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烟火长沙(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在他乡)
41834000000040

第40章 谢谢你曾读过我的文字

谢谢你曾读过我的文字,不是别人,就是你。

这个专栏写到了第四十篇文章,不知不觉已经是最后一篇了,这几年时间里写下的文字十有六七都在这两个专栏里面,谢谢你能一路读到这里。

如果这能算是一段文字旅程的话,那么我依然能清晰地记起这段旅程的起点。于今日来看不过是一段艰难的日子,而当时身处其中的心情却并非三言两语可以道尽,所以我开始写字,写了很多的字。所以说,其实我并不是想通过文字表达什么,我只是想要寻找生活的出口而已。那年的冬天并没有当时以为的那么冷,我在寒凉的日光里写下了一些深深浅浅的句子,并且热切地期待着在冬天之后迎接明媚的春天。可那仅仅是冬天的开始,后来我去了不同的地方,却没能迎接春暖花开,走入了一个又一个冬季。在最后一个冬天,也就是这几年的时间里,由于有了较多的时间和自由,我写了更多的字,这些文字大多在这两个专栏之中。走完了这一段文字旅程,我的生活似乎已经找到了出口,虽然我不是太确定,但我已经看见了几束或明或暗的光线,所以我决定去往这个新的方向。这个专栏到此结束,也许是我生命中文字之旅的结束,寒冷冬天的离开,一切都未可知。

原谅我的顽皮,虽然这个专栏取名为烟火长沙,我的本意也是围绕长沙城的各个层面写一个专栏,但实际上里面的文章更多的是个人生活感悟的记录,对于四季的感知,对于风景的凝望,对于旅行的留念。其中也有将这几年里一些重要的事情做了记载,在数学建模的国赛里折桂,在自由探索的项目里浮沉,以及中科院的暑期夏令营,校园招聘的求职之路。而在上一个专栏里面,我将身边朋友们的故事编写成一个个短篇小说,还有以我的好友为原型写了一个八万字的中篇小说,占据了菜根情的半个专栏。因此这里所有的文字,都带有较为浓烈的个人风格,更多的是在自说自话,并没有过多考虑读者的感受。用互联网的思维来说,这两个专栏在用户体验上面是绝对的不及格。在这段文字旅程里面,我没有任务的压力,没有时间的安排,不迎合,不计划,不谋求。同时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文字多少有些稚嫩,风格多少有点矫情,没有很大的可读性。所以真的谢谢你,给了我这样一个任性的机会,让我能毫无顾虑地自我书写,自我表达。

我原本浸泡在数学公式和物理逻辑的世界里,和文字似乎完全没有缘分。只是一些阴差阳错的遭遇,让我不知不觉地踏上了这段文字之旅,并且在不知不觉之中写了这么多的字,走了这么远的路,度过了这么漫长又短暂的时间。对于写字,我并不具备什么才华,所拥有的只是横亘在这一段生命里的敏感和孤独,以及对于风景和人情的眷恋之心。因此这些文字多少有些肤浅,不具备深邃的内涵,多少有些矫情,不懂得简练而深刻地表达。不过我确实是在用一颗真诚的心在写字,每一篇文章都在认真地消耗时间和精力。在这个专栏结束的时候,我的大学生活也快要走向终点,我选择去做一个数据分析师,和物理说再见,也是和文字说再见,物理和文字,这两件我曾如此挚爱的事物。谢谢你曾读过我的文字,尽管这些文字里有太多的不足和欠缺。

和文字的这个告别,或许是暂别,或许是后会无期,并不是刻意的决定,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很清楚地察觉到,在我写下的这些文字里面,越来越多地出现了重复,并且常常思维停滞,如同干涸的小溪,轻易断流,因此写下过一些七零八乱的文章。我知道,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也许我所依赖的一点天分已经耗尽,不可能写出多么有意义的文字。我是真的不确定,是否能走过这个瓶颈期。幸好我并不怀有写字的目的,只是安静地等待命运的安排。在另一个层面上,我写下这些文字,是在不自觉中寻找生活的出口,而今时今日我好像已经找到了这个出口,面对着自己选择的一段即将到来的新旅程,我想要坚定而有力地走下去。在我灵魂里一直翻滚着的敏感和孤独,开始迅速而大量地消散,让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以及死灰复燃的希望。在一个理科生的眼里,文字、数字、代码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我们不断地接近光明和真理的一种方式。我很庆幸能在文字旅程里逗留这么长的时间,并且在旅途尽头寻觅到了生活的出口,谢谢你陪我走到了这里。

除了写字以外,我也读过几本书,几个故事,并被这些作者的情怀所感动,以至于自己在文字里多少想要模仿他们的影子。我所能记起的第一个故事是高尔基的三部曲,那个孤独的孩子,在童年,在人间,在大学,看见浮沉世相,感受世间炎凉。除此之外,魔戒三部曲,龙城三部曲,以及阎真老师的三本小说都曾让我大为触动,虽然风格迥异,但它们却具有相同的难能可贵的特征,真诚而感人。从地球最北边的卡尔维诺,到最南端的博尔赫斯,从亚洲西部边境的帕慕克,到最东极的川端康成,其间许多作家写下的故事都以不同的方式让人心惊动。但是真正能影响文字风格的却不会是一个单纯的故事,而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庞大而精致的作者情怀。余光中、张承志和庆山无疑对我具有致命的吸引力,余光中的优美深邃,张承志的一腔热血,以及庆山的清冷与孤独,都是那样迷人。也许你未曾注意,我曾在文字里有过一些对他们的粗糙模仿,在这里谢谢他们所带给我的感动与思考。张承志说,如果你读他的文章时感受到了震动,那么他会对你说,他爱你。而我想说,不管你在我的文字里是否有过触动,仅仅因为你曾读过我的文字,我也爱你。

所谓的大时代,不过是一个选择,而我选择生存在数字的世界里面,那里和文字世界一样单纯而干净,有奇幻的色彩,有未知的希望。在这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面,时代的浪潮翻滚奔腾,前浪过去,后浪即来。在我们所置身的这个时代,通信革命早已成局,互联网也走到了高潮,下一个浪潮即将席卷一切。如吴军博士所说,对于一个还持有抱负的年轻人,尤其是二十出头的初生牛犊,若能在其短暂一生中进入一股浪潮,做出自己应该有的努力,着实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我已经剧烈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微小和脆弱,放下了很多的虚妄,以及不切实际的幻想。仿佛走过了一片黑暗森林,终于看见了几束深深浅浅的光线投射进来,那样一种光明所重新激发起的对于生命的热望,让在森林与心灵中长久蛰伏的迷惘与焦虑沉入平静。面对这一段新旅程,我只是重新捡拾起破碎一地的自信,怀抱着死灰复燃的希望,谦卑而隐忍地重新出发,去走一条长路。

这个专栏写到这里便已结束,这段文字旅程走到这里也该曲终人散。谢谢你曾读过我的文字,陪伴我找到生活的出口,陪一个少年实现了自我救赎。但我毕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那么任性,也许这真是一个短暂的告别,过几天又开一个专栏,继续写生活散文,或者谈谈IT(信息技术),讲讲DM(数据挖掘),都是未可知的事情。不管那个时候你是否记得我,不管那个时候你是否还会看我的专栏,我仍然想在最后向你说一句:

谢谢你曾读过我的文字,不是别人,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