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新基民基金理财必读书
42885400000020

第20章 投资货币市场基金的策略与技巧

1.投资货币市场基金的“三看”策略

货币市场基金对国内投资者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如何进入一个自己尚不熟悉的领域,对此,建议投资者通过“三看”来决定投资策略。

(1)看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预期

货币市场基金目前主要投资于到期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AAA级企业债等短期债券。与国外可以横跨货币市场与证券市场两个投资领域的同类基金相比,投资渠道的狭窄决定了不能对货币市场基金抱太高的收益预期。例如,依据不同投资组合,华安、博时、招商三只货币市场基金的预期收益分别为2.691%、2.633%和2.573%,这个预期收益可以作为投资参考。由于上述收益须扣除合计0.68%的管理费、托管费和营销费,与一年定期储蓄税后利率比较,货币市场基金获利空间并不大,这是投资者在决策前应该考虑的。

(2)看货币市场基金的政策取向

由于我国至今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商业票据二级市场,并且货币市场基金在没有获准的情况下不能参与央行票据的首发,也不能投资于大额转让存单、银行承兑汇票、经银行背书的商业承兑汇票,要想让货币市场基金在此情况下有高获利实在是强人所难。相反,如果一些政策限制能逐步取消,货币市场基金就有可能通过扩大投资范围而产生规模效应,从而赢得投资者的青睐。

(3)看货币市场基金的绩效和风险

选基金就是选基金管理人,不同的投资风格和策略会使基金的业绩形成很大的差距。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三家业已成立的货币市场基金各有什么特点,谁的管理和信息披露规范、谁的投资回报率高等问题都会有初步的答案,经比较后“择良木而栖”无疑是稳妥的策略。虽然货币市场基金有“准储蓄”的美誉,但毕竟没有稳定的利息收益,市场利率可能的变化对收益构成的风险也是明显的,对此投资者在决策时应多加考虑,以决定是否参与和如何参与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

2.定期定额: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方法选择

与其他类型基金相比,货币市场基金具有风险最低、流动性最好的特点,其收益率一般要高于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适合于厌恶风险、对资产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进行短期投资。所以,拥有一定金额的短期闲置资金,并希望有稳定增值机会的投资者,均适合投资货币市场基金。

时间是熨平波动的最好工具。如果采取分批买入法,就克服了只选择一个时点进行买进和沽出的缺陷,可以均衡成本,即定期定额投资法,这是基于克服人性的优柔寡断、追涨杀跌的心理弱点而应运而生的一种投资方法。

对于那些领着固定薪水,又少有闲暇理财的上班族而言,通过购买货币市场基金打理手头的现金财富成为他们主要的理财方式之一,尤其是以定期定额的方式购买货币基金是比较理想的现金管理方法。

“定期定额”类似于银行储蓄的“零存整取”,主要是指投资者通过基金销售机构提出申请,约定每期的扣款时间、扣款金额及扣款方式,然后,由销售机构于每期约定扣款日在投资者指定银行账户内自动完成扣款的一种投资方式。

与一次买进不同,采用定期定额投资货币市场基金,可以培养一种良好的理财纪律和连续性,这种方式有几个特点也值得关注:

一是投资起点低,每月不低于300元就可以参加投资,不构成经济负担。

二是每月自动扣款,具有“强迫”储蓄的功效,为投资者积累资金。

三是长期坚持,可获取复利收益。

四是每月自动扣款,变现迅速,为投资者提供了极大便利。

作为活期储蓄的替代品,货币市场基金确实是上班族的理财首选。例如规模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华安现金富利基金2006年的平均实际收益约为2.45%,比一年期税后活期利息0.576%高出许多,也比税后利率为1.80%的一年期定期存款高出不少。这样,我们至少可以让躺在银行活期账户上“睡觉”的工资,“赚”出不少零花钱。

3.购买货币市场基金的若干技巧

货币市场基金并非和储蓄一样随便一买就万事大吉,更不是任何人、任何资金都适合买货币市场基金。在此为广大投资者提出购买货币市场基金的几条建议:

