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轰炸德国
42944900000017

第17章 同盟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在“联合国家宣言”中,26个国家郑重宣布,它们将“保证运用其军事与经济的全部资源,以对抗与之处于战争状态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国家”。因此,进一步扩大和加强经济合作,是反法西斯各国根本利益在战争条件下的必然要求。

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后,美英两国的经济联系迅速扩大。进入1942年,这种联系开始向纵深发展。为适应战时加强经济管理和合作的要求,英美着手建立起新的政府机构,使本国经济计划与对方需求接轨,并尝试对两国的经济合作实行统筹计划与管理。根据罗斯福与丘吉尔在阿卡迪亚会议作出的决定,1942年1月26日,三个英美联合委员会宣告成立。它们是联合军需品分配委员会、联合原料委员会和联合船舶调度委员会。同年6月9日,又成立了联合生产与资源委员会和联合粮食委员会。这些联合委员会的成立,为把英美两国经济联合成一个能更有效地应付战争需要的整体创造了条件。

英美联合委员会在促进两国经济合作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联合原料委员会在这方面的工作就卓有成效。它依据美国的战时生产局和英国的生产部提供的统计数字及对原料的需求量,进行综合平衡。对那些供应不足,尤其是特别紧缺的原料,采取各种措施使其在两国之间进行更合理和最有效的分配。在该委员会协调下,美国曾按季度把本国十分需要的铜分给英国一部分,同样,英国也把珍贵的锡兰橡胶分给美国。

1942年9月3日,美国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又签署了一系列互惠援助协定,互惠援助协定更加明确和具体化,也使它具有了更为可靠的法律依据。英美政府关于互惠援助实施原则的照会中规定的互助原则为:“……两国的战时生产和作战资源应由两方和其他联合国家的军队加以使用,并要以各种最有效的方式利用可以得到的原料、人力、生产设备和海运舱位。”“虽然各国政府有权根据自己的潜在能力和责任做出最后决定,但是所有关于最有效地使用资源的决定必须尽量符合一起赢得战争胜利的共同计划。”根据上述原则,英国政府明确保证向美国提供军火、美军需要的供应品和劳务、在英国及其殖民地境内工程建设的供应品和劳务等等。据英国学者统计,截至1943年6月30日,英国给予美国的各类援助共计2.3亿万英镑。一年后达4.2亿英镑。根据美国总统提交国会的“关于租借法工作的第12号报告”(1943年11月11日)中的计算,到1943年6月30日,美国从英帝国(包括联合王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所得到的供应和劳务的货币价值合计117490万美元。英国的R·艾伦教授在比较了美国给予英国的租借援助和英国给予美国的互助援助和总值,以及占各自战时开支、国民收入、国内总产值的比例之后得出结论:“根据联合王国的资源,它按照互惠援助协定对美国的贡献比美国按照租借协定给予英帝国的援助可能是少一些,但是肯定少得并不太多。”可见,互惠援助协定不仅密切了美英等国的合作,而且还证明它们为最后的胜利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西方民主国家除了自己的经济合作外,对苏联的经济合作在这一时期也有较大发展。美英两国向苏联提供援助是通过连续签署一系列议定书进行的。美英苏第一个相互提供物资的三方议定书签定于1941年10月1日,至1942年6月30日到期。在上述议定书行将到期之际,美苏达成“关于在反侵略战争中实行互助原则的协定”。协定明确了双方依租借法精神,在国防物资、供应和情报方面给予相互援助。

1942年10月6日,美英苏在华盛顿签署了第2个关于美英两国向苏联提供军用物资、军火和原料的议定书。根据该议定书,美国将向苏联提供坦克、飞机、扫雷舰、鱼雷艇、各种火炮和炮弹、汽车、轮胎等,以及一些重要的国防工业原料如铜、铅、钢材、汽油,另外还包括车床、动力设备、化学设备和食品,总计250万吨。为了完成向苏联的运货任务,盟国这时期新辟了两条运输线,一是横渡太平洋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二是经波斯湾、伊朗至苏联南方。其中后一条运输线的月货运量4万吨,而到了1943年12月,增至每月24.8万吨。

1942年与1943年相比,运往苏联的租借物资,除个别项目外,货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也应看到,尽管苏联在战争年代条件十分困难,但仍按照各次议定书的有关条款给予美国价值约220万美元的援助,主要包括修理美国货船,为美空军提供加油基地,给美在苏军事及工作人员提供食品及供应品等等。美苏两国政府间合作的加强,在两国人民中引起极大共鸣和积极反响。1943年,1000万美国人将自己的储蓄作为援助苏联红军和苏联人民的基金,500个地方募捐委员会负责募集购买送往苏联的药品、粮食和衣物。

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经济合作的扩大与加强,保证了它们能够更合理、更有效地利用经济资源,挖掘、调动经济潜力,结果是极大地增强了它们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力量。可以说,同盟国间这种打破以往国内和国际经济关系传统的战时经济合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伟大创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