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农村体育健身常识——钓鱼
42874100000005

第5章 钓鱼比赛基础知识

我国钓鱼比赛的起源与发展

钓鱼活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考古学家在对古人类遗址和出土文物的研究中发现,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前的猿人遗址中,就有各种鱼类遗骨相伴,它表明人类生活和鱼类密切相关。当时的捕鱼活动仅仅是生存的一种手段,是一种生存的本能,因此在这个时候不可能赋予休闲的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逐渐不再以鱼类为主要食物,此时的钓鱼活动已经有了休闲或者说其他一些特殊的意义了。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是众人皆知的典故。可见,当时姜太公钓鱼绝不是为谋生而钓鱼,是为娱乐或别的原因而钓了。这标志着至少从商周时期开始,钓鱼活动已经从原来的谋生手段演变成为高雅的娱乐活动了。

进入了现代社会,一周繁忙的工作了5天,生活在城市噪音、空气污染的环境中,大脑细胞就会过早疲劳和衰老,心情就会烦躁,便会患精神忧郁症或滋生其他慢性病。人们在紧张的劳动、工作之余,带上渔具到郊外水域去垂钓时,沐浴于阳光下,在风景如画的大自然中远眺青山绿野,心情会格外舒畅,全身疲劳也会一扫而光,不仅可增强体力,还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竞技水平,让所有的人都热爱上这种高尚的休闲保健活动,钓鱼比赛便走上了历史舞台。国家体委根据广大群众的心愿和垂钓的体育娱乐特点,在1980年批准成立了第一家地方性的钓鱼协会——无锡市钓鱼协会。1983年9月,由国家体委牵头,经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批准,在无锡市正式成立了中国钓鱼协会,国家体委决定将钓鱼活动列入体育项目。叶剑英元帅和王震副主席生前曾先后出任中国钓鱼协会名誉主席,在他们的过问、参与和推动下,中国钓鱼事业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至1983年底,江西、江苏、重庆、上海、沈阳等地也相继成立了地方性的钓鱼协会。到目前为止,我国钓鱼运动爱好者的总人数已逾9000万人。从1984年9月2日至4日全国首届钓鱼比赛在北京隆重举行。到2003年底,已举行过19届全国钓鱼比赛,各省、市及各单位钓鱼协会也举办了大量不同级别、不同规模的钓鱼比赛,受到了各阶层人士和广大钓鱼爱好者的欢迎。同时国际间的友好赛也逐年增多,为此中国钓鱼协会专门制定了钓鱼比赛规则和钓鱼比赛竞赛规程。

全国各级钓鱼协会以及企业、社会团体、新闻单位等举办的杯赛、联谊赛、名人赛、国际邀请赛活动层出不穷,如“老渔翁杯”赛、“钓王杯”赛、东南亚地区钓鱼邀请赛、“钓王杯”钓鲫高手赛、“鸭鸭杯”钓鱼邀请赛、“金百利杯”十大钓手通讯赛、“老鬼杯”全国钓鱼大奖赛、“淡水鱼十大钓手”通讯赛、“三八杯”赛、“健力宝杯”赛以及从2000年开始举办的全国女子钓鱼比赛等钓鱼比赛遍地开花。这些垂钓比赛活动的蓬勃发展,开创了我国钓鱼活动的新局面。

钓鱼比赛的特点

钓鱼比赛虽然也是钓鱼,但与平时钓鱼有很大不同。

1.条件不同

同是钓鱼,参加钓鱼比赛和平时垂钓有很大区别。平时垂钓在钓位选择、钓竿钓具使用、时间长短等方面都由自己随意支配,钓鱼多少没关系,没有其他各种条件的限制,比较自由随意,可完全由自己决定,没有任何压力,思想上很轻松。而参加钓鱼比赛,要受到诸多条件的约束。在钓位选择上,是抽签决定的,没有个人挑选的余地;在时间安排上,是按统一号令进行的,不能提前打窝诱鱼,也不得延长时间收竿;在地点选择上,是由组委会统一选择、统一安排,选手对此一无所知,另外还有的是规定的对象鱼,规定的钓具,还有许多不准用的手段,对参赛者无疑是一种或多种约束。

