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问题女孩成长方案
43623900000010

第10章 期望,不能承受之重

各方面都很忧秀的姐姐一直是妹妹学习的榜样,妹妹也在努力地追赶着。然而,时间久了,积累的压力终于在高考到来时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我是在从北京到成都的火车上认识这对夫妻的。

一天一夜的漫长行程,使我身边的旅伴显得重要起来,软卧车厢那狭小的空间虽然隔开了外面的喧嚣,但有时候也有些沉闷。

再加上那种萍水相逢的陌生感对于如此爱说话的我来讲,无疑是一种煎熬。

我对面是一对像是夫妻的中年男女,我的上铺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严重的气喘病使他一上车就躺在卧铺上几乎不动。

不存在与老人讲话的可能,我转而向那对夫妻寻求交流,就是闲聊也能打发时间嘛,我这样想着便很主动地同他们交谈起来。

“到北京出差吗?”

我是那种笑容比较憨厚的女人,同陌生人打交道,除了我要设防,一般不会有人对我戒心过重。

中年女人正忙着从兜里往外掏水杯,听我问他们,连忙露出笑容。

“啊,不是,我们是专程来看女儿的,她今年硕士毕业,我们来参加她的毕业典礼。”

说着,夫妻两人对视一笑,那种满足、那种骄傲全都挂在脸上。

终于完成了望女成凤的心愿,我可以理解他们的这种喜悦,也能够分享他们的喜悦。

“真不简单,您女儿是在哪个学校毕业的?”

“北大,她大学就是在那儿读的,这会儿总算如愿以偿留在了北京,我这个女儿,从小就有志气。”

“是啊,现在的孩子大多数缺乏的就是这种志气,其实,聪明倒是都聪明,就是不肯学。”

看到这对夫妻对女儿如此满意,我想起了自己那学习成绩左摇右摆的儿子,不由叹了口气。

对面的中年女人一看就知道是个知识分子,她戴着细巧的金属边眼镜,头发讲究地盘在脑后,那没有光泽的黑颜色很像是用了过量的染发剂。

在上铺待着一直看报纸的中年男人,头发已经掉了大半,围着头顶的那圈也稀稀疏疏。他们是那种走在大街上便会被人流淹没的特别平常的人,可是,培养了一个硕士毕业的女儿足以让他们特别起来,这是我对他们观察后的感觉。

听到我的叹息,中年女人关心地问我:

“您的孩子多大了?正在读几年级?”

她一副对读书的孩子很有把握的口气,我不由赶快接茬:“11岁,正读小学五年级,我可对他的将来没有那么高的期望,这孩子太贪玩了。”

“是男孩子吧,这一点女孩就比男孩强,学习上能坐得住,不过,您的孩子还小,将来还是要好好培养他的。”

“看样子您是老师吧?教育孩子这么成功。”

我跟我的旅伴套着近乎,为的就是有个话题可以继续聊下去。

“哪里,哪里,我是搞档案管理工作的,我先生,”女人指了指上铺的男人,“是搞历史研究的,我们都是厦门大学毕业后又分回成都老家工作的。”

“怪不得你们女儿这么有出息,您跟先生都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吧,您这个家庭环境出一硕士那真不算什么。”

我的话让中年女人高兴起来,不过,也就是瞬间的工夫,她的脸色便又沉了下来,一直特别灿烂的脸挂了一层淡淡的薄霜:

“大家都这么说,我跟老周(看样是她先生的姓)做了一辈子学术工作,也都是高级职称,我们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可子女各异,我这个硕士毕业的是大女儿,她从小就很替我们争气,我还有个小女儿,生活上她享受得最多,可学习上她就不能同她姐姐比了。”

“怎么,你还有个小女儿?”

