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求医不如求己:心理健康篇
43718000000017

第17章 好生活需要好心绪(2)

遇到不愉快和不顺心的事情时,不要发火,尤其是在一件事已成定局无法改变时,应冷静下来,就此打住。既然大势已去,就不要放在心上反复想来想去,睡不着觉,这样只能是和自己过不去,影响身体健康。遇事应想得开,放得下,善于自我解脱。不妨开怀一笑,淡泊名利,远离烦恼,这样便可将忧虑和苦闷笑得无踪,且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也可到无人的空旷地方,大声吼几声,或高声唱歌一阵,将心中的郁气发泄出来,求得心理平衡,活得也就自如和坦然了。

人生在世,难免还会遇到一些灾难和不幸,当祸事降临时,千万不要过于悲伤,而应克制自己,尽量分散心思,以免在痛苦和悲哀中陷得太深,而难以承受。可以参加一些其他活动,如写写字、看看书或和自己的亲友到外面大自然中去透透气、散散心,以放松自己的注意力。总之,可将自己情绪、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工作、娱乐或者其他感兴趣的方面,这样就不至于“越想越别扭,越想越伤心和难受了”。

4.胸怀坦荡、豁达大度能使你真正快乐

胸怀坦荡的人必然拥有一片豁达的天空,且有一份充实的人生。他们对于自己选择的目标只会踏踏实实去奋斗,不怕苦,不怨累,做自己该做的事,从不回报。因为坦荡的人看重自己曾经的耕耘,而对于收获,只是抱有一份纯净的幸福和快乐。

胸怀坦荡的人永远乐观,不怕失意。即使被摔得鼻青脸肿,他还会笑着安慰周围的人说:“不要紧,一次对筋骨的考验”。就是跌进万丈深渊,只要还有一口气,他也会顽强地活下去,他会全力以赴,从内心激发出一股从未有过的强大力量,居然可以完成危机出现之前根本无力做成的事情。当他的生命危在旦夕时,会当机立断,采取措施,度过难关,脱离险境。这就是胸怀坦荡的人。在没有援助的险境中,不是悲观等死,而是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逼着机体释放出自己拯救自己的潜能。这种人在事业上同样不畏艰难,在障碍面前毫不退缩,对自己的办事能力有足够的信心,这也是一个能成就大事的人。

胸怀坦荡的人,性格开朗,气量宽宏,胸襟开阔。特别有容人的大度量,即豁达大度。

豁达大度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是人生的一种美,一种艺术。它不但关系到自己的工作、学习乃至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而且关系到事业的兴衰和成败。

一个豁达大度的人,他总是有着健全的精神和壮实的身体。他在待人处事上,表现的是潇洒、坦荡、热情、开朗。他不会为生活中的琐碎小事斤斤计较和受其困扰;他有着惊人的“免疫力”,不会听信别人的谗言,更不会贪婪和嫉妒别人;他们待人诚恳,不会势利眼,也不会用尖锐刻薄的话去刺伤他人,更不会文过饰非,暗箭伤人。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坦荡、无私和光明磊落。

豁达是建立在认真的基础上,没有认真也就没有豁达。豁达是一种素养,是一种风格。豁达可把人推向新的高度,这种人有高尚的情操,绝不会因遇到芝麻小事吃不好睡不香,自己折磨自己。在非原则问题和矛盾中,总是笑言解释,忍让平息,缓解矛盾,受人尊敬。因此,豁达大度的人,拥有人生真正的快乐。

心态决定你的幸福

从前有一位富翁,他虽然非常有钱,却觉得自己从没有体验过真正的快乐。他常常想:“如果能用所有的钱买到一次全然的快乐,我死也无憾了。”于是,他变卖了家产,换成一小袋钻石,放在一个锦囊中。

于是他开始旅行,到处询问:哪里可以买到快乐。得到的答案却都不能让他满意。这使他疑惑,“难道这个世界没有快乐吗?”有一天,富翁听说有一位智者,无所不知。他就去找那位智者,“人们都说你是无所不知的,请问在哪里可以买到快乐?”

