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幼儿教育之打怪十八式(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43018600000016

第16章 第十六招:打通DIY的任督二脉

市面上对开发孩子DIY能力的产品层出不穷,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教程、陶艺、胶画,它们是在想方设法掏空你的口袋还是在教你的宝贝自主创新?作为家长的你,真的开始掏腰包了吗?

我们都知道,DIY对于一个学龄前的儿童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能在动手里极大的成长起来。很多DIY玩具的广告甚至告诉我们,DIY还能培养孩子的孝心,IQ/DQ等等,简直像无敌膨胀剂一样让你的孩子一夜成长起来,又怎么不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心动呢?诚然,DIY是有让孩子们聪明厉害的可能性,可是不好好利用,它大概不过是个赚钱的工具而已。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DIY对教育一个孩子的重要性。毕竟,自古以来人类的进步和对知识的探索都来自自己动手做实验嘛。富兰克林不拿着风筝在雨天观察闪电,怎么会发明避雷针?爱迪生不自己一个个材料做实验,我们怎么能有电灯点亮漫漫长夜?孩子们不做些DIY,又怎么能尽可能的开发自己的能力和想象力?

但是,当大家把口袋敞开拿出钱包洒向那些DIY游戏生产商和学校时,有没有好好考察一下这些DIY游戏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它们真的能帮助智力开发?它们解放了孩子的手脚还是束缚了它们?你是不是一个以为盲目购物和相信别人的人?摆脱,如果你自己在养孩子这件事上一点意见都没有,你还真的指望你的孩子通过别人的DIY成长成高大上?

别做梦了。

回到现实中来,好好回忆一下我们的DIY课程,你就会发现它们的设计简直漏洞百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陶艺工作室。在这样的工作室里,你的孩子能够用软陶做出小乌龟,小青蛙,还有各种各样的瓶瓶罐罐。除了身上蹭了一身的燃料和泥巴,他的成果到底有几分是他/她自己的创意呢?

你一定觉得,花了几百块钱来一趟陶艺DIY,不弄出点东西岂不是浪费钱?于是省略了孩子动手和思考的时间,你们拿出商家给的攻略和样图,一步步的按照指示做了起来。当孩子手脚慢或者想要“胡闹”的时候,你或者店主也许会亲自上阵,帮你上色或者直接塑性,在他们热心的帮助下,你的陶艺完成,变成了一个精美的作品。拍上几张亲子照片,然后再配上作品呢跳过色的修图,你和你的宝贝能在微信朋友圈得到一大片的赞叹和羡慕嫉妒恨。

DIY呢?孩子到底有哪些部分参与了这个作品的创作?他们或许只想做一直灰色的蚯蚓,而它看上去只不过是一个用泥巴搓出来的细条条;又或者他们只不过设计了一只漏水的茶壶,因为它的壶嘴在底部所以很酷。如果花钱去做这些,我知道你一定会阻止或者纠正他的。

要知道,花钱去做这么个手工艺品,不过是满足了你无聊的好奇心和希望秀幸福的虚荣心而已。所谓的DIY,说的是do it yourself,可没有让任何人帮忙哦。

在国外,父母通常会容许孩子们在自己卧室的墙上画画,自己设计壁纸,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海报和贴图贴在卧室里。如果孩子到了青春期,是不能随便走到孩子的卧室里的,而是给他一定的私人空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想想我们的父母,孩子上一年级写作业,还要坐在旁边摇扇子递水果,是不是告诉孩子第三题写错了之类,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你连写作业的自由都不给他,怎么还指望他能有创新?

在幼儿园里,我常常会不知一些小手工,鼓励大人陪伴孩子一起完场。可是,完成的情况越来越与我的期望背道而驰。本来要求孩子们做个用牙膏盒子和硬纸壳做的小汽车,结果却收到很多价格不菲的汽车模型,那制作精良和用心良苦,一看就是熬了父母一夜的结晶。孩子在旁边吃着水果看着,父母却忙了个半死,这是DIY还是父母车模大赛?