“是啊,本来有了她姐姐,我就想算了,一个孩子也将就了,可老周特别想要个男孩,又要了一个,还是女儿,不过我们也很高兴,两姐妹,有商有量地多好呀。”

“那您现在这个小女儿是不是也在读大学了?您可真有福气,两个女儿将来象两朵花似的,守着你们夫妻俩,你们就跟着女儿享福吧。”

见中年女人提起小女儿就有些垂头丧气,我连忙用实在话宽慰她。

哪有那么多福气哟,我大女儿是没得说,从小到大都规规矩矩的,学习上从来不用大人操心,这不,一路名校读过去,高考时还在我们成都拿了语文科的状元呢。

小女儿比她姐小五六岁,她出生时我和老周的工作都不错,家庭环境也很好,从小就一切为她服务,节省出所有的时间让她学习,可这孩子爱好太多了,就是文化课上下的功夫太少。

小学还好办一点,有点小聪明能对付过去。可上了中学,就得完全靠刻苦了。这时候她姐姐考上了北大,原本想给她点压力,让她能赶上去,可她说:‘我才不愿向我姐姐那样成个书虫子,离了书和学校就晕头转向,我就不信不上北大我就成不了材了’。

为这事我和老周批了她一顿儿,看她哭得也挺可怜,知道她已经肯认错了。

“这孩子以后是不是就不错了?”

听说这女孩肯认错,我放下一点心来,因为好多女孩在这时候,就因为给她的压力太大,容易走偏。

“这以后在学习上,我这小女儿是不太用操心了,她挺聪明,比较勤奋,虽然还是讨厌在她面前提她姐姐,可在学校里她一直都是前10名,老师说,考进大学是没有问题,只是能不能考进北大还得看她个人的努力了。”

“这孩子有她姐姐在那儿比着,压力是够大的。”我有些理解地对中年女人点了点头。

就是呀,在她读了高中以后,她就完全变了个人,过去爱说爱笑爱调皮,我和老周整天教育她,要有点女孩子的样儿,可她就是安静不下来。

到了高三,功课越来越紧张,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我跟老周基本上听不到她说话了。

每天一早去学校,晚上上完晚自习才回来,进门书包打开继续学,几乎每天都要到凌晨两三点钟。

我和老周知道女儿辛苦,但也不好说别的,难得她有这么大的劲头儿,我们高兴还来不及,真想不到女儿大了,倒这么知道用功,我和老周都认为女儿懂事了。

有时候,她姐姐从北京来电话也叮嘱我们别让妹妹太疲劳作战了,那样反而会影响她的学习效果。这些话我们都没敢跟小女儿讲,她稍一松劲儿成绩就会掉下来,我们不能让她掉以轻心。

有几次我看女儿的脸色不好,想让她休息几天,可老周说,这种时候苦一点怕什么,等过了高考那一关,我们送她去海南度假。

高中整整三年,我们小女儿几乎没有出过成都,每天都是学校和家两点一线。

她原来爱好挺多的,唱歌、跳舞、打羽毛球、集邮什么的,上初中的时候她可活跃了。就是自从她姐姐考上了北大,我们对她要求也高了,老师和同学也经常说她,你姐姐上了北大你还不考个清华吗!

这些压力一下子让她变得沉默寡言,从来不主动与我和她爸说话,我们说什么她也只是听着,从来不发表意见,也不表示态度。

论生活条件,我们真是为她创造了最好的,我们收入挺高,她姐姐自己勤工俭学不但能解决学费还经常给我们寄回点儿来,我这小女儿真赶上了好时候。

我经常对她说:‘我们家就剩她这一个心愿了,如果她再考上了名牌大学,我们一家四口要多美满有多美满。’

有时候她会反问我:

‘我要是考不上呢?那咱们家就不美满了是吗?’

我说:‘只要你好好努力,不会考不上的,我们这样的高知家庭,又有你姐姐在那儿,你也不会比她差的。’

我一提姐姐,她就不吭声,我知道她心里是跟她姐姐憋了股劲。我想这样更好,压力变动力,也许会使她更用功学习。

不过,女孩子大了,就不像男孩子那样容易专心。她自己不分心,还有些乱七八糟的事来分她的心呢。

我们女儿在高二的时候,就收到了男孩子的情书,听说那个男孩子在她们班还是班长、学习委员,他写给我女儿的信上还用英文写着‘I love you’这样的词儿,我和老周一看这还得了,这不是公然早恋吗?

