去,倒是直羞得新娘子小鹿乱撞,新郎绞手踱步。

几经试探,两人总算压下了心里的羞涩,坐在了同一床沿上,韩文昌又体贴地打了温水让她洗漱,外间就放着一个火炉,上面温着热水,让二人洗漱用的。

洗漱后,尤芝瑶已经卸了粉面妆,头上繁重的首饰也被取下,只用碧玉簪绾了一个坠髻,显得更洁白如玉了,多了一丝清雅,因为双颊羞红也没少那一分妩媚。

此时已经戌时三刻,春宵苦短,一夜值千金,两人在婚前都是被双方父母提点过的,自然也隐约知道新婚之夜会发生什么。

看着新婚妻子的温柔爱慕眼神,冷静的韩文昌也不淡定了,慢慢附身,修长结实的身子包裹了那个红色的人儿。

韩文昌用他拿骨节分明的手,轻轻地将她头上固定发髻的碧玉发簪取下,放到床头的柜子上,然后抚着她柔顺的头发,搂着她,慢慢地躺下了……

第二天大清早,不过辰时初,尤芝瑶就迷迷糊糊的醒来了,想坐起身来,却发现自己被搂着躺在床上,而且两人浑身上下都是赤条条的,一丝不挂。

尤芝瑶的脸一下子红了,毕竟昨晚已行周公之礼,知道怎么回事,出于羞愧,她还是把自己的身体都遮了起来,慢慢地坐起来,却觉得双腿间阵阵疼痛,怕是难以下地,突然一阵剧烈的疼痛。

“哎呦!”

海棠不由痛得**了起来,这一叫,惊醒了韩文昌,他急忙坐起来,看见正在痛苦的**,脸上挂满了汗珠,脸色惨白如纸。

“芝瑶,你怎么了?”

毕竟已经成了自己的妻子,韩文昌不禁心疼起来,便迅速穿好衣服去找他娘去了。

李氏年幼时,因为徐氏的病,喜读医书,倒是对常见的妇人疾病,颇有见识。

此时,李氏刚刚起来,因为今日事情还多,还要收拾昨日剩下的残羹冷炙,桌子板凳该还的还,锅碗瓢盆都要仔细洗净。

就连一向懒惰的大黄,都在院子里左嗅右瞄地寻骨头了,将骨头含在一起,刨个土坑埋好,留着日后磨牙吃。

李氏正穿着一身常服,和哑麽一起收拾剩菜,挑挑拣拣将还能吃的倒在一起,准备待会儿并着锅碗瓢盆一起给村里的人家送去,不能吃的倒在潲水桶里,送给李四家喂猪。

稍有家底的人家都会喂猪,韩家嫌喂猪太麻烦,只养了方便管理的鸡鸭,猪肉都是去镇上买的。

韩文昌慌慌张张地从屋里跑出来,在厨房门口寻到李氏,立马抓住李氏的袖子就往东厢房里走,一边解释道:“娘,芝瑶的肚子疼,劳您去给她瞧瞧。”

“哎呀,你这臭小子,走慢些,摔着你娘了看我怎么抽你,怎么和你二弟一样,做事毛毛躁躁的,都是成了亲的人了,平日素来的稳重都去哪儿了。”

韩文昌正拽着李氏往东厢房去,恰好被刚练完拳的韩父看到,宠妻狂魔立马不爽了,你现在都有娘子了,还对我的娘子拉拉扯扯的。(韩父此时已经忘了那不仅是他娘子还是人家的娘亲,只顾着吃些莫名其妙的酸醋。)

“娘的儿哩,慢些,娘可不是你爹,身子骨好,摔着娘了看你小妹不得找你**烦才怪。”李氏有些气急地喊道。

还真是应了那句“有了媳妇忘了娘”,这才新婚第一天,就将你老娘拽着跑了,日后怎么得了,李氏心里难免有些郁结气愤。

韩文昌的武功也是不错的,韩父要揍他还能仗着身姿灵活,寻地方逃跑,遇到他那“毫不讲理”的小妹,可真的是一哭二闹,毫无招架之力。

还好厨房离东厢房较近,李氏不过被拽急了,有些跟不上步伐,倒也没有真的摔着,韩文昌也不敢让自家娘亲摔着。

“娘,辛苦您了,我是看芝瑶确实难受得厉害,害怕去晚了出了事,对身子不好,到时候您的长孙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来了。”

不愧是考上秀才的读书人,韩文昌对哄他老娘也有一套,虽然不及韩武峰的油嘴滑舌和韩乐的“甜言蜜语”,至少也是戳中红心,句句中肯,轻易地就将李氏的不满于郁结祛除了。

李氏虽然为韩家生了两子一女,也想韩家更为壮大,自己办不到也希望儿子儿媳能延续开枝散叶的重任,早日让韩家兴旺起来。

-------------天凉了,大家注意保重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