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蒙古名将传记(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品历史)
41807700000001

第1章 痴儿孛端察儿传

纪蒙古武士

纪世界征服者

序言

把阿秃儿,即蒙古武士,要获得蒙古武士的称号极难,从孛儿帖赤那到成吉思可汗,蒙古三百年间,共有八个武士。在帝国时代与四大子帝国时代,蒙古人征服了几乎整个亚洲与大半个欧洲,但是只有五人获得武士的称号,共计十三名武士。

这十三名蒙古武士,其中七名武士的历史资料极为有限,不能立传,考虑到历史上蒙古武士与征服者有较大的相同,当然也有不同,我们用征服者加到武士之中,凑成十三名武士的传记。征服者与武士相同与不同的是,他们大都是土地开拓者,主持过某场战争与某个战区。

不能立传的蒙古武士大多是早期蓝眼蒙古武士,主要有合必赤武士,不勒帖出武士,把儿坛武士,阿兀出武士,忽兰武士,鄂斤巴儿合黑武士,赤老温武士,我们在附录中将介绍这些武士。

蒙古武士大多坚忍与沉默,他们的生平也颇为隐晦,不为外人知道,速不台是蒙古外战的第一军将,以前他的名声并不大,真正认识到速不台的是现代英国战略大师利德尔·哈特。主儿扯歹是蒙古内战的第一军将,说他是蒙古第一军将不为过,令人奇怪的是,直到现在,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不知道有这个人的存在。

需要说明的是,成吉思汗是蒙古乞颜部落的人,乞颜部落有武士部落的名号,早期八名蓝眼蒙古武士,其中有四名武士来自乞颜部落,在四名乞颜武士中,有两名武士来自成吉思汗家,成吉思汗的祖父把儿坛与父亲也速该都是武士,可称是蒙古武士家族,成吉思汗的成功不是偶然,他家有老底子在。

李小同,2014年7月

孛端察儿传

黑眼蒙古人

孛端察儿是不儿罕山下的蒙古人,因为笨,家里人称他为痴儿。他是一个碧眼儿,金发碧眼,样子丑陋,性格憨痴,又很柔弱,又不爱干净,他有四个哥哥,两个黑眼睛的哥哥,不古讷台与别勒古讷台,两个蓝眼睛的哥哥,不忽合答吉与不合秃撒勒只,反正哥哥们都使唤他,不听话就揍他,真的很可怜。

孛端察儿的父亲名叫朵奔篾儿干,母亲是阿兰豁阿。阿兰豁阿来自内贝加尔地区森林中的部落,是豁里秃马部落的首领豁里刺儿歹的女儿,美丽的阿兰。朵奔是一个神箭手,他家算是蒙古人中的富人,实际上是小康水平,那时在不儿山下的蒙古人都穷得很,人口又少,他家算是好的。

蒙古人以前不住在不儿罕山下,他们最初住在远东兴安岭山系,在中国大兴安岭与小兴安岭以北,俄罗斯外兴安岭以南,这是一个广大的地区,不能确定他们所住的具体位置,可能是在外兴安岭南坡面,在斯塔诺夫山前,蒙古地区与西伯利亚地区几乎所有的蒙古种人,也就是大黄种人都来自那里。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开始南迁,最迟是在七世纪,他们出现在蒙古地区的东北边区,在大兴安岭北段以西的额尔古纳河边。以后他们又再次南迁,但是遭到当时蒙古地区的主人突厥人的狙击,蒙古人被打败,遭到屠杀与俘虏的命运,传说只有两家人逃脱,逃入一座险峻的大山中,这大山名叫额尔古纳山,大致也在兴安岭山系内,但具体位置也不确定。

这样蒙古人就在额尔古纳山中生活,那时山中还有两个其他的种姓,一个名叫兀良哈人,一个名叫弘吉刺人。以后蒙古人在山中多年,逐渐形成了两个部落,一个名叫乞颜部落,一个名叫捏古思部落,捏古思也就是赤那思,赤那思就是人们传说中的狼族。

大约在八世纪,对于蛮族地带的许多历史,我们只能用大约,蒙古人从额尔古山中下来,又开始南迁,他们的邻居兀良哈人与弘吉刺人也下山南迁。弘吉刺最先南迁,他们沿着大兴安岭南迁,在大兴安岭西麓住下,他们中走在最前面的一支到达大兴安岭南麓沙地。在弘吉刺后面的是兀良哈人,他们沿石勒喀河西迁,到达外贝加尔地区的森林中住下。最后南迁的是蒙古人,他们向西南方向迁移,先后越过海刺儿河外沼泽,满洲里沼泽,********沼泽,到达不儿罕山下。

带领蒙古人来到不儿罕山下的人,他可能是赤那思人,名叫孛儿帖赤那,意思是苍白色的狼,传说他生有异相,身负天命。他的妻子名叫豁埃马兰勒阿,意思是惨白色的鹿,她在到达不儿罕山下时,生下一个儿子,名叫巴塔赤罕。他们到达不儿罕山下时,人很少,已不成部落了,可能只有十几家人与几十家人。