可看看我女儿什么事没有,照样每天上学放学,晚上学习到凌晨,我想她哪有时间去恋爱呀。

不过那封信可是从她的抽屉里翻出来的,为了掌握这孩子的思想动向,我经常翻她的抽屉,看她的日记,她在想些什么从来不对我们说,我们不这样就无法掌握她了。

现在的社会这么复杂,这一代孩子生活条件又这么好,想让他们少走弯路,就得事事处处把握他们。

那封信看样子是女儿刚刚收到的,女儿的日记总是老一套,像流水账一样,看不出什么事来。

“你们看女儿的信和日记,她知道吗?这样做是不是不太合适?”

与中年女人聊着,我已经越听越不对劲儿,他们对孩子的管教与看法都让我有一种不太认同的感觉,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在他们这种教育方式下会成功吗?

这都是让孩子搞得没有办法,她什么也不跟你说,在学校有什么事,她自己有什么想法我们从来不知道,我们只有通过这种办法来了解她。

我和她爸也知道这样不好,可不这样,出了问题我们再想对策,不就晚了吗?

就说这次那封男孩子写的信,我要不是翻她的抽屉,能发现吗?要是发现晚了,两个不懂事的孩子真的发展成恋爱关系,再做出点什么事来,那我们女儿不就毁了吗?

晚上,女儿回来,见我把那封信放在桌子上,也特别不高兴,她说:‘你们怎么随便翻我的东西,你们也太不尊重我的隐私权了。’我当时就说她:‘你才多大呀,有什么隐私可谈,这封信要不是我发现得早,你不就要出事了吗?’

她爸也说:‘你妈说得对,你这么小就早恋是很危险的事情,你这样做迟早会毁了自己,我们就是要及时让你刹住车。’见我们说得这么严重,女儿也哭了:‘你们都说些什么呀,那是愚人节我们班长跟我开的玩笑,你们就当真事了,我现在有时间有心情谈恋爱吗?你们以为我就那么轻松?’

可开玩笑也没说“I love you”这种话的呀,这说明这个男生也太不严肃了,这种话能随便说给女孩子听的吗?

‘你们不相信可以去学校问老师,反正,我不是那种女孩。随你们怎么去想!’

女儿说完进了她自己房间,再也没有出来。

我和她爸一筹莫展。

想就此放手吧,这事的确不是件小事,万一有问题,女儿的大学梦就会被搅黄。现在的孩子琢磨不透,也不能光听他们的,有时候,他们自己觉着没事儿,可事情就发生了。

我越想越后怕,跟她爸商量还是到学校去一趟,跟老师见个面,把这事儿给落实一下,如果真的是开玩笑,那么也让老师借这个机会教育一下那个男生,如果真的有问题,那还得赶紧采取措施。

过了几天,我和老周一起去了女儿学校,老师见我们夫妻俩一起来了,就有些惊讶,问出了什么事。

我们把那封信给老师看了,老师也说,这是他们班上一个很优秀的男生的笔迹,估计是跟我们女儿开玩笑。老师请我们做家长的放心,马上要高考了,他会留意班里的这些孩子的动向的。

老周还详细了解了那个男生的一些情况,包括他父母的工作单位和家庭情况,老师一一做了解释,最后还说我们女儿在班里的成绩属中上等,如果再努力一把就更好一些,他让我们回家督促女儿再用功些。

事情既然已经问清楚了,我的心也放了下来,可老周在左思右想后说:不行,我得给这个男生的父亲写封信,领导干部首先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不能让孩子在班里对女同学轻易地就说“I love you”这种话,我估计他父亲肯定不知道孩子在学校里的这种表现。

我听女儿老师介绍,男生的父亲是某局的主管局长,还是个市级的领导干部。

但是给他父亲写信这件事我觉得老周有些小题大做,可老周坚持他的意见,他说我们这也是为那个男生负责,早让他的家长知道儿子的思想动态,就早对那个男生的成长有好处,我们这是在做好事。

“可你们这样做,会出问题的。”

中年女人的话让我为那个无辜的男孩担起心来,如果真的是一场误会,岂不是要伤害两个孩子的自尊心。

我们夫妻俩也是一心为那个男生着想,谁想到那个男孩的父亲一收到老周的信,就去学校找他了。

这一下他们班上的同学都知道这件事了,搞得老师工作很被动,也让那个男生很尴尬,我女儿回到家便冲我们发了火,说我们是一对不仁不义的父母,把她给害惨了。

我们说:‘这都是为你好,为了你能考上大学,要不这样,整天考虑那些男欢女爱的事儿,学习能搞好吗?’

