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博上发现的困惑
在微博上,总有许多同学在成长的过程中备感压力,在面临这些纷纷杂杂的压力时,会有很多同学在微博上怀着略为沉重的心情问我:
“勇哥,我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特别不想去上班,因为总有一大堆工作压着我,我可咋办呀?”
“勇哥,我每周一刚上班时,总是不能集中精力在工作上,好像还没有休息够呢,这可怎么办呀?”
“勇哥,我的领导总是批评我,一点儿人情味都不讲,而且还不让我解释,怎么办呀?”
“勇哥,我的一个同事总是让大家觉得很难和她相处,我试了几次都不行,每次她的冷漠都让我非常不舒服,怎么办?”
“勇哥,在工作中有压力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呀?”
二、压力是什么
1.指月之指
要想弄清楚压力是什么以及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先要明白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面临不同的压力,适合每个人的压力解决之道也是因人而异。首先,让我们来看一则小故事。
《六祖坛经》中无尽藏尼对六祖慧能说:“我研读《涅盘经》多年,仍有许多不解之处,希望能得到指教。”
慧能说:“我不识字,请你把经读给我听,这样我或许可以帮你解决一些问题。”
无尽藏尼笑道:“你连字都不识,怎谈得上解释呢?”
慧能对她说:“真理是与文字无关的,真理好像天上的明月,而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并不就是明月,看月也不一定必须透过手指,难道不是这样吗?”
于是无尽藏尼就把经读给了慧能听,慧能一句一句地解释,没有一丝不合经文的原义。
上面的这个故事说明了解决压力之道的根本所在,别人只能给你启迪和指引,真正去解决还要靠自己。
接着,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压力是什么。压力是指当事件打破个体平衡或超过其应对能力时,个体的反应模式。通俗地来讲就是当一个人应对压力的机制不能解决所面对压力的时候,就会感受到压力。工作压力则是指当工作要求与工作者的能力、资源或需求不相匹配时发生的有害的生理与情绪的反应。
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和解决压力,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变黑白思维为多维视角,变静止思维为求变理念,变思考导向为行动导向。
2.压力从何而来
压力无处不在,所以有压力并非完全是坏事,俗话说“压力是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当人在正常压力下(即你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压力往往带给我们的是动力和鼓励;但一旦压力超过了人承受的范围,则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压力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通常是在许多纷繁复杂的事情中慢慢积累起来的,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生过程。人们往往只会关注最终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而忽略此前的累积。要想尽量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我们就需要了解压力源都有哪些,以便我们能够及时地发现和提醒自己。总的来说,压力源包括三方面,包括个人生活因素、工作因素、人格因素。
(1)个人生活因素,包括日常烦恼、人际问题、身心健康问题、财务问题、重大生活问题、可怕经验等。具体来说:日常烦恼,比如衣食住行中的一些烦恼,像交通阻塞、做饭等;人际问题,从以往的统计数据来看,职场中因人际关系而跳槽所占的比重高达7%;身心健康问题,比如日常的疾病,就像俗话中说到的“35岁以前人找病,35岁以后病找人”;财务问题,比如日常生活开支不断增加、物价不断增高、购房贷款压力;重大生活问题,比如人生都会经历的生老病死;可怕经验,比如经历严重的失败、被偷或者抢劫等。
在我曾经提供咨询服务的一家公司中,我在全体销售人员中做了一个关于生活压力源的问卷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如下因素构成了大家日常面临的主要压力:住房紧张、与家里其他人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经济拮据、与爱人或恋人的关系、生活中缺乏有乐趣和让人享受的活动、没有恋爱对象、孩子教育。
