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韩家幺女
4149700000007

第7章 洗三

小肉团出生的第二天,家里就为了她,添了两口人。

哑巴婆子其实并不老,只是这几年的颠沛流离,让岁月沧桑了曾经明媚的容颜。

哑巴婆子原名刘翠芬,原是南楚人,被拐卖到了西戎,一番波折后,嫁人生子,今年才三十五岁,现在只有孙女一个亲人。

她孙女叫乌兰图娅,今年五岁,西戎人,她的名字用楚话说就是“红霞”的意思。

第三天,是小肉团的洗三日。

韩敬忠起了个大早,和昌哥儿一起将那对大红灯笼挂在了大门两边。

张氏则领着峰哥儿,把昨天下剪好的红纸窗花贴好。

“洗三”之日,通常只有近亲来贺,来客只请了李家、里正韩家、李四一家人。

昨日,韩家已经按照钱稳婆的要求,准备好挑脐的银簪子、围盆布、缸炉小米儿、金银锞子等洗三的大件物品。

小件的还有锁头、秤坨、小镜子之类的。

给小肉团洗澡用得是槐条蒲艾水,今天早上起来现熬的,一直温在炉子上。

槐条、香蒲、艾叶是几年夏天就晒干备好的。

徐氏早早将祭神用的果子端出来,有染了胭脂的桂圆、生花生、栗子等。

还有一些其它糕点。

张氏还准备了红丝线穿好的绣花针,小肉团出生的那日就放在酒盅里,用香油泡着。

为了捞一把吉祥钱,钱稳婆早早就走路来到韩家。

一身深蓝色的新衣,干净利落,带着一对样式简单的银耳圈。

一头夹着银丝的头发梳得十分利落,只带着一个银簪子。

李四家和韩里正家送了一些油糕、“破边”缸炉、鸡蛋、红糖等给李氏。

徐氏和外祖父则送些小囡囡穿的衣服、鞋、袜等作为礼品。

大楚王朝的习俗,送给产妇破边缸炉是为了镇压福气,免得福气太大,冲撞了婴儿。

洗三,讲究先吃食,后洗浴。

今日,韩家做了炒菜面作为主食来招待几家人,俗称“洗三面”。

还有一些肉菜,是用昨天买回的那半边肥猪肉做的,有红烧肉、干豇豆回锅肉、萝卜炖猪肉、白菜烩肉、梅干菜扣肉、洋芋焖肉。

一共六个荤菜,没有素菜。

因为炒菜面里放着白菜丝、土豆丝、萝卜丝三种新鲜蔬菜,够素了。

三种菜丝炒得脆生生的,色香味俱全。

韩敬忠亲手和的面,做出来的面条很有嚼劲,配上白嫩嫩的菜丝,滴上几滴香油,加上韩家秘制辣椒酱,味道香辣爽口。

坐席时,让接生姥姥钱稳婆坐在正座上,当成上宾款待。

吃完饭后,张氏让韩敬忠去将小肉团抱出来,哑巴婆子才来韩家,张氏还不放心让她去抱小孙女。

今日,小囡囡被大红牡丹喜被裹着,这才三天,眉眼已经长开了,粉嫩可爱。

钱稳婆接过小肉团,看着又变可爱的小千金,也止不住地喜欢。

这人啊,一旦上了年纪,就喜欢抱这种粉嫩嫩的小婴儿。

她自己也有孙子孙女,要不是面黄肌瘦,要不就是黑乎乎的,一点都没有韩家的小千金可爱。

钱稳婆先用鸡蛋往小肉团脸上滚滚,嘴里还念念有词,“鸡蛋滚滚脸,脸似鸡蛋皮儿,柳红似白的,真正是爱人儿。”

接着,把小肉团用红色布带子捆好,用一棵大葱往小肉团身上轻轻打三下,说道:“一打聪明(“聪”与“葱”谐音),二打灵俐。”

随后叫韩敬忠把葱扔在房顶上(有祝愿小孩将来聪明绝顶之意)。

然后,拿起秤砣在小肉团面前比划,说道:“秤砣虽小压千斤”。

拿起锁头比划三下:说道:“长大啦,头紧、脚紧、手紧”,祝愿小肉团长大后为人处事谨慎。

再把小肉团托在茶盘里,用韩家事先准备好的金银锞子或首饰往婴儿身上一掖,说道:“左掖金,右掖银,花不了,赏下人”,意味着福大禄大财命大。

接下来便是添盆。

盆里已经倒着半盆滚烫的槐条蒲艾水。

外祖父李老爷子添了一只上好的毛笔,希望外孙女长大了写得一手好字。

外祖母徐氏添了一根金子打的绣花针,希望外孙女将来女红出色。

祖父韩老太爷添了一把小银铲子,希望孙女下得厨房。

祖母张氏添了一颗银锞子,希望孙女将来银钱不愁,富裕一生。

韩文忠添了一把迷你小刀,希望女儿和自己一样,武艺高强。

大哥韩文昌添了一只含苞待放的秋海棠,希望小妹以后长得如花似玉。

只有韩武峰最奇葩,添了一根小木柴,希望妹妹长大后,和自己一样喜欢往山里跑,自己就不孤单了。

李四家添了些喜果和铜钱,里正韩大力夫妻也跟着添了些铜钱和喜果。

添完盆后,钱稳婆拿起棒槌往盆里一搅,说道:“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们领着妹妹跑。”