我的话让女儿特别反感,她说我们是心态不健康的人,老把他们往坏里想,其实,他们女生男生在一起都很纯洁,只有大人们才会想那么多,那么低级趣味。

我承认女儿说的话有些道理,我们成年人都从那时走过来,有些时候难免想得多点,可防患于未然也没什么错啊。

不过这件事让女儿受到很大伤害,本来她说话就少,这样一来我们更无法沟通了,到了后来,她有什么必须要告诉我们的事,都是写一张条放在电视机上,然后,让我们再写一张条给她放在桌子上。

老周说过她几次,她不说话也不看我们,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我当时就有些后悔,觉得以前做得太过分,把女儿给伤得再也不信任我们了。

可老周说,没事,女儿是压力太大,青春期的女孩子变化都会很大,过了这一段时间就好了。

到了后来学校让学生摸底报志愿,按照老师的意见我女儿报二类院校把握比较大,她自己也希望报考二类专业院校。

可我们夫妻俩商量来商量去还是希望女儿报考一类院校,北大、清华什么的,将来考到北京,与她姐姐也有个照应。

老师说如果真报也没什么不可以,女儿潜力很大,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可以再努力一些,也许会爆个冷门,让大家吃一惊。

老师的乐观和信心也鼓励了我们,回到家里,我们一起做工作让女儿报考北大,像她姐姐一样考到北京去。

女儿一直不表态,我和她爸苦口婆心地开导她,要知难而进,善于向命运挑战,只有这样才能打赢这场战争,成为我们家第二个强者,第二个骄傲。

‘我是不是别无选择,我是不是只有考上北大才是你们的骄傲,可我再强,不也就是个第二吗?有我姐姐在上面,我永远成不了第一,对吗?妈妈,你为什么不先生我,反而生了姐姐,你为什么不让我在姐姐前面考北大,那样,她就得照我的样子去做,而不是我要照她的样子去做!’

女儿哭了,她哭得很伤心,很无奈。

我这个当母亲的心里也不好受,可是没有办法,现代社会竞争这么激烈,读不了名牌大学将来就没有好的出路,我们做家长的又何尝愿意这样逼孩子去选择。

最后,女儿很坚定地在模拟志愿书上填上了清华大学,这让我和她爸都有些喜出望外,我们的孩子果然不会让我们失望。

中年女人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上铺的老周要喝水,她把杯子递了上去。

老周喝完水借机跟妻子咬了几句耳朵好像嫌妻子话说得太多。中年女人点着头:“我知道,知道,没事闲聊天呗,又没说别的。”

看来研究历史的老周的确有点思想工作者的眼光,他看出来我对他女儿的事情感兴趣了。

“那后来怎么样?她考上了吗?”

不知不觉,我已经把自己融入了这个女孩的命运之中,好像一下子和她成了朋友,对她的生活及命运极为关注。

中年女人犹豫了一下,拿起老周用过的水杯放在嘴上,我发现她并不是想喝水,而是在掩饰她的思绪。

我觉着自己有些过分,刚刚认识不到24小时,便让人竹筒倒豆子地讲那么多故事,这似乎是不太可能。

可是这个女孩的结局太让我牵挂了。

见中年女人无意再讲下去,我有些着急,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又问了一句:“你女儿是哪一年考的大学?我记得有一年特别热。我一个参加高考的外甥女还昏倒在考场里呢。”

就是去年,天热得要死,正好是我们女儿要参加高考的时间。那段时间我们楼里家家开空调,电线都超负荷运作,天天烧保险,天天停几个小时的电,这可把我们急坏了,正是关键时刻呀。