上述这些生活压力源如果按照规律总结一下,便可以发现无非包含两个方面,即钱和关系。针对这两个方面,有几点经验与大家分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了解“两个原则”和“三个知道”。“两个原则”是指交换原则和互利互惠原则,即无论任何事都要遵循有付出才有回报的原则。“三个知道”是指知道自己身上的优势,要相信和依赖自己;知道孤独,但不寂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一点儿爱好和兴趣,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快乐、找到快乐,因为快乐不会自己送上门;知道关系比教育更重要,尤其是在对待亲子关系和上下级关系上,如果没有双方在关系上的融洽和理解,就谈不上任何的教育和管理。
(2)工作因素,其中包括时间性压力源、遭遇性压力源、情境性压力源、预期性压力源。
时间性压力源引起的原因包括工作过多及缺乏控制。导致工作过多的原因通常发生在大多数人只需要控制好自己所负责的环节时却希望控制整个工作环节,导致缺乏控制的原因通常发生在大多数人只需要对某些事情具有知情权的时候却希望掌握控制权。我们需要知道,工作中的某些情况我们是可以掌握的,而另外一些情况是我们完全无法掌握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认清这其中的能与不能。
遭遇性压力源,通常是由关系原因形成的,包括角色冲突、问题冲突及行为冲突。角色冲突是指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会同时担当不同的角色,而且不同时期自身对各个角色的定位不一样,身边的人对在不同时期你的角色定位也会不一样,当两者不一致或者冲突的时候,则会产生压力。比如很多职场新妈妈会认为应该把“妈妈”这个角色放在最主要的位置,照顾好孩子是最重要的,丈夫这时候如果仍然只把新妈妈当成妻子的角色,就会有被冷落的感受,而公司领导这时候如果仍然只把新妈妈当成员工的角色,就会产生新妈妈不敬业的感受。上述相互之间对新妈妈角色定位的偏差必然会导致新妈妈在这个时期的压力。问题冲突是指不同人对问题界定的差别所导致的冲突而带来的压力。比如在公司业务不景气需要缩减费用的时候,有的人认为裁员是最好的办法,而有的人认为缩减市场费用是最好的办法,那么针对问题的不同界定则会给双方均带来压力。行为冲突包括对他人评价引起的冲突(三个人团队中,两个人比较要好,另一个人就会出现猜忌)及别人言行对你直接的冒犯。针对行为冲突,我们需知道要首先控制自己的行为习惯、思考方式和工作责任,如果我们企图控制他人的上述方面,则会发现是徒劳无功的,甚至会增加双方的压力。因此最好是通过控制自己从而将压力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
情境性压力源,通常是由环境引起的,这个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是指令人不适的工作环境(拥挤、噪音、空气污染、工作设备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软件环境则是指快速的变革(外部政治经济环境,组织内部管理方式、规则、流程等发生变化)。上述环境的挑战会给处在这个环境中的人带来压力。
预期性压力源,通常是指对于未来即将发生或者预期发生的事情带来的担忧所导致的压力,它包括令人不快的预期(未来职业发展的迷茫或瓶颈)和对未来的担忧(比如结婚、生子、换工作等变化带来的担忧)。这些预期均会给当事者带来压力。
针对工作性压力源,我曾经也做过一个调研,调研报告显示,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通常会遇到如下压力:销售指标难以完成;公司管理方式及管理手段;开拓市场比较困难;销售知识、沟通技能不足,与客户沟通存在障碍;现在所从事的岗位工作技术含量低,没有发展前途;工作要求和职责不明确,工作起来没有头绪和方向;与上级领导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含下属或平级同事)。
上述这些工作压力源如果我们按照规律总结一下,其更多来源于工作本身和自我实现。职场人目前以工作为重心,近6成的压力来自职业目标是否能实现,4成来自工作能力是否能够被证明,可见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是另一大压力源。心理压力极大的职场人群主要是民营企业中26~30岁的一般管理人员。
(3)人格因素,是指由于不同人性格类型偏好之间的差异造成某些性格类型偏好的人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的压力。虽然上述提到的生活和工作因素会给人带来压力,但不同性格类型偏好的人对这些压力的感知程度会所有不同,而且应对和释放的方式也会因人而异。有的人需要通过和他人的交流、分享,而且往往在谈话过程中这种压力就已经烟消云散了;有的人则喜欢静静地一个人思考,通过不断地自省去寻找解决方案;有的人遇到压力时会直接面对并奋力将压力推倒,然后踩着压力的“尸体”昂首而过;有的人把压力视为人与人之间钩心斗角、办公室政治的衍生品。
综合上述各方面的因素,我们可以发现当出现下面几种情况的时候,压力会给人带来较大的负面作用——
当我们平时没有意识到压力源对我们构成积累性影响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发现这种积累从量变到达了质变。
当我们对事情失去控制时,尤其是预估到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时。
