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交对人 做对事
41655600000015

第15章 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就可能有什么样的命运(2)

这个社会离不开人际关系,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我们经常说做人要结交良朋好友,所谓的良朋好友不仅仅是人品出众,更应该是能够帮助你的人,即便他没有办法直接帮助你,也会借助自己的关系来帮你。我们应该多认识这样的朋友,应该多结交那些人脉广泛的好朋友,如果你朋友认识的人越多,那么你的朋友圈就会越大,如果你朋友认识的人越强大,那么你的人力资源就会越具有优势。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不一定非要寻找那些最优秀的人当朋友,但是我们至少可以通过朋友打开一扇窗,以此来接触更多更优秀的人。

重视和重点联系有远见卓识的朋友

很多人的成功往往只是昙花一现,不能长久地保持良好的势头和状态;很多人在投资过程中只注重暂时的利益,缺乏更为长远的思考;很多人遭遇挫折后立即变得消极,没有勇气继续前进;有的人只能看到眼前的表象,却无法预测未来的走势,因此总是急于出手。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在于我们缺乏远见,我们没有长远的眼光和思考,因此难以把握大局,难以获得长久的发展。

正因为这样,我们需要一个好朋友来为自己指路,需要一个能够看得更为长远,能够顾全大局的好朋友来指引我们,需要为自己寻找一双更为敏锐和聪慧的眼睛。有人说过:“和投机商成为朋友,你不会成为真正的投资人。”投机商向来就注重眼前利益,不懂得放长线钓大鱼,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我们的视野和思维就会受到限制。相反,如果我们和那些富有远见的投资家在一起,我们也能够看得更为长远一些。

著名的金融家索罗斯,他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投资家,他曾经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推波助澜,让许多亚洲国家陷入灾难,他还在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至今仍有一些国家禁止索罗斯本人入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索罗斯是当代最有能力的投资人之一,他对于资本运作和投资的技巧,鲜有人能及。

而说起索罗斯的成功,就不得不提他的好朋友罗杰斯,罗杰斯是华尔街上的风云人物,他甚至被人认为是世界上最富远见的国际投资家,具有非凡的投资眼光,很多人说索罗斯充其量就是一个投机者,而罗杰斯算是真正具有投资大脑的大人物。索罗斯当年也正是看中了罗杰斯的远见,所以才愿意和对方创立量子基金,为了维持基金的运作,索罗斯负责买卖证券,而罗杰斯则负责自己擅长的证券分析,以便确保能够进行长远投资。和其他投资人不一样的是,罗杰斯非常注重将投资眼光放得更为长远一些,他不会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冲动行事,而且他还懂得综合整个世界的股票信息,以此来评估自己的策略。

比如,1984年,奥地利股市大跌,很多人纷纷撤走投资,但是罗杰斯经过观察之后,预见到奥地利的行情必定会大涨,股市很快就会振兴起来,于是就在众人撤资的时候,乘虚而入,几乎买空了奥地利的股票和债券。结果到了第二年,奥地利股市开始升温,指数上升了145%,罗杰斯因此收获了巨额的利益,他也被誉为“奥地利股市之父”。而1988年,他发现狂热的日本股市背后隐藏暴跌的危机,于是迅速卖空自己的股票,结果日本股市果然发生暴跌现象,而他不仅逃过一劫,更是获利匪浅。而在这几次股市投资中,他的朋友索罗斯也跟着他收获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正因为具备非同寻常的战略眼光,罗杰斯总是能够在投资领域获得成功,很多人认为罗杰斯为量子基金指明了道路,他引领基金连续十年的平均收益超过了50%,创造了不可复制的奇迹,这不仅成全了自己的财富神话,也帮助索罗斯成为了金融大鳄。

其实只要细心观察一下那些成功人士,就知道他们都是见识非凡、富有远见的人,他们不会轻易就被眼前的状况所迷惑,总是会把目光放到更远的地方来分析和思考问题。他们很可能一时之间无利可图,很可能会遭遇暂时的失败和挫折,很可能会陷入人生的低谷,也很可能会付出很大的成本,但是对于长远目标的追求和长远利益的把握,总是能够使他们安然度过眼前,坚定地向着更远的目标进发,总是能够帮助他们发现更大的机会。

我们想要成为这样的人,就需要懂得跟随那些有远见的人,跟随那些懂得长线投资的人,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这些技巧,可以吸取宝贵的经验,也能够了解和掌握他人的人生态度和思维方式。刘备本身不具备什么才能,总是屡战屡败,最后因为没有了出路才找到了诸葛亮,而诸葛亮具备大局观和非凡的战略部署能力,因此帮助刘备成就了帝业。

都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能够登上高峰的人通常都具备远见卓识,他们对于事物发展的预见和认识往往很有深度,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而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那么就需要具备这种远见,而最佳的学习途径就是找一个有眼光的好朋友,你要和那些真正善于长远投资的人在一起,要懂得关注那些有远见的朋友,他们往往能够比你看得更远更深,能够发现更大的商机,也能够规避更多的风险,有这样的指路人存在,我们才不容易迷失自己。

优势互补的朋友让你终生受益

很多社会学家认为现如今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容易越走越窄,原因就在于我们很容易受到邻近方位、接触频率、意趣相投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的交往会过多地趋同于和自己相似或者相近的人,这样一来,可供的交友选择自然就会越来越窄。事实上,在交友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多做一些其他选择,比如说选择那些和自己互补的人。

