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求医不如求己:心理健康篇
43718000000010

第10章 坦然接受自己,增添个人魅力(3)

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我国古代的很多圣贤哲人对诚信进行过精辟的阐述。“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征,为证明,证验之意。“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就是说人说话要算数。“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墨子也极讲诚信:“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老子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庄子也极重诚信:“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把“本真”看作是精诚之极至,不精不诚,就不能感动人。这就把诚信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韩非子则认为“巧诈不如拙诚。”

古代的圣贤哲人无不看重诚信,把诚信作为一项崇高的美德加以颂扬。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广为传颂的“诚信”的典范。

曾子以诚信教子。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提猪来杀,妻子阻止道:“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虽然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消除的阴影。

《史记》中记载,齐国打败了鲁国,齐桓公和鲁庄公在柯地和谈时,鲁国将军曹沫突然以匕首相对,逼齐桓公归还鲁国的失地,齐桓公只好答应了。事后齐桓公心有不甘,打算杀掉曹沫,否定这个承诺。相国管仲劝止,说这样做会失去人心。齐桓公认为此言有理,便依照承诺归还了鲁国的土地。“诸侯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不出两年,齐桓公便被诸侯推举为霸主。齐桓公之所以称霸天下,除了军力强盛之外,守信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诚实无欺,信守诺言的典故很多,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星,照耀着历史的天空。但也有不讲诚信而自食其果的例证。西周建都丰镐(今长安县西北),接近戎人,周天子与诸侯相约,要是戎人来犯就点燃烽火、击鼓报警,诸侯来救。周幽王的爱妃褒姒不爱笑,周幽王为了取悦爱妃,便点燃烽火,见到烽火燃起,诸侯的军队从四面八方赶来营救,褒拟看到城下慌慌张张的军队而大笑不止。周幽王为博得褒姒开心,数次无故燃起烽火,诸侯的军队多次赶到而不见戎人,认为受了骗,愤然而归,后来戎人真的来了,烽烟虽起,却无人来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不讲诚信,失去了诸侯们的信任,最后被杀于骊山之下,而为天下人所耻笑。

做人讲诚信,则广交天下朋友,做事讲诚信,则事事畅通无阻。一个人不讲诚信,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背信弃义,定为人们所不齿,也很难立足于社会。

诚信是交友之道,更是为人之道。人们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面对许许多多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但有一种关系是不变的,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关系。由于诚信关系是人际间的基本关系,所以人与人相处首先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条件,也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起码的要求。讲诚信,有助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有助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合作和信赖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否则,人们必将生活在一个互不信任、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的社会之中,这种社会信任危机一旦加深,必定会引起社会的动荡和不安。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恪守诚信原则,讲真话而不讲假话,说实话而不说大话,对人以诚相待而不虚情假意,坚持实事求是而不颠倒是非,真正做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使诚信成为自觉履行的一项基本的道德准则。只有那些诚恳老实、言而有信者,才能受到别人的敬重和爱戴,才能立足于社会;而那些巧言令色、虚伪狡猾、阳奉阴违、言而无信的人,则受到他人的鄙视和痛恨。

及时弥补自身的不足

有些人的工作压力是由于自身能力不足、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而引起的。是啊,当你吃力地应付着工作,还提心吊胆怕遭到淘汰时,你的心情能轻松得起来吗?

当今世界的知识有两大特点:一是积累多,知识量大,多得叫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二是增长快,发展快,快得千变万化、日新月异,这使得人才资本的折旧速度大为加快。西方白领阶层目前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定律:“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你今天不懂的东西,到明天早晨就过时了。现在有关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观念,也许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将成为永远的过去。”

知识更新如此之快,职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你也许今天还有着一份心满意足、得心应手的工作,而明天一觉醒来却发现那份工作已经不属于你了。这可能是有更优秀的人替代了你,也可能是你已经没有能力做那份工作了,也可能是根本连那个工作岗位都已不存在了。

所以,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居安思危,及时提升自己的能力,才不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

有个医生,是从一家医科大学里走出来的高才生,他开了一家诊所,生意非常好。然而几年后,他的生意渐渐没落了。为什么呢?原来,他自从医科大学毕业开诊所后,诊病下药都是用老法子。他对新出来的医疗器械及新的著名药品都不过问,也不花时间去看最新的医学刊物,诊所的陈设也一直是老样子,他开出来的药方都是不易见效的老药品。人们都不愿在他那里看病了,都跑到他对面的一家年轻医生开的诊所去了。那家诊所拥有最新的医疗器械和设备,开出的药方也都是最新发明的药品。