当我们企图控制自己或他人生活中的不可控制的因素时。
当我们面对自己的性格类型偏好不擅长的方面,尤其是短板的时候。
遇到上述类似情况时,最重要的就是应该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性格类型偏好的人是如何面对、解读和释放压力的。
三、不同性格类型偏好的人在压力管理过程中的差别
1.性格类型偏好导致的压力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性格类型偏好之间,正是由于差异才会导致相互之间的压力。一种性格类型偏好的人的突出之处往往就会给相对应的另一种性格类型偏好的人带来压力。比如,你的下属正在兴致勃勃地和你谈着对一个项目未来的憧憬和规划,你心里却在担心这个项目能否完成,而表面上又不得不认真地听他讲,这时候你觉得压力很大,而且竟然是来自于下属。又比如,你总是在开始工作之前就制订非常详细的工作计划并且在执行过程中还不断完善,而你的老板总是追问你结果如何,而不问你在过程中的努力和付出,尤其当你失败时,领导便对你进行指责,这时候你会觉得压力很大。所以,某些行为偏好对一些人来说是鼓励,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就会是压力和挑战。
通过对人性的洞悉可以帮助我们对压力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知,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压力过大会导致人体抵抗力的降低,从而各项疾病的发病率也会随之提高。通过对性格类型偏好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预防、面对和释放压力。
2.直接型(Direct)和间接型(Indirect)在压力管理过程中的差别
由于社会的期许,绝大多数人的行为会向社会普遍认可和推崇的方向来靠近。通常D型的人由于性格类型偏好的原因,自内心深处到外化行为都能顺应社会期许,可I型的人就惨了,白天他们不得不迫使自己侃侃而谈,而到夜晚回到家里又觉得筋疲力尽,总想安静下来给自己的内心充充电。如果周围人发现了这个原本是I型的人却不断把自己展现成D型的人,大家又会安慰说:“何必呢,就算有的时候你不说,我们也不会忽略你的,何必让自己这么难受呢。”结果I型的人压力更大了。
我们小的时候还会听到大人说出与上面完全相反的赞美,比如“这个小朋友真是谦虚内秀,别看他不爱说话,心里可有主意呢”。结果一些D型的人受此影响,白天努力克制自己倾诉的欲望,极力使自己变得内敛谦让,本想晚上回家发挥下自己能言善辩的口才,结果又没人听他说了,心情苦闷,压力又来了。
就上述两种性格类型偏好而言,I型的人通常会由于自我的纠结而感受到更大压力,通常压力来临的时候还会苦于没有倾诉对象更加感觉沉重,因而更容易受到相关精神和身体上的疾病困扰。
3.理性型(Rational)和感性型(Emotional)在压力管理过程中的差别
坦率地讲,在遇到复杂的问题,尤其是涉及钱和人的问题时,R型的人并不比E型的人感到事情更容易解决,他们也同样会感受到很大的压力。比如,公司由于市场原因而不得不裁减人员,R型的人通常在符合国家法律的前提下,更多地关注如何能减少公司成本、员工是否认真交接工作及财务预算可否有效执行。从客观的角度来讲,这没有问题,?但事实上会被其他员工认为没有人情味,接下来便会被孤立。
而E型的人更多考虑如何保证员工利益、如何平衡公司内部受到的影响、如何不影响人际关系,并且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此事能够圆满解决,甚至幻想被裁减的人员找到新的理想工作后主动提出辞职。结果到了最后往往被领导批评为做事拖拖拉拉、瞻前顾后、没有大局观念。
对于R型的人而言,其更多的压力是来自于当环境不允许她们事事有礼有节、保持客观的时候,任何不理智的情感外露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使他们不知所措。这时候R型的人会不断地强调“冷静,请大家冷静,不要让情感冲昏我们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避免人际冲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这并不意味着R型的人就没有任何感情、冷若冰霜,他们只是有自己特有的表达感情的方式并且不会经常流露,因为他们内心深处坚信不疑地认为,感情的流露、情绪的波动是影响事情成功的巨大阻力,因此也成了压力最大的来源。
E型的人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人际沟通中发生的分歧和冲突,这种冲突会迫使E型的人不断逃避和躲让。这种行为会让周围的人认为他们不愿坦然面对问题,仿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有时候这种态度还会招来别人的嗤之以鼻,因为大家认为这件事根本就和E型的人没有关系,又何必要这样躲躲闪闪呢。于是,本来好心想避免冲突发生的E型的人,一片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随之压力便向E型的人扑面而来,令其窒息难忍。
4.性格类型的偏好能否发生改变
