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降灵
41896800000267

第267章 还是不认输

……

孙甫怎么会带着这么一幅图?络腮胡正在诧异,孙甫慢慢睁开眼,虚弱地吐出一句话:“把图交给……汉将军……”然后头一歪,再也不动了。

络腮胡顿时明白了,孙甫并不是真的叛敌,而是另有用意。可为时已晚,孙甫死去了。络腮胡大哭起来,正在此时,他猛觉得背后有人偷袭,往旁一闪,有两把刀同时劈来。络腮胡举起孙甫的刀,三下两下把两个匈奴兵消灭了。原来孙甫后面还跟着两个杀手,那是酋涂王对孙甫的监视,难怪孙装模作样跟着,没有上前来说明内情。

现在,络腮胡摆脱了匈奴人的盯梢。他折向北方,昼夜兼程,终于找到了周校尉的副手袁校尉,报告了情况,呈上了纸图。袁校尉他们带上络腮胡,火速前往大部队找统帅霍去病汇报。

汉朝大军得到情报和地图,第二天即展开奔袭。正在疑惑的酋涂王连同他的三万多精兵,被汉军杀得大败。匈奴右地,霎时成了汉军的天地……秋天到了,络腮胡重回了右地,前来祭奠牺牲了的周校尉他们。他又来到当初误杀孙甫的地方,久久伫立。现在可以明白,孙甫曾被匈奴所俘,他佯降匈奴,暗中画下右地的布防图,侍机送给汉军。当时为了取得酋涂王的信任,他不得不亲传命令,忍心将九个汉商斩首。络腮胡在理解孙甫的同时,也为被迫牺牲掉的九个同伴悲痛泣血。

我讲到这里,呵呵一笑说:“怎么样,我这个接续能令你满意吗?”

只听得通地一声响,是他抬脚踢飞了脚边一块石头,幸亏他是横向踢的,没有朝我这边飞来,等一会又从远处传来啪地一声,石头砸到了山壁上。

足见他的愤怒正在按捺不住,随时都有强烈喷发的危险。

而我还要慢慢给他加温。

“杜大保,你还是认输了吧,今夜你无论如何赢不了我。”

“住口!今天夜里我一定要赢你!”

“如果到天亮你还赢不了我,那你怎么办?”

“到天亮还赢不了你,那就明天夜里再来,我决不会放手的。”他恶狠狠地说。

“怎么,你非要赢我不可吗?”我问道。

“那当然,我如果不能赢你,到我师父面前无法交代。”

又是师父。看来他是受了济天长老委派,要死死地盯住我。

其实我也完全可以去通知我师父张忌阳,把这段困境报告给他,请示他怎么办。张忌阳得知济天长老收杜大保为徒就是冲我来的,实际就是冲着他的,即使不亲自出手来解决问题,至少也会授予我机宜,教我怎么才能彻底破解面前的困局。甚至他一激动,就教我一手更厉害的法术了。

不过我没必要这么做,以我现有的能力,要打败杜大保是有困难的,但我如果运筹得当,还是会让他占不到便宜,我也可以利用他的狂妄,造成有利于自己的局面。

我问道:“你师父派你来盯着我吗?”

“这你别管,反正这是我的任务。”他瞪了瞪眼睛说。

“可你不能一输再输却不认输,这样纠缠有什么意思?难道你非逼我输给你吗?”

“你必须输给我!”他斩钉截铁地说。

“那我要是输了,会怎么样?”

“离开张忌阳,宣布与他脱离师徒关系。”

“然后呢?”我又问。

“然后,我带你到我师父面前去,他要清除掉你从张忌阳那里学到的本事。”

原来是这样!

我冷笑一声说:“你师父也管得太宽了,他凭什么要管到我的头上来,我又不是他徒弟,不学其技,不受其诲,你回去告诉他,我的事由我自己作主,不劳他这位大和尚来指手划脚。”

杜大保大怒道:“竟敢这样轻视我师父?告诉你,我师父的话就是圣旨,我听师父的,决不含糊。”

“但你怎么胜过我,现在还是问题呀。你不会就想动手吧?”我看似威胁,其实在提示他,快点动手吧。

我倒是希望他动手,就来打我呀,我需要他的拳头呢。

可是这小子也是一根筋,他虽然呼呼喘着粗气,已到了要动手的边缘,却还是忍耐住了,一跺脚说:“动手是后面的事,如果我不能在智力上胜过你,单靠拳头胜你,也不算全赢,我就要证明给你看,我杜大保不仅功夫比你强,智慧上也胜你一筹,这样你才能输得心服口服。”

“这是你师父要求你的吗,必须让我输得心服口服?”

