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一个地方再好,但不是你所钟爱的,那也没用。相反,一件再艰苦的事,对你来说是兴趣,你执意去从事,那就是一种快乐。就好比一个雕塑家,光着膀子拿一把刀在山上削泥,旁人看来觉得他很累。但是,他自己看着那碎屑飘起来,却是一种别样的快乐。
在此过程中,完全是利用自己的力量,这种过程是如此充满美感。所以,在陈哲看来,过程很重要,最后达到目标时可能欣喜若狂,或者一时被人津津乐道,但这些都不足以说明问题。过程是最重要的,它可以培养你的能力和精神承受力,让人去应付更大的未来和更艰苦的挑战,让人感觉到快乐。在陈哲看来,人如果没有这种扭转事物和战胜不可逾越的困难的快乐,人生是有点悲哀的,那样你就无法信任自己。
这样的一种看法让陈哲体验到,人只要经历过了,原来你认为90%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你都能做到。如果你经历不下来,那90%的事都是别人做了,只有10%的事是你做的。至于智商之类的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陈哲说,自己从小属于比较笨的,在学校的时候,虽然成绩不错,但只是用功些罢了,并不是最出色的孩子。直到中学,他突然开悟,之后就感觉有一种空间感和穿透问题的能力,然后慢慢信任自己。从那之后,原先那个比较木讷、软弱、害羞、腼腆的他,变了。所以,他总结说,“文革”也好,中学也好,首钢也好,这段过程,在30多岁前是他人生的第一个阶段。之后他才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开始颠覆之前的一切。
30多岁前的经历,没有太多的起起伏伏,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回忆,平淡的生活反而给了陈哲一种东西,那就是健康的思维。他不喜欢偏执狂妄,尽管他有时表达意见比较激烈,希望入木三分、一针见血,但这是因为他要追求效率,而在这之前他已经深思熟虑过了。他说,这是他的特点,所以他很信任自己。
如果我们把陈哲日后的种种兴趣和行动结合起来看,就会发现在首钢这15年来的经历对他的影响有多大。经历了自学反思阶段,他掌握了多个领域的知识。他说,人的知识构造就像金字塔,都是从底下垒起来的,比如一个400米×400米的塔基,只能从底部一层一层地堆起来。很多人却认识不到这个规律,或者说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总以为可以突击达到某种高度。陈哲是一步步慢慢走来的,他是在这种常识性的、恒定的规律基础上摸着石头过河,而不是瞎摸。
这15年,陈哲很平淡地走过来了,他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他从来都不主张做梦,他从来没有期盼着自己一步迈过别人,站到塔尖,那儿的位置已经有人了。认同是需要时间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他,从一个不安分的工人一路走来,出现在中国流行音乐界,在接下来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他将创造属于他的精彩。
“生猛之人”,造就中国流行音乐的崛起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世界局势的发展作出了新判断,“和平与发展”将是未来的主题。邓小平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中国人彻底告别了多年以来“备战、备荒”的日子。
1986年是“世界和平年”。一年前,迈克尔·杰克逊在美国发动了50名大腕歌星,为非洲的灾民募捐。很多国家转播了演出,这直接影响到了台湾的流行音乐人,他们策划了一场60人演唱会《明天会更好》。那时的信息传播已经很快了,内地的很多音乐人迅速获悉。
这一年,中国录音录像出版总社策划为“和平年”组织一场大型的百名歌星演唱会,马上得到了东方歌舞团的全力支持。
表达,是权利,尤其是对年轻人。20多年前,陈哲也是这样的年轻人。1986年4月,离开工厂3个月后,陈哲获得了一次表达的机会。
“百名歌星演唱会”的方案初步成型,词曲创作由郭峰、陈哲、小林、王建等人负责。1986年10月,北京电视台播出了演唱会的实况录像。
