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黄帝他老人家发明了锅灶(见《说灶》),燧人氏他老人家教会了大家用火,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细节上的问题,锅里的饭做好后,该怎么吃呢?没有人发明新的工具,大家就只好下手了,我们的第二个手指称为食指,可见这个手指在吃上大有作用,在古代他还有一个名字“啑盐指”,就是尝尝咸不咸的意思,想必经常出入于汤锅之中,大理段氏他们家老祖先估计天天将手指头伸进去,将一根肉指整成了百炼钢,最终创造出了一阳指这样的独门功夫。
这只是少数天赋异禀人才能练成的,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食,让他慢慢变凉才敢下手去吃。不过上古的时候,大家工作都不是很忙,可以慢慢等着他变凉,凉了之后再下手抓着吃,倒也不碍什么事。
幸好,后来发了一场大水,洪水滔天,沧海横流,方显工作狂本色,负责治水的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吃起饭来肯定也不会慢慢等着他变凉,有一次锅里的肉煮好后,他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捞,他虽然会治水,却不会一阳指,结果被狠狠烫了一下,为了尽快吃到饭,大禹折了两根树枝夹起来吃。于是一种新的吃饭工具诞生了,产生了划时代的的意义。
这当然只是一个民间传说,这个故事再延伸一下还可以解释为火锅的起源,为了尽早吃饭,大禹发现肉切得越薄煮得就越快,于是他就将肉切成特别薄的小片,在锅里涮一下就吃——于是火锅出现了。这个传说强调了筷子在吃菜时候的重要作用:夹。所以最早的时候筷子的名字可能就是夹,不过春秋战国那会,各国文字不同,写法就有点差别,《礼记》就把筷子称为挟,《管子》上把提手旁换成了木字边,到了三国时,张揖编《广雅》,解释这个字的时候,写成了草字头改成了“荚”。虽然部首不同,但强调的内容却都是夹,充分说明那时候给这两根棍取名字的时候强调的是它的实际用途,简单明了。
筷子出现了,就不能随便用手指了,再用手指去吃饭,是一种很不礼貌也很不卫生的行为,特别是当手纸还没有发明的时候。春秋时候,郑国的公子宋估计食指还保留着古代的习惯,食指仿佛内置海绵体,感到美食,就如同看见美女,会充血摇动,甚至不能自已,就为了喝到一口王八汤,竟然将手指伸到国君的锅里,结果引发了一场叛乱。
尽管反对用手,但是我们的老祖先一开始也不鼓励用“夹”吃饭——只能用筷子吃菜,《礼记》上明确要求:“羹之有菜者用挟,无菜者不用挟”——有菜的时候用筷子,没菜的时候不要用筷子,还说“吃小米饭的时候不要用筷子(饭黍毋以箸)”,因为小米饭是一种可以祭祀天地的高贵食物,筷子这种东西是配不上他的,能够配上小米饭的只有“匕”——匙子。古人吃饭的时候就跟现在吃西餐一样,左手拿匙子,右手拿筷子,吃菜的时候用筷子去夹,吃米饭的时候用匙子去盛。
人吃饭的时候这样,祭祀的时候自然更要注意,想必在小米饭旁边放一个匙子,在煮好的肉上放一个筷子,为了便于祖先享用,肯定这个筷子要插在煮好的东西之上,即便到现在,许多地方供奉祖先的时候都是将筷子插在饭上,煮和者在古代是一个字,于是根据这个意思,人们很形象地创造了一个字“箸”,成了这两根棍的新名字。到了汉朝,筷子基本上摆脱了“夹”这个浅显的名字,彻底而改名为箸。
改了名,吃饭的时候匙和著并用这种习惯保留了很久,当年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当曹操说出那句著名的“表扬与自我表扬”的话:“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时候,《三国志》说刘备吓得“失匕箸”,匙子和筷子都掉在了地上,说明他面前摆放的就有筷子有匙子。
