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4218100000029

第29章 苏轼诗词欣赏(3)

①古皇:指老子。②青牛:相传老子曾骑青牛出函谷关。辞辕轭:说青牛已不再拉车。③白鹤:用汉时道士丁令威故事。《搜神记》说他学道成仙,化鹤归辽东。这句是说楼观常有道士往来。

和董传留别

【题解】

治平元年(1064)十二月,苏轼罢凤翔签判任赴汴京,途经长安与董传话别作此诗。董传,字至和,洛阳人,家居长安二曲,曾在凤翔与苏轼交游。后韩琦荐举,未果,穷困早卒。此诗赞扬贫穷书生董传的才学和品格,同情他应举落第的不幸境遇,并对他寄予深切期望。

【原文】

粗缯大布裹生涯,①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②强随举子踏槐花。③

囊空不办寻春马,④眼乱行看择婿车。⑤

得意犹堪夸世俗,⑥诏黄新湿字如鸦。⑦

【注释】

①粗缯:劣质的丝织物。②这句说董传厌倦从师学礼。《后汉书·儒林传》载,刘昆教授弟子经常有五百多人,每到春秋常举办祭礼仪式,用瓠叶为礼品。瓠(hù),冬瓜、葫芦等的总名。③这句说董传忙于考举。据宋人钱易《南部新书》载,当时的举子,六、七月间槐花黄时都在忙于温习功课,作文章准备考试。④这句说董传贫穷得没有马骑。寻春马:用唐代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句意。⑤这句说董传因为落第失意,家境贫寒,没有娶妻。择婿车:据《唐摭言》卷三载,朝廷为考中的进士在曲江设宴,公卿家都在那一天在进士中楝选女婿,车马填塞了道路。⑥这句话希望董传中举,扬眉吐气,以夸世俗。⑦诏黄:用黄麻纸写的中式或任官的诏令。字如鸦:诏书写的黑字。语本唐人卢仝《示添丁》诗“涂抹诗书如老鸦”。

寄题兴州晁太守新开古东池①

【题解】

治平二年(1065)苏轼罢凤翔签判任,赴汴京途中经兴州作。诗中赞扬兴州晁太守新开古东池,使居人行乐,路人夸赞,还表现了作者游览古东池的见闻和感受。

【原文】

百亩清池傍郭斜,居人行乐路人夸。

自言官长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②

纵饮座中遗白帢,③幽寻尽处见桃花。④

不堪山鸟号归去,⑤长遣王孙苦忆家。

【注释】

①兴州:宋时属利州路,即今陕西汉中市。晁太守:名仲约。司马光、文与可都题咏过他重新开凿的古东池。②官长:指晁太守。灵运:谢灵运,东晋、刘宋间诗人,我国古代山水诗的开派者。他爱游览,作永嘉(今浙江温州)太守时经常率领着属吏、宾客登山越岭、寻幽探胜,发为吟咏。这两句是路人的夸语。③白怜:隐者之帽。④桃花:暗用东晋、刘宋间大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⑤山鸟:这里指子规鸟。其鸣声仿佛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石苍舒醉墨堂①

【题解】

熙宁元年(1068)底,苏轼守父丧毕离蜀返京。次年正月,途经长安,曾与石苍舒会于韩琦家中。本篇当为至汴京后寄题之作,时在熙宁二年(1069)。诗中表述了作者关于书法的美学见解。诗的立意新颖,不落窠臼,挥洒自如,妙趣横生。

【原文】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②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倪令人愁。③

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能瘳。④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不异逍遥游。⑤

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消百忧。

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⑥

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邱。⑦

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⑧

胡为议论独见假,⑨只字片纸皆藏收?

不减钟张君自足,⑩下方罗赵我亦优。

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缗素充衾裯。

【注释】

①石苍舒:字才美,长安人,善草书,故其堂名日“醉墨”。②这句借用项羽的话。《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少时学书不成,他的叔父项梁责备他,他说:会写字不过能记姓名罢了,不值得学。③惝怳:失意不乐的样子。④瘳(chōu):病愈。⑤至乐、逍遥游:都是《庄子》篇名。⑥柳子:唐柳宗元。他在《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中说:凡是爱好文辞擅长书法的人都是病癖。我曾经见过有心病的人想吃土炭,爱酸成味的,得不到就伤心。这两句认为柳宗元的话很对,有毛病的人才会把土炭当作美味。⑦《唐国史补》卷中载,僧怀素好草书,把用过的笔积埋于山下,叫做“笔塚”。这里借用其事,说石苍舒用坏了这样多的笔,足见下了功夫,在书法上有成就。⑧作者说自己作书意造无法,只是信手点画,随意挥洒,厌于推求笔法。⑨议论:指作者对于书法的这些意见、主张。见假:被推重。⑩钟张:钟繇,汉魏时人;张芝,东汉时人,都是有名的书法家。罗赵:罗叔景、赵元嗣,都是汉末书法家。张芝曾自称书法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馀(崔、杜即崔子云、杜伯度,都是草书名家)。这里用张芝语意,自谓比罗、赵稍胜一筹。临池:《晋书·卫恒传》载,卫恒说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他家里的绢帛,常是写过字再加洗染才能用的。这句反用张芝的典故并调侃说,与其拿绢帛来写字,不如用来做被褥。