这个医生正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医术已经折旧了,他总以为自己是医科大学的高才生,自己的医术会受用一辈子,所以才从一个成功者走进了失败者的行列。

不断弥补自身不足,提升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学习是最实用和有效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既不需要脱离现在的工作,还获得了实践的机会。

惠普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卡莉·费奥瑞纳女士是从秘书工作开始她的职业生涯的。她是如何提升自我价值,一步步走向成功,并最终从男性主宰的权力世界中脱颖而出的呢?答案是不断在工作中学习。

卡莉·费奥瑞纳学过法律,也学过历史和哲学,但这些都不是她最终成为CEO的必要条件。她并不是学技术出身,在惠普这样一家以技术创新而领先的公司,她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才坐到今天这个位置的。

她说:“不断学习是一个CEO成功的最基本要素。这里说的不断学习,是在工作中不断总结过去的经验,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变化,不断体会更好的工作方法和效率。我在刚开始的时候,也做过一些不起眼的工作,但我还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找最合适的岗位。因为,只有我的工作与我的兴趣相吻合,我才能最大限度在工作中学习新的知识和经验。在惠普,不只是我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整个惠普都有鼓励员工学习的机制,每过一段时间,大家就会坐在一起,相互交流,了解对方和整个公司的动态,了解业界的新的动向。这些小事情,是能保证大家的步伐紧跟时代,在工作中不断自我更新的好方法。”

一个人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一些自己不懂或者不熟悉的事情,如果你以与自己暂时没有关系为由将它们放过去,你将会为此付出代价。你应该潜心研究,或者虚心请教他人,直至完全搞明白、完全掌握为止。还有,当你因为机遇获得了一份你当时并不能熟练驾驭的工作,你更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抓紧弥补不足,否则就会栽跟头。

这正如一个寓言所讲的:一只火鸡和一头牛闲聊,火鸡说:“我希望能飞到树顶,可我没有勇气。”牛说:“为什么不吃一点我的牛粪呢,他们很有营养。”火鸡吃了一点牛粪,振翅飞到了第一根树枝;第二天,火鸡又吃了更多的牛粪,飞到第二根树枝;两个星期后,火鸡骄傲地飞到了树顶。但不久,一个农夫看到了它,迅速把它从树上射了下来。

牛屎运让你达到顶峰,但不能让你留在那里。

除了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你还要不断利用业余时间为自己“充电”。过去那种在大学学习几年一次性“充足电”,然后一生在工作岗位上“放电”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你必须不停地为自己“充电”,及时使自己的知识、能力得到更新和优化,才能成为可持续发展人才。

你可以努力争取公司培训的机会。多数公司都有自己的员工培训计划,培训的投资一般由公司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本开支,而且企业培训的内容与工作紧密相关,所以争取成为企业培训的对象是十分必要的。为此,你要了解公司的培训计划,如周期、人员数量、时间的长短,还要了解公司的培训对象有什么条件,是注重资力还是潜力,是关注现在还是关注未来。如果你觉得自己完全符合条件,就应该主动向老板提出申请,表达渴望学习、积极进取的愿望。

你还可以选择其他途径主动“充电”。如自掏腰包参加与自己的职业有密切关系的培训和学习,也可以考虑一些热门的项目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为自己的职场发展做好储备。

比尔·盖茨曾经这样告诫他的员工:“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你比别人快,才能在竞争中赢得机会。”

所以,你应该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抢在别人前面提升自己的能力,才会在竞争中占得优势,你一旦固步自封,或者行动迟缓,就会落在别人的后头,从而感受到工作的压力,甚至惨遭淘汰。

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

命运中总是充满了不可捉摸、无法预知的变化因素,如果它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当然是好的,我们也很乐意接受这个结果。但事情往往并非遂人愿,有时候它会带给我们可怕的灾难和深深的恐惧。如果我们不能试图学会接受它,相反却让灾难主宰了自己的心灵,那我们的生活就可能永远地失去阳光和笑声。

罗格小时候和几个朋友在密苏里州的老木屋顶上玩,在爬下屋顶前,罗格在窗沿上歇了一会然后才跳下来,可是他的左食指上戴着的一枚戒指却在往下跳时钩在了钉子上,因用力过猛扯断了他的手指。罗格尖声大叫,惊惧异常,他甚至认为他可能会死掉。但等到手指的伤好后,罗格就再也没有为它操过一点心。因为就算操心也没用了,他已经接受了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了。现在罗格已经几乎忘了他的左手只有一根大拇指与三根手指。

