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与城:房间里的大象
如果不是王久良,恐怕整个北京城不会看见这座城市“房间里的大象”。
王久良是个垃圾游击队员。2008-2012年,几年里他像猎犬一样追踪首都的垃圾车。这个独立摄影师每天骑一辆越野摩托,跟踪垃圾车进入郊区那些地图上永远看不到的地方,找到近500座垃圾填埋场,拍了1万多张照片,用google earth一一标出,人们惊讶地发现,北京城已被垃圾包围。“垃圾围城”成为名噪一时的新语汇。垃圾问题黏上了他。他看到遍地是垃圾,因为的确遍地都是。而在之前,他和所有人一样看不见它们,就像人们用“不看不听不说”的方式,拒绝看见“房间里的大象”。这个“告诉人们房间里有头大象”的举动,最终被高层看到,最高级领导人批示:2015年前,投入100亿元对北京围城的垃圾进行治理。
“在人们只关注自己欲望的年代,王久良关注的是救赎。”有人这样评价。起初,他上路是为了拷问消费社会和资本生产。“北京周边的垃圾场污染调查只是个引子。”他说。慢慢,他意识到垃圾问题有更深层的症结:资本操控下的消费主义。
“让民众意识到垃圾的产生不在于政府是否作为,是否制定了法规政策,也不在于多建几个垃圾场或更先进的处理技术,而在于是否认清整个资本生产。”消费主义势不可挡,资本生产也不会放缓它的脚步,垃圾作为我们的消费排泄物,其处理问题只能是救火行为。
“西方世界用200多年走过工业革命,用150年形成消费文化,而我们勤劳节俭的中华民族,在短短几年时间就走完了。”他感叹。“从极度节俭的文化理念到补偿式的疯狂消费”,消费观念在中国的转变几乎没有过渡。
这里埋葬着大半个老北京城的尸体
7月7日下午,与王久良一路西行,至永定河畔,卢沟桥附近。4年前,这里还是北京最大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如今它已是这座城市地下交通熙熙攘攘的一站,名为“园博园”。
我们站在一个巨坑前,在变成“下沉式景观花园”“锦绣谷”之前,那是一个尚未被垃圾填满的“垃圾谷”,深30-40米,四周是垃圾悬崖,曾有拾荒者在攀爬陡峭的垃圾悬崖中不慎滚落。整个垃圾填埋场占地4平方公里。它本身是个巨坑,一天可以容纳千百吨垃圾。
最初,它是挖沙的好地方。亿万吨沙土被挖走,用于这座城市的大兴土木。留下疮痍般的巨坑,成了天然的垃圾填埋场。很快这个巨坑被垃圾填满。建筑垃圾很复杂,有腐蚀性的涂料石灰墙粉,以及夹杂其中的生活垃圾。强碱性建筑材料一经雨水浸泡,沉积入土,流入旁边的永定河。而永定河,正是北京人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水源。这里埋葬着大半个老北京的尸体,埋葬着一座古老的地下城。
中国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不完善,拾荒者是天然的bug修复者。垃圾场的鼎盛时期,有多达2000余名拾荒者在此分拣、回收、买卖、建房、生儿育女。他们中有逃犯、吸毒者,边缘人,但更多的,是与土地分离来到北京却只能在垃圾里讨生活的农人。孩子们在垃圾场出生,生于斯长于斯,直到垃圾场被改造,从未离开过这里。不同地方来的人分为帮派,划分势力范围,插着国旗或捡来的裸体女模特做地标,俨然一个垃圾联合国。势力版图背后是利益之争。以年租上千万的价格将垃圾场分租给3个老板,3个老板再分租给拾荒者小分队,坐看垃圾分拣买卖与回填,坐等渔翁之利。2009年3-7月,王久良住在这座垃圾联合国旁边的村子里,天天跟垃圾和垃圾人待在一起,为他们拍摄了上千张照片,甚至借助社会力量帮一位出生在这里的小男孩成功完成了心脏病手术。他在这里,看到的是这座看似以腐朽之物为食的垃圾城的生命力。
地上城的光鲜中蕴含着死亡
2009年底,拾荒者被驱逐,他们反抗,而这反抗注定徒劳,四五十人被抓。2013年5月,第九届国际园林博览会在此建成,面向游人开放。银白色的展览中心和高级酒店的金属玻璃幕墙散发出与覆盖垃圾填埋场的聚乙烯薄膜类似的耀眼银光,炫耀着规划者的丰功伟绩。然而,这座在地下垃圾帝国之上建造的园林城真的能够落地生根蓬勃生长吗?
