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4218100000024

第24章 旷达人生(23)

苏轼成长的家庭环境,佛教气氛十分浓厚。父亲苏洵喜欢与名僧交游,更捐给佛寺钱财塑造菩萨造像。母亲程氏夫人仁慈宽厚,笃信佛教,每天都要摆设供品,虔诚礼佛。受到父母的耳濡目染,苏轼少年时期便接触了一些佛教书籍,对于佛教有初步的了解。后来随着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官场坎坷经历的挫折与磨难,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的体验,苏轼对于佛教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佛教不仅成为苏轼解脱人生苦难,开放心灵桎梏,追求人生境界的重要思想资源,而且与他的文学艺术趣味相结合,形成一种饶有兴味的佛禅人生境界。

苏辙曾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论及苏轼的佛教信仰,说:

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辨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

可见,苏轼被贬黄州之后,基于对自身命运的反思反省,开始对佛教进行深入认真的研读,并与孔孟儒学、老庄道学相互融汇。换句话说,苏轼对佛教的研修与领悟,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着眼于自身已有的人生信念与学问修养,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来研究佛法、参用佛法。在《答毕仲举书》中,他清楚地表达了自己对于佛禅的理解与认识:

佛书旧亦尝看,但暗塞不能通其妙,独时取其粗浅假说以自洗濯,若农夫之去草,旋去旋生,虽若无益,然终愈于不去也。若世之君子所谓超然玄悟者,仆不识也。陈述古好论禅,自以为至矣,而鄙仆所言为浅陋。仆尝语述古:“公之所谈,譬之饮食,龙肉也;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不知君所得于佛书者果何耶?为出生死、超三乘遂作佛乎?抑尚与仆辈俯仰也。

显然,苏轼对佛禅的兴趣并不在于玄虚飘渺的说理,他更加关注佛禅对于现实人生的切实作用。龙肉固然华美高贵,但遥不可及,现实生活中不存在龙肉,龙肉永远也不能解决肚子问题;与龙肉相比,猪肉虽然粗鄙平庸,但是却能实实在在地解决饥饿问题。

那么,对于苏轼而言,究竟什么是人生的实际问题、饥饿问题呢?在《答毕仲举书》中,苏轼又说:

学佛老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似,不为无害。仆常以此自疑,故亦以为献。所谓“静”“达”,也许就是“实美而真饱”,就是身在黄州的苏轼对学佛的期许,那象征着佛教空静与达观的境界,这种境界的本质就在于破除执着。然而,“静”极便有“惫懒”的倾向,“达”极也有放任疏放的危险。苏轼意识到了这个危险的倾向,所以他所要求的静、达便是执着又不执着。所谓执着,便是依然要关注现实、关注人生、关注民生,这是苏轼的人格基础;所谓不执着,就是在面临人生失意之际,要善于开解自己的心结,要善于转换自己的心态,要勇于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挫折磨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佛教自然是苏轼口中的“猪肉”了!

因此,对于佛学的研修并不曾使苏轼彻底走向虚无与消沉,相反,在佛禅的帮助下,他的生活走向了通脱畅达,显得更加兴味盎然。苏轼知杭州时期,与净慈寺大通禅师交谊甚厚。这位大通禅师自持戒律甚严,一般的信众若要见他,也须沐浴斋戒,更不要说是女性了。

一次,苏轼与朋友携妓在西湖游玩。路过净慈寺时,居然率领众歌妓直人大通禅堂。大通见状,心中不快,顾自闭目诵经,毫不理会苏轼。苏轼心中有数,随手写下一首小词《南歌子》,叫歌妓当场演唱,词曰:

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却嫌弥勒下生迟,不见阿婆三五少年时。

开头两句本是高僧登堂说法的开场话。意思是:“师父念的哪家经?传承哪派的门风?”但通篇却借歌妓之口,嘲讽大通虽然号为禅师,却完全没有禅师自在洒脱、不拘一格的风采,连偷眼小女也不敢看上一眼,实在有悖于禅宗门风。虽然只是一首小词,但是人物情态生动,语言风趣俏皮,难怪一曲唱罢,一贯严肃的大通也止不住笑出声来(事载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