早在1985年以前,陈哲就在酝酿着这一主题的歌词,他曾给自己的朋友看过文稿,文字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他对社会的一种感知、感触。
也就是从那时起,陈哲开始慢慢转向写歌。别人来找他写,他也不需要再蹲在地上了。陈哲那个多变的屋子里,能够保存起来的东西他慢慢开始收拾了。他在自己的小空间里和那些找他写歌的人谈流行音乐。
陈哲喜欢这样形容中国流行音乐的崛起——“是冒出来的”。那时作为中国流行音乐代表人物的陈哲,用他自己的话说“气焰比较嚣张,属于生猛之人,非得把人覆盖掉,自己才觉得我们存在”,今天想来他觉得比较幼稚。但正是这种气焰,使得中国的流行音乐崛起,进而被官方认可,再产生唱片,最后再循环地产生一批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
陈哲把1986~1989年看做和五四时期、百家争鸣时期一样的年代,是中国思想变化最活跃的时期。那时出现问题了,最先去关注的是知识分子,搞创作的这批人也把自己看做知识分子。他们属于有文化的一批人,年轻而有热情,努力寻求表达机会。流行音乐给了他们舞台。不管是表达情感、表达思想,还是表达兴趣,通过流行音乐,你都能实现。
陈哲记得,那时整个社会环境很宽松,宽松得甚至有些糟糕。他记得人民大会堂门口还有摆摊卖糖果的,弄得四周乱七八糟。他说:“连我这么思想自由的人都觉得太不像话了。”
80年代中期的中国,翻滚着一股经商潮流。日后驰骋商海的王石,那时正欢快地倒卖玉米;李经纬瞄准了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适时创办了健力宝,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柳传志走出中科院计算所,创办了日后的联想;广东顺德的容桂镇上,只有小学四年级学历的潘宁,组装出了中国第一台双门电冰箱,并成立了珠江冰箱厂……那时,大家见面互相打招呼的第一句话是,你下海了没?
人们开始拼命地经商,进而渐渐孕育了疯狂的利益竞争。
陈哲说,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为此付出了代价。改革开放快10年了,精神家园本来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如雨后春笋般欣欣向荣。但相反,它模糊掉了,消失掉了……那是精神家园荒芜的年代。
那时崛起的流行音乐开始用集体表达的方式关注社会现实。
现在的人们,回忆起1986年北京工人体育馆内盛况空前的“让世界充满爱”流行音乐演唱会,仍然感到激情澎湃。韦唯、程琳、杭天琪、付笛声、蔡国庆、崔健、孙国庆、常宽等国内当时最出名的128名歌星手拉手、肩并肩地齐唱《让世界充满爱》。
陈哲一夜成名,歌约不断。就在他那间小屋门口,常常会有很多出版社的编辑及唱片公司的人提着一包钱来找他写歌,陈哲率先成了“万元户”。那时一般人一个月才挣几十块钱。
虽然陈哲在工厂时就写一些东西,但他那会儿却以为,世界上最丑恶的就是拿笔杆子赚钱的人,他不喜欢这个职业。他从小不喜欢干的事,一个就是以营运为生,第二就是以文字为生。不曾料到,他干的正是这两样。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首名为《让世界充满爱》的歌曲: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深深地凝望你的眼,不需要更多的语言,紧紧地握住你的手,这温暖依旧未改变……
这首歌并没有回避苦难、伤害,但是它给了人们一种承诺,让你感到苦难的时候,有人和你一起扛着,受伤之后,有人为你抚平伤口。这让人感到安慰,也让人觉得温暖。
陈哲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他发现自己所受的痛苦是这个社会好多人共同疑惑的问题,可是那时候无法解答。但是他信奉一个真理,我受那么多伤害,把自己的伤口拿出来给人看,不是个高尚的行为,应该让别人避免受伤害。
就凭这一点,他与“文革”时期稚嫩的想法完全不同了。四五岁时就经历了生活苦难的陈哲曾经一度以为,世界上只有他是唯一在最底层的,但他突然发现“文革”的时候所有人都进入了地狱,所有人都失去了天堂,每一件事都会导致某人入地狱。那时的他,似乎有点这样的意味,自己过得不好,就希望所有的人一起受罪。
但80年代的陈哲,早已摆脱了这样的看法。《让世界充满爱》的语言来源于陈哲的日常积累。他是怎么走上作词这条路的呢?
