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班主任的班集体建设
42866200000005

第5章 班集体的内涵(1)

班集体是一个以学生亚文化为特征的社会群体。它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以教育目标为导向,借助课程、集体规范、交往、人际关系、班级文化等载体,对儿童、青少年学生传授社会文化历史经验,指点社会生活目标,教导社会规范,培养社会角色,从而提高集体成员的社会心理素质。

班集体的概念

班级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

班级授课制面对着大致相当的学龄群体,有着统一的教学时间、教学进度与课程,当学生聚集在一起围绕某些教学内容进行活动时,表现为典型的群体活动,而有群体经常活动的地方,就需要有管理的存在,因而,班级授课最初还只是为班级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由教师主导的学生群体活动只是班级形成的基础,是班级的初级体现。只有把班级作为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纳入正常的管理渠道,成为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时,这一群体的外在形式才可能逐步向班级转化。

简言之,班级就是教学班或班级群体。它是学校的基层组织,是学校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从社会组织学的视角来看,班集体是以教学班(班级)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规范化的社会组织。众所周知,教学班是班级授课制的基础,是学校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建立的,集教学、教育、管理于一体的组织形式。学校班级的管理目标、组织机构设置、纪律规范要求,以及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等等,基本上是先于学生而存在,且不以学生意志为转移的。这是由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制度所决定的。班主任是学校法定的班级管理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任人。这些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外在的,学生进入什么样的班级,将和哪些学生在一起学习,是无法选择和改变的。在班主任的组织、教育和引导下,班级根据学校教育的规范、要求,逐步建立起班级的组织机构和各种制度规范,形成责任依从的组织关系,建立一支班干部队伍,进行班集体自主管理,开展各种班级活动。

心理学认为,集体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组织性和心理上的相容性等特点的个人集合体。所谓班集体就是指有明确的班级共同奋斗目标、完善的内部组织机构、自觉的纪律、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一定的凝聚力,并能积极开展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学生集体。班集体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班级,并不是所有的班级都是班集体。班集体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是建立在社会主义道德原则上的有机统一体,它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当然,两者也有联系,班级是形成班集体的组织基础。班集体是一种教育集体,它建立在各个学生的个性积极性发挥的基础上,又不是每个学生个性特征的简单综合。它不仅是教育的客体,而且也是教育的主体。在班集体中存在着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集体与集体、集体与社会等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学生作为个体受集体纪律、舆论、传统和风气的制约,影响着自己的思想行为;另一方面,改变着的个体又增强或削弱着集体,影响着班集体的发展变化。

根据班集体的组织特性,它应具有共同的集体奋斗目标,具有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组织管理制度和方式,具有适合班级特点且共同认同的规范。班主任虽然是班级的教育者、管理者,但在班级中应是一位平等的引领者。集体成员是班级组织管理的主体。班集体的目标、组织规范既要与教育目标和要求相一致,又应具有自己的组织个性。

简言之,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班集体是学生直接生活于其中的微观的社会体系,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也是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场所。因而,班集体是学生个体实现社会化十分重要的机构。

班集体的功能

一、班集体的功能

班集体作为社会与学生交互作用的中介系统,既然受到社会环境、教师集体及其自身成员等诸多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必然会对社会和学生发生反作用,我们把班集体在与外部环境和内部成员交互作用中所显现的作用、影响及其后果,称之为班集体的功能。研究表明,首先,班集体作为一个以学生亚文化为特征的社会群体,是一个独特的社会化机构,具有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功能。第二,班集体作为班级授课制的基层教育组织,是学生集体共同的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在教育过程中班集体具有组织功能。第三,班集体相对于集体中的个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相对于个别教育,集体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微妙的教育功能。第四,班集体作为一个以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社会心理共同体,具有在集体建设中培养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二、班集体的社会化功能