从西方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性格在12岁形成后,是很难改变的,从东方文化的角度来讲,则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这并不意味着性格永远不会改变,当一个人面临突发的重大事件时,性格会发生改变,甚至是向相反的性格类型偏好严重地转化。有时候这种改变,我们自己是觉察不出来的,但在周围的人看来,你已经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一个他们完全不认识的人。一个D型的人平时高谈阔论,就算是口干舌燥也乐此不疲,但可能突然有一天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会让周围的人大跌眼镜。这就意味着,当人面临巨大压力时,他的行为会走向一个极端。
上述情况为什么会发生呢?当我们一时面临太多足以让我们产生压力的事件时,例如:重大疾病、突然失业、亲人去世、婚姻危机等,我们的精力会被这些压力严重消耗而得不到及时恢复,即像本章最开始讲到的那样,我们的应对机制已经应付不了这些压力了。接着我们就会出现类似失眠、酗酒,甚至是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行为特征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I型的人可能会一改内敛寡语的行为风格而变得脾气暴躁、喋喋不休。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大多数人都乐于助人,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时,总是会上去关心一番。但如果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就会好心办坏事。因此不要直接指出对方有问题或者用怀疑的口气发问,比如“你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怎么能这么做呢”等。有效的方法就是仅仅用客观的语气陈述对方出现的行为即可,比如“你最近好像不太喜欢说话了,你可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你最近的工作好像进展得不太顺利,我能帮你做什么吗”等。这些问题不是必须要让对方回答,而是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关心,而且这种关心是没有任何压力的。
四、有效的解压之道
由于压力多种多样、千变万化,因此就像上面所说的,你越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性格类型偏好,就越能减少与他人的冲突而产生的压力,以及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情和面对压力的状态,从而更好地释放压力。通常来讲,下面的一些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缓解压力。
1.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性格类型偏好
面对压力时,打败我们的不是别人,更多的正是自己。当无法改变外界环境时,你唯一能够改变的就是自己面对环境的心情和面对压力的状态。
此外通过了解他人的性格类型偏好,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这种偏好通常会和哪一类型的偏好容易产生冲突,比如D型和I型、R型和E型之间最容易产生冲突。而“孔雀型”不喜欢“猫头鹰型”的刻板守旧、“猫头鹰型”不喜欢“孔雀型”的疯疯癫癫、“老虎型”不喜欢“小浣熊型”的拖拖拉拉、“小浣熊型”不喜欢“老虎型”的铁面无情。当你了解这些差异时,你就会发现对方往往只是针对事,而不是针对个人;对方仅仅是在展现自己的风格,而不是反对你的观点。
2.勇于面对和承认环境中的压力和冲突
要正视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冲突和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这里有一个故事想与大家一同分享。
有一天女儿从公司回到家,一脸愁容。面对慈祥父亲的关心问候,也无精打采。她对父亲抱怨她的生活,抱怨世事艰难,好像一个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就出现了,她不知该如何应付生活。
她的父亲是位厨师,把她带进厨房。父亲先往三只锅里倒入一些水,然后把它们放在旺火上烧。不久锅里的水烧开了,他往第一只锅里放些胡萝卜,第二只锅里放只鸡蛋,最后一只锅里放入碾成粉末状的咖啡豆。将它们浸入开水中煮,一句话也没有说。
女儿咂咂嘴,不耐烦地等待着,纳闷父亲在做什么。大约20分钟,父亲把火关了,把胡萝卜捞出来放入一个碗内,把鸡蛋捞出来放入另一个碗内,然后又把咖啡舀到一个杯子里。做完这些后,父亲转过身问女儿:“亲爱的,你看见什么了?”?“胡萝卜、鸡蛋和咖啡。”
父亲让她靠近些并让她用手摸摸胡萝卜,她摸了摸,胡萝卜变软了。父亲又让女儿拿一只鸡蛋并打破它,将壳剥掉后,她看到的是煮熟的鸡蛋。最后,父亲让她喝了咖啡,品尝了香浓的咖啡,女儿笑了。她怯生生问道:“这意味着什么?”
