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乘着光掠过影(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42115300000014

第14章 《分手大师》——假若他日相逢,我将何以贺你?

《分手大师》是一部很贱的电影,看得我简直要不好意思。我现在眼前还有邓超穿着鸡毛乱蹦乱跳的画面,偶尔还会闪过片子中出现的胖子们,他们扭哒扭哒地窜来窜去,真是触目惊心。我想,邓超在指导拍摄的过程中,也许告诉自己和所有演员,只要让观众产生揍我们的愿望就好了。

邓超扮演的是一个以坑蒙拐骗为道具,以无节操无下限为方针的渣男一枚。这个渣男专门受理帮助他人分手的生意。当有客户需要和情人分手的时候,邓超就帮忙做戏,比如趁对方旅行,假扮毛里求斯国王与对方求婚;当对方来到情人家里,扮演小孩大哭大闹;制造对方的桃色新闻让对方百口莫辩。不过,在某一次分手计划里,他爱上了需要被人分手的杨幂,到最后,分手电影成了一部在一起的电影。

影院里全是一对一对正在“在一起”的情侣,在这个工作日的夜晚,相约来看一部关于分手的电影。我不知道这些情侣们将会在什么时候分手,总之我看着他们年轻的脸,总担心大多不会长久吧。

有一对男女坐在我左边。女孩很傻很天真,她笑得放肆,邓超每一幕的找揍都让她笑了,还把脚搭在前边的椅背上。他男朋友略显内向,余光中看到他一直东张西望。他们是怎么在一起的呢?

眼前幻想着一个午后的课间,这粗线条性格的女孩和她的哥们儿,也就是这个男孩肩并肩去操场,“喂,你是不是喜欢我啊?”这女孩问,男孩于是笑着说:“这都被你看出来?”女孩说:“我还不知道你吗,哈哈~”男孩说:“那就,在一起吧?”

想完了这一场景,我又看向右边。

我右边坐着另一对情侣,女孩长得非常精巧,长发披肩,妆画得很熟练。男孩是那种挺有心眼的样子,他对她很周到。

于是我胡乱地猜测他们的开端。这姑娘有一天喝多了,自己的男友不知道跑哪里去了,于是当时还作为男友哥们儿的这个男孩送她回家。到了家,姑娘倒头就睡了。男孩看着她欲言又止,最终还是自己回到夜色里。姑娘酒醒后发现了一条男孩发来的短信:“他不珍惜你,做我的女朋友吧。”

每对男女都有着各式各样的在一起,每个在一起都有着不同或者雷同的开场方式。

但如果有一天走不下去了,大家都是怎么散场的呢?

于是我仔细想了想,想着与分手有关的一切。

我的第一次分手,是17岁。非典快要过去的那个盛夏,我在一个明媚的午后接到了当时的小男朋友的电话。事实上,在此之前我已经对他非常失望,他一直在撒着各种漏洞百出的谎,对老师,对家长,然后也对我。我真不明白,一个人怎么竟然能做到对各方各界都说谎呢?起码要寻找一个同盟,起码要认定一种忠诚吧。

于是我对他冷淡了很久,他一定察觉到了什么,于是打了这个突兀的电话。

他说:“怎么好久都没有你的消息了?”

我说:“你有事吗?”

他一时找不出任何拼接对话的词语。

我说:“没事我挂了。”

他说:“哦,对了,我有事。那个,你能帮我到唱片店去买所有S.H.E的正版CD吗?”

我拿着电话,愣了一小下儿:“你说什么?”

他说:“所有S.H.E的正版CD。”

我简直要笑了,说:“没空,再见。”

放下电话,我就和他分手了。这场分手是在心里敲定的,当S.H.E这三个字母被我听到后,我倍感轻松和开阔,接着便从意识中洗去了这个人。从此在学校看到他,如同看到空气一般,从未给过任何交代。

那一年,田馥甄还没有做自己。

和第二个人之间,有好几次分手。每一次都是在激烈地龃龉中发生,然后,那个人冷冷地说:“如果,你这么痛苦。那么以后就不要再见面了。”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机场。第二次听到是在一座寺庙外围的街上。第三次是一个暖暖的夜。第四次是在电话里。

不要再见面。就是不可以在生命中留有这个人。这件事让我眼前发黑。

我哭,我醉酒,我质问,我累得躺在那个人的腿上。我说:“别离开我的生命。我会乖的。”

于是,我在那么漫长的岁月里,一直留守着这个人。我知道其实是有一只手隐隐地拉住了我的衣角,这个人牵着我,不动声色却一直牵着我。

但最后,是我离开了这个人的生命。我发誓要割下这个人心脏的一部分,我要带走关于我的全部记忆。我打出这样的讯息:“不好意思,是我年少轻狂,误会一场,打搅了,从来没有爱过你。再见。”

我按了发送,便彻底崩溃,失声痛哭。我直接躺在家里的地面上,化作一潭水。青春,终结在那场能耗尽几年生命的哭泣里。

和第三个人的分手,是唯一一次被分手。

当我在一个凌晨,把全部的关于爱的憎怨和愤恨发泄给他的时候,这个曾经对我万般宠爱的人,僵直地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然后穿上大衣、整理好皮包,拉开大门离开了家。

我不是有意要说那么伤害他的话,只是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呐喊,这个世界才会知道一件事,这件事就是:“我恨爱情。”

他不再回复我的讯息,他把密码锁换成其他,他离开了这个国家。他消失了。

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在一段关系中,爱得更多的那个,才是有资格终结这场游戏的主动者,受虐的一方,才能决定继续还是结束。

而分手,对任何一方都是一件凄然的事,因为,每个在一起,都有很美的初见。

这就是我人生中的几次被正名的恋爱,以及它们的分手。

但是,我还是不能寻找出最合适的分手形式,我甚至不知道是否有必要告知对方我们分手了。

我也不确定《分手大师》里,那么花尽心思的分手戏,究竟有任何现实性吗?分手的事实,就是有一个人要砍断两人连接的那条绳索,毕竟不用弄得像一场剪彩吧?

花里胡哨的戏码其实都没意义,因为只要那绳索一断,两个亲密无间的人,就只能拥有散落、唏嘘、沉寂、陌生。

说一个我心中最美好的分手吧。

女性行为艺术家Marina Abramovi和她的艺术家情人Ulay来到中国,历时三个月,以步行的方式,Abramovi从山海关自东向西,Ulay从嘉峪关自西向东,两人最终在二郎山会合,完成了最后一件行为艺术作品《The lovers—The Great Wall Walk》。

他们各自行进了2500公里,在中间相遇,然后挥手告别万里征程,相聚一抱,仅为分离,一别就是22年。

22年后,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arina Abramovi进行着一件划时行为艺术作品,她在716小时中岿然不动,像雕塑般接受了1500个陌生人与之对视的挑战。每个人都被她无动于衷的眼神震撼,有的人仅仅坚持了十几秒就会败下阵来,有的人见到了她的眼神就开始哭泣。但Marina Abramovi始终一如既往地凝视着每个人。

唯有一个人的出现,让Marina Abramovi震颤,她的泪水充盈了眼眶,她伸出双手用宁静的方式和对方十指相扣,这个人就是Ulay。

在分别22年后,他们再次相遇。

“假若他日相逢,我将何以贺你?以沉默,以眼泪。”

这大概是我心目中最美的分手了。如果爱终将逝去,爱人终将分手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