这时老周过去的一个学生打来电话,请我们把女儿送到他承包的大酒店去,一日三餐免费,住宿费给我们五折优惠。

这是天大的好事,到三星级大酒店里,中央空调很舒服不说,还很安静,对于女儿高考的最后冲刺来说这是足够好的条件了,哪怕花点钱,我们也没有怨言。

开始女儿还不想去,后来,我们楼里停电停得实在不像话,老周就找来一辆桑塔纳把女儿的参考书和学习资料全部给送到酒店去了。

那时距高考大概还有一个月,明显地看出女儿紧张起来了,她在最后报志愿时还是坚持报了清华,我们都知道她在做最后的努力。

本来我很想对女儿说,考考看,不行明年我们再复读,反正家里不需要她过早地出去谋生,今年考不上可以明年再考,女儿这么紧张、疲乏,我也很心疼。

可这些话始终在我嘴边没有说出来,我怕在这种时候伤女儿的自尊心,打击她的信心,我宁愿在她考得不好的时候再去原谅她、宽容她。

女儿到酒店住下了,我和老周有时候晚上去看看她,有时候打电话问她需要什么。

女儿的情绪一直不是很稳定,而且,吃过饭就想呕吐,她爸请了个大夫给她看了看,说她可能是由于情绪过度紧张导致的神经性消化不良,胃肠功能有些失调。

大夫建议女儿出去散散心,把自己从题堆里解脱几天,调整一下考前情绪。考虑到女儿的实际情况,我和老周也有让女儿出去放松一下的打算,可女儿拒绝了,脸色苍白的她吃了几粒大夫给的抗呕吐的药,便催我们赶快离开酒店,她要专心复习功课了。

回家的路上,我和老周却没有心情说话,想想女儿那消瘦的身体,真不知道我们的心肠为什么会这么硬。

见我流了泪,老周就说:‘自古以来,在学习上不施加压力就是不行,过去咱们考大学哪有现在这个条件,住宾馆、吃酒店,还有服务小姐随时服务,如果这样再考不上,那就不是我们的责任了,咱们当父母的也对得起孩子了。’

中年女人说到这里,眼角渗出了泪花,她赶快用手去拭,却差点把眼前的杯子打翻。

上铺的老周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看报纸了,他静静地躺在那儿,两只眼睛盯着软卧车厢的天花板,好像也陷进了追忆之中。

这对一直为大女儿的成功满面春风的中年夫妻,回想起小女儿面临高考鏖战的前夜仍是心有余悸。

是啊,每年那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壮烈时刻,会有多少这样的父母长夜难眠。孩子参加高考像是在争取第二次生命,做父母的又何尝不是要脱层皮,这种艰辛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有体会。

我也沉默着,好像在陪他们回味那些令人难忘的时刻,为了女儿他们的确该做的都做了,可最后的结果还得女儿自己去把握。

这就是时代给她们的选择,她们只有承受。

火车走得很快,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下来,车厢里一片柔和的灯光,似乎将我们之间这个残酷的话题笼罩上一层不真实的温柔。

“她……她……考得怎么样?”

尽管有些唐突,可我实在太想知道答案了,我想也许只有这样主动一些,才会尽快地知道结局,我实在不是个有耐心的倾听者。

没想到我一问这个问题,坐在我对面的中年女人和上铺她的丈夫神情有些异常,上铺的老周甚至探了一下头,想要看看他妻子究竟是什么表情。

我马上意识到自己问了不该问的话题,对于这么为女儿骄傲的他们来说,高考落榜也许是耻于谈起的往事,尽管对于一个考生来讲,这只是几种结局中的一种。

为了挽回我的冒失,我连忙自己打了一个圆场:

“其实,这高考也就是重在参与嘛,只要咱们孩子尽了力,那结果都不是最重要的,有遗憾说明还有机会。”

我知道自己的这套话有多么虚伪,可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让刚刚认识的旅伴放松他们沉重的心情。

“咱们都想得太简单了,现在的孩子可不是咱们想象的那样,他们什么都可以不跟你说,但什么主意都敢拿,什么事都敢去做。”

我的话音还没有落,中年女人却说了句这样很无奈的话。

上铺的老周仍是很注意地看看妻子的脸色,一副很失措的样子。让人感觉他除了一肚子书卷气,别的什么也没有。

“现在的孩子是不能跟过去的我们比,可那些特有主意的也是少数,大多数孩子还是比较依赖家庭,独立性差。”

见中年女人话锋突然转了,我也只得跟着她的思路走。

“是呀,我那女儿虽说前边有个姐姐,可她从小在我们身边没有离开过,她怎么会说走就走了,连去了啥子地方也不跟我们说,我们这当父母的倒像是被她给抛弃似的。”

“您是说,她……她走了吗?”

