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幼儿教育之打怪十八式(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43018600000004

第4章 第四招:丢回“动物园”去

你有没有见过幼儿园门口的“生离死别”?

在一间四十平米的房间里,几十个孩子聚集在一起彼此鼓励着嚎啕大哭,门口呢,几十个家长和孩子执手相看泪眼,竟无法离场。这场景,简直就像老师强行在教室里堆积了几十个没有父母的“小白菜”一样苦情。

如果你已为人父母,我才不信你没有如此心碎的一刻。自己形影不离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宝贝疙瘩,就要送到一个面色阴沉、嗓门大又行为粗犷的女老师手里,你能不担心吗?在长篇累牍的给老师介绍了宝贝的各种生活习惯,然后又偷偷摸摸趴在教室门口偷看了一整天后,竟然发现自己的儿子被一个粗鲁的小姑娘抓了个满脸花,你会不会马上把孩子带回家?

做一个幼儿园老师不得不面对的严酷事实是,每过三年,你就不得不置身于一片无法阻挡的,哭声的海洋里。有些孩子天生非常的执着,从踏进教室门口的一刻起,他就开始痛哭流涕,不哭够8个小时绝不罢休。在这些孩子的带动下,另一些孩子也跟风起哄,越哄越哭,有的拉着你的衣角,24小时无死角的啜泣着絮叨:“老师给我打电话,老师我要回家。”总之,不到10分钟,全班的集体大合哭就春风吹不尽一般的开始了,无论你怎么威逼利诱,他们反正是不会轻易罢休的。

虽然每天全身蹭满鼻涕,眼泪以及口水的混合物,口干舌燥的劝慰加威吓,然而这并不能得到家长的任何同情。总有家长在不断的指责我们的各种小问题——给孩子吃了一小块肥肉;没有给孩子在睡觉的时候摆上她最喜欢的玩偶;玩滑梯的时候被别的孩子绊了一跤等等。

在他们指着你的脸骂够了以后,这些家长很可能会义正言辞的拉着自己的孩子,头也不回的离开幼儿园。即使他们没有这么做,也很可能像你我私下聊天一样,在背地里咒骂一下对自己孩子不够尽善尽美的老师。

此时此刻,请容许我心里的一万只草泥马奔腾一下。冷静,再冷静,你的孩子会永远独立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吗?你确定他/她以后不会被人穿小鞋使绊子吗?你确定全世界的人都会对他/她微笑吗?你确定他们永远都不会离开你吗?

交了这些答案以后,请仔细考虑一下要不要把孩子送回这个动物园吧。

为什么我要说这是“动物园”呢?因为在我看来,幼儿园的孩子(3岁—7岁),尤其是小班的孩子,本质上和动物是没有两样的。你想啊,孩子的天性非常不同,有的像绵羊,听话、驯服,可爱,然而有的却像猎豹,敏捷、迅速、天性里就会掠夺。他们生活在一起,有的在孩子圈子里深得人心,如鱼得水,有的却处处遭遇冷板凳,这不就是生态圈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你不让绵羊和猎豹互相认识,他们以后怎么在一个生态圈子里混?他们怎么知道,这世界上还有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回事儿?他们怎么知道如何收拢人心,学会见风使舵?不吃一堑怎么去长一智?

说到这,你可能要说;“切,我才没有这样,我可是狠心的把孩子放到幼儿园了。”又或者,你会拍着肚皮夸口:“如果我是家长,我一定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滴泪,全都留给老师去处理。”可是,这是真的吗?你把他/她送到了学习班还是“动物园”?

你从来没有带着孩子,在幼儿珠心算,双语教学班、美术班、手工班里流连忘返吗?你的狠心用对了地方吗?我教的孩子里,有太多4岁就能看报,5岁就能认识1500个汉字,小学前轻松脱盲学会两位数以上加减乘除的神童了。你对电视广告里“0—6岁领先一小步,小学,中学,大学就会步步领先”的最新早教产品从来没有心动过?甚至打5折优惠的时候也没有心动过吗?