为了显示“生态修复”“化腐朽为神奇”的政绩,园博园的设计者保留了一个土地断层,一个超级汉堡切面:地下是一座旧城废墟组成的垃圾悬崖,地上是高级园林的建筑物与奇花异草,游人如织。北京城的历史都在这个空间里凝聚。但规划与建设者们佯装不知的是:这些异域的昂贵的树木花草大都无法长久存活,只消稍微扎下根去,就是厚达几十米的建筑垃圾。
园博园是座假城。一切都是假的。盆景和园林,本来就是国人崇尚的人造自然,然而这人造性在园博园被无限到没有底限地扩大了。展馆里是假花,假树,假森林,摊位上卖的是假植物。园林里的铜像模拟着工人紧握锄头的动作,浑然不知地下那座城里挥锄在垃圾里找命的人。一群铜铸的奔马在草坪上定格,没有人会注意他们,就像几年前人们不知道地下城里有一群奔跑的野狗与孩子们终日相伴,它们是垃圾王国的麦田守望者。园林建筑是假的,充其量只能当做公园里的摆设,却诡异地集聚一堂。小桥流水和“海湾”里停泊的“蛟龙号”当然也是假的。湿地是假的,注水,插秧般插上芦苇。植物赖以存活的土壤是假的,大雨一过泥土流失,露出植物不可能扎根的建筑垃圾。“航天园”里种植着一簇航天器模型,梦想着进入太空,而几年前的此处,一个垃圾场里长大的孩子在翻着跟头,以头指地。
地下城的垃圾里本有生命,而地上城表面的光鲜其实蕴含着死亡。
“那垃圾去哪里了呢?”
“园博园是垃圾场改造的,那垃圾去哪里了呢?”王久良问游客。“变废为宝了啊。”对这座园林的“生态修复工程”赞不绝口的游客用河南口音的普通话回答。
但地下城没有因地上城的存在而消失,它一直在那里。垃圾没有变,垃圾还没有寿终正寝,它是属于空间的,它占领,扩张,渗透,腐蚀。人却是属于时间的。相对于难以处理的垃圾的不朽,人是速朽的。在时间的量尺上,人输给了垃圾。
大雨一过,覆土流失,垃圾裸露,植物死去。工人们忙着给垃圾盖土,运走死去的树木花草,在运来的外援薄土上重新种植。钱就这样一遍遍地花掉。GDP就这样增长。大片“生态湿地”就在建筑垃圾上注水、种芦苇。而截至7月初,部分芦苇枯死,注入的水已大片干涸,大片垃圾现形,水渗入深深地下,随地下水汇入永定河中。
园博园不是一座怀旧垃圾填埋场。我们的城市也不是。埋葬于地下城的垃圾,作为地上城消费文化的排泄物,它对我们施以残酷的报复。
你扔掉的垃圾将被你吃掉,重新回到你的身体里。你扔掉的垃圾被运到你看不见的地方,堆积在属于垃圾的王国里,每分每秒都在繁衍膨胀,最终将进入地上城的疆域。垃圾未被妥善处理,慢慢沉积,随地下水进入城市的水源,被你喝进去;被垃圾污染的水源和土地,长出了蔬菜瓜果和粮食,被你食用;被垃圾污染的水塘养育了肥硕的鱼和小龙虾,猪羊一边吃着腐烂发臭的垃圾,一边被打着抗生素,度过这样短暂而别无选择的悲惨一生,被端上你琳琅的餐桌;焚烧垃圾的狼烟四起,遮住了城市的天空,让PM2.5爆表,吸进你的肺里。这不是超现实,这是最真实的现实,而我们地上城里的光鲜生活才是超现实主义的。因其过于宏伟,不祥,魔幻,短暂。
城市将在垃圾上建立
不远的未来,我们的城市将建立在垃圾之上。我们所使用的一切物质都将有着垃圾的烙印,或者根本就是转世重生的垃圾本身。
随着填埋的垃圾废物慢慢增加,城市的地平线将在数年时间里一点点被垃圾抬高,在其上,继续建造的城市与地下的垃圾帝国一样,像癌一样蔓延。无论在房间里,还是垃圾填埋场,垃圾要么层层堆积,要么向四周扩张。