中年女人的话让我有些吃惊。

去年的高考,我的女儿根本没有参加,她在离考试还有几天的时候,离开了酒店。连个招呼也没跟我们打,只给家里寄了一封信来,说是她要出去闯荡一番,让我们别牵挂她,你说,有这样的孩子吗?

她在酒店住了将近一个月,她爸最后光结住宿费就好几千元。可她连考试也不参加,就这么扔了一屋子书就走了,把我和她爸的心都给伤透了。

她老师也为她可惜,说要是状态好,考上清华也不是不可能,实在不行明年再复读,对她来说有的是机会,她就这样放弃了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那她到底去了哪儿呢?现在有消息吗?”

“春节的时候来了个电话,说她在外面挺好的,让我们别牵挂,我苦苦求她让她告诉我们她到底在啥子地方,靠什么生活?她就把电话给挂断了。”

“这怎么可能?难道她就不想家吗?”

一提这个问题,中年女人的眼圈红了,上铺的老周也沉沉地叹息了一声。

“她说她一点儿也不想这个家,这个家留给她的都是恶梦,她要把这一切都忘掉,所以,希望我们不要到处找她。”

“她姐姐呢,难道她跟姐姐也不来往吗?”

原来她很讨厌提姐姐,可这次我们到北京见到大女儿,大女儿让我们放心妹妹的事,因为,小女儿经常跟她通电话,但是,从不说她的具体地址,她姐姐问她在干什么,她说打工养活自己,问她具体在做什么,她不说。

大女儿也总劝我们,改变过去的那种方式,不要老把她上北大的事讲给妹妹听,她说小女儿就是因为承受不了这种压力,才在最后关头逃避了高考,应该说,小女儿的选择跟我们的教育方式有关。

开始我和老周都有些不服气,我们付出了这么多,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让她自己有个好前途,我们做了能做的一切,她有什么理由临阵脱逃?

后来,看了女儿写给她姐姐的信,我有些明白我和老周对她是过于苛刻了,我们把期望值定得太高,以至于让女儿感到了恐惧,绝望之余她只有选择离开。这样她就可以不必承受因为没有超过姐姐而遭受的打击。这是她能够做的唯一的选择。

我不知道是该同情这对为女儿鞠躬尽瘁的中年夫妻,还是那个茫茫人海不知漂泊在何处的高中生。车到成都,我跟这对中年夫妻互道珍重,各自分手,此时,我跟他们说我是搞专业创作的作家,这次来成都也是为了一次采访。

他们惊讶了一阵儿,然后,又有些释然,力邀我采访结束后,到他们家去做客。

在成都的采访任务结束后,我犹豫了半天,最后,因对那个高考前离家出走的女孩的牵挂,我还是拨通了他们给我留下的电话,告诉他们还是很想跟他们聊聊他们的小女儿。

中年女人考虑了一下,让我先到他们家再说。

这是一套三居室的房子,这么多年以来,知识分子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真是不争的事实。

小女儿的房间收拾得很漂亮,笔记本电脑因为主人长期不在显得有些落寞,却明亮如初,中年女人说:“女儿虽然不在,可她的房间我每天都收拾,万一哪天她一步闯进来,看到屋里有灰尘,她会怪我的。”

中年女人说着眼圈又红了。

我只好安慰她:“您别着急,这孩子只要给你写信,说明她还惦记着这个家,她会回来的。”

这时老周把话茬儿抢过去说:“现在我们也想通了,这孩子大了出去闯一闯也是好事,只要她不走歪道,长点见识,丰富丰富人生对她来说也是在大学里面学不到的,她愿意这样安排自己的人生,我们也不会再反对了,毕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嘛。”

才几天工夫,这夫妻俩的口气已跟在火车上与我交谈时截然不同了。我不禁为他们变化得如此之快感到惊奇。

我谈了想把他们小女儿的故事收到我最近正在创作的《问题女孩成长方案》一书里的想法,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出身的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没有意见,只要对现在的孩子有启发意义,让他们怎么做都可以。

临分手,我有一个问题忍不住要问他们:

“可以问一下吗,周教授,我想知道你们对孩子的想法怎么会转变得这么快?”