其实,把孩子丢到“动物园”里,去学习最基本的生活法则就已经足以了。在这个普通的“动物园”里,孩子们学会自己动手穿衣、吃饭、大小便等,具备了独立意识、自主能力等良好个性品质,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就已经很好了。他们的生理和智力发展显然最适合这个嘛。

我和我的同事追踪对比了很多私立双语幼儿园的学生和我们正规“动物园”的学生,发现领先一步的不多,退后一大段的倒是大有人在。最初,这些学过英语和心算,认识很多汉字的孩子在学校里的确是叱咤风云,风光无限。可是他们到底只是孩子,注意力还没有完全的培养起来,所以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就会因为自己“会”而不认真听讲。

长此以往,他们就会逐渐抓不住老师灌输的更重要的东西——“学习逻辑”。上过学的人都知道,老师讲什么不重要,掌握解题的逻辑才是重中之重。为什么好多看上去根本没听课的人能作对题呢?因为他们掌握了“解题逻辑”这个心竞争力啊。所以,你的孩子在头脑发育完善可以学习的时候,却丧失了注意力,这对未来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干嘛不放他/她去“动物园”里开开心心的玩呢?要知道,在训练班再出色,基本上也就是记忆力好和机械学习的样子好而已,你自己还记得多少在幼儿园里学的画画技巧和语文数学呢?

在“一切为了孩子”的托词里,在膨胀的“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虚荣心里,父母常常没有想过,如此罔顾孩子的自然属性,脑力发育情况和能力发展,一股脑儿的填鸭教育,很可能是对孩子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让他们从此在心中对学习买下厌恶的种子。“不输在起跑线”的结果,很可能就是“输掉未来”。

作为一个老师,我观察孩子们玩耍,总是发现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里没有鸟儿追逐的云彩,而是上课时路过时笼罩头顶的雾霾;没有草原和随风起舞的花朵,而是接送学习的小轿车,这让我的心里不免觉得悲怆。

这些在童年仍然感受不到纯真和纯正,没有童话也没有梦想,丢掉一切对美一往情深深的憧憬和向往的孩子,早早的习惯了了无生趣的童年生活,并且在社会成长的车轮里逐渐认同了这是必须付出的“成长的代价”,实在令人扼腕。

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像鲁迅一样,为撕毁掉弟弟一只简单的风筝而感到深深的忏悔?“采蘑菇的小姑娘”“丢手绢”“抓蟋蟀,采桑葚,捉了苍蝇喂蚂蚁……”这样的童年生活,在今天许多孩子来看,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即使是我们这样有财政支持的大型幼儿园,也不过是有个五十平米大的人工沙坑,几只笼子里的兔子而已)。

反思了半天,一定有人要问,即使我狠下心肠,放弃了那些虚荣作怪的心里,我的孩子自己不愿意去动物园怎么办?初生的生物一定会对陌生环境感到恐惧的,那我们用什么招数对付呢?

我曾经认识个特别爱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佳佳,她的妈妈教给我了一些绝招。首先,你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不能总表现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虑。“她不会系鞋带,以后老师骂可怎么办呀。”“他从来不吃豆子,以后去幼儿园吃饭是个大问题。”“你说,那些小朋友会不会欺负我们家波波呀?”“洋洋啊,你要是不好好看书,以后老师会打你哦。”

小朋友又不是聋子,在你们潜移默化的暗示下,孩子就会不断强化一种自我暗示“上幼儿园是一种很可怕的事情”。当他踏入幼儿园的门槛,看见被一群哭泣的小朋友包围的,一脸苦大仇深的老师,能不哭吗?

第二,介绍同类的小动物给你的小朋友。在这个熟人社会里,总是朝中有人好办事的。你的儿子虽然还没到青春期,可是有个女朋友总会爱上学的。不妨在幼儿园给他发展个意气相投的女朋友,或者穿一条裤子的哥们,他就更容易被这个圈子容纳了。

最后,你一定要相信陪伴你孩子的老师。虽然现在幼儿园的恶性事件不断,出了很负面新闻,但是绝大多数老师是有职业道德并且受过专业训练的。停止在窗户口鬼鬼祟祟的偷看,一天check120次你孩子的最新信息,恨不能老师每分钟给你发一条短信的行为吧。你的不信任最后也会影响到孩子,他们会认为你把他们送到了一个非常不安全的环境里,最后变得患得患失,忧心忡忡。

亲爱的家长,非家长以及幼教老师们,让孩子走进动物园,就如同将天性不受拘束的老虎狮子羚羊鸵鸟圈养起来一样,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然而,这才是作为一个社会人不得不付出的“成长的代价”。因此,我们得一起付出百倍的耐心和爱心,一起帮助孩子们度过这个心魔,不让“动物园”变质,更不能让“动物园”变成孩子童年的噩梦。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既不能做的太过火,也不能矫枉过正,而是要保持一种非常难得的中立态度,为我们的孩子创造一个氛围良好,充满友爱气氛的“动物园”。今天的这一招,也许没有更加实质性的行为指导,但是你只有从心底里接受“动物园”的概念,才能从日常生活里练习好这一招。

祝您的孩子成长顺利,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