绿筠亭

【题解】

熙宁四年(1071)作。作者晚年曾书写此诗,并题其后云:“清献先生尝求东坡居士作绿筠亭诗,曰:此吾乡人梁处士之居也。后二十五年,乃见处士之子王官,请书此本。时绍圣二年四月十三日。”由此可知,此诗是应清献先生(即赵拚)之请为粱处士写的。诗中描写梁处士居室翠竹森森的清幽环境和清雅绝俗的生活,表现出羡慕之情。

【原文】

爱竹能延客,求诗剩挂墙。①

风梢千纛乱,②月影万夫长。③

谷鸟惊棋响,山蜂识酒香。

只应陶靖节,会听北窗凉。④

【注释】

①《新唐书·陈子昂传》记载子昂上书武后,说下诏书倘若“不得其人,则委弃有司挂墙屋耳,百姓安得知之。”这里借用其字面,指赵拚求诗于我,不得其人,我把这事搁起来了。②纛(dào):歌舞用的羽,仪仗用的旗,比喻竹梢的枝叶。③万夫:上万个士兵,比喻月下竹影高大和繁多。④陶靖节: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他死后人们尊称他“靖节先生”。陶在《与子俨等疏》文中,说他五、六月中爱在北窗下躺卧,遇凉风吹来,觉得自己是上古时代的人。会听:领悟、感受。这两句用陶渊明来比喻梁处士。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①

【题解】

熙宁四年(1071),苏轼赴杭州通判任,于陈州(今河南淮阳)会见张方平,作此诗。诗中阐扬风骚的创作传统,高度评价了杜甫在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认为李白和杜甫像两艘竞渡的龙舟并驾齐驱。

【原文】

大雅初微缺,②流风困暴豪:

