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白话异事(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41786200000025

第25章 上谷传说考

常听老人说这座古城是一块宝地,从来没有发生过地震、水涝之类的天灾,风调雨顺最适合老百姓过日子。只不过紧邻京城,成为守护京城的重地,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上谷古城,自战国时期建城,在殷商时期为北燕之地,自秦始皇时期,改中北部为上谷郡,后定此地为上谷。上谷城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年积累的民间传说故事不计其数,作为《白话异事》专栏故事的主要发生地,不得不对上谷古城传说故事做一个考证,也算不得考证,经年累说的也不得考,只是说出来,让大家新鲜新鲜。像这种小城市,不比凤凰、乌镇、平遥这样的古城,旅游发达了,自然边角的故事都能排上用场。上谷城不同,这些故事都在老人家嘴边上,口口相传,或大或小,像深巷的酒家,历久弥香。

大慈阁的传说

上谷城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恐怕要数上谷八景了。其中包括了:市阁凌霄、奎楼应宿、横翠朝晖、莲漪夏艳、东皋春雨、西刹秋涛、鸡水环清、狼山竞秀。

“市阁凌霄”指的是城中心所建造的大慈阁,以之美誉位居“上谷八景”之首,成为古城的象征,故有“不到大慈阁,何曾到上谷”之说。

大慈阁是一组雄伟壮观的古建筑群体,坐北向南,自古为佛教圣地。阁内重檐三层,歇山布瓦顶,底岐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登上三层阁楼,可以鸟瞰上谷古城整体景致。里面有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大慈阁和关帝庙。

大慈阁通高31米,阁前是22级台阶,移目阁内,观音菩萨矗立于莲瓣须弥座上,神态安然。阁内两侧有壁画十八罗汉及经变故事,为清末作品,是阁内艺术珍品。二、三层皆面阔三间,进深一大间,阁内藻井、檩枋均绘旋子彩绘,四周作围廊,依栏鸟瞰,市井民宅历历在目。登上三层,凭窗极目,西部群山尽收眼底。

前人赞美大慈阁的诗词有:“辽海依依见,尧山隐隐横”、“通衢谁建凌虚阁,留与居人作伟观”、“燕市珠楼树梢看,祗园金阁碧云端”等名句。

凌霄大慈阁的故事不止如此,在民间还有一段关于它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不辨年代了,上谷城有一个官员,只有一女,不幸患病,四处求医不得,正在踌躇之计,大门外来了个和尚,自称真觉禅师,奉观世音菩萨法旨,为世人解苦难。官员夫妇求医无道,只得求禅师救命。禅师念官员为官清廉,取出两颗药丸,拿给小姐吃了,病很快就好了。

官员感激禅师,便选了城中地势最高的地方,捐资筑一座观音寺院,叫匠人打出个炀样,但是发现炀样很那看,帽小身大,像个孔雀身子,很不协调,这时真觉禅师来了,大家纷纷起来让座,禅师笑道,平起平坐,再加个座就行了。匠人们立刻受到启发,在二层以上加了个平座,看上去匀称很多。大慈阁建成以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真觉禅师,在山门前额上树“真觉禅寺”四个大字。

一亩泉的传说

上谷八景中的一景“鸡水环清”的源头就是一亩泉,一亩泉是上谷城的母亲水,原来叫做西塘泊,关于西塘泊也有一个英雄的传说。

西塘泊四季清水长流,直通东海。后来,从东海游来一条蛟,见到这里风光优美,就住下来,每天还要吃小孩儿,弄得人心惶惶。不少人立志除掉这条恶蛟,但都被吃掉了。

有一年,山洪暴发,恶蛟想借水势冲掉河岸的村庄,兴建龙宫。这时,杨延昭正好巡察边关经过这里,看见这一惨景,便奋身入水大战蛟龙。杨延昭智取恶蛟,将其杀死,沿河的百姓都跑来感谢杨延昭。