《让世界充满爱》产生之前,陈哲还是特别想以自己对美术的见解和创作力,从事雕塑、组合、装置,做出有创意的作品。那会儿他还办了个“平添艺术社”。他把自己一直捣鼓出来的“马赛克作品”拿到庙会、展览馆去,通过走后门的方式,以一条烟换来一个一米多的展览空间。他试图用美术去开拓一个新的生活领域。
至于音乐,似乎他一直有这方面的特殊才华。他曾经问过别人怎么作曲,在他自己用小提琴演奏一曲的时候,常常拉到一定程度就停下来,改拉自己头脑里的东西。其实,他是在胡拉。但胡拉给了他的思维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或者说给了他一双翅膀。胡拉的旋律很强,他意识到,所有的旋律都是人心,技巧是其次的。如果你连心都没有,再多的技巧也不会让人感动。
他认为,一个作曲家如果没有感觉了,没有人性了,最好停下来,否则你是在写垃圾。
那时朦胧诗开始流行。陈哲接触了一些,他看不太懂,也不太喜欢那种灰色的意象。但这些文字让他感觉到,如果你有不快,一定要有表达的欲望,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当时陈哲对门住着的吴璐琪,还是每天晚归,还是每天看到陈哲的灯亮了一整晚。有一天,吴璐琪对他说,看你那么认真,你来帮帮我吧,尝试一下能不能写歌词。
陈哲刚开始写出来的歌词,都是由诗改成的,所以不太上道。诗不受格律的影响,歌词不行,歌词要有音乐性。他后来慢慢认识了一些搞音乐的朋友,来往多了之后,这些朋友把他的歌词拿出去谱成曲。
创作《让世界充满爱》,也是经过他的朋友吴海刚的推荐。事后,他才知道,朋友们帮他走进这个圈子,是看中了他的一个特点:他独特的思维,加上他独特的语言张力,能够产生极强的感染力。比如“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从这个很具象的内容可以让人感受到很极致很凝重的情感。
这一年的秋天,陈哲离开了喧嚣的都市,前往山西北部的乡村。这次旅行的结果是一首名叫《黄土高坡》的歌,现在看起来,这首歌对陈哲的未来有很强的预言色彩。
河曲,位于内蒙、山西、陕西三省交界。黄河,穿过广阔的草原之后,由这里进入绵延500多华里的“晋陕大峡谷”。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层被一切两半。这里是中国人最早的家园之一,早在4000年前,在河谷两边的台地上,就密密麻麻地分布着人类定居点,它的密度不亚于现代村落。
20世纪60年代末,数以百万计的“知青”在这里“上山下乡”。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骆汉城就曾经是其中之一。1986年8月,他决定回到这里,为一个叫《观察与思考》的栏目拍摄关于当年插队知青的一个纪录片。出发前,他叫上了陈哲。或许他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希望能给片子带来一首不错的歌。
陈哲一点儿都没犹豫就答应前往。骆汉城对他说,那儿非常艰苦。他说:没问题,我跟你去。他拿着一个小包,其他什么也没带。看着他瘦弱的身影,骆汉城心里暗暗担心,这哥们儿能行吗?
他们来到了山西、陕西交界的黄土高原。几个世纪以来,“贫困”是黄土地上不变的主题。那里恶劣的生存环境,给陈哲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黄秃秃的一片,没有草,大地像皱纹一样裂开。但这样的土地上竟然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在那里能感受到一个巨大的张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