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城市的耳朵(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43035800000001

第1章 序

许多年前,我们会热衷于听电台广播。

还记得在大学的时候,冬天里,寝室里的同学一起窝在各自的被窝里,打开进大学第一天被人推销购买来的收音机,一边听电台的音乐,一边看书复习准备期末考试,偶尔还会发一条短信,与电台的主持人互动。当听到电台主持人念到自己的短信内容并按照自己的要求点了一首歌的时候,那个兴奋开心的劲儿,别提有多高。

如今,渐渐的,这种电台广播已经在城市里渐渐减弱或者消失。不知道是不是我打车的时间太少,还是自己没有购车、没有太多的机会去接触电台广播。总之,我是觉得这种温暖的磁性的声音,渐渐地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离我们的快乐和感动越来越远,我们也终于铁石心肠一般,不会再轻易地就感动起来、快乐起来。这其中的一部分原由,要归功于我们的成长,另一部分原由,要归功于这急速膨胀的用钢筋水泥浇筑起来的城市,坚硬、喧嚣、冰冷、麻木。

一个时代就是一个时代,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也阻止不了,复制不了,替代不了。

比如,人们习惯写书信的那个时代,习惯发电报的那个时代,习惯村里人一起聚在一起看露天电影的那个时代,习惯腰间别一个CALL机的那个时代……它们都会过去,会被写进近现代史,会被成列在博物馆,带着它们曾经给我们带来的欢乐美好和留下的记忆。

但是,有那么一些人就是喜欢回味那声情并茂的过去,喜欢回味那个人们乐意专注、乐意倾听的时代。他们觉得倾听曾经给他们带来宁静、知足和快乐,而这些远远不是这个每个人都在匆匆往前赶路的时代所能给予的。

回忆的人也许是可耻的,就像张楚的“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一样,若不觉着孤独,又怎会去回忆呢?所以,孤独的人就是回忆的人,是可耻的。

《失耳之城》,这个浮躁的时代,城市里根本就没有一只乐意倾听的耳朵,只有永不枯竭的浮躁和欲望,以及机械的重复。奔碌的人们每天的生活都是重复着重复着重复,他们远离了自己宁静的内心,已经毫无想象力,无法对这个世界保持独特的认知,更没有对生活的赞美和咏叹,他们只有麻木不仁,只能麻木不仁。“只有”是自己的意识的浅薄;“只能”则是渺小的个体无法与时代的巨兽对抗,只好屈从。

《失耳之城》,这里没有太多的爱恨情仇,有的只是一群既活在故事里也活在现实里的勇敢者,一种对体制生活的反叛,一种只注重过程不计后果的行动,一种对自我生活的反思和完善。很多故事,有结果似乎才是正确的、有道理的、完整的,但《失耳之城》要说明的是:没有结果,过程和未知,也是一种完整。

田毅

2013年3月30日于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