“你为什么要买快乐?”智者问道。

“我很有钱,可是这一生从未感到纯粹的快乐,如果有人能让我体验一次,即使只是一刹那,我愿把全部的财产送给他。”

“你准备了多少钱?可以让我看看吗?”富翁把怀里装满钻石的锦囊拿给智者,没有想到智者一把抓住锦囊,就跑了。

富翁大吃一惊,大叫:“抢劫了!救命啊!”他死命地追赶智者,跑得满头大汗、全身发热,也没有发现智者的踪影,他绝望地跪倒在山崖边的大树下痛哭。没有想到费尽千辛万苦,花了几年时间,不但没有买到快乐,钱财反而被抢走了。

富翁哭得声嘶力竭,当他最后站起来的时候,突然发现被抢走的锦囊就挂在大树的枝上。他取下锦囊,发现钻石都在,不禁喜出望外,万分高兴。正当他陶醉在全然的快乐中的时候,躲在大树后面的智者走了出来。

“你说,如果有人能让你体验一次纯粹的快乐,即使只是一刹那的快乐,你愿意送给他你所有的财产,是真的吗?”

“是真的!”

“刚才你从树下拿回锦囊时,是不是非常快乐?”

“是的,我刚才十分快乐。”

“好了,现在你可以给我所有的财产了。”智者一边说一边从富翁手中取过锦囊,扬长而去。

可见,要实现自己的幸福,必须先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才有可能实现幸福。

(1)理解幸福

人人都追求幸福,对幸福的理解又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文明修养和道德情操。理解幸福即是拥有幸福的基础,又是拥有幸福的前提。一个没有正确的和高尚的幸福观的人,难以追求到真正的幸福,体会到真正的幸福。

正确地理解幸福是追求幸福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的确,人的幸福与其所实际得到的社会荣誉、物质财富的多寡具有一定关系。但幸福并不等同于这些,幸福不是金钱,幸福不是权力,幸福不是物欲的满足,同时又与这些并不对立。与其说幸福是孜孜以求、费心尽力得到的报偿,不如说幸福是一种智慧,一种超脱,一种闪耀不灭的理性,一种饱经世事沧桑的充实和自信,更是一种心灵的感悟。有家是幸福,身体健康是幸福,家人平安是幸福,家庭和睦温馨更是幸福……当能播种一颗平常心,用幸福眼看世界,那么他就会拥有幸福。

(2)感知幸福

对幸福有了正确的理解,就会知道幸福就在身边,幸福只钟情于那些能够感受幸福的人,只要稍加留心,便随时可以在生活中感受到幸福。总是认为自己和某某一样就会很幸福,那么这种人就会很难获得幸福。在这个时代,人们的感觉被形形色色的事物填充,感知变得麻痹,不善于去感知幸福。

其实,感知幸福也是一种能力,心理健康者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心中有爱者才能感知生活的幸福。在人们的不同主体素质之中,很重要的一项能力是“感性能力”,能感受生活,感受美好的能力决定了我们对生活的理解与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幸福。人的幸福主要不在外物,也不能由别人给予,幸福的源泉原本就在内心深处,幸福的拥有在于通过对人生的审视,开拓对生命的悟性,提高对幸福的判断力。

要学会感知自己所拥有的幸福,要知道幸福其实都蕴藏在身边平凡的事物中。而不是把幸福寄托在金钱财富和新奇时髦的事物之上。年迈父母的健在,爱人笑容的温馨,灯下读书的宁静,雨中散步的浪漫,郊外踏青的欢乐,种花养鱼的情趣等等皆是幸福。幸福都是在不经意间悄悄地流淌在周围。在这个世界上,幸福有时并不是什么稀有“金属”,而是那些很普通的“矿石”里所蕴藏的“元素”。关键是要善于提炼快乐,感知幸福。让快乐和幸福在自己心中存放的时间长一些,滋润的面积大一些,发现自己已有的幸福和快乐。