禅宗是有宋时期佛教发展的主流,它的悟道方式多种多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定规与禁忌,总的目的就是要破除执着,寻求心灵的顿悟。为此必须打破常规,以非同寻常的方式表达对禅宗妙谛的领悟,一些着名的禅宗大德甚至呵佛骂祖,做出惊世骇俗之举。苏轼的行为无疑受到了这一思潮的影响。

在杭州任通判时期,苏轼在给焦山纶长老的一首诗中,编造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表达自己对执与不执的理解:

法师住焦山,而实未尝住。

我来辄问法,法师了无语。

法师非无语,不知所答故。

君看头与足,本自安冠屦。

譬如长鬣入,不以长为苦。

一旦或人问,每睡安所措。

归来被上下,一夜无着处。

展转遂达晨,意欲尽镊去。

此言虽鄙浅,故自有深趣。

持此问法师,法师一笑许。(《书焦山纶长老壁》)

故事说有一个人,留着长长的胡子,本不觉得胡子多余、麻烦。可有一天,有人问他:晚上睡觉时,如何处理胡子?是放在被子的外面还是里面?这下麻烦了,这个人睡下后,一会儿把胡子放在被子上面,一会儿又把它掖进被子里,无论怎样都觉得不合适,折腾了整整一夜,再也无法入睡。这个故事说明,人的确不能有执着的念头,只要这个念头起来了,就会深深地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自己的身心也将无法得到解脱。

苏轼与佛印和尚关系很好。一次,东坡与佛印同游寺院,看见两个巨大金刚矗立在寺门前,东坡问佛印:“这两尊佛,哪一个更重要?”佛印答道:“拳头大的那一个。”大殿内有一尊观音像,手持一串念珠,东坡问:“观音自己就是菩萨,还向谁祷告?”佛印回答:“向自己祷告。”东坡又问:“为什么向自己祷告?”佛印答道:“求人不如求己!”

又一次,苏东坡与佛印对坐,东坡说:“古人有诗云‘时闻啄木鸟,疑是叩门僧。’‘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看来古人喜欢将‘僧’与‘鸟’相对。”佛印答曰:“没错,我与您对坐,我是僧,您是鸟啊!”

这些小故事的真实性现在很难考辨清楚,很显然,在与佛印的争辩中,苏轼总是处在被嘲弄、愚弄的位置,与苏轼那些嘲弄同僚的故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林语堂怀疑这些故事都是佛印自己杜撰、散播出去的,我想,佛印也许没有这么做的必要性,如果有,倒是引发了我的另外一个联想:在这些故事中,真正愚弄、嘲弄苏轼的其实并不是佛印,而是玄妙深微的佛法真谛,佛印在故事中所扮演的只不过是个佛法的符号而已。如此说来,这些故事的本意其实也不是要嘲弄、愚弄苏轼,因为任何人在庄严广大的佛法、佛祖面前,都是未觉悟者,都是正在等待接受点化、教化,准备走向自觉境界的愚氓之人,苏轼只不过是这些人当中的一个罢了。

我想,这些故事如果真是佛印编造的,他的目的也应该是崇高的,是想借助苏东坡的大名来宣扬佛法,引人向善。以苏东坡的智慧、俏皮、博学,只有他嘲弄、恶作剧其他人,岂有他自己反被他人恶作剧、愚弄的道理?如果真有这样的人,这个人当然不一般了,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佛祖菩萨,就是佛法禅理。

从这些故事当中,我们还能够感觉到一个突出的印象,那就是在与佛教发生因缘的过程中,苏轼并没有因此成为一个整日陷入浩瀚佛经、苦读不止、不食人间烟火的居士。相反,与佛法僧三宝的频繁接触,令他的人生与生活更有趣味,更有情趣,他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似乎更加可爱了,而这种活泼的、可爱的、快乐的人生意趣也正是佛教所希望达到的境界吧!

