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人们制造梦境,美梦、噩梦、醒来便忘的梦、如同空白的梦。他接受人们睡前思维的信号,根据每个人的内心期待和承受能力决定梦的内容与烈度。当然,早已不是手工作业的年代了,所有的梦境都由高智能程序完成,人人都有身体健康指数、睡眠质量平均数等详细档案,程序只需按照每个人的具体思维捕捉当日关键词,便可自动设计情节、建构场景。因此,那些最常见的情绪——紧张、沮丧、思念、爱慕——展开的梦境总是差不多的。人们总会梦到以前梦过的事,也常与他人的梦相同,只是因为无法记得真切,很少能够交流比照。
他的日常工作是监控程序作业,但更重要的,他会挑选一些有趣的人和事,亲自设计梦境。手工总比机器生成的产品有质地,那些在多年之后还能被想起的梦,都出自他的手笔。
起初,他最爱惊心动魄的情节,灾难、病痛、犯罪、死亡……他最享受做梦者突然惊醒时不知身在何处的瞬间,还有他们额头沁着的细汗和加速的心跳。他尤其喜爱设计各种世界末日的方式,洪水覆顶、烈焰焚烧、山峦崩塌、星球相撞……从人们的不同反应中,他比较不同年龄、性格、遭遇带来的影响。最有趣的,是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梦到末日的心情,潜意识选择身在哪里、与谁共度,都颇有意趣。
后来,他喜欢上智力游戏,设计的梦境层层叠叠,千回百转。他像写大片剧本一样,尝试把爱情、惊悚、科幻、喜剧种种因素融于一体,梦中人要么自我分裂成多重人格,要么处于复杂的关系网中,不断冒险又逃离,梦中时间仿佛永无极限。他执着于要做梦者记得他的杰作,未必要惊险刺激,但要足够印象深刻。
很晚的时候,他才放下这执念,只要梦者在夜的时间里自由开怀,那么最终记得与否,又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一定要别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呢?他开始布置一些温暖的场景,庭院里的阳光、草原上的风、夏夜的蝉鸣、母亲的针线、童年的嬉戏、恋人的欢笑……许多人一醒来就忘记了,只是伸个懒腰揉揉眼睛,嘟囔一句:这一觉睡得不错。他便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