搅完盆子后,水温正合适,这才开始给小肉团洗澡。

小肉团本来睡得香香的,突然被剥光了,凉悠悠的冷空气全面侵袭,吓得哇啦哇啦大哭起来。

众人不但不犯忌讳,反认为吉祥,谓之“响盆”。

钱稳婆一边洗,一边念叨祝词,什么“先洗头,没忧愁;后洗腰,长得高;洗洗手,不会丑;洗洗脚,爱笑笑”。

随后,用艾叶球儿点着,以生姜片作托,放在小肉团脑门上,象征性地炙一炙。

再给婴儿梳头打扮一下,说什么“三梳子,两拢子,长大是个美人胚子;左描眉,右打鬓,找个女婿准四村;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说话免丢丑。”

最后用小镜子往小肉团屁股上一照,说:“用宝镜,照照腚,白天拉屎黑下净”。

她动作轻柔,声音缓和脆亮,一套动作下来,不过一刻钟,小肉团全程不客气地手脚并用,用力蹭动着大哭、特哭、最后已经暴走了…

李老爷子和徐氏都跟着说了些吉祥话。

韩大力的妻子,仗着自己是韩家在这里唯一的远亲,也紧跟着徐氏他们说着吉祥话。

“哎哟,瞧那小胳膊小腿的,真有劲儿!”

李四的妻子立马接过话头,跟着说道:“是呀,这才三天,眉眼已经长开了,粉嫩嫩的,我看着长得像小姐呢。”

韩大力他们也不甘落后,接连说着,诸如“有福气”,“长得好”之类的。

前来的宾客都鼓起劲赞叹,气氛十分热络。

洗三礼结束时,钱稳婆作为吉祥姥姥,照例收了一盆子的富贵财气。

张氏还另备下了红包打赏。

来参与洗三礼的宾客也得到了韩家精心备下的回礼,有红鸡蛋、喜果、福果、鲜花与银子打成花生枣子的吉祥小锞子。

今日洗三宴,宾主尽欢。

送走所有的宾客后,已经是未时。

小肉团被折腾了一天,终于回到娘亲的温暖怀抱,小嘴吹着奶泡,睡得香甜。

乌兰图娅,也就是红霞,看起来也是个皮肤偏白的小姑娘。

昨晚已经和阿婆(奶奶)一起洗干净了,还穿上了阿婆熬夜给她改的“新衣服”。

其实只是干净的衣服,她却以为这就是新衣服,和以前在乱葬岗的死人堆里扒拉出来的不同,是干净的,没有任何补丁。

红霞从小就跟着哑巴婆子出来流浪,受尽苦难,到了昨天中午,才吃到了人生中的第一顿饱饭,第一次吃到了肉。

------------------回忆分界线

哑巴婆子原本没有名字,后来人牙子为了卖高价钱,给她取了个好听的名字。

被拐卖到西戎时,她才十四岁。

十五岁时,因为帮人牙子干活,淋了暴雨,高烧不下。

大夫看了,说已经无力回天,让准备后事,人牙子舍不得继续浪费医药费,就贱卖了,才一百文铜钱。

那个花了一百文买她的,就是红霞的爷爷,一个穷得三十岁还没有娶妻的老男人。

红霞的爷爷用山沟里的土方子帮她退了烧,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刘氏慢慢康复。

两人日生情愫,病好后,举行了简单的拜天地仪式,然后成了亲。

老夫少妻,丈夫对刘氏极为体贴,两人非常恩爱。

他们虽然穷,却很快乐,每当刘翠芬回忆起那段岁月时,嘴角总会带着愉悦温暖的笑容。

好景不长,二十年后的春天。

全村被马贼闯入,抢走了村子里年轻貌美的媳妇姑娘,把老人残忍杀掉。

小孩子被抓起卖给了人牙子。

刘翠芬的全家被马贼杀了,刮走了家里的一切值钱的东西,还放了一把火,将房子烧了。

那天,她正好背着一岁大的孙女去山里挖野菜,躲过一劫。

在地里挖土的两个儿子都死了,大儿媳妇为了保住清白,跳进了院里的水井。

二儿子才十五岁,还没有说亲。

老头子在家里抽旱烟,为了保护家里的钱匣子,被活生生地踢死了。

那些丧失人性的马贼,将老头子的头用来当球踢,那一双死不瞑目的眼,看起来万分狰狞,像要永远记住这些马贼的面貌,做鬼也不放过他们。

在山上挖野菜的刘氏看到村里浓烟滚滚,似乎起火了,慢慢的变成滔天火光。

砍杀声震天,交织着各种哀求声、小孩女人的哭泣声。

吓得她赶忙往深山里跑,那时她不知道哪来的勇气,跑了一天,找了一个不易发现的山洞,躲了起来。

刘氏带着小孙女在山里躲了十多天,靠吃野菜鸟蛋,喝些山泉水度日。

后来,她就带着孙女四处流浪,颠沛流离。

直到走到北昌镇,实在饿得不行,外面天寒地冻的,孙女都冻得全身发紫了,她才带着孙女卖身,求取一个安身之处。

家破人亡真的很可怜。

--------------哎,在古时候,一个妇人带一个小不点,四处乞讨,不知道要受多少欺辱,如今给哑巴婆子和红霞有了好归宿,等待故事继续发展吧。大家早上好,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