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做学生工作的过程中,表扬和批评常常是交替出现合使用的。转化学生思想工作,只有表扬,没有批评,那是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的。因为当代高中生自我意识强烈,他们渴望民主,自由,希望获取与成年人同样的地位。但在思想上的独立性,批判性与世界观的不成熟,看问题的偏激与片面性,常常驱使他们脱离正确的教育轨道。一个班主任如果不紧紧把握住他们的心态,没有切实可行的教育规划,没有环环紧扣的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要求与制约,单单靠表扬完成教育任务,则如孤掌难鸣。没有批评就没有是非,没有表扬就失去榜样。二者有机配合,当扬则扬,当抑则抑,时而扬中有抑,时而抑中有扬,才能相得益彰。这样,学生就会在表扬与批评的循环中上升,思想不断进入更高的境界,逐步形成自控力,从而促进自身各方各面素质的提高。
表扬语言运用的具体要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扬是一种最常用而实用的教育手段,是对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的肯定和赞美。适当的表扬,不但可使学生明确自己和长处和优点,增强进取心和荣誉感,而且能引发其他学生的羡慕,向往的心理,推动其他学生向被表扬的学生学习。但是表扬不当,不仅不能起到积极作用,还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因此,班主任应该讲究表扬的艺术。
一、避免随意
班主任对学生的表扬不能过于盲目和随意,而应该有一定的目的性、针对性。根据班级的现状,以及近期要解决的问题,慎重地考虑表扬的事例与对象。效果佳的表扬是产生在班主任认真才考虑研究,掌握班集体现状,了解学生心态的基础上的。随意的表扬,看到一点说一点,不但不能收到表扬的效果,还容易产生一些消极作用。廉价的表扬仅能使表扬本身的价值贬值。
二、注意适度
班主任对学生表扬时,应当把握好表扬的基调和频率,注意基调的高低和次数的多少这两方面的问题。在基调高低方面,要讲究分寸,力求准确,实事求是,适度挖掘内涵。如果该高不高,就不能激励先进,发挥典型示范的效能。如果任意拔高,就会导致吹捧、华而不实等不良风气的产生,使得多数学生反感。在表扬次数方面,也应慎重考虑。“物以稀为贵”,次数偏多,不能起到积极作用。次数适度,才能使被表扬的学生产生自信心,自豪感,荣誉感,从而增强进取心。使未被表扬的同学产生羡慕、向往的心理,引发上进心。
三、注意及时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表扬时,一定要注意表扬的及时性。当一件先进事例发生时,班主任应立即作出积极的反应,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这样,不仅能维护先进者本人的积极性,还能促进班集体积极向上心理的产生。如果班主任对集体中的好人好事迟迟不作出反应,先进者的积极心理未得到老师的认同,就会产生失望,压抑的情绪。其他同学也会因此而对集体产生冷漠感。久而久之,班集体就会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
四、注意范围
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表扬前,首先要明确在一个班集体中,表扬的面有多大。一般来说,良好的班集体其表扬范围宜窄一点,以形成金字塔的态势,使大部分较好的学生向更好的榜样学习,激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努力。班风较差的班集体,表扬范围宜宽一点。因为在这样的集体里,良好的班风尚未形成,不良风气占有一定的市场。如表扬范围过窄,就会使先进陷入孤立状态。这样不仅不能发挥典型的积极效应,相反还可能扼杀先进。表扬的范围尽量宽一点,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受表扬者的言行在班级中形成一种风气。这种风气越浓,就越能抵制不良风气,进而在集体中形成良好的班风。
五、注意方式
班主任表扬学生时,还应注意表扬方式的选择。在表扬方式上,注意采用赞赏式表扬,忌用评价式表扬;采用兼顾式表扬,忌用拔高式表扬。
通常情况下,赞赏流露的一个人内心的主观渴望之情,而评价则是对他人做出理性判断。因此,赞赏式表扬更易为人所接受。赞赏式表扬,即赞美具体行为或赞赏具体事件。如班级文娱委员在班级活动中带头唱了一首歌,班主任听了后说:“这首歌唱得不错,我非常喜欢听。”文娱委员受到表扬后会加深对唱歌的兴趣,其他同学唱歌的积极性也易于调动。评价式表扬是对学生的品格,能力等进行不恰当的评断,所以对学生是一种威胁,它带来的是恐惧和不安。如上例中,如果班主任听了歌曲后用评价式表扬:“真了不起!歌曲唱得这么好,不愧是班级的文娱委员!”这反而会造成文娱委员的心理负担,增加心理压力。他会想,如果我下一首歌唱得一般,老师会说我有愧于当文娱委员。其他同学也会产生“反正我不是文娱委员,我唱不到那么好”。从而打击了学生唱歌的积极性。