幸福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它不分高低贵贱地等候着每一个人。罗曼·罗兰说得好,一个人幸福与否,决不依据获得了或是丧失了什么,而只能在于自身感觉怎样。应该掌握幸福的韵律,就像让耳朵学会倾听音乐一样,让自己时时刻刻去感知幸福。感知幸福从珍惜每一天做起,珍惜每一个工作日,珍惜每一个休息日,珍惜每一刻与家人相聚的时刻,珍惜每一个与同事朋友交往的机会……

(3)追求幸福

人总是在追求幸福的。追求幸福,就是追求希望、追求未来。有一种观点认为:个人存在若以幸福为目的,则将沦为自私自利之徒,若以幸福为人生目的,则是一种道德上的卑劣,个人不能以个人幸福为人生追求目的,只能以牺牲、奉献,以人类进步为目的。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它将个人追求幸福简单地等同于追求狭隘的个人物质享受,简单地等同于利己主义,而没有将幸福作为一个具有总体性意义的范畴来把握,忽视了个人追求幸福的神圣权力。

要追求幸福,就要确立科学的人生目的、生活目标和工作目标。摆脱官能支配,使欲望合理适度,才能够追求到幸福。我们拥有官能,必然存在欲望。合理地追求物质利益,无可非议,而且是人类进化的动力。如果祖先们都满足于住山洞、披树叶、穿兽皮,到今天我们也还会是那样。正因为他们有了改善生活的欲望,才有生活品质的日益提高。但纵观历史,欲望超出了一定的原则和范围,则是罪恶了。对个人来说,堕落为感官的奴隶,让感官牵着鼻子走,就会迷失人性,丧失理智。我们应当让它服从社会正确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尺度,服从社会和个人所处的正常条件,服从个人的整体满足和全面发展。节制欲望,使之合理适度。淡泊名利,淡化物质享受,与家庭成员之间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建立一种充满亲情和天伦之乐的家庭生活,以缓解来自工作中的各种压力,消除在工作中造成的一些过度紧张。

每天给自己开一张“生活处方”

给自己开一张生活的处方,是让自己获得另外一种心态。怎样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呢?你最佳的做法便是给自己开一张生活目标的处方,然后为之去努力,你不妨这样去做:

(1)做一次精神旅行

精神“旅行”可让人忘却世事,和自己的内心进行交流。这种运动由来已久,并且人人都能实行。

瑞德是超级市场的经理,他和他的太太以及两个小孩住在偏远的市郊。每天他搭公共汽车上班,他一上车,就闭上眼睛,进入内在的平静之中。当他到达目的地后,就带着一种从休息、凝想中得到的安然而开始他的工作。有时候,瑞德一天就进行几次这样的“旅行”,在他的活动特别紧张、繁忙时更是如此。他发现,这种活动使他精神愉快、工作富于效率。

这种方法曾帮助不少人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实际上,它不仅能帮助你摆脱萦绕于心中的思虑,而且能帮助你很快进入梦想,它也能教你如何接受、享受情绪,而不是和情绪做对。

(2)学会如何减轻压力

金是一个特别多情的男子,有一个算不上漂亮但很有魅力的姑娘作自己的伴侣,夫妻俩卿卿我我,生活美满。然而好景不长,在一次车祸中,金的妻子命归黄泉,腹中还带着他们爱情的结晶。好日子从此离开了金,尽管他又有了一个漂亮可爱的老婆。每天,当他一回到家里,那位逝去的妻子就占据了他的整个身心。第二个妻子终于离开了金。

我们大家都一样,“忘不了过去的好时光”,也忘不了过去的难堪与悲剧。许多人一直生活在“我是不幸的”、“我是个倒运汉”、“我是个苦命人”的阴影中。他们像悲剧中的角色,浑身充满了悲剧情调,晦气冲天,给别人带来不祥之感。“人生是阶梯,不爬不要来”,我们为什么不常常想想自己过去的快乐呢?