父亲解释说:这三样东西面临同样逆境——煮沸的开水,但其反应各不相同。胡萝卜入锅之前是强壮的、结实的,毫不示弱,但进入开水后,它变软了,变弱了。鸡蛋原来是易碎的,它薄薄的外壳保护着液体状的内心,但经开水一煮,它变硬了。而粉状咖啡豆则很独特,进入沸水之后,它反而改变了水并让周围空气都充满了咖啡的香浓。“哪个是你呢?”他问女儿,“当逆境找上门来时,你该如何反应?你是胡萝卜,是鸡蛋,还是咖啡豆?”
读完这个故事,你也可以想一想,你是变软弱了、失去了力量的胡萝卜,还是可塑性强的鸡蛋,亦或是改变了开水的咖啡豆呢?问问自己是如何对付逆境的吧!
3.善于从负面情绪中发现正面积极的意义
如下这些原本负面的情绪,当换个角度考虑时就会发现它们正面积极的一面,请发挥你的正能量、爆发你的小宇宙吧!
恐惧,一种高能量的情绪,恐惧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度,并能使防范意识增强,这对我们提高对潜在问题的警觉性很有帮助。它使我们获得本不能得到的信息,使我们迅速作出反应,并在必要条件下选择逃避。
无可奈何,已知的办法全不适用,需要创新与突破思考。
内疚,这是建立在爱和同情的基础上,与评估是非对错连在一起的情绪。当我们做错了某件事、或自我判断自己做错了某件事、又或者没有做我们应当做的事情时,我们会用自责来折磨自己,然后,在控诉完自己之后,就会开始内疚。而此时,我们可以尝试更富有建设性的评估方法来取代内疚。
紧张,它的出现真是太好了!能让我们有额外的能量去保证成功。
害怕,不甘愿付出或者觉得付出的大过得到的,它促使我们对所期望的东西重新进行评价及对实现期望采取的方法进行重新调整。
生气,一种高能量的情绪,可以被用来帮助我们作出反应并采取行动,可使我们能够克服那些本不可逾越的障碍和困难。它经常与我们不喜欢的情况连在一起,它为我们提供能量使我们采取行动对这些障碍和困难作出反应。生气就是鼓起,一鼓作气才能成功。
悲伤,一种能促进深沉思考的反应,能更好地从失去中取得智慧,从而更珍惜目前所拥有的。
后悔,提醒我们找出一个更好效果的做法,同时让我们更明确内心价值观的排序。
左右为难,说明内心价值观的排序尚未清晰明确。
惭愧,一件表面上已经完结的事,但还需要采取行动使情况完善。
失望,发生在所期望的目标已确定但没有实现的时候,是一种能促使对期望作出重新评价及对实现期望目标所采取的方法作出重新调整的信号。
讨厌,需要摆脱或者改变的提醒信号,帮助我们去找出改变及摆脱的办法。
愤怒,一种高能量的情绪,可以充分调动身体的能量,准备对一个不愿接受的状况作出改变的行动。
压力,转变为动力之前的准备,就像弹簧一样,压得越低,弹得越高。
忧虑,一种高能量的情绪,它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就要发生但后果令我们担心的事情上,让我们处于精力集中的状态并将其变成兴奋,为我们提供做准备的能量。
痛苦,使我们能避开危险,并是提升人生经验的信号。
五、各种性格类型偏好的人在压力管理时的注意事项
针对缓解压力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及注意事项,我们要再重点分析一下不同性格类型偏好的人应该如何加以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