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京戏时,如果朱绍文不创作新的节目,他完全可以重复那些传统节目。而如今,他如果不能不断的创作新节目,他的演出就不得不中止——毕竟没有多少观众乐意为同一段节目掏多次钱。演出的中止无疑就意味着他的生活将无以为靠,这便是问题的根本。
生存,决定了他的态度:必须认真,必须努力,必须不断的付出。
标新立异是一个极端困难的事情,朱绍文深知这一点,更何况,他要做的,是开山立业呢。所以,他必须马上施展自己的“特异功能”。
大杂院的对门那家,只因丈夫辛劳一天所挣钱粮只够勉强糊口,妻儿老小穷吵恶斗,争论不休。不久,朱绍文用太平歌词唱出了他的感受:
庄公打马出城西,人家骑马我骑驴。一回头看见一个推车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天为宝盖地为池,为人好比混水鱼。妯娌们相和鱼帮水,夫妻们相和水帮鱼。阎王好比打鱼的汉,不知来早与来迟。劝诸公吃点儿罢喝点儿罢,行点儿德作点儿好,那是赚下的。
炎热的夏日,在茶棚里喝杯凉茶,再过瘾没有。被大碗茶滋润了干涩嗓子的茶客们,又凑在一起说些东家长李家短的逸闻趣事,朱绍文坐在他们身旁,默默听着,似乎津津有味……不久,他在场子上演了一段名叫《老倭国斗法》的新节目。
……孙德龙有个外号叫万事通,什么事你要是说他不行,当时就急:“你别说了!你怎么知道我不会打哑谜?你怎么知道我不会念《金刚经》?”“噢!您会啊?”“我不会我能长个脑袋吗?”“那皇榜上写着老道会打三十六手哑谜,您会那么些个吗?”“他会多少?”“三十六手。”“咱会七十二手。”“嚯!比他会的多一倍。——老道会念七十部《金刚经》。”“我那个《金刚经》念起来没完。”“那您就揭皇榜吧。”“我够不着。”“您手里拿的是什么呀?”“搭猪的钩竿子。”“您不会用它钩吗?”“对!”嘶!他给钩了。看榜兵丁一看醉汉撕了皇榜,摩肩头拢二臂绑上啦,推着他去见榜官……
偶有一日,朱绍文见众人围在城门口,伸头探脑,争先恐后。原来此处贴了一张皇榜,他便走到近前,正在此时,听到了一番有趣的对话,不久,他就将之整理加工成自己的拿手节目《看告示》,又叫《假斯文》:
自从贴了告示以后,南来北往,男女老幼,土农工商,都来围看。可是这些人中有认识字的,也有不认识字的。那认识字的,固然得心应手,从眼入口,从口入心,句句明白,字字清楚。那不认识字的,也要假充认识,他便买一个烧饼,一边咬着吃,一边嘴里动,仿佛在那里呜呜嚅嚅的念着。可巧又有一个不认识字的,问他道:“这是什么?”他一时回答不出,便冲口说道:“这是烧饼。”那人听了不解,又问道:“你数的是什么?”他说:“那是芝麻。”那人急道:“我问的是那黑的红的是什么?”他说:“你问那黑的红的呀,黑的是糊了的芝麻,红的是豆沙馅子的记号啊!”
朱绍文就是这样,把自己的触角努力伸向他能看到、听到的每一个角落。他的这份专注,对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他都能轻而易举的赋予其合适的表演形式和内容。
可以说,朱绍文为了生活而全身心投入相声,也可以说,朱绍文的相声本身就是生活,就富含生活趣味和张力。
朱绍文对相声的另一个影响也是最重要的:收徒。在朱绍文之前,无论是张三禄、“象声马”,还是醋溺高、孙丑子等(这些人物将在下一章系统介绍),虽然都或多或少可以称之为相声艺人,但是,他们仅仅是单打独斗而已,节目内容大都是根据自身的特征而独创的,没有章法,也没有系统的编排。想说什么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无门无派也就意味着无拘无束。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拘束,自由发挥所能发挥的作用终归是短暂的,也注定难以在竞争激烈的曲艺市场立足。唯有团结更多艺人、壮大自己的队伍,才能让相声生生不息,流传百世。
贫有本,很荣幸的成为了中国相声史上第一个正式拜师的艺人。但甚为可惜的是,他只留下了这个师傅给取的艺名,其真实姓名早已湮没不闻。
从一个人表演到两个人合作演出,这对于朱绍文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于一个博学而勤思的人来说,再大的困难也能够破解。也许正是从史籍里翻出了答案,朱绍文将两个人的角色分别定为逗哏和捧哏,并专门编写了一段普及面极广且影响力极深的对口相声《字相》:
(用白沙撒个“一”字)
朱:一字像擀面棍儿。
贫:做过什么官。
朱:“巡案”。擀面不是在案板上来回寻吗?
贫:为什么丢官罢职呢?
朱:因为它心慈面软。心慈不能掌权,面软吃不了抻条面!
(用白沙撒个“二”字)
贫:二字像一双筷子。
朱:你这筷子为什么是白的?
贫:我这是象牙筷子。
朱:做过什么官儿?
贫:净盘大将军。
朱:它为什么丢官罢职?
贫:因为他好搂!
朱:怎么好搂呢?
贫:不搂,菜怎么没的?
(用白沙撒个“而”字)
朱:这字像什么?
贫:像个粪叉子。
朱:它做过什么官?
贫:做过“点屎”。
朱:九品典史?
贫:不,点屎。
朱:嗨!这官可不怎么样。为什么丢官罢职?
贫:因为它贪脏!
多么辛辣的讽刺!只有曾经无限接近官场的人才会有如此透彻的目光,难能可贵的是,朱绍文敢于将他人讳莫如深的心底话说出来,而且是用这般充满智慧和戏谑的方式,简直绝妙。这一切的力量,也许正来自于其艺名“穷不怕”这三个字。
两个人演出的巨大成功让朱绍文开始思考另一个课题:三个人可以说吗?更多的人呢?于是,他收下了更多的徒弟。不仅如此,他还将清门票友阿彦涛和评书艺人沈春和拉进了这片广袤的土地。
相声艺人的队伍空前的壮大。这种壮大不仅来自于人员数量的增加,更来自于他们之间的协作与配合。他们开始成为一个整体,供奉同一尊祖师,遵守同一种规则,指向通一个目的,演绎同一种魅力。
日吃千家饭,夜宿古庙堂。
不作犯法事,哪怕见君王。
“穷不怕”的秘密,就是豁达的心胸,就是乐观的精神,就是不懈的奋斗,就是强烈的自尊。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创新。相声遇到了朱绍文,很幸运。
下一章为您介绍“象声马”、醋溺膏等八位怪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