张为词客赋,变作楚臣骚。③

展转更崩坏,纷纶阅俊髦。④

地偏蕃怪产,源失乱狂涛。⑤

粉黛迷真色,鱼虾易豢牢。⑥

谁知杜陵杰,名与谪仙高。⑦

扫地收千轨,⑧争标看两艘。⑨

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⑩

尘暗人亡鹿,溟翻帝斩鳌。

艰危思李牧,述作谢王褒。

失意各千里,哀鸣闻九皋。

骑鲸遁沧海,虎得绨袍。

巨笔屠龙手,微官似马曹。

迂疏无事业,醉饱死游遨。

简牍仪型在,儿篆刻劳。

今谁主文字?公合抱旌旄。

开卷遥相忆,知音两不遭。

般斤思郢质,鲲化陋鯈濠。

恨我无佳句,时蒙致白醪。

殷勤理黄菊,未遣没蓬蒿。

【注释】

①张安道,名方平,神宗朝曾任参知政事,与苏氏父子有交谊,后苏轼为其作《张文定公墓志铭》。②雅:是《诗经》的一部分,分大雅、小雅。这里以大雅代表《诗经》。微缺:指《诗经》所体现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逐渐衰微。③张:铺张。词客:指战国荀况,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之流的赋家。变:变体。古人说骚是变风、变雅。楚臣:指屈原和步武屈原的宋玉、景差、唐勒。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往往以“骚”来代表这种诗体。④纷纶:纷纭,众多的样’子。傻髦:英俊之士,指后来的一些诗人。⑤这两句说诗作离开了正轨,产生了许多不好的作品,失掉了本源,掀起了浊浪狂涛。⑥粉黛:妇女的化妆品。豢牢:古代祭祀用的牛羊。这两句比喻诗作以假乱真,优劣混淆。⑦杜陵:杜甫,他祖居长安东南的杜陵,自称“杜陵布衣”。谪仙:指李白。贺知章见李白风采卓异,称他为“谪仙人”。⑧这句说杜甫把各种轨迹,完全收纳,集前人之大成。⑨争标:争夺锦标。两艘:两只大船。⑩唐代安史乱起,长安沦陷,杜甫同百姓一道逃难,颠沛流离。尘暗:征尘遮天。亡鹿:比喻李唐丢失了政权。用《汉书·蒯通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典故,指安史乱起。溟翻:大海翻腾,形容干戈四起。帝斩鳌:《列子·天问》篇记载女娲氏斩断鳌足,用四柱把塌下的天顶住。这里指唐肃宗平定了安史之乱,再造唐室。李牧:战国时赵国名将,曾扼守雁门,击退南侵的匈奴。王褒:汉代文士,宣帝时应诏入朝,作《圣主得贤臣颂》。这两句说当动乱之秋,朝廷重武轻文。这句说李白、杜甫奔走流亡,分开了。九皋:深泽。这句说李杜写诗抒怀,哀声传遍各地,暗用《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的典故。这句写李白晚年远游江湖。李白自称“海上骑鲸客”。捋:抚摩。捋虎即捋虎须,比喻冒险的举动。唐人范摅《云溪友议》说:杜甫流亡到成都,得到西川节度使严武的照顾。有一次,杜甫登严武的床说:没想到严挺之有这样的儿子。严武生气地说:“杜审言的孙子想捋虎须吗?绨袍:粗布大褂。据《史记·范睢传》载:战国时魏国须贾曾陷害过范睢,后范睢入秦做了宰相。须贾出使秦国,范雎故意装做贫寒的样子求见,须贾可怜他,便赠他一件绨袍。事后范睢召见须贾,念他赠袍之情,没有杀害他。这句指杜甫飘泊西南受到严武的周济。《庄子·列御寇》说:朱泙漫学屠龙,用尽千金家当,三年学成,而无所用其巧。这里指杜甫才高而不为世用。马曹:管马的官。《世说新语·简傲》载:桓冲问王子猷任职何署,他回答说:“时牵马来,似是马曹。”这里是说杜甫官卑职小。简牍:指杜甫的着作。仪型:典范。儿童:暗用韩愈《调张籍》说群儿愚昧,毁谤李杜文章句意。篆刻:汉代扬雄曾说辞赋是“雕虫篆刻”的小技。公:指张安道。合:应当。这句恭维张安道,说他是文坛旗手。遭:遇。《庄子·徐无鬼》载:郢人鼻端沾了一点石灰,石匠挥斧砍去石灰,鼻子却毫无损伤。般:搬,运用。斤:斧子。郢:地名,战国时的楚都。郢质:代指投契的对手和知己,这里指张安道,又暗用《晋书·嵇康传》“高契难期,每思郢质”的话。鲲化:即鲲鹏,用《庄子·逍遥游》北溟鱼化为鲲鹏的典故。鯈濠:即濠鯈(yóu)濠,水名;鯈,白鲦鱼。《庄子·秋水》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称赞鯈鱼出游从容快活。这里用鲲鹏比张安道原作,濠鯈自比和作之“陋”。致:馈送。白醪(láo):白酒。这两句说修葺居室,期待张安道来访。未遣:不让,不使。

傅尧俞济源草堂

【题解】

熙宁四年(1071)作。傅尧俞,字钦之,郓州人,元佑间官中书侍郎。他在济源(今属河南)筑有别业。此诗是苏轼寄题其别业草堂之作,诗中抒写了作者向往田园隐居生活的情怀。

【原文】

微官共有田园兴,老罢方寻隐退庐。

栽种成阴十年事,仓黄求买百金无。①

先生卜筑临清济,②乔木如今似画图。

邻里亦知偏爱竹,春来相与护龙雏。③

【注释】

①仓黄:匆促。②卜筑:选择建筑地点。清济:指济水,源出济源王屋山。③龙雏:指竹的新箨。暗用《后汉书·方术传》载竹杖化为龙的故事。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选一)

【题解】

熙宁四年(1071),柳瑾(字子玉)谪官寿春,舟过陈州,以诗寄子由。苏轼、苏辙皆次韵作诗。此诗赞扬柳瑾有儒家的济时之志和道家的齐物之心,其诗文跌宕多姿,却遭受贬谪。作者对此表达了愤懑不平。

【原文】

如我自观犹可厌,非君谁复肯相寻?

图书跌宕悲年老,灯火青荧语夜深。

早岁便怀齐物志,①微官敢有济时心?②

南行千里知何事,一听秋涛万鼓音!

