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历练党性的熔炉
42835600000025

第25章 后勤行政管理与基础设施建设

党校的后勤工作是党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科研的物质基础。它对保障全校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提高各级干部培训、轮训的质量和成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几年来,长治市委党校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基础,同时狠抓后勤的建设与管理,保证国家财产的安全与完整,发挥资金最大的经济效益,充分注意把握后勤管理的广泛性、先行性、政策性、阶段性,遵循了服务性、计划性、责任制、效益性,充分体现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能,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和后勤保障,从而推动了党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抓制度建设,力求各项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后勤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是做好后勤工作的基础。因此,党校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学员宿舍管理卫生标准》、《食堂卫生制度》、《物品采购出入库制度》、《财产管理制度》、《水电暖房管理办法》、《校园绿化制度》、《学校卫生制度》以及日常维修报告制。制度的建立不是目的,根本的是要抓好各项制度的执行。为此我们做到了严肃认真、宣传教育、检查评比、修订完善相结合,在“用”字上狠下工夫,强化管理跟踪反馈,责任到人,工作中强化后勤人员的职业道德,树立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热爱本职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廉洁奉公、不谋私利、遵纪守法、照章办事、坚持原则、端正态度、全面落实后勤管理岗位责任制。党校还结合后勤工作实际,以岗位职责为考核标准,规范每个后勤人员的行为,把质量管理纳入岗位责任,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为了使岗位责任不流于形式,落到实处,制定了严格的考核监督和制约奖励措施,做到健全的制度、严格的执行、科学的考核、合理的奖惩四者有机结合。通过考核,总结反馈、推广经验、发现漏洞、对症下药、及时纠正,使后勤管理日趋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为搞好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二、抓基础设施建设,力求适应党校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从抓好干部教育、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高度出发,十分重视党校的基础设施建设。1992年,校委针对当时的图书资料室不适应教学的需要,教室短缺严重制约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的现实问题,在市委常务副书记、党校校长谢拴贵的大力支持下,1992年开始施工兴建面积3800平方米、投资453万元的一栋教学图书楼,1996年底完工,1997年投入使用。1997年校委为了解决教工住房困难的问题,采取集资的形式修建了可容纳35户教工家属楼一栋,1999年元旦竣工。1999年投资10多万元,更换锅炉、维修主管道。2001年投资6万余元对校园进行了硬化,暖气管道进行了维修,同时投资23万余元修建了较现代化的新校门,投资8万余元改善食堂设施。10年来,可以说年年有基建任务,大项目常有,小项目不断。2003年,为了贯彻好中央和省委的两个十号文件精神,中共长治市委常委会议、市长办公会议专门研究了党校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并确定党校周围现存的约25亩土地,由城建部门按照城市发展规划,严格控制,作为党校发展使用。校委对党校的长远发展进行了新的规划,准备兴建一幢多功能电教室、两幢学员读书楼、一幢读书楼、两幢家属楼和一个体育场。其中一幢学员读书楼,市委、市政府已同意兴建,面积9462平方米,投资1164万元,项目建设工期设计为两年,2005年底交付使用,前期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中。届时中共长治市委党校将达到可同时容纳500名学员食、宿、学的办学规模。

三、重视校园绿化,创建优美环境

1993年市委领导和我校校委确定了党校的绿化建设规划。这几年来,党校严格按照规划分步分项组织实施,朝着常青常绿,有花有草的方向发展。加大绿化投资,彻底更新换代,单位绿化是城市绿化的细胞,其绿化水平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整体绿化和环境质量,同时也反映出一个单位的文明程度以及文化品位和精神面貌。以前,我校校园杂树多、杂草多,绿篱老化、不成规模、不上档次,进校园的感受是陈旧和杂乱,显不出优美和清洁。为了改变现状,校委下决心加大投资,本着逐年改造,最终彻底更新的目标而努力。1994年投资1万元,1998年投资5.7万元,1999年投资1万元,2000年投资2.6万元,2001年投资5千余元,2002年投资1.5万元,经过多年投资,使校园的树木和绿化基本达标。同时党校还充分发动群众,大搞义务造绿。这些年来,我校在每年植树节前夕,都要专门召开一次绿化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并把当年任务明确划分到各支部。学校教工人人动手,个个参战,平均每年义务劳动都在500人次以上。2002年为了弥补绿化面积不够,确保绿化达标,通过义务劳动,新增绿化面积600多平方米。学校统一购买花盆确保每人三盆花,同时修旧利费,用旧钢管焊制了六个花架,新建了七个花池,新增了垂直绿化面积,新增了屋顶绿化内容,通过八年努力,我校现有绿化面积6654平方米,绿化率占29.1%,绿化覆盖率8068.9平方米,占35.3%,院内达到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有花池、有花架”的园林建筑目标,达到了市级文明单位要求的水平和规模,大大美化了校园环境。我们在抓绿化建设的同时狠抓管护措施的落实,专门确定了两名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养殖技术的专职人员,负责全校的绿化管护工作,随时清理杂草,保持绿地卫生,防治病虫害,保证树木、花草生长健壮,无丢失,无死亡。现在校园环境优美,绿化已初具规模,呈现出花园式学校的景色。

四、爱岗敬业塑形象,任劳任怨搞服务

后勤部门是党校的窗口,后勤工作是包括教学在内的各项工作的保障,后勤工作平凡而繁琐,忙碌却实在,虽说是一项没有人喝彩的工作,也没有辉煌的战果可显,但它能起到铺垫和支撑的作用。十年来,长治市委党校的后勤工作搞得红红火火,特别是食堂工作,受到了各期学员和委培单位的好评和赞扬,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原行政处长、全国党校系统后勤战线标兵周文章同志的无私奉献,更离不开后勤服务人员的踏实工作,热情服务。

着力提高后勤管理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只有好的形象,才能带领后勤职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工和参训学员,保障教育任务的完成。凡是要求职工做到的,要求管理人员首先做到,使职工心悦诚服,步调一致,保证后勤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服务意识教育。强化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明确服务育人与培养人才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从事后勤工作不是低人一等,只是分工不同,明确后勤人员是不登讲台的教师,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劳动态度、道德修养、奉献精神无不影响着其他教工和参训人员。从而增强他们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自身素质。1995年9月周文章同志出席了全国党校系统先进表彰会,并在中央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辽宁、河南、浙江、上海等省市委党校和山西省委党校介绍了经验,在当时粮菜油涨价的情况下,周文章同志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精心调剂使学员吃到了廉价实惠的饭菜。1998年为了迎接全省党校校长会议,改造标准学员宿舍27间,同时购彩电27台,席梦思床54张,新增食堂消毒柜和自助餐具。我校食堂多年被市卫生防疫站评为“食品卫生信得过单位”。2002年学员宿舍全部接通闭路电视。在服务上,后勤人员把学员当做亲人,想学员之所想,急学员之所急,病号饭端到床边,开水送到教室宿舍,学员宿舍的被褥常洗常新,人走即换。

五、支持县级党校建设

2003年向县级党校捐赠课桌400多张,木床200余张,餐桌40余套,沙发椅160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