(3)给自己一点奖励

琼是一个作家,靠给报纸写稿维持生计。他给自己订了一个规定:每周写两万字,达到这一目标,则去附近的一家中国餐馆大吃一顿;如超额完成,则去海滨过周末。幸运的琼,每个周末,不是在唐人街品尝中国菜,就是在海滩上晒日光浴。

自我报酬,有别于一般的自我陶醉。实行自我报酬需要你正确评估你自己的气质和目标的关系,并借此强化你希望强化的人格。如果你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的判断,显示出你与你拥有的气质相匹配,那就意味着你告诉自己:“我的确做得很好”或“那是一个好主意”。你的内心会被这种内在的诠释所激励。你将感到满意,甚至得意。

(4)坚持你的独特个性

吉米为了不得罪别人,从不对别人的所作所为表示异议。他只买标准牌的产品,看过说明书后才去看电影。他对他的老板惟命是从,每当老板又说那些讲过好几十遍的笑话时,他还是哈哈大笑,装得很开心。渐渐地他变得毫无主见,不知如何来应付这个社会。

请记住,自己引导自己,不要让别人来主宰你。一个改变自己以求适应大众的人,最终会变得一无所有。

(5)不要得不偿失

伽瑞把他的大部分闲暇时间都用在北加州家里的花园里。花园和游泳池,使他有足够的地方运动,并供给新鲜的水果、蔬菜和一个恬美、安静的环境。但是为了升调到公司在曼哈顿的总部,只好放弃了这一切。现在,伽瑞做户外活动的时间愈来愈少,而且每天上下班搭车的时间也愈来愈多。他的生活变得非常乏味。

很多人就是这样,在面临选择时,常常迷失自己。本来,他应该在下一个十字路口向西走,但到了十字路口,却因见东边的马路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也跑过去凑热闹。其结果,他以持久不渝的快乐换取了暂时的满足。

(6)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提夫是一家职业介绍所的法律顾问。他发现,他的主顾从来不考虑黑人申请者的申请。于是,他开始调查黑人在社会上的就业机会,这使他开设了一家专门为黑人服务的职业介绍所,取得了巨大之成大事。

现在,许多人纷纷离开既定的圈子,去寻找新的职业。一个医生最近离开了医院,当上了作家,他的动机并不是追求金钱;和大多数人一样,他只是厌倦了手术刀,想换换口味。

如果你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冒险精神,或觉得在现在的岗位上力不从心,那么,你不妨换换环境。

学会分享,才会快乐

有一个故事:

一位犹太教的长老,酷爱打高尔夫球。在一个安息日,他觉得手痒,很想去挥杆,但犹太教义规定,信徒在安息日必须休息,什么事都不能做。这位长老却终于忍不住,决定偷偷去高尔夫球场,想着打9个洞就好了。

由于安息日犹太教徒都不会出门,球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因此长老觉得不会有人知道他违反规定。然而,当长老在打第2个洞时,却被天使发现了。天使生气地到上帝面前告状,说某某长老不守教义,居然在安息日出门打高尔夫球。上帝听了,就跟天使说,“我会好好惩罚这个长老的。”

从第3个洞开始,长老打出超完美的成绩,几乎都是一杆进洞。长老莫名兴奋,到打第7个洞时,天使又跑去找上帝:“上帝呀,你不是要惩罚长老吗?为何还不见有惩罚?”上帝说:“我已经在惩罚他了。”直到打完第9个洞,长老都是一杆进洞。因为打得太神乎其神了,于是长老决定再打9个洞,天使又去找上帝了:“到底惩罚在那里?”上帝只是笑而不答。

打完18洞,成绩比任何一位世界级的高尔夫球手都优秀,把长老乐坏了。天使很生气地问上帝:“这就是你对长老的惩罚吗?”上帝说:“正是,你想想,他有这么惊人的成绩以及兴奋的心情,却不能跟任何人说,这不是最好的惩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