蒙古人在到达不儿罕山下时,遇见了他们以前在额尔古纳山内的老邻居兀良哈人。兀良哈人西迁到达外贝加尔地区住下后,他们中的一些人又逆鄂嫩河南迁,来到不儿罕山下,他们比蒙古人先来到不儿罕山下,并成为不儿罕山的主人。兀良哈人是一个奇怪而又和平的种族,他们不喜欢蒙古人,但是接纳了蒙古人,这样蒙古人就在不儿罕山下住下了。

孛端察儿

从孛儿帖赤那以后十二代,蒙古人仍是很穷,他们中的一家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朵奔一家。后来,朵奔死了。阿兰母亲辛苦把五个儿子养大,五个儿子长大后,在河边发现他们眼睛的颜色不同,由此两个黑眼睛的儿子与三个蓝眼睛的儿子不和。阿兰母亲听见了,春天的一天,阿兰母亲煮着腊羊肉,令五个儿子依次而坐。阿兰母亲给他们每人一支箭,令他们折箭,他们五人中每一个人都把箭折断了。阿兰母亲把五支箭绑在一起,又令他们折箭,他们五人中没有一个人能把箭折断。

阿兰母亲道:“你们五个人都是我生的,是从我肚皮里爬出来的,你们好像是五支箭,如果分开来,各成一支箭,任何人都很容易把它折断,如果你们像五支箭绑在一起,同心协力,任何人也不容易折断。”

后来,阿兰母亲死了。

阿兰母亲死后,五个儿子分家,四个儿子把家产分了,只有孛端察儿没有分到。孛端察儿见哥哥们不把他当亲人看待,便道:“我在这里作什么?死就死吧,活就活吧!”

就骑了一匹害断梁疮的秃尾巴的青白色马离家出走,沿着鄂嫩河而走,来到一个沼泽区的荒岛上,结了一个草棚住下了。

孛端察儿在那里住着,看见黄鹰捕食野鸡,就拔取那害断梁疮的马的尾巴上的毛,搓成绳子,作成一个套子,套住了一只黄鹰。他没有食物的时候,就放出黄鹰,去捕捉山崖上被狼围住的野兽作为食物,去收拾狼吃剩下来的猎物,依赖黄鹰过活。春天野鸭飞来的时候,把天空都遮住了。把黄鹰饿着放出去,捕捉的野鸭、野雁极多,挂在树上都臭了。

那时从都易连山后,沿着统格黎小河,迁移来了一圈子的百姓。孛端察儿到那些百姓们居住的地方去放鹰,白天向百姓们要马****喝,夜晚回到草棚里睡觉。

那些百姓见孛端察儿的黄鹰很能干,便来向他索要黄鹰,孛端察儿不给,他们没有问孛端察儿是什么人,孛端察儿也没有问他们是什么人。

有一天,孛端察儿的大哥不忽合答吉沿着鄂嫩河来找他,走到统格黎小河边,问那些百姓有没有看到那样一个人,看起来很笨,长得很丑陋,穿得很破,脸上很脏,流着鼻涕,眼睛是蓝色,头发是金色的,骑着那样一匹马,那马是一匹秃尾巴灰马,生着断脊梁疮,两边马腹侧有大小不一的黑色斑点,马腹与后腿上有粪泥,那马骨瘦如柴,又害着眼病,连看山头的眼力都没有,连用尾巴驱赶飞蝇的力气也没有,比西方唐吉诃德骑士的马好不到那儿去。

那些百姓道:“有那样一个人,骑着那样一匹马,与你所问的相像,还有一个黄鹰。每天到我们这里来要马****喝,夜里不知睡在那儿,只看得见西北风吹起时,黄鹰捕捉的野鸭、野雁的羽毛像是雪片般的飘飞,大概离这儿很近。现在是他来的时候了,你稍等一下,就可以看见他。”

果然没多久,逆统格黎小河来了一个人,不忽合答吉一看,正是弟弟痴儿孛端察儿,便前去相认,带着孛端察儿逆鄂嫩河而上回家去。孛端察儿跟在不忽合答吉的后面点马走着,边走边说道:“哥哥!哥哥!身体应当有头,衣服应当有领子才好。”

不忽合答吉在前面点马走着,没有回答他的话。孛端察儿又说了一遍,不忽合答吉仍然不回答。走着走着,孛端察儿又说了一遍。不忽合答吉不耐烦道:“呆子,你三番两次说的是什么意思?”

