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学者相信,人脑继续变大已经很难,那会大大提高能量消耗,甚至导致身体虚脱。大脑的重量虽然只相当于人体的2%,却要消耗机体能量的25%,人脑就像日夜不停的电脑,需要调配身体的所有机能协调同步,即便是在熟睡状态下,大脑仍然有百分之八十的背景工作,比如调节代谢以及掌控呼吸等,就像是待机的电脑,随时可以投入运行状态,在如此高负荷运转的情况下,人体不可能再负担更多的额外能耗。
有人设想是否可以通过缩小神经元而让现有的空间容纳更多的脑细胞,实验证明这条路同样不通,如果神经元变小,细胞内部的线粒体就必须相应减少,那将大大影响神经元的能量供应,神经元不得不减少活动,处理能力就会变得很不稳定,因而影响信息处理效率。
大脑增大的另一个麻烦是可能导致难产,虽然剖腹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仍需付出巨大的风险与资源。
人类的审美观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突然出现的大头并不能被迅速接受,不但无人欣赏,反而会被视为怪物,所以大头性状将很难得到遗传与扩散。
最根本的原因可能在于人类文明本身,特别是在教育普及的情况下,头脑增大造成的智力差异基本可以被抹平,很难再通过大脑的增加获取更多的生存优势。换句话说,差一点的大脑照样生活。
3,为何变小?
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术界都对人脑的迅速增加津津乐道,不断的努力也让进化的线索越来越清晰,但到了2010年年底,热心研究克罗马侬人的法国学者突然有了意外的发现:从两万多年前开始,人类的脑袋竟然开始又变小了!
已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两万多年前的克罗马侬人的脑袋果真比现代人大,而且大了不少,将近五分之一,也就是说,两万多年来,人脑平均减少了两个鸡蛋那么多的容量,而且男女同步进行,减少比例也完全相同。有人认为,大脑变小是人类运动量减少的结果,特别是农业与畜牧业的出现,使得人类呆在屋子里的时间更多,只是偶尔出去放牧牛羊或者收割庄稼,缺少整天在原野上与野兽激烈追逐的激情与活力,因而对大脑的需要急剧减少,由此得出的结论很悲观:人类变蠢了。
另一些学者认为不必妄自菲薄,小一点的脑袋消耗的能量更少,所以工作效率反而更高。考虑到人类灿烂辉煌的文明主要是两万年内创造出来的,这一说法似乎也有道理。换句话说,变小的脑袋使人类更聪明。
根据简单的逻辑,这一正一反的两种观点必然有一个是错的,那么到底谁更有道理呢?
当人们急切期待高手出场判决这场争论的胜负时,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大群******,他们站在两种观点之间不支持任何一方,因为他们觉得那根本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人类头脑本来就在大小不定地变来变去。当某个地区人口密度偏低时,人类头骨就会扩大;当人口由稀少转为稠密,头骨尺寸又会缩小。也就是说,日趋复杂的社会出现后,我们无须再像以往那样机敏就能生存,而必须专注发展某项特长,不必再兼顾多种技能,所以脑部一些功能必须退化,这也导致大脑变小,那只是知识结构变化造成的,而不是智力降低造成的。我们似乎感觉比早期人类懂得多,其实早期人类在某些方面比我们懂得更全面,有些土著孩子很小就能知道上百种草药的用途和名称,而现代人则束手无策,有的甚至不辨菽麦。所以无论脑袋变大或者变小,只要在合理的幅度内,就没必要担心或者兴奋。
相应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观点,即大脑各分区之间并不是按比例减少,现代人的部分功能区域所占比例明显增大,例如与语言和注意力相关的区域就占据了更大的面积。这一现象表明,现代人的大脑在功能方面确实作出了某些取舍。这很容易理解,一个天天坐在空调办公室里打电脑的白领何必发展对付豹子的能力呢?有的人离开电脑会觉得自己是个傻子,而早期人类则会视电脑为妨碍狩猎的垃圾。
另一个杞人忧天的问题是,以后大脑还会继续变小吗?
我们真心不希望自己的大脑小到鸡蛋那种程度,与超级大头一样,微型帅哥美女虽然精致,但在现有的审美时尚中,确实令人难以欣赏。芭比娃娃虽然可爱,但那只是玩具而已。
但是,人脑变小的可能性几乎是开放的,特别是电脑的出现,使人脑的前景更加扑朔迷离,很多事情都不再需要大脑进行激烈的思考,我们的书写能力、计算能力和辨别信息真假的能力都在不断降低,意味着对大脑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少,问题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低,假以时日,一个更小的大脑完全可以处理面临的所有困难,而更为复杂的问题则可以毫不负责的交给电脑解决,它甚至可以为我们指路、替我们交友,完成大部分本应由人脑完成的任务,那还何必再顶着巨大的脑袋呢?所以有理由相信大脑会继续变小。
很多科幻电影都把外星人描绘为头脑很大四肢简单的生物,都是没有充分考虑电脑辅助作用的结果。未来的人类更有可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动物。前提是,我们必须用大脑开发更为先进的科技,使我们具有更强的自然适应性。
4,何为智慧?