(1)买旧不买新

货币市场基金和股票型基金不同,股票型基金在发行时的认购费率一般比买老基金的申购费便宜,所以买新基金能节省手续费,而货币市场基金的认购、申购和赎回均没有任何手续费,所以,从手续费的角度来说,买新货币市场基金不占任何优势。同时,货币市场基金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老基金的业绩已经明朗化了,可新发行的货币市场基金能否取得良好业绩却需要时间来检验。另外,新货币市场基金一般有一定时间的封闭期,封闭期内无法赎回,灵活性自然会受到限制。因此,购买货币市场基金时应当优先考虑老基金。

(2)买高不买低

受运作水平等因素影响,各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情况也有一定差距,这就需要投资者对货币市场基金进行综合衡量,优中选优。投资者可以通过晨星、和讯基金等网站,查询所有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排行榜,尽量选择年化收益一直排在前列的高收益货币市场基金。不过,“7日年化收益”是一项短期指标,代表的只是基金最近7天的赢利情况,并不说明七天之前和未来的收益水平。虽然有的基金“7日年化收益”能达到10%,有的仅为0.7%,但这都是暂时现象,投资者不应被其迷惑,应关注阶段的“累计年化收益率”,比如一个季度、半年或一年的累计平均收益情况。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如果这只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长期稳定在3%以上,则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如果忽高忽低,则容易导致平均收益较低,这样的基金应慎重购买。另外,小规模货币市场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波动性大一些,大规模基金要相对小一些,大家可以适当参考。

(3)就近不就远

受发行渠道等条件限制,并不是所有的银行网点都能买到货币市场基金,因本身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与银行储蓄的差距不是太大,所以,购买货币市场基金要考虑时间成本,应按照就近的原则购买。如果家庭具备上网条件,可以开通网上银行,然后通过网上进行操作,坐在家里便可以轻松申购和赎回货币市场基金,既能节约大量的时间,也能确保基金的及时申购和赎回。

(4)就短不就长

货币市场基金只是一种短期的投资工具,比较适合打理活期资金、短期资金或一时难以确定用途的临时资金,对于一年以上的中长期不动资金,则应选择国债、人民币理财、股票型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型基金等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以提高资金效率,实现收益最大化。

(5)考虑流动性

货币市场基金又有“准活期储蓄”之称,西方发达国家的投资者买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是看中它的流动性,而不是它的收益,但国内的投资者们却往往只看中收益,忽略了流动性。目前,货币市场基金的赎回有的实行T+2,也就是说从递交赎回指令到拿到现金需要两个工作日,这对于一些经商、炒股等对资金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来说容易误事。也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实行的是T+1,发出赎回指令后下一个工作日便能取得现金,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资金流动性的要求进行选择。另外,应尽量避免在周五办理赎回,因为无论T+2还是T+1,周五发出的赎回指令,最早也得等到周一才能到账,这无形中成了T+3。

4.工薪家庭如何通过货币市场基金理财

对于工薪家庭而言,每月可支配资产并不很多,投资中长期金融工具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所以更应该重视现金管理效率。

假设一个家庭月收入为5000元,那么在发薪的时候,将这5000元买成货币市场基金,然后就用信用卡消费。到还款的时候,只需要提前两天赎回转账偿还欠款就可以了。一般使用信用卡消费都可以享受最长55天的免息期,而在借记卡内的资金是按活期利率计算的。按照活期存款年利率0.72%,去掉利息税后,实际的税后利率只有0.576%,而现在市场上的货币市场基金普遍的7日年收益率都在2%~3%,而且不扣利息税。这样一来,等于消费者在享受最长55天的免息期内,等待还款的资金享受的却是远高于活期存款的收益,而遇到扣款时,却能像活期存款一样可随时使用,一点都不影响收益。