筷子改名为箸,名正了言也就顺了,箸的含义越来越多,可以表示著名的著的,还表示穿着的着,在这些字被单独造出来之前,人们为了避免混淆,于是单独创造出来一个筯来表示筷子。竹字头下面一个助字,想必是帮助人们吃饭的意思。既然是帮助人们吃饭,就不要有那么多规矩了,估计从这个时候,用筷子吃饭的那么多规矩就被慢慢取消了。想用吃米饭就吃米饭,想用来吃菜就用来吃菜,《世说新语》上王述性急,拿筷子扎鸡蛋,结果鸡蛋没扎到,气得他拿起鸡蛋摔在地上用脚踩,可见这个时候人们在餐桌上已经没有古人那么多的礼仪了。
有时候盲目的讲究礼仪,反而惹人厌烦。比如明朝初年的唐肃,这人是个饱读诗书的呆子,有次因为早朝缺席,还没有向朱元璋请假,被开除公职,回老家去了。后来朱元璋有点想念他,就把他召回来,让他陪自己一起吃饭。陪领导吃饭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这个在政府部门上班的人都有体会,何况这个领导还是个脾气不好的皇帝。《翦胜野闻》上说,唐肃为了表示自己毕恭毕敬,就在筷子上做文章,他吃完饭后,将筷子横在碗上。朱元璋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说这是我从小学的礼节。朱元璋大怒:“这种民间的俗礼怎么能用在天子身上?”给他定了个大不敬罪,可怜这个呆子被发配广西当兵去了。
其实唐肃挺冤的,他的老家在浙江会稽,明朝时候,南方人对“箸”的讲究的俗礼还真是特别多,影响最广的一条就是箸不能叫箸,因为南方人多乘船,就害怕船到江心停“住”,也害怕船被虫“蛀”,“zhu”实在是一个不吉利的发音。但是偏偏吃饭要用的这个两个东西就叫箸,不用还不行,于是干脆反其意而用之,给他改个名字“快儿”,一开始也就普通百姓这么叫,《菽园杂记》上记载这个事的时候还颇鄙视称作“此皆俚俗可笑处。”态度跟朱元璋一样,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士大夫亦有犯俗而称块儿者。”这说明这股风已经渐渐影响到了上层社会,既然文人都用了,于是就有了专门的字“筷”,很快在口头语中风靡开来。一开始,就跟新华词典不收录“******”“小伙伴”一样,上层还颇为抵制,《康熙字典》就不收录筷字,显示出对他的鄙视,但这个字的生命力异常旺盛,很快就在习惯上取代了所有称呼,成了这两根棍的专有名词。
一、箕子的诅咒
在另外一个民间故事里,筷子不是大禹发明的,而是一位女性和她的丈夫发明的,这位女性和她的丈夫十分具有科研精神,曾经为了弄清楚一个孕妇的肚子里是男孩还是女孩,大胆的实行了历史上最早的剖腹产手术;曾经为了查看人的心脏是否有七窍,对自己的亲叔叔实施外科手术,摘去了叔叔的心脏。他的这些事迹都被详细记录在《封神演义》里,被后世传扬,他们就是妲己和纣王。不过《封神演义》的作者出于抹黑他们的目的,只记录了他们那些失败的手术,而对筷子这件大发明只字未提,幸好民间故事里广为流传。
据说有一天纣王吃肉的时候嫌太烫,无法手持,非常不高兴,妲己为讨他欢心,摘下头上发簪,挑起一块肉,送到纣王嘴里。纣王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也拿起一根簪子挑着吃,一会他们把簪子合在一起,正所谓双剑合璧天下无敌,双簪合璧,也会更好用,于是筷子发明了。
这个民间传说很不可信,如果筷子从这里起源的,看这俩人你侬我侬的样子,筷子最早就不应该叫夹,而应该叫挑,挑逗的挑,正好也和调情的调同音。
让商纣王发明筷子在政治上也不正确,商纣王作为众恶所归的典型,他当然不能发明这种功在千秋的工具,他要发明也是发明一种祸国殃民的东西,比如酒池肉林什么的,同样对于筷子也一样,他发明的也是一个奢侈品:象牙筷子。
当年这双象牙筷子制作出来后,立刻就轰动了朝野,大臣箕子非常伤心,他以这双象牙筷子为起点开展了一番大推理,“他用了象牙筷子,就肯定不会再用普通的陶碗,而要用玉杯,象箸玉杯在手,肯定就不会喝平常的小米饭,而要吃牦牛和大象的幼胎,必然不穿粗布短衣,住茅草屋,而要穿锦衣,住高楼。”然后箕子得出一个结论:国家要完。正所谓君子不立于围墙之下,箕子“移民”了,而且移得很远,从河南一口气走到了东北,来到了一座半岛上。后来商朝真的完蛋了,而他领导着半岛上的人民慢慢发展成为了一个国家朝鲜。