不料第二日那蛟龙又活过来,与杨延昭反复几次,最终将其制服。一枪把它的身躯穿透,定在河心里。接着,他又挥剑把龙头、龙身和四肢割下,扔到陆地上,又用枪冲着铜帮铁底的界河底戳去。从此,河水顺着枪眼流走了,至今岭西村以上的河水仍哗哗地奔流着,岭西至界河尾则全是干河套。再看岭西周围的山峰,圆形的像龙头,长条形的像龙身,变形的像龙的胯骨和大腿。

龙害从此根除了,而界河的水从地底下流了50里,又从一个泉眼涌出,这个泉就是一亩泉。

大列瓜的传说

上谷府里面不止有水,还有石头的故事。

在古城的西南角下有一块普通的石头露出地面,乍一看像个西瓜,人们管它叫“大裂瓜”。相传这块石头是战国时期燕赵两国的界石,本来的名字叫“列国石”。

相传,这大列瓜是二郎神担山赶太阳丢下的一个扁担楔儿。

有一日太阳神在天上无聊,便来到人间凑热闹。谁知这一降落不要紧,太阳神象一个巨大的火球,把树木烤焦,晒得人们难以活命。此时,二郎神赶到,他用扁担担来两座大山,想给人们遮遮阴凉。可是搬山无济于事。二郎神急忙握枪在手,怒声喝道:“太阳神,你可知罪。”说罢,挺枪便刺。太阳神闪过,狡猾的说:“要我走也行,不过你的担着两座山和我赛跑,你要追不上,我永远不走。”二郎神说好他左手抄起一条扁担,担起两座大山,右手拿枪,就和太阳神比赛。太阳神跑的比离弦箭还快,二郎费力追赶,一下子追了十万八千里,才赶上太阳神。太阳只好服输,仓皇地逃到远方。

二郎神担山来到上谷城西郊上空,这时他才感到浑身无力,便歇息。他脱下两只鞋,到出鞋里的尘土,忽然扁担从他肩头滑下来,打在脚面上震了一下。这一震,扁担一头的楔子掉在地上。二郎神终因力气用尽而死。从此,太阳以温暖的光辉沐浴着大地,草木青翠,五谷丰登,人们安居乐业,繁衍子孙。话又说回来,如今县城西部有两座像坟丘的山,南北对峙,号称“龙门”,传说是当年二郎神到出的两堆土。那遥遥相望的两座大山各有一个扁孔,传说是二郎担山赶太阳时穿的孔。当时掉下的扁担楔,便成了上谷城的大列瓜。

莲叶托桃的故事

在上谷城中的一所中学里,原为慈禧的行宫,行宫的后花园,有座雕梁画栋的戏楼,戏楼顶上有个用莲叶托着的大寿桃,它有段有趣的故事。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了北京城,慈禧太后连夜逃出了京城,经八达岭、山西到了西安。第二年“议和”后回到京城。光绪二十九年,慈禧想起来要到西陵祭祖,还要绕过上谷城。直隶总督袁世凯为赢得慈禧的欢喜,命知府在几个月内建起一座富丽堂皇的行宫。知府也不敢怠慢,把方圆八百里的能工巧匠都找来,限期完工。有个老木匠手儿怪巧的,听说为慈禧老妖婆建行宫,就来了个新花招。慈禧来到上谷城,知府陪她去后花园看戏。慈禧一抬头,见戏楼顶上雕着一个大寿桃,还用荷叶托着,真是巧夺天工。慈禧笑着问知府:“这是谁雕的?怪喜欢人的。”知府见慈禧高兴,忙说:“是卑职派人给老佛爷刻的寿桃。”

慈禧吩咐太监拿银子赏工匠,工匠们都暗暗地笑开了。原来是骂慈禧在八国联军入北京时,连(莲)夜(叶)脱(托)逃(桃)呢。不知是谁把这事告了上去,慈禧气得把桌子一拍,喝道:“叫狗官来!”知府跪在地上,混身筛糠,磕头如捣蒜,请求饶命。慈接骂道:“是谁刻的莲叶大桃,找不出人来要你狗官的脑袋!滚!”