兼顾式的方法是表扬的一种特殊技巧,既能促进个人成长,又能促进整个班级的良好发展。这种表扬是既实事求是,肯定当事人的成绩,又兼顾对整体进行表扬。例如,一个班级的体育委员,在一次校运动会中,认真负责,不辞辛苦,组织参赛,结果班级取得团体第一的好成绩。班主任在全班总结会上表扬:“这次运动会我们取得了第一名,这是我们全体同学刻苦训练,齐心协力的结果。当然,这是与体育委员的积极动员和组织是分不开的……”。这样,既肯定了体育委员的功劳,又顾及到全班同学,使全体同学都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也为进一步搞好班级体育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表扬的预期目的。拔高式的表扬是以夸张式的语言,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无根据的拔高,所以容易使学生产生虚伪感和不安感。对于上例,体育比赛获胜后,班主任这样表扬:“这次运动会我们班级得了第一名,体育委员×××同学立了大功!如果不是他带领全班同学认真训练,做好组织工作,我们能获得这样的好成绩吗?今后全班同学都要向他学习,为班级争光!”这样表扬拔高了体育委员的功绩,过分强调了个人作用。这样有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使体育委员洋洋自得,兴奋异常,以为自己是班级的顶梁柱,形成自负、自大的心理。而未被表扬的同学则很不服气并产生消极抵触情绪,以后班级工作难以进行。或者这位体育委员如当头挨了一棒:这本是大家的成绩,班主任这样表扬我,我不成了窃取班级荣誉的卑鄙小人了吗?因此,他会产生一种不安感,害怕同学责难他,讥笑他,不敢再大胆工作。
由此看来,班主任对学生的表扬是一门艺术。在班级管理中,表扬是班主任的一种“常规武器”,是班级治理的“法宝”之一。因此,每个班主任都必须在运用表扬这门艺术的同时,加深对表扬艺术的研究与探讨。
表扬艺术的实际应用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其实,在班主任工作中,这句话同样适用。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领头羊”,每天都要和学生接触,不可能没有言语交流。而班主任的语言是否有艺术,将直接影响到日后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面对新的班级,多用热情洋溢的激励性语言
例如,有一个班主任针对于刚毕业于不同学校的初一新生,为增强他们的凝聚力,迅速组建成一个新的班集体,在报名那天的第一次班会课上,他是这么亮相的:“身为你们的班主任,我由衷地向你们祝贺,你们升级了!你们都由昔日的小学生一跃成为而今的中学生,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新的老师,新的同学。在此,老师希望你能给彼此还陌生的老师和同学留下一个新的印象。既然我们有缘相聚在一个集体,我们就应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定能创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同学们,你们有这个信心吗?老师也相信你们都是优秀的……”短短几句话,就学生们明确了班级的奋斗目标,并第一次将五十几颗心紧紧联系在一起。
二、学生取得成功时,不要吝啬赏识性的语言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而赞赏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骂出来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在高度伤残的生理缺陷上能走进国际名牌大学,这一切的功劳得归功于赏识教育。既然赏识能使哑女变神童,我们还犹豫什么呢?
精神上的痛楚总是比肉体上的疤痕要来得深刻。一个人可以经得起自然的考验,可以经得起困难的挑战,但经不起别人的蔑视与嘲讽。对学生的尊重与承认,并时时给予善意的指导,则是他成长过程中永不衰竭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头脑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我们必须用崇高的师德去感染学生,用精湛的教艺去吸引学生,用智慧的火把去点燃学生,用期待的心灵去祝福学生。著名教育家周弘说过:教师的目光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壮。例如,有个班主任曾带过这样一个学生,在初一整个学年成绩一直平平,有时还会亮起“红灯”。班主任曾几次找他谈话,和他一起分析原因,可成绩仍不见起色。在这个学期的一次小测验中,他的成绩竟然达到了优秀。于是,班主任不但在班上公开表扬了他,还单独向他祝贺:你终于成功了,老师由衷地向你祝贺。在以后的日子里,老师希望你能捷报频传。果真,在以后的几次测试中,他始终保持在优秀的档次上!他饱尝着成功的喜悦,对其余同学无疑是一种鞭策。班主任趁机教育其他同学说:羡慕别人,不如奋斗自己!
