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降灵
41896800000028

第28章 恶毒换魂术

但白校长极力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他要摆出一付跟同学聊的是奇闻异事,跟他自己无关,甚至只是佐酒的谈资可以信口开河,天马行空的样子,随口说这是道听途说的吧?

同学说那不是道听途说,而是他亲眼看过这样的古籍,他知道古籍里蕴含着换魂巫术的精髓要义,只是关键之处他就没法完全破译了。如果能破译的话他就不做现在这个薪水寡淡的职业,而要去做专业换魂师,肯定吃香喝辣发大财。

白校长差点追问那本书在哪里?但他告诫自己不要表现得那么性急,仍要当成喝酒的牛皮话。他用调侃的口吻说那是啊,如果你做了换魂师,我给你当童子,鞍前马后服侍你,帮你背钱袋子,肯定比当这个吃力不讨好的校长强。

同学一瓶白干下肚已经舌根打滑,敞开衣襟竹筒倒豆子,把真话一个劲往外掏,扬言明天就把那本书拿来交给白校长,如果白校长有这个能耐把关键句子给破译了,真的获得当换魂巫师那些真本事,他就一定跟他一起干,争取发大财。

白校长激动不已,脸上却不露声色,说你明天拿来我看一下,不会是另一类的聊斋吧?

第二天那个同学果然没有食言,把一本古籍拿来扔在白校长面前。

白校长拿起古籍翻了翻,以他当校长的脑袋只扫了几行,立刻被强烈吸引住了。他当即确信同学的话不是信口胡诌,这本书里的内容充满诡异气息,让他本能地相信离真实情况不远。

每一种技艺,每一种秘方,都可以写成书一代一代流传下来。那么巫术同样如此,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书是找不到出处的,后人一代一代试图搞清哪位作者所著却是徒劳,而书的内容却奇诡异常,让人无法想象哪一位凡夫俗子有此超级功力挥笔而成。

那就叫人怀疑这类书不是凡人作的,是仙是魔是灵就尽情猜吧。

这本书的内容看起来同样有这种奇气,书页上就仿佛贯穿着一重广阔的天宇,你一打开书就好像进入一片无法想象的区域了。

但当白校长想把那些句子读通,才发现难度不是一点点,这本书当然是繁体字,但中间夹杂几页是篆体字的祖宗,明显是甲骨文。

将繁体字翻译出来可能不难,能不能将甲骨文翻译下来才是悬念。

白校长试探地问同学已经理解到哪一层?同学说按他的理解,这个甲骨文的翻译肯定在这些繁体字内容里,繁体字应该是甲骨文的说明,或者干脆就是翻译,当年作者就像我们今天翻译古文一样,只不过到了今天那些繁体文也成古文了。

同学虽是研究古籍的,却不能破译这些甲骨文。

白校长心里一沉,他对这位老同学的能力是了解的,考古学家加古文学家,即使是被世界称为摩崖天书的石刻,都被他按自己的理解破译了一部分,虽然学术界尚有争议,但也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认同。

这本书连老同学也拿不下,说明它比天书还难破译。

不过白校长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自己没那个能力的话就靠老婆,她好歹是中文系毕业,文学硕士,对古籍也有强烈的研究兴趣。关键是这本书对解救自己的女儿可能有帮助。

白校长向同学要求借读一下。同学很爽快,说自己对这本书也绝望了,不想再投入精力作无谓的付出,如果白校长愿意研究就拿去吧,以后还不还都不要紧。

于是这本古籍就成了白校长生活中一大最重要的依赖。

几乎每天晚上他就坐在写字台前,摊开书进行破译,将每一个字输入电脑,利用网络的力量逐一进行破解。

可惜白校长的专业是理科,对文字的感受还是肤浅一点。他只好向老婆求援。

白阿姨看到这本书,一下子瞪大眼睛。

那些繁体字对她来说如同白话文,直接就读下来,有关这本书是什么题材一下子明朗。她吃惊得说不出话来。

考虑再三,他想否定利用这本书救女儿,就对白校长提出,还是把书还给他的同学吧。

白校长惊异地问她,到底看出什么来了?怎么他都没有向她作任何说明,她只匆匆扫了几页就不读了,要求还掉这本书?

白阿姨说你留下这本书的目的,是不是想用别人家孩子的灵魂,来换回咱的女儿的魂?

白校长大喜过望,说你一眼就看明白了?这么说来咱们女儿是有希望了。

可是白阿姨劝道,如果这本书的内容是真的,咱们就算真的能破译出里面的内容,咱们还要问问自己,真的能这么干吗?

白校长挥着手说:“只要能救得了咱们女儿,我一定要试试。”

白阿姨问:“你怎么试?”

“那你能不能把甲骨文的内容给破译了?”白校长反问。

其实白阿姨已经从繁体文中看出一些门道,甲骨文其实是咒语,如果能与字音对起来就行了,不必要弄懂其中的文义。就好像平时人们念阿弥陀佛,只要记得这个音就行。

但要搞明白甲骨文每个字的音,肯定需要下一番苦功。

白阿姨深信自己有这个本事,可是真把那些音给搞清楚了,将会是什么样的局面呢?老公为了救女儿不惜一切,可以不择手段进行试验,如果真的应验了怎么办?