苏轼不仅是北宋文化昌明的杰出代表,还是一个善于奖掖后进的好老师、好导师。苏轼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曾受到张方平、欧阳修等人的识拔荐誉,这使他认识到名人引荐延誉的重要性。欧阳修去世之后,苏轼从欧阳修手中接过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大旗,成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文坛领袖。苏轼门下聚集了一大批有识之士,他们把欧阳修开创未竞的文学事业,推向全面的成熟与繁荣。北宋熙宁元丰年间,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以文学受知于苏轼,到了元佑年间又同时人馆阁,时人称之为“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李廌两位,就是“苏门六君子”。

当时的苏轼已是名满天下的“一代文宗”,一般士人对他仰之如北斗。但苏轼并没有因此而成为独霸文坛的霸主,而是成为奖掖后进、引导后生的园丁与导师。作为诗词文俱佳的文学全才,苏轼坚持文学艺术应有个人的特色,应当勇于创新的理念,坚决反对“强人同己”的僵化作风。在文艺思想和学术追求上,苏轼从不以自己的好尚强加于门生,而是尊重他们各自的艺术风格,以“海不择流,有容乃大”的心胸予以接纳和欣赏,极大地鼓励了门人弟子才能的自由发挥。

“苏门四学士”中,秦观与苏轼结识得最晚,但由于他们二人在人生观念上最为接近,因此彼此的交往也最为密切。秦观年过三十才参加科举,不料名落孙山。苏轼知道后写信安慰他说:“然见解榜,不见太虚名字,甚惋叹也。此不足为太虚损益,但吊有司之不幸尔。”(《答秦太虚》)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移知湖州,秦观曾在湖州与苏轼交游长达两个月。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发生之后,苏轼被贬黄州,秦观专门到黄州去看望。从此以后直至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秦观病逝藤州,他们之间书信往来不辍,在贬途中还常相约见面,彼此感情真挚浓厚。因此才有“苏子瞻于四学士中最善少游”(《避暑录话》)之说。有趣的是,在文学创作上,苏东坡开创了豪放词派,秦观却是传统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两人在词坛上各领风骚,各具风采。

苏轼不仅鼓励门生大胆创新,发挥艺术个性,而且在苏门内部倡导自由议论与自由批评之风。苏门师生之间,往往畅所欲言,无所避讳。有一次,苏轼将自己所作的几首词拿给晁补之和张耒看,问他们:“我的词作与少游(秦观)相比如何?”这两位的回答颇为有趣:“少游的诗就像小词,先生您的小词写得像诗。”(语载《王直方诗话》)要知道,在苏轼的时代,词作一般是供人们在酒宴娱乐场合演唱之用的,所写的内容也大都是与歌儿舞女、男女情爱有关的题材,将小词写成诗歌风格,这绝对谈不上是对苏轼的赞誉,反而可能是一种善意的揶揄。至于秦观的诗歌,却写得如同小词一般,更是比较低的评价了。可见,晁、张二人对老师与秦观是各打五十大板。尤其是苏轼,他拿自己的词作与学生争胜,让学生评价,这说明他意欲在婉约之外,另开一门词风,却不料首先受到来自本门门生的批评,苏门开阔豁朗的风气由此可见一斑。

苏轼与黄庭坚在诗坛上并称“苏黄”,他们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艺。有一次,苏轼对黄庭坚说:“你的诗文如同蝤蛑、江珧柱(均为海鲜),格韵高绝,令人禁不住要食之殆尽。但是又不能吃得太多,太多则容易发风动气。”黄庭坚也不客气,对苏轼说:“您的文章的确盖世称妙,但所作的诗句与古人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应当说,他们都指出了对方诗文的突出优点,也点出了他们的突出缺点。黄庭坚作诗追求特立独行的风格,品质上乘却不免流于单一;苏轼为文才情奔放,妙趣横生,但句法不免流于疏放,不甚规整(语载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苏轼与黄庭坚都是当时知名的书法家,两人也经常在一起谈论书法。一次,苏轼评论黄庭坚的书法说:“鲁直近字虽清劲,而笔势有时大瘦,几如树梢挂蛇。”黄庭坚反唇相讥,说:“公之字固不敢轻议,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蛤蟆。”说罢,二人相对而视,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语载宋·曾敏行《独醒杂志》)。这种直击弊病所在的坦率风气,实在是非常难得。