几年前,在纽约市中心的一座办公大楼电梯里,卡耐基遇到一位男士,并且惊奇地注意到他的左臂从腕骨处就被切除了。卡耐基问这是否会令他感到烦恼和不安,他说:“噢!事实上,我现在已很少想起它了。我还没有结婚,所以只有在穿针引线时觉得有一点点不方便。”

在不得已的状态下,通过适当地调整,有选择性地遗忘,人几乎可以接受任何状况。

在我们的人生中,必然遇到许多不愉快的经历,有时它们是无可逃避的。而我们也是无所选择的,我们只能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做自我调整而不是抗拒,因为抗拒不仅会有可能颠覆自己的生活,甚至也可能会使自己精神崩溃。

威廉·詹姆士曾说:“心甘情愿地接受吧!接受事实是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舆勒冈州的康莱女士深有体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她曾因无法去面对现实而差一点失去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她的最初感受是:“在美国上下欢庆我军在北非大获全胜的那一天,我收到了作战部的电报,我的侄子——我最挚爱的人——在一次作战行动中失踪了,而且,不久以后,另一封电报又通知我他已阵亡了。”

于是,哀伤击倒了康莱女士。在此之前,她总觉得人生待她还是不薄甚至垂青于她的,她有一份自己很喜爱的工作,而她帮忙抚养的侄儿也是一位年轻有为的青年。她曾以为自己的耕耘和辛勤付出将会得到甜美的回报,不想却收到这样的电报。噩耗传来,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康莱女士觉得已经没有任何活下去的理由了:她对工作、朋友视而不见,她抓不住任何东西,剩下的只有愁苦及怨恨。为什么她会失去钟爱的侄子?这么好的孩子应该有灿烂的前景,他为什么会被打死?她实在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她哀伤过度,同时决定放弃工作,找个地方独饮她的眼泪,试图抚平心中的创伤。

就在康莱女士把桌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准备递交辞职书时,无意中看到一封信,正是那位侄子几年前康莱女士母亲去世时写给她的。他在信上说:“当然,我们都会在很长时间里怀念她,特别是你。但我知道你肯定会撑过去的,也能扛过这一段的。你有自己的人生哲学。我永远不会忘记你教导给我的一个铭刻于心的真理:无论在任何地方,都要像个男子汉,微笑着迎向任何该来的命运。”

看完这封信后,康莱女士回到桌前,收起愁苦,自己对自己说: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也不能做任何改变,但是我还可以做到他所期望的,做个真正的男子汉。

康莱后来说道:“每天,我把自己的精力完全投入于工作。并且开始给战士们写信,虽然他们是别人家的男孩。晚上,我去参加成人教育班,试图找到新的嗜好,并去结交很多新朋友。我几乎自己不敢相信自己的变化,而我的哀伤也在这个过程中完全离我而去。现在,我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正如我侄儿所希望看到的。我的生活也很平静,充满了温馨与快乐。我很坦然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所以,事实上我比以前享有了更丰富也更完整的人生。”

康莱女士学习到的道理,正是我们每个人迟早要意识到并要学会的,那就是:我们只有接受并主动去适应那些不可变更的事实。英王乔治五世在白金汉宫的图书室里就挂着这句话:“请教导我不要凭空妄想,或作无谓的怨叹。”哲学家叔本华也曾表达过同样的思想:“逆来顺受应该是人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显然,环境不能决定我们是否快乐,相反,我们对事情的行为反应会反过来进一步决定着我们的心情和态度。耶稣曾说:“天堂在你心里,当然地狱也在。”

只要咬紧牙关,挺起胸膛,我们是都能度过灾难与悲剧,并最终战胜它的。也许我们察觉不到,其实我们内心都有一股很强大的力量会帮助我们度过灾难;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比自己想像的更坚强,因为我们还是有很多潜能可以挖掘的。

已故的美国小说家塔金顿曾经常说:“我可以忍受一切变故,但是除了失明——我绝不能忍受失明。”可是在他六十岁的某一天,当他看着地毯时,却发现地毯的颜色正在渐渐模糊起来,他也看不出任何图案。于是,他去看医生,得知了一个残酷、致命性的事实:他马上就要失明。随着病情的一步步恶化,他的一只眼差不多完全瞎了,另一只也将接近失明,有一天,他最恐惧的事终于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