不同动物的脑袋确实存在大小差异,人们习惯于把这当作区别动物高低的标准,事实上动物脑袋的大小只与生命的模式和所处的环境有关,而与起源的时间没有任何直接关系,甚至与体重也没有直接关系。人脑与体重的比例并不是所有动物中最大的,这让一些人很不舒服,他们无论如何没有想到人脑竟然并不是想像的那样卓尔不群。为此有人找到了一个新的指标,就是大脑与身体表面积的比。动物的身体表面积越大,则皮下分布的神经末稍越多,对大脑的处理能力要求也就越高,所以脑袋应该越大。但用这一指标来衡量时,人类仍然不突出,反而是那些小型动物,它们的个头很小,相对体表面积反而很大,所以脑袋的相对值一举超越了人类。
没有单一的指标表明人类的大脑在动物界中最为独特。
然而这种观点似乎很难让人信服,毕竟人类建造出了高楼大厦、宇宙飞船,而且还在继续拓展自己的研究范围,我们似乎确实有资本雄视所有生物,这一切都应首先归功于大脑,难道我们的大脑信息处理机制就一点都不比其他动物优越吗?如果不优越,其他动物为什么做不出更好的成绩来?
这个问题并不奇怪,从心理上说,我们一直以来都自许比其他动物聪明,黑猩猩可以作证,它们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之所以只能被关在动物园里供近亲观赏,必然有着内在的原因,而大脑可能是其中的关键罪状。
黑猩猩也不是毫无希望,如果从小受到很好的照料,在认知能力测试中的表现甚至要比婴儿优秀,婴儿要到九个月之后才会反超黑猩猩。黑猩猩之所以半程落后,似乎确实与大脑有关。然而,研究人员仔细查阅了灵长类动物的考古记录后发现,人类大脑的进化机制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完全相同,几乎在所有细节上都没有任何特别之处,或者说,人脑只不过是黑猩猩大脑的机械放大而已,并无信息处理机制方面的提升。更直白地说,我们与黑猩猩及猴子都采用相同的信息处理模式,只不过处理能力得到了线性提高,就好比一个小一点的CPU和大一点的CPU,只是体积的改变导致计算能力的提高,而不是技术飞跃的结果。所以大小并不是关键,藏獒和身材比吉娃娃狗大了好几倍,脑袋也相应扩大,但藏獒并不显得比吉娃娃更加善解人意。牛的大脑要比猴子大了四、五倍,但很少有人相信牛比猴子聪明。
事实情况可能更为复杂,比如长时间以来,长臂猿的脑袋也在不断变大,而身体却在持续变小;可是大猩猩在脑袋变大的同时身体也变得更大。人们无论在物种之间还是在物种内部,都找不到大脑进化的简单趋势,而必须结合特定的环境加以分析,大脑只是对特定环境作出特定反应的结果,正因为环境不同,所以呈现的变化趋势也不同,这正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源之一。
总的来说,人类大脑的发育没有超乎自然的地方,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绝不是受到了上帝的特殊关照。人类之所以比黑猩猩聪明,是因为人类必须比黑猩猩聪明;之所以必须比黑猩猩聪明,是因为人类面临着特殊的身体情况,比如直立行走、皮肤裸露、双手解放、使用语言,以及由直立行走带来的奇特生育模式等等,这些特殊情况对人类的大脑提出了极为特殊的要求,所以我们的脑袋必须更大更聪明,否则就将被不断淘汰。
现在问题开始转变:当人与人自己比较时,脑袋大小到底有多重要?或者说,脑袋大的人更有智慧吗?
关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已争论了上百年之久,与先天和后天之争一样,曾是科学史上最著名的论战之一,战争爆发时,两派学者赤膊上阵,在与对方叫骂的同时发表了大量论文,这些论文现在看起来已没有多大学术价值,却能呈现生动的科学家课外形象。最后这场争论意外地以一个旁观者的刻薄的评论而拉下帷幕,那家伙恶毒地评论说,我经过长期观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凡是否认脑容量与智力有关的人,本身脑袋都不大。
从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少再有人否定脑袋大的人更聪明,甚至有白种男性学者根据头颅大小给动物的智力作了个排行榜,不出所料,白种男人排在了第一位,而非洲乡下女人则和黑猩猩的地位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