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4364500000098

第98章

第二卷第六章第三节 “奔奔族”哪里来的心理负荷

开心一刻

“土豆,不好意思,这次老同学聚会我去不了了,明天就要去广州出差。”

刚给大学时代的哥们儿通完电话,付波立马又拨通了老婆的手机:“老婆,你别买菜了,我们公司对面刚开了家超市,在促销打折,菜很便宜。”

挂了电话,付波疲倦地靠在椅背上,揉揉肩膀,闭上眼睛想休息一会儿,这时通知来短信的手机铃声响起,付波一看,是银行催缴信用卡欠款的通知。每到月底,这样的催缴短信总是会准时地提醒付波自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卡奴”。不!等等,除了卡奴,自己还是房奴、车奴!想到这里,付波无奈地一笑。

为了增加家庭收入,付波在外面找了份兼职,每个月能多收入2000多块。他现在是有事不敢请假,有病也要硬撑,同事聚餐、同学聚会能躲就躲。在单位里,付波还有三个同病相怜的“战友”,他们几个中午休息的时候常会聚在一起聊聊各自的心事。

昨天中午,其中一个“战友”对付波他们说:“我现在也谈不上什么事业,也不知道该往什么方向发展,我只知道要早日还清房贷,要多赚点钱赡养双方的父母,日后要为孩子准备教育经费。说实在的,我现在有点迷茫,不知道每天忙来忙去到底是为了什么。”“战友”指指桌上的台历说:“明天要去上海出差,下个月的工作也排得满满的,连喘气的时间也没有。”

付波回过头看着这个“战友”空空的座位,想到明天自己也要出差,想到月底还要还房贷、信用卡欠款,他感到了深深的疲惫。

开心学心理

付波和他的 “战友”们是典型的“奔奔族”。“奔奔族”指的是身处于高房价、高物价、高医疗费用的“三高时代”,在都市中努力拼搏的当代人。他们焦虑、不安、慌乱、紧张、敏感,他们虽然在不停地追逐,想要获得舒适、惬意的生活,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无法确定自己追逐的东西到底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人生意义,由此迷茫、疲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奔奔族的这种心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典型的社会性焦虑恐惧症。恐惧症是社会外部压力对个人造成的最为可怕的心理疾病之一。研究显示,成年人中每10人大约就有1人患有焦虑恐惧症。是什么让我们感到恐惧呢?各种外在的生活事件会有意无意地向人传播“忧郁”和“烦闷”的情绪信号,继而形成压力效应,出现不愉快的生理感觉和反应,由此表现出对社会的抗拒与抵触,甚至是逃避。

生活的现实注定现代人四处奔劳,无法停歇,但在辛苦打拼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那么,如何消除焦虑恐惧症对奔奔族的伤害呢?

奔奔族大多处于25~35岁的社会中坚年龄,感情、成家、事业、理想等人生重要的课题无不聚集在其中,是一个最为关键的打基础的时段。然而,这一状态具有暂时性,熬过了这个阶段,以后的人生道路就平坦得多了。纠结于个人的喜怒哀乐往往更容易被负面的情绪所左右,这时候,我们需要去接触更多的人,体验更多的事情,能让我们转移视线,分散注意力,在正视社会和自己的同时,认清自己人生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