那根象牙筷子的作用,说起来颇类似于蝴蝶效应里那只扇动了一下翅膀的蝴蝶,引起了一连串的反应。后来的史书上都十分推崇箕子的这个推理过程,《史记》上所持的态度和韩非子基本一致,贾谊就说:“纣亡天下,自箸而始,”《淮南子》上说:“糟丘生乎香箸。”,糟丘就是酿酒产生的酒糟,这都堆成一座山了,可见纣王的酒池该多么深了,但这一切都是从香箸开始的。总之所有的历史资料都对箕子这句话进行了各种演绎,将箕子说得跟个巫师似的,那象牙筷子被他附加了诅咒,我们不妨称为“箕子的诅咒。”凡是违背了的,似乎都没有好结果。
所以有作为的帝王们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个诅咒,南朝齐国的明帝萧鸾就十分讲究,他吃饭的时候就用竹筷子,还有意向别人显摆:“你知道我为什么用竹筷子吗?”恰好这个手下颇能揣测圣意,回答说:“过去大禹衣着朴素,有人笑话他,大禹就教导众人说使用象牙筷子会导致社会腐化堕落。圣上您用竹筷子正是不忘圣贤教诲,有意提倡俭朴,发扬古风。”这位大臣真会说话,他不但讲出了箕子的诅咒,还唯恐箕子说服力不强,抬出筷子的发明者大禹来说事,让皇帝好好受用了番马屁功夫。
我倒以为,纣王用象牙筷固然不对——因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嘛。但是如果完全按照箕子说得去做,用土碗、穿布衣、喝米粥,这不是太装了吗?特别是到了唐宋,各种高档筷子成了富贵人家的基本生活用品,象牙筷已经不稀罕了,犀角筷、沉香筷也不足为奇,金筷、银筷更是屡见不鲜,甚至高档餐具还发展出了一个品牌“力士”,许多高档餐具上都刻有这两个字,几乎成了高档餐具的代称。但这两个字的含义至今不明,据我想象,或许高力士创建的企业生产的吧,不过这厮是个太监,没有后代,毫无爱国之心,将资产转移美洲,逐渐堕落为化工企业。
所以这个时候,人们不再筷子的材质上纠缠,箕子的诅咒也只是理会精神。皇帝敢将金筷子赐给大臣,《夜航船》上说唐明皇在一次宴会上,就把金筷子赐给宰相宋璟:“我不是要送给你筷子,而是要表扬你像筷子一样的耿直。”在这里奢侈的筷子不再是亡国的象征,反而成了奖赏大臣维护社稷的道具。宋璟这时如果说出一套箕子的推理来,唐明皇估计会拿筷子捅死他。
后蜀国的嘉王孟仁操给家里的教书先生仲庭预也是一个耿直的人,与宋璟不同,他是用金筷子证明自己的品行,《太平广记》说他家境十分贫寒,嘉王送他一个旧火炉御寒,仲老师生火的时候居然在里面发现了一双黄金铸造的火筷子,他人穷志不短,把火筷子还给了嘉王,嘉王十分欣赏他,不再让他只是当个老师,委以重任。注意,这仅仅是一把生火用来捅炉子的火筷子,都用金子打造,真正吃饭的筷子想必就更奢侈了,但是耿直的仲老师并没有想到箕子的诅咒,而是愉快的接受了新的工作。
但大家不谈箕子的诅咒,并不意味着他不起作用了,他只是不再应验在筷子上,而是应验在夜壶上。嘉王的哥哥就是后蜀国王孟昶,他的夜壶都是黄金打造,镶满宝石,赵匡胤灭蜀之后,拿着夜壶做了一番事后诸葛亮般的简单推理,说:“夜壶都这样,那用什么盛粮食呢?这样腐败能不亡国吗?”他用的逻辑还是箕子那套,但是拿来说事变成了夜壶,不再提筷子什么事。实在是因为筷子奢靡不算什么事了。
后来赵匡胤的子孙被金国的铁骑赶到了长江以南,《西湖余志》上说宋高宗赵构吃饭的时候就用两双筷子,一双筷子专门用来夹菜入碗,一双筷子用来吃饭。联想起他后来十二道金牌调岳飞班师回朝的事,好像他吃饭也喜欢这种绵绵不绝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调。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他解释说为的是不浪费粮食,自己吃不完的饭菜还要让宫人们吃,这样没有沾过自己口水就不算剩饭,大家吃起来也不介意什么。他虽然是拿筷子说事,但实际上做做的却是节约粮食的秀。
这个杀害了岳飞的皇帝,虽然昏聩,却是真正理会了箕子诅咒的精髓,箕子那番话警的是骄奢之心,诫的是贪婪之意,说白了筷子只是一个道具,只要能做到勤俭节约,用不用象牙筷子倒在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