按照家庭月收入5000元,月消费3000元,节余2000元来大致计算一下,如果不使用货币市场基金来代替活期储蓄管理头寸的话,每月的2000元节余按活期利息计算年底可获得税后收益14.4元。如果借货币市场基金来管理,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一年的收益率为2%,每月2000元的节余部分一年产生的效益是260元。而消费3000元,情况也不一样,由于有免息期,用贷记卡消费比用借记卡或现金消费可以多获得一些利息收益。为方便计算,将平均每月的免息期定为30天,也就是说,每个月有3000元可用于投资货币市场基金30天,收益大约为6元,12个月计算下来,可以多获得72元的收益。除此之外,这3000元在消费之前也是有收益的,存活期与买货币市场基金的差异大约为每年60元。这样算下来两种不同的消费形式所产生的差异一年就要达到270元以上。而且采用这种消费模式,并不会影响到个人的生活品质和消费水准。

5.年轻人投资货币市场基金的技巧

每年的夏季,大学里总会繁忙而热闹,一批批的毕业生完成学业走向社会,开始自己人生新的旅程。对大多数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而言,开始有了固定的收入,在短时间内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自给自足。刚踏入社会时,总是觉得“手中资金有限,生活目标无限”,常会发出人生蹉跎的感叹。

其实,对于社会新人来说,收入的多少自然是一方面的因素,但收入的高低并不是影响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养成储蓄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才能更主动地把握住手中有限的资金。应该说,如何处置自己未来的资产才是关键的要务。

大学毕业的社会新人在投资方面常出现两个极端:

一是保守者。为了预备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这类社会新人往往选择把钱存在银行里。虽然这是最稳妥的一种投资方式,但投资效率偏低。

二是喜冒风险者。这一类社会新人喜欢高风险的理财生活方式,比如期货、房产等,一见到高收益的投资项目就心痒痒,预期收益虽然很高,但风险也不可小视,一旦投资失败,就会沦为负债一族。

一般来说,目前大学毕业生的月薪收入集中在2000~4000元之间,低于2000元和高于4000元的相对较少。每月的交通费用、饮食费用和电信费用合计约为五六百元,稍高的也不超过千元。如不计租房费用,一般每月手头可以掌控的资金约有1500~3500元。工作一年下来,手头可以动用的资金大概在2万~4万元。剔除个人消费因素,总体而言一年工作下来,手头一般都有1.5万元以上的资产。但毕业刚刚两年的小王却有近10万元的资产,不禁让她的很多姐妹羡慕不已。大家纷纷猜测,既然小王的工资收入不比其他人高,那么她是怎么攒下那么多钱的呢?

其实,小王提前成为10万元新人全是靠她精明的理财之道。由于是学财经专业的缘故,小王很早就对证券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很多大学就开始炒股的同学不同,小王不喜欢那种高风险低效率的投资方式,而是认真研究课本上所讲的套利理论。

毕业后,小王很快就找到了学以致用的方法。首先,她办理了两张信用卡,第一个月发工资,她就把钱全部购买货币市场基金,而日常消费使用第一张信用卡额度。第二个月的工资发下来后就直接去申购股票型基金,日常消费使用第二张信用卡额度。到第三个月时,第一张信用卡的免息期已到,就将购买的货币市场基金赎回还清信用卡的透支额,然后继续使用这张卡应付第三个月的支出,第三个月的工资可以用于购买货币市场基金或者股票型基金。而当第四个月到来时,第二张信用卡额度的免息期已到,用第四个月的工资还清欠款后,继续使用其支付第四个月的消费。这样,小王在4个月的时间内只使用了2个月的工资,其余的2个月工资全部用于投资,资金使用效率提高了一倍,即相当于工资增加了一倍。以每月4000元工资计算,每年至少可以积累3万元以上的资产,再加上每年的投资收益,很快就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万元。

虽然小王购买货币市场基金的方法有些复杂,不适于全面推广,但对于刚刚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存下薪水的10%或更大比例用来投资基金,相对不是很难的事情。特别对于年轻人,购买并长期持有一定数量的开放式基金,一般情况下不仅能够获得专业证券理财所带来的高于银行和国债利息的分红,而且可以有效回避股市较大的风险。如果掌握小王的循环信贷技巧,那么想获得更高的收益也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