慈禧和知府想把工匠全部抓来,又怕官逼民反,拆掉戏楼吧,又怕后人耻笑,只得哑吧吃黄莲一一有苦难言了。可这个故事却在流传开了。

“影三郎”的传说

在里县城北4公里的辛兴镇郑村村北田野里,离很远就能望见三座大土堆,走到近前细看才发现是四座,这就是影三郎,是东汉时期古墓群。

影三郎古墓群共有四座封土组成,占地面积7077平方米,封土圆形,平均高度为5米,其中三座呈等边三角形,一座位于中间被三座所包围,从远处各个角度观看墓群,只能看见三座,据清《里县志》卷二古迹篇载:“近看四陵相依,远观惟见其三”,故名“影三郎”。关于四座古墓没有史料记载,关于墓群主人,当地人也不清楚,有的说是春秋时代齐相晏婴之墓,有的说是汉桓帝刘志生母偃氏之墓。民间流传最多最广的是“影三郎的传说”——放牛娃张三郎飞升成仙的故事。

传说神仙山有座金龙洞,洞里的金龙是唐河女神与潴龙河神的儿子。金龙经常化装成平民外出巡游。这一年制造旱灾的怪物旱魃作乱,中原大地到了芒种没下一场雨,田地龟裂,夏粮颗粒未收,秋苗也都烤干了尖。看到农民拧辘轳浇地、挑水点种劳累愁苦的样子,金龙又心痛、又气愤,他趁人们中午歇晌,一头扎进水井里。龙尾一搅,顺泉眼把博水、唐河、潴龙河、滹沱河、滏阳河的地下水引来,满天洒水,浇透了方圆几十里内的旱地。这可触怒了旱魃,旱魃在玉帝前告了金龙一状,金龙遭陷被贬下凡,降生到博陵平原一户姓张的人家,上有两个哥哥,排行老三。父亲和大哥干苦工先后累死,二哥懦弱无能,又好吃懒做,竟改名换姓,当了倒插门的女婿,与张家断绝来往。就剩下张三母子相依为命,过着度日如年的穷苦日子。母亲给财主家洗衣、做饭、抱孩子、当奴仆,他给地主放牛、打短工,混碗饭吃。别看他人小,干活却很卖力气,还特别孝顺母亲和长辈,敬老怜贫讲义气,人见人夸,被称为“孝义三郎”。

有一天,三郎在草场放牛,看到东南高岗上有人下棋,便凑了过去。只见东面蒲团上坐着个红脸大汉,西面蒲团上坐着个黄面书生,南面蒲团上坐着个白须白发老者。北面没人,他便半蹲半坐在蒲团上观战。红脸大汉和黄面书生拼杀几个回合,始终不分胜负,坐在南面的白发老者忽然发话:“福仙吉星高照,财神金玉满堂,棋逢对手,算作和棋吧!我寿比南山不老松各赠你们一枚仙桃祝贺。这位小兄弟有缘,也来一个吧!”说罢,一招手,变出几个大桃子分赠三人。吃过仙桃,三郎觉得通体舒畅,顿悟眼前坐着的就是福禄寿三仙,忙行礼参拜叩谢,请求收为弟子。福星拍拍他的肩头说:“小龙冤案已平,谪期已满,不必再跟我们浪费岁月,还是请财神顺路带你回恒山真武庙述职吧!”寿星、财神也颔首称善。袍袖一挥,平地卷起阵阵清风,人已无影无踪。留下四个蒲团,化作四座土丘。后人怀念“孝义三郎”,把四丘命名“影三郎”,把博水改为“孝义河”。

这当然只是传说,表达了人们对善美孝义的敬仰。近世有人推测,影三郎可能是汉桓帝刘志生母偃氏之墓,或晚年寡居守制之室。东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刘志得梁冀提携,登基做了皇帝,追谥生父里吾候刘翼为孝崇皇,皇陵号为博陵。生母偃氏本是刘翼的妾,在博陵守制,封为博园贵人。桓帝仰报慈恩,追尊她为孝崇皇太后,住室号为永乐宫,设置太府、少府等官。晏贵人逝世后,葬于博陵附近,就在里县城北。古时偃与晏同音同义,既然相传墓主姓晏,偃氏又生活在此地,说是偃氏墓比其他传说更接近实际。

上谷古城的传说故事不计其数,在此先只做个引子,还希望各位看官自己慢慢发掘,这座古城的美丽、历史悠久,总会让人沉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