只有很少的孩子,会给自己做的小汽车上色设计,也很少有人想到要把小汽车设计成牙膏盒子以外的样子。父母会剪一法拉利或者兰博基尼的车标贴上,表达一下自己美好的愿望,于是我们的孩子,脑子里的画面就只剩下了大街上一辆辆价值百万的豪车,动手能力却始终归零。

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DIY问题,我对孩子们做了很多的实验。对一个学龄前的孩子实施DIY的课程,其实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只要你能容忍他们的漫无目的和超乎你想象的破坏力,DIY总是能够获得成功的。至于做什么的问题,市面上有很多的教程课本,我在这里也不多加赘述,但是大人们永远都应当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第一,永远不要按照课本上的让孩子去复制。我在前面“丢到动物园里”的那一章就讲到过,孩子们,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是不应该承受那么多来自学校的压力的。人类永远都需要学习和进步,为什么非要在这几年的happyhour里着急忙慌的呢?

孩子们需要的不是复制前人的作品,尤其对幼儿教育而言。一个5岁的孩子如果能精确的复制梵高绘画的色彩或者演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那么他未来一定不会在这一行作出杰出的成就。正相反,我们应当同情这样的孩子,他们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就已经丢弃了许多宝贵的享乐时光。

如果是一场DIY的游戏,不妨让孩子尽情的发挥吧。只要不威胁自己的安全,涉及到任何危险的事务,我看不出这样做有任何的害处。他做了一个哆啦a梦一样的变形金刚?一个黑色的太阳?泥塑了一对胸?永远不要介意,DIY的本意不就是锻炼动手能力吗?谁说的需要精确和完美啦?我想在孩子们的游戏里,我们永远也不需要这几个词吧。

第二,在这场DIY的游戏里,我们永远都要如影但是并不随行。孩子们的创作活动不要去插手,并不是不要管孩子,让他们去瞎胡闹的同义语。现代生活压力大,很多父母都无暇抽时间去照顾自己的孩子。别说是DIY了,就是陪孩子好好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才是最不利的。

要抽时间来和孩子做DIY,并不指望父母对他们的创作做出任何指导性的建议,而是陪伴他们开心的进行玩乐。父母或者教师的陪伴对于DIY成功与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孩子要做一个水利循环系统,那么总应该有个大人为他好好的讲授一下水循环的系统知识,你可以做一个冷眼旁观的人,但是你也同时是一个知识的讲授者和方法论的引导者。最好的DIY儿童指导,是你像一个影子一般的在孩子身边,却不让他感受到任何的学习或者制作压力。

目前,我国的DIY,尤其是儿童DIY大多还集中在对泥塑绘画等方面。而这些“艺术”作品,往往有很深的标记性,大多数都是在重复店主会的东西,而忽略了自己的主创新。国外先进的儿童DIY游戏,大多集中在科学教育和实用性物品的制作上。

在国外,宜家家居常常是亲子的最佳DIY游戏。父亲带着孩子大汗淋漓的做好一家的家具,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呢。同时,国外也会更加注重所做东西的实用性,尽可能的让儿童DIY活动转化成一种儿童的生活技能。他们做出来的小汽车,往往可以坐的下幼儿整个人,并且可以在小车道行驶一下。能够乘坐这样的东西和爸爸一起出去玩,想一想都是非常让人激动的事情呢。

第三个DIY要注意的事情是要顾虑孩子的情绪。原本DIY是一种非常愉快的创造性活动,如果你动不动大呼小叫,看不惯就抢过孩子的手工作品自己来,那么这一场活动就会完全失去了意义。在幼儿园里,由于幼儿过多,老师不得不采用批量管理的方法,难免会心烦气躁。

孩子没有按时完成要求,把胶水挤了一桌子,或者把大象做成了小鸡,都有可能遭到管理大量孩子老师的一顿批评。孩子们带着奔命的心情,自然不能再这个游戏里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好奇心。所以,耐心作为幼儿教育的第一准则,还希望各位家长和老师牢牢的记在心头。

说了这么多关于DIY的事儿,各位读者千万别觉得苦恼。每个孩子的天资不同,家长们大可按照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找一些有趣的DIY游戏,抽点时间和孩子一起完成,而不是把孩子投入到纷繁负责的DIY艺术品海洋之中,束缚了孩子的手脚。

至于哪些是最好的DIY智力游戏?别闹了,你一个活了几十栽的成人,这点创造力都没有?如果真的没有,是不是该考虑从打通自己的DIY任督二脉开始呢?

祝您周末愉快,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