班集体是一个以学生亚文化为特征的社会群体。它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以教育目标为导向,借助课程、集体规范、交往、人际关系、班级文化等载体,对儿童、青少年学生传授社会文化历史经验,指点社会生活目标,教导社会规范,培养社会角色,从而提高集体成员的社会心理素质。由于班集体是沟通宏观社会与个体的中介,又置身于家庭、社区、校外同辈群体、大众媒介等多重社会化机构之中,所以,班集体作为一个高级形态的社会群体,具有调控社会、家庭、学校多重教育影响的独特功能,主要表现在:①筛选择优功能。即通过集体的信息沟通结构对环境中的社会文化信息筛选择优,强化那些有利于集体成员个性发展的因素,剔除那些对个性发展起消极作用的条件,从而优化集体环境。②整合功能。集体的目标、规范和组织机构具有对集体环境中多重教育影响的加工、转移和定向的功能,从而把影响集体的多重因素、变量通过合理组合和结构优化,在多种可能性中选择集体系统的最优状态,从而改变自身和外界环境的功能。③自我完善功能。集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既要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又要遵循个性发展规律,正是社会需要与集体成员个性发展水平的矛盾运动,推动集体吐故纳新、健康成长。

三、班集体的组织功能

班集体是为了教育目的而专门组织起来的教育集体。它既是班级授课制的基层教育组织,又是学生集体学习、劳动、游戏等社会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研究表明,班集体在教育过程中的组织功能主要表现在:①集体目标在组织共同活动中的指向、激励作用。正是集体目标使全体成员认同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进而使集体成员把活动的社会价值转变为内在的需要和动机,这是集体自我运动的源泉。②集体的交往。人际关系在组织共同活动中的沟通和凝聚功能。在儿童集体开展共同活动过程中相互交往,沟通信息,形成互助、合作、竞赛、责任、服从、团结等关系。为了完成教学、教育任务,在集体中设有自我管理机构,正是学生集体的职权结构、角色结构、信息结构,成为班级教育过程得以有效实现的集体组织骨架。不断变动着的组织机构把学生轮流地置于负责、从属、互相帮助的地位,成为进行真正公民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③集体的规范作为统合集体中个体行为的规则和范型,在组织共同活动和校正人际关系中,具有调控功能。它以纪律、舆论、传统、制度等手段,使班级的教学、教育和管理行为,按照一定的模式和秩序运行,保证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班集体的教育功能

班集体,作为有组织的社会化机构和教育过程,蕴含着巨大的教育潜能。实践表明,当班集体以正确的方法组织起来以后,就成为巨大的教育力量。个人在集体中受教育,集体是个人的教师。班集体的教育功能具有以下特点:①班集体作为一个独特的教育影响源,是社会影响和教师影响的折射,它是对集体环境中教育因素的转换器,有利于集体不断开拓新的教育领域。②集体有利于促进个体的认识过程和智力发展。由于认识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过程,认识主体的认知水平取决于它对他人经验的注意程度,因此,集体地组织认识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最优化教学和教育的强大潜力之所在。按照学习的集体性原则,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活动中人际交往、协作、竞争等社会心理因素的教育潜能,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③只有在集体教育和集体活动的背景中,教师才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和多种活动中,充分运用多种教育因素,构成教育方法的系统,积极地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④集体对个人的教育影响是通过模仿、感染、暗示、从众、认同等社会心理机制实现的、具有潜移默化的特征。⑤班集体是一个以儿童、青少年学生为主体的亚文化群。由于同辈文化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观与准则,并提供了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参与活动、交往的社会情境和角色体验;所以,班集体建设不仅是一个以正式课程为媒体的教育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以学生文化为媒体的自我教育过程,具有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和未来观念等人才素质的独特功能。

五、班集体的个性化功能

个性化即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个性的社会心理学意义是指个体中整合起来的社会特征。学生集体对其成员的社会化过程,就其内容来说,就是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过程,因此,班集体具有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功能。研究表明,集体不单纯是一种对学生起影响作用的教育环境,在集体建设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在活动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的主体。正是在学生集体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具有参照性的集体目标、价值、规范等转化为集体成员的需要、动机系统,而学生在集体人际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又决定了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意识中形成了集体主义的思想和情感以及在集体中自决的能力,形成个性的社会倾向系统。因此,集体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培养个性的过程。实践证明,个性的目的性,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以及个性的社会积极性等个性品质,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培养并通过集体形成和发展。

班集体形成的标志

一、集体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