2.气氛不同

钓鱼比赛是要分出胜负,以成败论英雄的,若发挥不好,不但影响个人名次,也会影响集体名次,这无形中给选手带来很大压力,形成了紧张的比赛气氛。

3.环境不同

平时垂钓,多是在本地自己熟悉的水域,而钓鱼比赛,却是到一个陌生水域,甚至是外地,对鱼性、食性以及水域水况等一无所知,这无形之中会给选手增加思想压力,对选手钓技的发挥有一定的影响。

4.人员不同

平时钓鱼,常常是三五朋友,大家彼此很熟,气氛融洽,完全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氛围;而钓鱼比赛则不同,全国性的钓鱼比赛,所有的钓手是来自全国各地,有的还是经过层层选拔上来的,地区性的比赛,也有许多不相识的对手,彼此不熟悉,气氛紧张。

5.意义不同

平时钓鱼,要么纯粹是为了休闲,打发时光,要么是为了公关需要,要么是为了钓取野味,满足口腹之需;而钓鱼比赛有的是代表地方参赛,有的是代表单位,有的是个人的荣誉,更有甚者是代表一个国家出国参赛,竞技成绩往往被赋予了其他的内容,例如比赛成绩可以显示一个地方的垂钓水平、垂钓技能、垂钓经验,因此压力大,意义也大不一样。

国内外钓大鱼纪录

1.国内钓大鱼的纪录。

体育项目中有高度、远度、速度、重量等都有最高纪录,钓鱼也有纪录。

南京炼油厂的一位老师傅于1990年在六合县滁河(河宽50米、深2米),用自制竹手竿,蚌肉做饵,钓获一条45.25千克的大青鱼。这是用手竿钓获的一条最大的青鱼。钓手与青鱼激战了两个多小时,最后用裤子做抄网,在渔友的帮助下将鱼俘获。

1987年夏天,河南的张鸣钟在柳池渔场用日本产的4.8米的手海两用竿,直径0.5毫米的国产强力线,以小白鱼做饵,钓获三条撼鱼,最大的一条重28.5千克。

南京齿轮厂工人张鼎范,于1985年11月在赣江的一个支流钓获一条长1.41米、重30千克的鳃鱼。

1985年8月,河南的张会林在尹川县刘谣水库用直径0.5毫米的钓线,钓获一条22.5千克的大草鱼。

1990年2月,马万寿用自制小型(4.5米)竹竿,直径0.8毫米钓线,在长江监利港码头一洄流弯处,用鸡肠子做饵,钓获一条16千克的鲇鱼。

1989年9月,北京海淀区总参老干部钓鱼比赛时,赵理钓获一条非常珍贵的18千克的娃娃鱼。据北京动物园有关专家讲,这么大的娃娃鱼是罕见的。

2.国外钓大鱼的纪录。

1959年4月,在澳大利亚南部的同尼阿尔湾,一位名叫阿尔夫·地安的钓手,钓获一条长5.13米,重1028千克的大鲨鱼。称为世界上用钩钓起的最大的鱼。

1968年1月,新西兰的多纳尔·希特利,在爱尔兰梅厄岛,钓住一条长6米,估计重量近7000千克的黑色马林鱼,他搏斗了32小时零5分,大鱼把他的12吨的小船拖了80千米,可惜钓线挣断,鱼跑了。这是世界上钓鱼相持时间最长的纪录。

匈牙利的一位钓鱼爱好者费伦初·帕拉恰,在巴拉顿湖钓获一尾体长1.7米、重30千克的大鲇鱼。他与鲇鱼搏斗了一个小时才把它拉上岸来。

1984年11月,比利时的路易斯,在毛里求斯用了2小时15分钟,钓到一条重649千克的兰马连鱼。这是在印度洋钓到的最大的鱼。

16岁的季摩尔,于1985年5月,在澳洲阿得雷德附近条纹湾,使用24千克钓索钓到一条重940千克的大白鲨,创下了以这种钓索在澳洲水域捕获最大鲨鱼的纪录。

1986年8月,美国长岛渔船的船长布兰迪,用绕线轮渔竿钓获一条重1566.3千克的大白鲨,创造了钓大白鲨的世界纪录。他和鲨鱼搏斗了2小时10分钟,船员趁大白鲨和船平行游时,用三支渔叉戳进鲨体,最后用钢缆和绳缚住它的尾制服的。回到码头用起重机才把它拖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