苏轼作为苏门的导师与核心,在指导与帮助学生的时候,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导方式。

晁补之曾作《闵吾庐赋》,苏轼读罢,觉得写得很不错,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在苏轼看来,文章之道首先要以平和为基础,平和之上再曲尽变化都是可以的,设若平和不足,却先将精力放在奇丽变化方面,那么对今后的发展会非常不利。晁补之这篇赋的毛病正在于此。苏轼本来想直言相告,后来仔细想想,觉得晁补之天性敏感,如果自己以导师的身份直接指出他文章的毛病,势必会触动他的自尊心,那样反而不能取得修正错误的效果。思之再三,苏轼提笔给黄庭坚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不便将对这篇赋的意见直接告诉晁补之,怕伤了他的自尊,我把我的意见告诉你,你跟晁补之是朋友关系,什么话都好讲,你就权当是你自己的意见告诉他吧!”苏轼本是一个性格开朗、豪爽、狂放,不拘小节的人,但他在对待弟子的问题上用心极为细致,这就是他的胸怀,他的用心,是文坛宗主的风范和气派。

苏轼不只在学问上关照弟子,在生活上也关心他们。

李席连年科举不中,家里经济很困难。苏轼在杭州作知州时,得到朝廷恩赐的一匹宝马。因为早在朝廷任翰林学士的时候,苏轼就得到过一匹朝廷赏赐的宝马,因此想将这匹马转赠给李廌。但是转念又一想,李廌家贫,也许会将这匹卖掉接济家用。既然是朝廷恩赐的马匹,市场上必不常见,如果说不清楚马匹的来源,反而容易惹来麻烦,所以最好还是给他写张字据,说明情况,以备不时之需。那么,这张小小的字据该如何写呢?且看:

元祜元年,余初入玉堂,蒙恩赐玉鼻骢。今年出守杭州,复沾此赐。东南例乘肩舆,得一马足矣,而李方叔未有马,故以赠之。又恐方叔别获嘉马,不免卖此,故为出公据。四年四月十五日,轼书。(《赠李方叔赐马券》)

大意是说:早在元佑元年,朝廷就曾赐给我一匹宝马,这次在杭州,朝廷又赐给我一匹宝马。在南方,出门都是坐轿子的,有一匹马就足够了,正巧李廌君没有坐骑,所以我就把这匹宝马转送给他。可是我又想,李廌将来也许还会得到更好的马,他看不上我这匹马,难免就想卖掉,所以特别写这样一个证明书,以便将来买马的人知道这匹朝廷恩赐之马的来由。

从这封小小的字据上,我们能够窥见一代文宗巨擘那颗体察人微的善心。久试不第、家境贫寒的李廌本来就非常敏感脆弱,可能还有一种特殊的自卑心理。对于别人的馈赠,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说很需要,但是从心底里却不免非常排斥。如何能够让李廌顺畅自然地接受这匹良马,又不至于损伤到他的自尊心,如何在字据中明确说明这匹马的前后来历,又不使李席感到自卑难堪,这的确需要费一番心思!苏轼之所以愿意费这个心思,无非是要帮助这个遭遇困难的年轻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某非私之也,为时惜才也。”(《与鲜于子骏》)苏轼并没有将“苏门四学士”、“六君子”看作是自己的私人“财产”,而是将他们看作国家的栋梁,照顾他们的学业、生活,也就是在帮助国家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