“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估计是这样吧?我猜的。要不然凭你这夯货性格早就冲我动拳了,可你还忍着只想靠题目来胜我,说明你师父对你有要求,如果仅凭拳头胜了还不算,一定要在智力上先斗败我,然后如果我不服,再用拳头不迟。对不对?”

他被我说中了,承认确实是这样。

我笑道:“那接下来,是你继续出题,还是轮到我出题?”

他马上抢过话头:“还是我来出题。”

“但你刚刚出过了。”

“你不是说我出得太容易吗?那就不算,我再出个难点的。”

“好啊,随你怎么出好了,但一定要出难点的啊,别再出太容易了,不然咱们都没劲。”我问道,“你打算出个什么朝代的?”

他问我:“你不会先预知了吧?”

我正想说是宋朝的,但又一想不说了,再一说破的话他又泄气了,还是假装没猜中,让他说下去吧。“我不猜,你尽管说吧。”

于是他就说了起来——

宋徽宗时期有两个重臣,正相蔡京和副相童贯,他们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不过常人看不出来,这两个大臣之间有矛盾,表面上珠联璧合,暗中却较着劲。

蔡京位高权重却不知满足,一心想称霸朝野,做个真正的二皇帝,但童贯也不是省油的灯,心想我虽为副相,那也是皇帝钦赐的职位,不是你蔡京的跟班,凭什么只听从你?不过蔡京的霸气是外溢的,童贯的锋芒就隐匿得多。

虽然这样,两人也明显感觉出相互的竞争。

这年,又即将轮到大考。一天徽宗将他两人召去,讨论本年招考之事。徽宗问道:“两位爱卿有什么意见?”

其实在徽宗看来,大考是个定例,什么都是现成的,照着做就是了。此时蔡京奏道:“万岁,最近一段时间我这里公务繁忙,急需童大人分担,这主考官一职,是否另选一人?”

徽宗一听要另选一人,就有点蒙了,这些年都是童贯当主考官,这副担子很重要,一般的官员来挑,他徽宗还不太放心呢。他正想开口,童贯在一边奏道:“万岁请放心,我一向协助蔡大人处理公务,即使多一些事情,这主考官一职我也完全胜任。”徽宗高兴了,问蔡京:“童卿既然可以胜任,就不必找别人了吧?”

蔡京干咳一声说:“童大人为国操劳,令人钦佩。只是他跟我一样日渐年高,工作太繁重,对健康恐多不利。万岁一向体衅下情,我觉得还是选一个年轻的比较好。”

徽宗觉得,蔡京所说也颇在理。他只好对童贯说:“蔡卿考虑周全。童爱卿啊,这主考一职,我另选一人顶替。你以后就协助蔡卿处理其他公务,不必再分心主考了。”

童贯是聪明人,知道再坚持下去就会让皇帝生疑,以为占着这个位置有什么所图,不愿让出。所以就躬身称喏:“这是万岁对微臣的照顾,微臣遵旨并谢恩。”又向蔡京施一礼,感谢蔡大人为他健康着想,提了这么个好建议。

其实童贯心中恼火着呢。回到府中,闷闷不乐。众人一见他这副模样,就知道不好,主人肯定在外受气了。大家心中惧怕,谁敢上前劝呢。

只有一个人例外,就是童贯的儿子童元。

这童元其实是他的养子,才15岁,一直在国子监读书。童贯自己不能生育,很疼爱这个养子。当下童元走进书房,问道:“爹爹好像不开心啊。”

童贯哼了一声说:“气死我了,这个蔡小人。”

童元一听就知道是指谁了,笑笑说:“爹爹跟蔡大人搭档,担当朝庭重任,情同手足,怎么会生他气呢?”

“情同手足?我的儿,你真是个小孩啊,不知我跟他是你刀我枪,斗了好几年了。”

童元脸露惊讶,不解地问:“你们之间,有什么好斗的?不是一向和好,相得益彰嘛?”

“那是面上。你不知道,这个蔡某有多霸道,什么都想占尽便宜,连我都被他看成是跟班。我岂能甘心。”

童贯愤愤地发泄了一通。此时他看到儿子手里拿着一本书,便关心起儿子的学业来,问儿子读了什么书。当童元报出所读的书后,童贯有点不相信,说你不会是吹牛吧?童元便说:“你不是一向当主考官吗,可以出题考我呀。”

童贯当即出了一些题,果然童元是对答如流。又让他做文章,三两下就做成一篇,精妙绝伦。

儿子的好学和聪慧,让童贯很高兴。此时他的脑子里忽地闪过一个想法,忙问儿子:“元儿,如果让你去参加考试,有多少把握?”

“乡试还是省试?”

“你是官员儿子,不必参加乡试省试,当然是殿试,有没有把握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