【注释】

①齐物志:《庄子·齐物论》认为是非、彼此、物我、寿夭等伺无差别,任何事物本无确定不变的是非标准。②济时心:儒家的经世济时之心。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原文】

何人遗公石屏风,①上有水墨希微踪。②

不画长林与巨植,独画峨眉山西雪

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

崖崩涧绝可望不可到,孤烟落日相溟蒙。③

含风偃蹇得真态,(生)刻画始信天有工。

我恐毕宏韦偃死葬虢山下,⑤骨可朽烂心难穷。

神机巧思无所发,化为烟霏沦石中。

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

愿公作诗慰不遇,⑥无使二子含愤泣幽宫。

【题解】

熙宁四年(1071),欧阳修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颖州(今安徽阜阳)。此年苏轼赴杭州通判任,过颖,谒见欧阳修,观赏了他收藏的这块石屏,应命赋诗。诗中把石屏上似有的水墨画图迹想象成是唐代名画家毕宏、韦偃神机巧思化为烟霏凝入石屏,并借此抒发自己内心激荡不平之气,倾吐出当时新党执政自己直言被贬的愤懑。

【注释】

①遗(wèi):同.馈,赠送。②希微:暗淡。这句说石屏上的图迹绝似人工所画。③溟蒙:形容烟气日色混茫不分。④偃蹇:卧倒、屈曲,形容老松的姿态。⑤毕宏、韦偃:都是唐代名画家,善画松。虢(guó)山:在今河南陕县西。⑥公:指欧阳修。不遇:指像毕、韦这样不为世所重用的艺术家们。

陪欧阳公燕西湖

【题解】

熙宁四年(1071)过颍州会见欧阳修时作。燕:通“宴”,即饮酒。西湖:颍州西湖,农今安徽阜阳县西北。此诗写陪欧阳修在颖州西湖宴饮,描写了欧阳修银须似雪依然神采爽奕、谈锋激烈的形象,表达了对这位恩师的敬爱,同时也对他因不满新法讥议朝政而被迫休居的遭遇表示同情慰问。【原文】

谓公方壮头似雪,谓公已老光浮颊。

朅来湖上饮美酒,①醉后剧谈犹激烈。

湖边草木新着霜,芙蓉晚菊争煌煌。

插花起舞为公寿,公言百岁如风狂。

赤松共游也不恶,②谁能忍饥啖仙药?

已将寿夭付天公,彼徒辛苦吾差乐。③

城上乌栖暮霭生,银缸画烛照潮明。④

不辞歌诗劝公饮,坐无桓伊能抚筝。⑤

【注释】

①朅(jiē)来:犹言去来,偏在“来”义。②赤松:赤松子,古仙人名。③彼徒:影射当时推行新法的执政者王安石等人。④银缸:灯盏。⑤桓伊抚筝:《晋书·桓伊传》栽:晋孝帝听了桓伊抚筝后,为自己听信谗言怀疑谢安而惭愧。这里隐以谢安比欧阳修,说他忠信被疑,却无人为他辩解。

颍州初别子由二首(选一)

【题解】

熙宁四年(1071)苏轼赴杭州通判任,与苏辙(当时被陈州知州张方平辟为州学教授)会于陈州。二人到颍州同谒欧阳修,同年十月相别,作此诗。诗中抒写了与子由的兄弟情谊和对人生离合忧喜循环交攻的感慨。

【原文】

近别不改容,远别涕沾胸。

咫尺不相见,实与千里同。

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

始我来宛丘,①牵衣舞儿童。②

便知有此恨,留我过秋风。

秋风亦已过,别恨终无穷。

问我何年归?我言岁在东。③

离合既循环,忧喜迭相攻。

语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

多忧发早白,不见六一翁。④

【注释】

①宛丘:陈州的别称。②儿童:指苏辙子女。③岁在东:岁星在东方,指甲寅年。苏轼于熙宁四年冬到杭州任。宋制,文官一般三年一升迁,故约以熙宁七年甲寅为归期。④这两句说忧多发便早白,岂不见欧阳修即如此。六一翁: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

出颖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①

【题解】

熙宁四年(1071)苏轼赴杭州途中作。诗中描写舟行所见萧瑟又明朗的秋景,寄寓了作者远离京城、飘泊江湖,以旷达遣散忧郁的复杂感情。清方东树评此诗“奇气一片”(《昭昧詹言》卷二十)。

【原文】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注释】

颍口:颍水入淮河之处,在寿州(今安徽寿县)西正阳关。

虞姬墓①

【题解】

这是《濠州七绝》之一,作者熙宁四年过濠时作。他在虞姬墓前感怀古人古事,称道虞姬、郑荣对西楚霸王项羽的忠贞。借古慨今,弦外有音。【原文】

帐下佳人拭泪痕,②门前壮士气如云。

仓黄不负君王意,③只有虞姬与郑君。④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