还有一个老师,在一次校运会上,他们班的女子接力赛又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当老师把这个好消息告之全班时,全班同学为之振奋,为之欢呼。这位老师抓紧教育契机,当XX同学跑完最后一棒且遥遥领先时,我的血液沸腾了:我们又成功了。可这成功的取得是多么的不易啊!她们中四人只要有一人出现了疏忽,就会被其他班的同学赶超过去,而这四位同学配合得如此默契,衔接得如此紧凑,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她们表示感谢,感谢她们为我们班争得了荣誉。运动会结束了,可我们从运动会上感悟到的真谛永远不会结束:赛场上的竞争是如此残酷--优胜劣汰。学习上的竞争又何尝不是如此!
三、学校或班级活动受阻时,尝试启发性语言
有一个多年经验的班主任,在一次全校性的爱心活动时,为了使同学们在操场上能既快且有序地进行捐款,他这样启发学生:相信同学们都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将自己的爱心献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同龄人,可谁能想出一个最佳方案,使得我们班能既快又有序地完成这一任务?此言一出,下面的同学就开始思考自己的方案。最后我们以最佳方案出色地完成了这一爱心捐助活动。从此,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更加高涨了。
四、测验考试时,多使用贴心语言
抓好学生的学习是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一位班主任带过一个班,后进生面较广,优秀生又不多。每次考试都让他饱受失败的痛楚。但他从不因此而责怪他们。每次考试以后,他都和他们一起心平气和地分析原因,找到问题症结所在,以确保对症下药。有一次的物理测试他们班考得很好,他把喜讯告诉同学的同时,设置了如下悬念:同学们,你们是否感觉得到老师的这张“晴雨表”比往日晴了许多、脚步也比以前来得轻松?学生诧异。老师最大的欣慰莫过于自己的学生又取得了进步。这次的物理成绩一出来,老师感觉天都比以前蓝了。真的。以前,老师感觉再晴朗的天到了老师的眼里都变成了灰色的。这次物理考试的成功给老师无穷的力量。在此,老师希望这次的物理测试能成为期末考试的前奏曲。同学们,你们会变调吗?
尊重学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而尊重的前提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信任与平等。动辄就辱骂学生,就失去了尊重与平等的前提,而且容易加剧不稳定因素,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学生一旦对教师的教育有了逆反心理,则这时的教育就为零。有个班主任是一位语文老师,可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且很有魄力。刚开始,她所带的班很正气,可学生毕竟是学生,总有犯错误的时候,一旦犯错,轻则招来一顿狂风暴雨的漫骂,重则请家长到学校来。长此以往,学生便有了逆反心理。现在他们班成了全校出了名的“难题班”,究其原因,还不是班主任的语言太偏激惹的祸!
因此,为了不让此类的事情再度发生,工作在一线的班主任们,应不断锤炼我们的工作语言,对于“特殊群体”学生,我们要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苛求;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肯定,少一些否定;多一些爱心,少一些嫌弃;多一些关心,少一些冷漠;多一些亲近,少一些疏远;多一些帮助,少一些观望;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躁;多说一些“我希望”、“我建议”,少说一些否定的、指责的话。若能做到以上几点,班级运转定能步入一个良性的轨道!
精彩案例
还是在前天,班主任陈老师才跟张文谈过话,今天张文又迟到了。看着空教师前排空着的那个座位,陈老师在思索着:“这孩子,才谈过话,怎么又……”正想着,就听见后面来人的脚步声。“进来吧!”话音刚落,张文就进来了。“对……对不起,老师,对不起,大家,我又迟到了!”张文低着头,非常惭愧地道歉。陈老师说微笑地说:“来,大家给张文同学鼓掌。”张文非常惊讶地看着老师和同学。“你知道我什么叫大家给你鼓掌吗?”张文摇摇头。陈老师接着说:“你那么诚恳地向老师和大家道歉,足以说明你的诚实。你今天虽然迟到了,但是比你以前任何一次都要来得早一些,这说明你在进步,又改掉坏习惯,增强时间概念不再迟到的决心啊。同时,你把老师的教导记在心头了,这也是对老师的尊重。因此,老师和同学们有什么理由不表扬你呢。”张文听了,眼泪都花花地流了出来,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学习成绩一路进步,成为了陈老师对他说的“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人。
反思:一个充满爱心,善于发现学生进步,并对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点滴的进步都特别关注且予以不断表扬的老师,常常能够温暖和滋润学生的心田,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而老师的这种关爱和肯定,也往往能够给学生带来愉悦和责任感,让学生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促使自己不断进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