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授课制的起源及发展
班级是学校的一个基本组成单位,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教育信息交流的平台,然而,班级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学校教育中的一种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及其发展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外部组织框架,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主客观条件安排教学活动的结构方式。具体地说,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涉及和解决以下问题:教师如何把学生组织起来,通过何种方式使教与学紧密联系,如何合理利用时间、空间及其他教学条件来展开活动、传授教学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等等。
从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来看,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形式具有能动性。教学组织形式决定于教学内容,但又积极反作用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如何解决以及解决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内容的规模和效率,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
教学组织形式同特定历史阶段相关,不同的历史时期,教学组织形式会有所区别。一般来说,某种教学组织形式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随着社会生产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教学工具的变革,以及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目的的转换,教学组织形式也会随着发生变化。
古代学校通常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其特点是教学时教师只同个别学生发生联系,即使学生有几十人,但学生的年龄、程度不同,学习内容和进度也因人而异,教师对学生最终采取分别对待的方式。这种状况是古代社会个体手工业生产方式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的反映,其教学规模小、教学速度慢、教学效率低,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
欧洲文艺复兴之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文化科学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个别教学不论在培养人才的质量还是在数量上,都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于是,在16世纪欧洲一些国家出现了按学生年龄和程度编班授课的组织形式,即班级授课制。17世纪夸美纽斯在总结前人和自己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班级教学进行了理论论证和教学法上的分析,奠定了班级教学的理论基础。这是教学组织形式上的一次重大的变革和进步,到了19世纪这一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推广,并日渐成为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针对班级教学的缺陷,一些教育家提出了改革教学组织形式的主张,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和分组教学。
设计教学法由杜威的学生克伯屈创立,1916年首先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试行。他倡导废除班级授课,打破学科界限,主张由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发地决定学习的内容和目的,在学生自己设计、自己负责实行的单元活动中获取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教师的任务在于利用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选择活动所需的材料。
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帕克赫斯特女士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市立中学开始施行的。其具体做法是废止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教学形式,建立各种研究室,研究室兼有教室、自习室、实验室、图书馆之功能,按学科分配设置,学生不固定班级,可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到各研究室专任指导,教师只起咨询作用。
分组教学是20世纪初被一些学校采用的另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是按学生的学习能力或成绩把学生编成程度不一的班组分开教学。分组教学大致有两种类型:外部分组与内部分组。前者是改变传统的按年龄编班为按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后者是在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组。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应学生的差异,并兼具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两方面特点,有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虽然20世纪初围绕班级的功与过、存与废引起过一场争论,在各种各样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了许多不同的试验,使班级理论呈现出不同的声音。但班级在今天,乃至以后仍然会是教育教学以及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
1976年,美国掀起了一场“恢复基础”的全国性教育运动。这场运动明确要求:应取消一切形式主义的教育革新,努力提高学生学力水平,加强学校纪律性。1983年美国教育部长贝尔收到了一份题为《国家在危险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的全国教育质量委员会提供的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要提高教育标准和教育要求,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学习时间,否则美国将会培养出一代无知的公民。这两个事实告诉我们,在教育革新思想十分活跃的美国,公众和教育家们正在冷静地看待近几十年来废除班级、倡导个别教学带来的一系列现实问题。“恢复基础”就是要恢复以班级教育形式为基础的学校教育,通过系统的班级教育,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会做人、会学习的一代公民。
近几十年实现经济腾飞的日本,早在20世纪50年代便看到了战后美国教育使团鼓吹的“生活中心主义”给日本教育带来的危害,因而从60年代以来多次进行加强基础知识和道德基础教育为主旨的教育改革。1971年日本文部省出台《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整顿的基本实施方针》咨询报告中提出,教育应当造就“这样一种国民,即对种种的价值观具备广泛的理解能力,同时能够以民主社会的规范和民族的传统为基础,通过个人对普遍性文化的创造,对世界和平和人类福利作出贡献。”要培养出这样一种规格的人,必须依靠学校的整体教育与班级教育活动。日本不仅没有取消班级建制,而且多方面加强了班级的教育功能。
我国自从引入班级教育形制之后,虽然在德国、日本、美国、前苏联等国教育思潮的影响下,在学制上曾有过不同的尝试,在教育方针上也曾有各种变动,但只有在班级教育形制上,总体上说是稳定的。这一教育现象的出现是基于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像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的大国,亟须扩大教育面,普及初等义务教育,降低教育费用,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与教育效率。而在这方面,班级教育形制恰恰能够很好地承担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近几十年来,我国教育改革此起彼伏,但所有改革的构想无一不是建立在班级教育形制的基础上,扬其之长,避其之短,对完善班级教育形制做出了大量有益的尝试。
