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和儿童为什么如此怕“感冒”?
我们经常说,感冒不要紧,药都不要吃,挨一挨就好了。但这一切或许并非是永恒的真理,任何真理都是相对而言的。一般性的病毒对普通青年人来说,不构成太大的威胁。但对儿童和老人而言,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可能是具有杀伤力的,所有呼吸道病毒都能导致严重的疾病。
现在,我们以一种可怕的埃博拉病毒病的症状为例子。感染了这种病毒,先期症状为突然出现发热、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症状。这不正是我们平时说的“感冒”吗?不同的是,感叹这类病毒者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症状,某些情况下会有内出血和外出血(如牙龈渗血、便中带血)。化验结果包括白血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降低,而肝酶则会升高。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做检测,你没办法判断你是属于哪种病毒感染。埃博拉病毒只是可怕病毒中的一种,非典也是一种剧烈的传染性病毒性疾病。
通常意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可引起急性的局部的和全身的疾病,常见的有感冒,流感,咽炎,喉炎(包括哮吼)以及气管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常不能被识别,但现代临床和实验室技术的应用已经使之较容易被诊断。
流感病毒或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可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所以对于大多数病毒感染,特异性的病原诊断既非必需,也没有价值,临床经验和流行病学是推断诊断的基础,当需要明确特异性诊断时,基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试验的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可快速提供结果。对于大多数呼吸道病毒感染来说,由于多数病毒的免疫反应不持久和抗原性的多样性及漂移,所以再感染免疫力一般很短暂。目前已有流感疫苗,其他疫苗正在研制中,治疗主要为对症,抗菌药物对病毒无效,也不提倡常规预防性使用,如果发生重叠细菌感染,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感染部位可能的和被证实的微生物种类来进行。
感冒通常为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一般不发热,伴有气道某一部位或整个气道的炎症,包括鼻,鼻旁窦,喉,咽,并常累及气管和支气管。小核糖核酸病毒,特别是鼻病毒和某些埃可病毒及柯萨奇病毒,可引起感冒,约30%~50%的感冒由多达100余个血清型的鼻病毒中的某一型引起,在任何时候都仅为少数病毒流行,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学校或兵营中暴发流行常由一种病毒引起,冠状病毒可引起某些流行,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也可表现为感冒,尤其在重复感染的成人中,腺病毒最常导致咽炎但也可产生与其他呼吸道病毒难以区分的症状。
鼻病毒感染在寒冷季节很少见,尤其是当流感病毒或呼吸道合胞病毒出现时,其中的原因至少部分与社会行为方式的改变,气候对病毒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宿主因素包括呼吸道分泌物中的抑制因子(如干扰素)等有关,鼻病毒是通过人与人之间接触了手指上的污染的分泌物以及空气传播的。所以为什么我们强调感冒药多洗手,或者是戴口罩防止传染病毒,感冒在家卧床好好休息,有时另一层含义是,减少对身边人群的感染。
受寒冷本身并不会引起感冒,个体的易感性要么与其健康和营养状况有关,要么与其上呼吸道异常(如扁桃体肿大或腺样体)有关,感染症状受宿主生理状况的影响,过度疲劳,心情苦闷,鼻咽部过敏性疾患和月经来潮期间等可加剧症状。避免感染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血清和分泌物中产生的特异性中和抗体,后者表明先前曾暴露于同样的或密切相关的病毒,并有相应的保护作用。
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在24~72小时的潜伏期后突然起病,伴鼻或喉部灼热感,随后出现打喷嚏,流涕和全身不适,不发热为本病特点,尤其是鼻病毒或冠状病毒感染时,通常早期有咽炎;喉炎和气管炎因人而异,也与不同致病原有关,鼻腔分泌物开始为大量水样,以后变为粘液样和脓性。粘液脓性分泌物并不说明有细菌重叠感染,咳嗽通常不剧烈但常持续2周,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感冒后常见支气管炎加剧,脓痰或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症状提示鼻病毒外的病毒感染,并有原发的或继发的细菌感染,哮喘和支气管炎患者病毒感染后呼吸道症状常较严重,化脓性鼻窦炎和中耳炎为细菌性并发症,但偶尔也与粘膜内壁的病毒感染有关,如无并发症,感冒症状一般在4~10天内消失。
类似的上呼吸道症状也可由细菌感染,过敏性鼻溢和其他疾病引起。鉴别的关键在于季节及症状的发展过程,无分泌物或腺肿大的咽炎常为病毒感染而非细菌性或过敏性原因所致,为区分病毒性和链球性咽炎,咽拭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儿童中,发热及其他较严重的症状多为流感病毒引起,持续性PMN白细胞增多提示单纯感冒以外的某种疾病。
呼吸道液体或分泌物中的嗜酸细胞有助于鉴别细菌性感染和过敏性反应,一种特异病毒的鉴定可送到当地公共卫生实验室或研究院进行,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血清中抗体的升高证实感染的特异性,但仅见于<2/3的非流感病毒感染中。
无论是多价细菌性疫苗,碱剂,柠檬类水果,维生素,紫外线,还是乙二醇喷雾都不能预防感冒,在没有对照的试验中,每日口服2g维生素C作为预防,但未能改变鼻病毒引起的感冒发病率和感染者的病毒排出量;有些研究表明,在感染的第一天服用高达8g/d的维生素C可缩短症状持续的时间,所以维生素泡腾片被运用到很多医生的处方中。
干扰素的预防性应用对易感冒者如哮喘或支气管炎患者有益处,在对照试验中,鼻内应用α干扰素使鼻病毒和冠状病毒感染率下降并且病毒排出量减少,然而这一方法的费用和合理性都是问题,而且长期应用可引起鼻腔炎症和出血。
洗手和被污染环境的消毒剂的应用可减少感染的传播,化学酸化的面巾纸在实验室条件下可灭活鼻病毒,但未证实可减少传播,并且通常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