其实,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如果按照人的需要来说,那么决定交往对象的主要因素应该是互补性,两个人能够互补才能相互完善,这样才能够有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事实上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每个人身上都可能存在不足,而这些不足很有可能成为限制我们进一步发展的枷锁,因此我们应该找到一个能够对自身缺陷进行补充的朋友,我们需要找一个最合适的人来进行互补,这样双方都可以各取所长,从而达到最佳的合作状态。

比如乔布斯和库克就是一对互补的朋友,乔布斯善于创新,但是过于冒进,而库克则沉稳有余,灵动不足;乔布斯善于开发,但不善于营销,而库克是营销方面的专家,产品开发则是短板;乔布斯独裁专制,喜欢竞争,但是眼光独到;库克更为祥和民主,推崇合作,不过缺乏创造力。这两个人缺一不可,他们合在一起才成就了苹果的神话。

有关这种互补性,存在很多的选择,比如乔布斯和库克之间的性格互补,还有性别互补,都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经常和异性结交朋友,也能形成互补,因为男女之间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性格、思维、心理都不一样,比如女性以柔性为主,男人则过于刚强,当异性之间形成朋友关系时,你完全可以刚柔并济。性别互补是日常工作中非常常见的现象,很多公司就会安排不同性别的员工一起办公,这样往往可以有效提高办事效率。

而除了性别互补之外,年龄上的互补也是一种有效的交友选择。比如说老年人和年轻人一起交朋友,也就是所谓的忘年交,忘年交的好处在于可以很好地综合不同年龄段的人的优势,比如年轻人具备更多的创造性、勇气以及信心,缺陷是冲动浮躁,缺乏毅力和耐性。而年长一些的则更加理性和稳重,经验丰富,但缺点是缺乏活力和动力,创造力不够。如果将两种人搭配起来,那么实际上就可以做到相互补充和监督,年长的人会帮助年轻人走路,会帮助年轻人进行自我克制,防止出现太多的冒失行为。而年轻人则给老年人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和干劲,可以更好地完成任务。

事实上,想要结成互补关系,不一定非要那种性格迥异的朋友,也不一定非要那种完全相反的性格,其实所谓的互补就是一种补充。你需要寻找不同的人来交朋友,需要寻找那些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人进行交际。有些学者曾经提出了一个人事关系乘法法则,他们认为当两个不同的人合在一起称为朋友的时候,彼此之间都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进行更多创造性的活动。打个比方说:你的个人能力是5,对方的能力也是5,两个人的能力大概会形成类似于5加5等于10的局面,而当两个人经过亲密接触和交流之后,双方交换后所掌握的信息很可能就是5乘以5。这种合作所产生的效果最终会比单独行动高出很多。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几对朋友一起完成某个任务,这些朋友中,有些人是性格相近、意趣相投的同类型人,有些则是完全相反的两类人。当这几对朋友都完成任务后,研究人员发现,意趣相投的人合作的热情更高一些,向心力很强,完成工作任务的时间也比较快,但是犯下的错误基本上比较明显,很显然他们都具备相似的价值观和想法,所以工作的过程中容易犯下相同的错误。而那些完全相反或者互补的朋友,他们完成任务的时间同样很短,尽管一开始会发生分歧,但之后的分工非常明确,效果也非常好,而且这些人的犯错率特别低,整体的稳定性非常好。

事实上这个实验就证明了一点,那就是互补性强的人成为朋友实际上能够尽可能地扬长避短,可以更高效地完成任务。这种搭配往往可以促使双方的能力最大化,可以使双方的利益实现最大化,因此我们在日常的交友过程中,一定要懂得替自己寻找一个互补的人,当你发现自己的朋友拥有自己所不具备的优势,而你却拥有对方不具备的优势时,彼此之间的联系会越来与紧密,相互之间的作用和价值也会增加。

和可以一起做生意的人做朋友

庄子有云:“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在庄子看来,朋友之间的交往就应该清清白白的,不能掺杂任何利益关系,不过事实上想要没有任何功利性地和别人交朋友似乎不大可能,而且朋友之间存在利益关系也未必就是什么坏事。很多时候彼此之间的利益反而能够促进友谊,而且因为共同利益的存在,两个人反而能够互相激励、互相帮助、互相提高和成长。

很多人认为找朋友的话,就应该找那些和自己合得来,而且能够和自己一同创业、一起做生意的人。事实上,很多成功的商人和企业家都找到了适合在一起做生意的朋友,他们之所以获得成功,就是因为朋友也是一个高手,也是一个生意场上的潜力股,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携手并进,获得重大的成功。阿里巴巴是马云和自己的几个朋友一起投资创办的,微软是盖茨和艾伦一起创办的,两个人甚至都退了学。扎克伯格则和老朋友爱德华一起管理Facebook公司,并迅速成为年轻的大富豪。

这种兄弟或者朋友的生意模式其实很早就存在了,比如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就是因为建立了共同的目标,希望干出一番大事业,所以才会桃园结义,之后共享荣华富贵。而周瑜和孙策也是这种类型,两个人一起图谋发展,壮大了东吴的军力和实力。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的亲人并不都是朋友,而只有那些有着共同利益关系的才是朋友。”他将朋友等同于利益的结合体,听起来不免有些世俗,但是德谟克利特实际上指出了一种最佳的交友模式,那就是利益和友情的捆绑模式。其实很多人担心利益上的纠纷会影响友情,但反过来说,一个真正的朋友,是不太可能因为经济问题和你闹翻的,除非你们的关系真的就那么经不起世俗的考验。

其实,人一生可交的朋友很多,类型也很多,不过朋友原本就是用来共进退的,朋友原本就是用来相互鼓励、共同发展的,而在一起做生意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能够将两个人更好地融合和捆绑在一起,所以找那些能够在一起做生意、在一起奋斗创业的人做朋友,能够很好地促进个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