老周笑了,他走进里屋拿出一个日记本,“是我女儿的日记教育了我,也改变了我,以后,我真的需要学会去理解这一代孩子,而不是盲目地给他们来安排。”

“日记?那不是流水账吗?”

我记得在火车上,中年女人说女儿的日记是流水账。

哪里呀,这个丫头鬼精哪,她留在家里的那本是专门写给我看的,所以,像流水账。这本记着她真实想法的日记是她每天带在身边的,前两天,她为了让姐姐理解她的临阵脱逃,便把日记给姐姐寄过去看。

我们到北京,大女儿就把它交给了我们,说让我们好好看看,就知道该怎么去理解小女儿了,这不,回来的当天晚上,我们夫妻俩一夜没睡,把日记看完了,看来有些事是我们错了。

“这日记能借给我看看吗?也许,我会找到很多对别的女孩有用的东西?”

“这……”

中年女人有些犹豫。但一直不怎么主事的老周好像拿定了主意:“这样吧,于作家,我正巧要把日记再寄回北京大女儿那里,如果您要看,不妨带在身边,等到了北京,让我大女儿到你那儿去取一下就可以了。”

返回北京的一天一夜,我是在这位女高中生的日记的陪伴下度过的。

我看到了她的很多想法,以及很多无奈,看到了一个少女在人生路口的彷徨,我虽然没有见过这个女孩,可我仿佛已在与她促膝交谈着。

我相信她的好多话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想说的,我也相信她是非常懂得人生的女孩,就因为这一点,我相信再一次踏上家门的她,一定会是一个坚强、自信的女孩。

因为社会是最好的大学。

征得了这对父母的同意,我在这里选了一篇她的日记,也许,这点点滴滴的心灵独白会让我们学会理解一个18岁的女孩,学会尊重她们,接受她们,然后,跟她们做朋友。

5月30日 天气睛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18岁了,不知不觉我已经成了大人,可我在父母面前永远都是小孩子。他们帮我安排了生日宴会,我没有去,我借口要复习功课躲开了他们,我想自己待着,静静地度过这一刻,虽然孤单却很放松。

我知道这样很对不起父母,毕竟,为了我的生日,他们请来了姑姑、舅舅那么多亲戚,可我不愿意陪着他们一起笑,我笑不出来。对我来说,18岁远远不是一个可以开怀大笑的年龄,我肩上背负的压力过于沉重,我需要努力再努力才有可能达到那么多人期望的高度,可这有多难呀,只有我自己清楚。

可无论怎么说,18岁来了,我就得接受它,承担它,给它一些辉煌。18岁的我也许不会是一个成功者,但我会是一个很努力的人,大学梦对我来说不是唯一的,丰富、充实,哪怕有些坎坷的人生才是我最想要的。三毛18岁时已浪迹在西班牙,遇上了从此追随了她8年的荷西。这种浪漫虽然动人我却从不奢望,我只希望生活给我更多的机会,让我知道可以改变命运的路有很多条,我现在祈盼18岁给我带来更多的自由,我要自己选一条路走走看,而不是总踩着别人的脚印向前,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给了我18岁。我虽然从不对你们说,我很爱你们,可是,我珍惜生命的机会,我是在珍惜你们给我的爱,虽然,我的18岁很沉重,可是,鸟儿只要有翅膀,它就总想飞翔。哪怕窗外正下着冷冷的雨,哪怕翅膀会被雨水打湿。

18岁,让我知道这一切都会过去,因为,云层上面一定会有阳光。

心灵思索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但合理利用期望产生的巨大作用,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期望过高,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期望过低,会让孩子认为父母不重视自己,心生自卑;只有恰到好处的期望才能成为孩子前进的强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