从世界各国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班级教育形制不仅是现在,乃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制。对于不发达国家是如此,对于发达国家也是如此。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教育形式,班级的功能已由纯粹的教学组织形式发展为多功能的统一体,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教育、智能开发与拓展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了弥补班级注重整体素质提高而忽略差异的缺陷,通过大力发展课外个别教育、分层分类教育教学的方式,教学使得不同差异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有两种趋势:第一,教学单位日趋小型化。西方国家都在缩小学校班级的规模,大多数班级人数控制在20人左右,以使教师有余力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第二,教学形式日趋多样化。在保持班级授课制这一基本组织形式前提下,采用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
二、班级授课制的形成
班级授课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学校教育一直采用个别的教学形式。当然这里的个别并非与群体相对应,而是就其实质意义而言。这种教学形式没有统一的进度、规划与教育对象,而是由一个教师对层次不同、年龄不一的一群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根据受教育对象的不同相差很大,时间也很难统一安排。不过,这种教学形式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古代社会缺乏统一的基础教育制度,教育是一种个人行为,而非集中统一的社会行为,从而使这种教育形式带有等级制度的遗风,渗透着特权思想,致使个别教学形式盛行于中国封建社会以及欧洲中世纪。
到了16世纪,随着重商主义的抬头与兴盛,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与文化不仅找到了精神家园,形成了向上的文化氛围,并且安装了前进的“助推器”,从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对社会提出了新的需求,如:伴随科技的兴起,文化的发展,整个社会在主流文化上要求增加自然科学与艺术的内容,剔除封建神学的垄断;要求学校扩大规模,以满足更多工商业者的子女进入学校的需求,由此破除封建贵族等级制度;要求确定新的教学制度,加快教学进程,更可能适应社会发展与变化的整体趋势等等。而当时那种个别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上述新的社会需求。于是,在西欧一些国家的古典中学里,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尝试。如德国的斯特拉斯堡的文科中学,分为9个年级,还设1个预备级,为十年级;法国的居耶纳中学,分为10个年级,以一年级为最高年级,十年级为最低年级,在一年级后,还设两年制的大学预科;天主教设立的耶稣学院,也实行班级教学,并在章程中规定了每周每月的教学内容和每天的时间表。这些就是班级授课制的萌芽。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在总结前人和自己的教育实践基础上,于1632年发表了《大教学论》,对班级教学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奠定了班级教学的理论基础。此后,又经许多教育家的研究和推广,班级授课制为人们普遍接受。我国于1862年(同治元年)清政府在京师同文馆首先使用班级授课这一教学组织形式;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后,才在全国逐步采用班级授课制。
三、当前班级授课的主要形式
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照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内容,按固定的教学时间对全班学生进行统一教学的组织形式。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的具体形式大致有三种:一是全班上课,二是班内分组教学,三是班内个别教学。
(一)全班上课
这是现代学校中最典型、使用最为普遍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班级全员一齐进行学习的形式。其主要特点是:①教师同时面对全班学生施教,又使学生所有的反应再反馈给教师。它采取的是同步学习的方式,即所有学生每次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及采用的教学行为都是一样的。②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辅之以其他各种有效的方法向学生呈现教材,比如讲解、示范、谈话、课堂讨论等等。③教师的讲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来源,但学生在课堂上可与教师、同学进行多向交流。④教师可用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学生并使他们产生相应的反应。
在全班上课中,学生始终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能够有步骤地朝着目标有效地进行学习,通过捷径掌握知识技能。在时间和教师付出的精力上看,全班上课可以说是最经济的一种教学组织方式。但从学生自我活动这一点上看,它不能说是最有效的。每个学生都处于各不相同的水平上,学习起点和学习速度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合在一起教会使学得快的学生感到乏味,学得慢的学生感到灰心;有些学生需要不同的教学媒体,以适合他们个人的学习方式,而全班教学强调整齐划一,必然影响某些学生的学习。总之,全班上课难以适应学生在学习速度、学习方式和个性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二)班内分组教学
班内分组教学,指根据教学或学习的各种需要,把全班学生再细分成若干个人数较少的小组,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共同特点分别与各小组接触,进行教学或布置他们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性的共同学习,在同学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其主要特点是:①在全班上课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学习活动,班级依然保留。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的计划性和系统化等主要原则,在班内分组教学中依然适用。②小组不是永久性的,而是临时性的,主要为具体的教学活动而组建;可以是学科小组也可以是活动小组,主要视所要完成的任务和活动的目的性质而定。③各小组的人员也不固定,小组规模的大小要视学生的发展阶段、班级人数、学科的不同、所布置的课题和作业的类型及其量的不同具体地决定,小组人数的一般幅度可在2~10名之内。
适合采用班内小组教学的教学情境多种多样,有时是因为一定的教学方式,如主题讨论、开展小范围合作活动等需要人数较少的学生小组的组织形式,有时是特定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需要。
采取班内分组教学,主要是考虑到教学班中学生之间具体的差异,需要灵活掌握教学要求与教学进度,调整教学组织结构,改进班级授课。分组学习倘若有充分的准备,审慎地加以应用,可以产生种种良好的教育效果。合作活动,必然要交换思想,切磋意见,争论有效方法,增长见识。尤其在各小组解决课题时,使学生交替发挥各自的作用,可以发现学生的才华,发展他们的能力。分组学习可以大大促进学生的自我活动,有助于形成自我教育的要求与能力。通过分组学习可以在发挥学生各自的主动性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合作活动的习惯,但是这种组织形式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分组的科学依据,二是有足够的教师配备。它对教师提出较高要求,使教师教学的工作量明显增加。
(三)班内个别教学
采用班内个别教学,教师可以因人而异地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花一定的时间以一对一的形式给学生辅导。其特点是:在全班上课的基础上主要面向班上的差生或学习速度快的学生;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以及教师进行的辅导必须以该生的学习准备、学习难点和性格特点为依据;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指导和帮助学生自学和独立钻研;学生学习的材料一般是由教学法专家精选或专门编制的教材,如程序教材、自学辅导材料或教学参考书;学生的学习由开始时完成教师为之规定的任务而逐步向完成根据自己的能力而确定的任务过渡并逐步带有独立钻研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