孛端察儿道:“统格黎小河边的那些百姓,没有大小、善恶之分,首尾一样,不分尊卑,这样简单的百姓,我们可以去抢劫他们。”

不忽合答吉道:“等到了家,与兄弟们商量一下,再去抢劫那些百姓。”

孛端察儿道:“要得,要得。”

不忽合答吉道:“如果去抢劫,你第一个先去,作我们的先锋。”

孛端察儿道:“可以,可以。”

回到家里,兄弟五人想起以前阿兰母亲折箭的故事,便决定要团结,共同抢劫那些统格黎小河的百姓。这样兄弟们就骑马出发了,令痴儿孛端察儿为前锋。到达统格黎河边时,孛端察儿捉住一个怀孕的妇人,问她是什么人。那妇人道:“我是兀良哈歹人。”

兄弟五人便把那些兀良哈的百姓们抢夺了,有了人口、马群与食物,他们的生活便富裕起来了。孛端察儿娶了那怀孕的妇人,生下一个儿子,名叫札答刺歹,以后那妇人又生下一个儿子,名叫巴阿邻歹。以后孛端察儿又娶了一个妇人,生下一个儿子,名叫合必赤,又娶了那妇人从娘家带来的女仆,又生下一个儿子,名叫沼列兀歹。孛端察儿有了财产与儿子们,就在统格黎小河边过着他的幸福的生活。

蓝眼蒙古人

以后这五兄弟与他们的儿子们又去掠夺兀良哈人,这样逐渐把不儿罕山下的兀良哈人克服了,其中孛端察儿与他的儿子们的功劳最大,在兄弟们中分得最多的人口与财产。孛端察儿唯一正妻所生的儿子合必赤成为蒙古人的头目,成为不儿罕山的山主,合必赤有把阿秃儿称号,也就是武士的称号,他是第一个蒙古武士,也是蒙古人中第一个征服者,可能正是在合必赤时代,蒙古人在克服兀良哈人的过程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所以他才能获得武士的称号。合必赤继承了孛端察儿的主要财产,又掠夺极多的财产,人们称他为财产管理人,也就是合必赤财主。

蒙古人克服兀良哈人是一个渐进与和平的过程,而不是激烈的战争过程,所以用克服而不用征服。兀良哈人是一个非常奇怪而又温顺的种族,他们比蒙古人先到达不儿罕山下,又比蒙古人的人口多,比蒙古人富裕,又掌握着治铁的技术,但是他们不喜欢争执,爱好和平,他们的性子非常古怪,不喜欢集群,喜欢独处,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心思,他们的部落极为松散,以至于不成为部落,像是在外贝加尔森林中的生活,这样让蒙古人一个山头一条河流地把他们逐渐克服了,蒙古人克服兀良哈人的过程,大致类似于在俄罗斯人克服芬人。

在孛端察儿以后,蒙古人逐渐两分,两个黑眼睛哥哥的儿子们顺鄂嫩河而下,又逆乌勒吉河而上去东方去了,两个蓝眼睛哥哥的儿子们顺克鲁伦河而下也去东方去了,只有孛端察儿的儿子们仍留在不儿罕山下,这样去东方的儿子们及其后代称为迭儿只斤蒙古人,也就是黑眼蒙古人,留在下儿罕山的儿子们及其后代称为孛儿只斤蒙古人,即蓝眼蒙古人。

蓝眼蒙古人奉痴儿孛端察儿为始祖,实际在孛端察儿之前,蒙古人中就有蓝眼人出现,就有蓝眼突厥血统,从孛儿帖赤那带领蒙古人来到不儿罕山下,在之前不儿罕山下有许多蓝眼突厥人,在之后又来了许多蓝眼突厥人,这些蓝眼突厥人来自萨彦岭山后与叶尼塞河边,主要是豁里人、吉尔吉斯人与伯牙兀人,蒙古人与他们通婚近两百年,蒙古人的人口又少,这样蒙古人的眼睛颜色由深色变成浅色,小腿由无毛变成多毛,光秃秃的下巴也长出了胡须。

以后蓝眼蒙古人发展得较为迅速,他们从不儿罕山下出发,先后占领了鄂嫩河与河外地区,到忽图刺元首时,在不儿罕山下与鄂嫩河边有十万蓝眼蒙古人,二十四个部落,在成吉思汗时代,蓝眼蒙古人遇到强有力的挑战,但是他们最后打败了他们的宗主克烈人,并成为蒙古地区的主人,以后又统一了亚洲草原与西伯利亚地区,在帝国与四大子帝国时代,蓝眼蒙古人走向世界各地,并成为世界各地宗教的供养主。

前面提到第一个蒙古武士不是孛端察儿,而是他的儿子合必赤把阿秃儿,但是合必赤的事迹太少,不足以立传,所以这里选择征服者孛端察儿,是孛端察儿开始了对兀良哈人征服的行为,蒙古人与兀良哈人在额尔古纳山内相处了一百余年的时间,以后又在不儿罕山下相处了近两百年的时间,其间都是和平相处,只有痴儿孛端察儿起了征服兀良哈人之心,这是武士之心,所以选择他代替合必赤武士,正是他对统格黎小河边的兀良哈人的抢劫开启了蒙古人征服的第一步,以后他与他的儿子们征服兀良哈人,占据不儿罕山下,也就是三河的上游地区,蒙古人由此发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