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类中的一类就是社会(教育管理)这一主体。社会是一个大学校,社会的教育管理,对于任何社会成员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生动的教育场所。社会教育集中表现在它以自身的各种活动所造成的“示范效应”。这种“示范效应”突出表现在“社会事件(人物)”和“社会舆论导向”上。“示范效应”首先敲开的是人们的“社会心理”之门,继而敲开的是人们的“观念世界”大门。另一类是社会群体(组织、单位)这一教育主体。如果把社会当作一个大学校的话,那么群体则是一个个小学校,它所产生的教育主体的教育作用也不容忽视。群体的共同的行为取向所造成的“群体(团体)效应”,对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有着“示范和警示”作用。其次,也要对教育客体作一审视。从与教育主体相照应的关联来看,教育客体除社会成员个体外,应该还有两类需要予以正视:一类是社会的全体公民。社会是由社会全体公民建立和推进发展的,社会是客体,全体公民是主体。另一类是社会中能够组成有效活动的群体(组织)。这一类教育客体,从教育的对象角度分析,是最基本的教育客体。因为他们在社会活动中充当着“基本队伍”的角色,不仅能造成有效的活动后果,而且能锻造出相应的群体心理和观念。
在分别就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作了说明后,回到“有效匹配”问题上。所谓“有效匹配”主要指两层意义:一是从纵向分析,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间无论是在教育内容和表达内容形式上,还是教育主客体各自的本来思想素质养成上,都应该形成一种“高低相就、互通有无”,每一方都向对方趋近的“相容”状态。二是从横向考察,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间的匹配应该是多层面交织互补的,最终也造成了双方“相容”状态。如上所述,教育主体本身有层面问题,教育客体也有层面问题,因此,在具体配置时,需要审度主客体各层面交织后能否造成互补效应,若存在不同的相斥,其有效性就会打折扣。
2.适宜的社会氛围。关于社会氛围问题要用二分法看待。任何社会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正效应面和负效应面,有光明面,也有阴暗面。我们这里所说的“适宜”是指适合教育对象要求上进、力争与社会发展同步愿望的有利社会条件。可见,“适宜”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深究,“适宜”还应该包含另一层意义,这就是要正视现实社会给予的条件和教育客体现实存在的“心理-观念”的具体层面,选择教育客体心理能承担接受的、现实社会又能供给相应的有利条件的“火候”去开展具体的教育活动,切忌作出盲目激进的超出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现状、远远超出受教育者的心理承受力的举措。
3.恰当的教育内容和相应的教育方式的选择。教育内容和相应教育方式的选择要做到恰当,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视教育对象的自身素质和思想状况而定。当然,作为社会层面的宣传另当别论。在社会教育活动的具体展开中,即使是同一教育主题,也要视时间、地点和具体教育对象的不同,就其内容和表达内容的形式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政治工作根本的任务、根本的内容没有变,我们的优良传统也还是那一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育引导方式方法,形式上看去仿佛“冲淡”了教育主题,但从实质上看这才是真正将教育的主题落到了实处,达到了有效调整、转变受教育者原来思想观念的目的。
第二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一)现状分析
1.我们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设和改革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政治上思想上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长期以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了不懈努力。许多高校建立了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许多学校党委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党政工作重点来抓,并纳入学校党委重要议程。有的学校党委书记或副书记亲自挂帅,成立了思治教育工作建设领导小组,学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直接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第一手材料。许多高校的党政一把手还针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问题为大学生作形势报告,大部分高校建设了一批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受师生欢迎的校园主网站,校领导通过网络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在思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调查表明,61%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对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视,31%认为比较重视;84%的教师认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措施得力,效果显著,令人满意,12%的教师认为学校有措施,但落实不力,开展一般。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比较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首先,绝大多数理论课教师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尽职尽责地从事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其次,许多高校院系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专职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他们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再次,有的学校建立了学生党支部和团支部,把党建、团建工作直接渗透到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3.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比较重视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坚决维护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有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有的团结协作意识较差,有的艰苦奋斗精神不足,有的心理素质脆弱,有的以自我为中心,大局意识、社会整体意识缺失。
(二)原因分析
为什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状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受各级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的影响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各地区各部门和高等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办法不多。
2.受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
有的教师能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历史使命,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意识,能很好地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解释现实问题,教学具有针对性,学生所想的、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都能得到答疑解惑,授课重点突出,语言抑扬顿挫,感情特别投入,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而有的教师要么缺乏使命意识,要么缺乏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理论修养不够;要么授课内容层次不鲜明,缺乏逻辑性;要么教学感染力不强,不能吸引学生,师生互动性差,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很差。
3.受大学生自身思想政治状况的影响
大部分当代中国的大学生,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盼望祖国富强、民主和文明,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常以主人翁的姿态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深恶痛绝,对当前的分配收入差距、“三农问题”、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感到忧虑,对腐败问题恨之入骨,对反腐倡廉表示支持和欢迎,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学习、生活、工作的思想武器,把对社会的贡献作为判断个人价值实现的主要标准。因此,这部分大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比较高涨。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虽然政治观正确、政治态度端正,有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但他们往往讲究实惠,崇尚自我,偏重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学习理论课以是否有用为标准。还有极少数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模糊,意志不坚强,集体观念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错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严重等问题。
4.受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改革程度的影响
近几年,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部分高校都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进行了改革。首先,教学内容基本贯彻了中央精神,克服了过去教学内容陈旧的老毛病,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其次,采取了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把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克服了过去的单一式教学方式。再次,许多高校自行开发研制了一批多媒体精品软件,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另外,还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革,但各门课程还有重复之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等,这导致了少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逆反心理。
(三)对策分析
1.要形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合力
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现状,高校各级领导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精神和全国、全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上来,结合实际制定贯彻的办法和措施,切实加以落实。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机制,主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全体教职员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机制。形成党政一把手亲临教学第一线,宣传部、学工部、团委、学生会、辅导员、任课教师通力合作,政府、社会、学校、民间团体和个人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体制。
2.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能不能深入大学生头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不良现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最为迫切的工作是,建设一支适应网络发展、精通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互联网时代要求有一支适应新形势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这支队伍的人员除了具备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要求之外,还应该有新的观念、新的素质。另外,让高校理论课教师走出去,了解国外新情况,开阔新视野;对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以硕士或博士为培养目标,鼓励教师搞科研,走教学科研相结合的路子;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院系的每个年级按适当比例配备一定数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专职辅导员,每个班级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鼓励优秀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
3.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作用
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发挥哲学等社会科学学科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精心组织编写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教材,努力形成以当代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学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要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深入发掘其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
4.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和管理工作
校园网站的建设和管理,既是高等学校在互联网条件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阵地,又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管理的重要环节;加强校园网站的建设,充分发挥互联网开放、交互等优势,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努力成才,利用学生对自己学校的关心、对自己切身利益的关注,适时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
二、我校思想政治教育概况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很快,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000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因此,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校的神圣职责。我校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完善教育机制、创新教育方法、务求教育实效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着力构建高效率有特色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学院党政十分重视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工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完善了10余个文件,并从“两课”主渠道、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党建工作、学生工作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社会实践工作、学生服务工作、文化素质教育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全员、全程教育和渗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社会上取得了积极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