不过最后白阿姨也经不住老公再三的催促,只好答应试着破一破甲骨文的字音。

甲骨文也是有章可循的。白阿姨奋战了半个月,包括将这些字一个一个拆散,发到网上去请人逐一破译,但收效甚微。

有一次她收到一个神秘的邮件,有人告诉她这不是真正的甲骨文,也不是稍后的钟鼎文,而是更远的上古时期产生的一种土陶文,也就是后来神州巫蛊的原始发端,一直以来只有在河姆渡遗址出现过两三块残片,总共文字符号不超过十个。

考古界对于这种符号有两种不同解释,一种认为这种土陶文应该是甲骨文的先祖,甲骨文是在土陶文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另一种认为这是一种断代文字,只存在于一个时期和一个区域,并没有被遗传下来,出现的时间很短,稍后就被弃用了。

用破译甲骨文的手段来破译这些符号,也会得出结论的,但这种结论其实是牵强附会,当然不正确。目前对土陶文的破译还是一项试探性工作,结论五花八门,争论较多,没有统一的定论。

白阿姨看着这位网友的介绍,一度也心灰意冷,劝老公还是算了吧,咱们是弄不清这些字符音节的。可是白校长坚持说不要轻易放弃,红军长征都过来了,咱们破译个甲骨文有那么难吗?

面对老公的执着,白阿姨心情十分矛盾,一方面她担心破译后老公会立刻实施,那样肯定就会有别的无辜者受到伤害,那明显是不道德的事,但另一方面她作为小练的亲娘也盼望早点挽救女儿……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战,白阿姨将前面几段甲骨文注上了音。

这些音到底正确不正确,她也心中没底。她是参考了很多内容才注上的,其中有现代文字音,甲骨文的音,甚至参考了梵文、摩崖天书等记载,当然最后还是凭借自己对每个符号的理解加注的。

白校长得到这些注音如获至宝,他明确地说要试一试,有用没用可以用事实来验证。

从此以后白校长就使出同学所传授的那种方式,几乎天天在三更半夜里搞着一个诡谲的仪式,每天都盼着那个奇迹突然出现了……白阿姨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看着我们问道:“现在你们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了吧?”

白瑶愣愣地问:“婶婶,你提到的换魂术是什么意思?我还是听不明白呀。”

我说我也没听明白,换魂术具体是哪样的?

白阿姨这才告诉我们,所谓换魂术就是拿别的小孩的灵魂,去跟养小鬼的道士作交换。

“这怎么交易?别的小孩的灵魂,你们又掌握不了,空着手怎么去跟道士作交换?”白瑶仍不是明白。而我也同样糊涂。

再经白阿姨仔细解释,我们才弄懂所谓换魂是怎么回事。

原来白校长同学的那本古籍书,其中的“甲骨文”都是咒语,这些咒语正是换魂术的手段。

具体的做法是,先确定你要用来换灵的对象是哪一个,比如你确定的是王家的小孩,就在夜里设下祭台,点烛焚香,将王家小孩的名字写在一张黄糙纸上,然后将此纸放在香炉旁边,默念甲骨文咒语。

按秘籍中所述,如果哪一天黄纸突然自燃了,说明对方接纳了这个建议,那么对方就会将王家小孩的灵魂收走,再放出求告者求放的那个小孩的魂。

“在这里念一念,那个攫灵者就会有感知吗?”白瑶问。

白阿姨说根据书中记载,只要咒语念准了,对方肯定会收到这个信息的。这其实也是攫灵者的一项行业规则。

“那如果对方不肯换魂呢?”白瑶又问道。

“如果对方不肯换魂,咒语会转到他身上去,恐怕他自己要有报应的。因为咒语是不能违反的,也是不可轻蔑的,所以攫灵者一旦感知有人在念咒语要求换魂,他不能不作出响应。”

我和白瑶都觉得不可思议。难道那本秘籍中的咒语真有那么神吗?

白瑶问现在叔叔念了多少遍了?有没有什么回应?

白阿姨说至少念了三十遍,但还没有任何回应。也许是对咒语的注音不完全正确吧。但具体是怎么样的问题现在说不准。

我抛出了一个关键问题:白校长是选择哪家的小孩用来换魂?

一提到这个问题,白阿姨明显就慌了,她连连摆手叫我们别打听了,她没办法说出那个人的名字,也怕我们听了会受不住。

如果真有换魂这种巫术,实在是太恶毒了,自家的孩子被恶道收了魂,不是想办法跟道士去斗争把女儿的灵魂夺回来,反而把脑筋动到拿别人家孩子的灵魂去交换,这是以错换错。

白瑶因为做这事的是亲叔叔,一时也不好说什么。而我却觉得有必要对白校长的行为提出异议。我说道:“这样做不好,不管选了哪家的小孩,不管有没有效果,光是有这个心就不对,小练让张忌阳收了魂,我们要做的是打败张忌阳把小练的魂儿夺回来,而不是用伤害别人的手段呀。”

白阿姨点点头无奈地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劝他的,可是他一意孤行,根本就容不得我说三道四,还责备我对女儿的生死怎么那么不关心?他为了救女儿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也不在乎做个以恶换恶的罪人。”

白瑶迟疑了一下说道:“我要去问问叔叔,他选择的换魂人到底是谁?”

“你还是别问了,他连我都不说,还会告诉你吗?”白阿姨劝道。

这时我脑子里一闪,脱口说道:“我知道他选择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