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幽灯奇谈
43679900000032

第32章 奁艳(22)

出了王府的胡同,外面便是大街,做买做卖沿街吆喝,正是一派人间的烟火气象。于素仙也有日子没上街了,不由东瞧西看,忽听卫宗昌说道:“京城如今的光景远不如当年繁华,可见民生凋敝。皇都尚且如此,大清......”他沉吟,见于素仙正看着他,淡淡笑了笑,“大清的气数只怕要尽了。”

于素仙没料到他说得如此犀利:“今年四月,朝廷不是还发布内阁官制,要学西方君主立宪,庆亲王出任总理,组建内阁,《京报》上说得天花乱坠,说此乃大清肱骨脊梁,自此后必将国泰民安,四海升平,一时间洛阳纸贵,当天的报纸抢都抢不到。”

卫宗昌似嗤之以鼻:“如今内忧外患,朝廷里光党争就分了四派,前几年一直在争夺君主立宪政改的主导权。组阁之后,内阁里十三个国务大臣,汉族仅四人,满族九人,皇族竟有五人,换汤不换药。立宪派失望透顶,大多投靠了革命党。重臣忙于争权夺势,荒废民生,帝国的大厦早就该倒了。如今两广革命党动作频频,估计最迟年底便要有暴动,大清的江山是保不住了。倾巢之下焉有完卵,郡王倒台也是早晚的事。”他看向于素仙,“你有什么打算?”

于素仙淡淡说:“郡王那样的大树尚朝不保夕,我又能怎样,随遇而安吧。”

“听说福晋认了你当干女儿?”

“八爷连这都知道?”

“府里的老嬷嬷说的。不过恕我直言,她当你做半个奴才使唤,也不见得有多亲厚。”

“卫八爷,有句老话,看破别说破,有些事揣着糊涂过得舒坦些。”

卫宗昌一怔,于素仙却自顾自往前走,他摇摇头跟上,看来她也并非如自己想得天真。于素仙也不愿在这个话头上多说,便问道:“京城里小庙多,叫白衣庵的也有几处,这个白衣庵在那儿?”

卫宗昌道:“在铁锁胡同。白衣庵里大多供的是白衣的观音大士,单这一座不同。”

“哪里不同?”

“这里是一处戴孝出家的‘私家庵观’。听说主家是个美貌女子,没出嫁就死了未婚夫,后来家里的男丁也都在庚子年前后相继死绝了,她为父亲和未婚夫戴孝出家,整日白衣素面,深居简出,守了三年孝以后便看破红尘出了家,把自家的独门庭院就命名为‘白衣庵’,也为广而告之‘此院禁男子入内’。那出家女子因和皇家寺院来往甚密,故也有些名气,她叫什么名儿来着......”卫宗昌一时忘了,凝神去想。

于素仙已脱口而出:“花姑子。”

卫宗昌点头:“对!就是这个名字。她道号是什么已没什么人知晓,都叫她这个绰号......你也知道她?”

于素仙拧起眉。当日她拘芸香的鬼魂来问,芸香也说自己忽然变美与这花姑子有关,可到关键处便被打断了,如今池塘里的石棺又和她有关,看来势必要将她找来好生问一问了。

两人一并进了铁锁胡同,胡同尽头有一处小院,上面悬着一块“白衣庵”的匾,大门斑驳,上面贴着一对半旧的门神,门环上拴着一只硕大的铜锁。

于素仙道:“没人。”

卫宗昌和她对视了一眼,道:“把你头上的小银簪子借我用用。”

于素仙便从发间取下一根小银簪子。卫宗昌接过,掰直插入锁眼,轻轻拨动,只听“咔”一声,门锁便开了,卫宗昌拿下锁,推开门道:“于小姐请进。”

于素仙迈步而入:“都说八爷有‘八奇’,这拧门撬锁的本事算其中一奇吗?”

卫宗昌笑了笑:“这是雕虫小技,实在算不了什么。”

这是一座极小的四合院,每个屋子都上了锁,将窗纸捅破往里看,只见两侧房屋都是民宅,只有正房内供着神像,卫宗昌又将此门打开,只见神台上供着一尊泥塑彩绘的白衣仙女,于素仙一惊——那仙女穿着打扮竟像极她梦中出现之人,那仙女以面巾半遮脸,只露出一双眼,目光流转处,仿佛将要活过来一般,头饰繁复,衣服飘逸,却颇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态。

卫宗昌道:“奇怪,这样的神像还是头一次见,你知道这是哪尊神仙么?看打扮不像中原人士......像西南的少数民族。”

神像前立一牌位写着圈状文字,与石棺上的文字相仿,卫宗昌道:“这是古滇国的文字,可惜早已失传,也不知这牌位上写得是什么。”

于素仙默不作声。这牌位上的字她是认得的,写得是“惠茵公主”。她在梦里似是听过这个名字,但模模糊糊,已记不太清了。她问道:“你是怎么查到这个地方的?”

卫宗昌道:“那天一起在池塘里打捞石棺的一个家奴,说半年前他老婆要来白衣庵讨治百病的香茶,他陪着一起来,站在院子门口等着,从门缝里看见院子里停着那口石棺,因为觉得蹊跷,特意多看了两眼。那天石棺从池子里一捞出他就认出来了,但也不敢说。后来郡王悬赏,问有谁知道这石棺材的事,他方才说了。”

于素仙蹙眉:“你说那石棺里的尸骨会不会就是花姑子的?”

卫宗昌道:“不好说,不过仵作已验过,那白骨确实是个女子的。”

两人又在屋中转了一圈,再无其他发现。只见四周都落了一层土,可知这屋子已经许久没人来过了。出去问问街坊邻居,只说有三个多月没见过花姑子了。

眼见查无所获,天又阴沉下来,二人便将院门锁了往回走。

事情愈发蹊跷,奁盒、石棺、古滇国,这看似不相干的事物却隐隐相连,甚至与自己神秘的梦境有关。于素仙心事重重,连卫宗昌同她说话都有些心不在焉。

出了胡同走不多远,卫宗昌停下来笑道:“居然走到这儿来了。”于素仙一看,路边有一间点心铺子,卫宗昌道:“别看这家店虽小,可点心地道。小时候我常跟师弟过来买吃的,这里芝麻酥糖、豆面酥糖、秋梨膏做得最好,夏天还卖冰镇酸梅汤,正好也渴了,要不要喝一碗?”

于素仙摇摇头:“不了,八爷进去买吧,我在外面等。”

卫宗昌点点头,转身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