垃圾是文明的排泄物。地下世界是地上世界的排泄物。它散发恶臭,被人清扫,被人遗忘。垃圾有它的生命和欲望,它咄咄逼人,填满每个可利用的空间,并与人类抢占生存空间。它滋养老鼠,产生偏执狂。垃圾也在发声。它激励人们做出回应,在自卫过程中形成文明。人们不得不学会抛弃垃圾的正确方式,学习如何利用无法抛弃的东西,让无法利用的东西再生。人们必须掌握有效的处理方式,形成社会组织,动员工人、管理层、搬运工、拾荒者,将其一一付诸实践。在其上,人们不得不重塑文明,推动历史。然而如你所见,我们看到的一切都在似乎都在倒退。
我们的文明困境是:不消费,就死亡。这是全球化文化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它最后以倾倒废物告终。我们制造出垃圾,然后制造垃圾处理系统,在垃圾上建设新城,不得不与地下城危险地共处。这是消费主义和流行文化对人的终极报复。
“万物相联,万物都在造物的虚镜中。”
跟随垃圾游击队员
“我要你带我出去,去看这城市的另外一面,去看这城市的真实。你知道真实在哪里。”跟随垃圾游击队员,我看到了这座超现实之城俗丽皮毛下的心脏。在这里,我看到的是虚无。
我想象着几年前垃圾游击队员看到的一切。垃圾堆积如山。蒸汽从垃圾堆里冒出来,一浪接一浪,刺鼻的臭气在空气中弥漫,钻进嘴巴,钻进衣服。而这臭气在诉说着关于人们自己的生命故事。在一座座垃圾山中穿行,每一种臭味都与我们自己有关。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遭遇一个兼有中古和现代社会特征的场景:一座垃圾堆积如山的城市,一个散发浓烈气味的地狱,各种易腐烂的东西堆在一起,仿佛是我们携带一生的东西。
这里有2000多人的生命故事和记忆。他们不会轻视自己关注的东西。它有它自身的史诗,有它的历史。它记录着磨难与甜蜜的回忆,家人打麻将的场景,与其他利益体的和平共存,捍卫家庭的殊死斗争,记录着用捡来的建筑垃圾一砖一瓦建造起的家,垃圾房——他们表达着自己天真的拾荒者的无政府主义理想。这垃圾建造的房屋,记录着墙边与臭虫老鼠为伴的黄昏时光,记录着希望的浮现与破灭,被驱散的吉普赛命运,记录着收音机里无法听到的流浪者之歌,记录着终日呼吸吞吐的熏天的垃圾腐败气味,而那腐气恶臭,正是来自我们自身的生命活动的气味,那是我们自己的气味。
拾荒者和垃圾追踪者看到摆放在货架上样子光鲜的商品,虽还未购买,已经看到了它们所形成的垃圾。它们会是安全、干净、容易处理的吗?它的包装是否可以回收?他们先考虑商品形成的垃圾,然后才看它是食品、灯泡,还是去屑洗发水。他们会问:它究竟会形成什么样的废品?如果一种食品的包装将会存在一百万年,吃那样的东西是否是负责任的行为?
我们在地上和地下堆砌垃圾金字塔。废物越危险,掩埋得越深。地下城承载着地上城生命运转所需的全部代价,又一一返还给地上城。
黄昏时我们离开。走出园博园,停车场旁还保留了一片待开发的垃圾场原址,平坦的地面下是昔日成分混杂的建筑垃圾。太阳从灰霾的天空缝隙中透出白光,不远处,新开发的高层楼盘光秃秃地矗立在地平线,看上去仿佛鬼城。
园博园所在的位置具有战略意义。它处于新界限的前端。可以想象,从这里开始,一个卫星城镇将会慢慢生长出来,这里将高楼林立,地价飙升。回程,一串由桥梁串联起来的玻璃幕墙建筑,矗立在高速公路旁边,仿佛无边无垠的海浪。在我的想象中,那无边无垠的建筑海浪,正以慢动作方式化为碎片,葬入地下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