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求医不如求己:心理健康篇
43718000000032

第32章 向不良情绪开战(9)

有人讲过这样一个笑话:一对青年男女在公园谈恋爱,谈到情深意浓处,男方动情地抓住女方的手,女方忽做不悦状,说道:“去把手洗一洗。”男主一言不发离去,再也没有回来。这场风波的责任显然不在男方。和严重洁癖者在一起生活实在是苦多乐少,即使他们结了婚,也会互相厌憎,说不定还会闹离婚。

洁癖导致的还不只是健康方面的问题,还有可能导致不孕不育。有一对夫妇结婚三年不孕,去医院检查一切正常。不孕的原因竟是因为妻子一直固执地认为性是污秽的,把洁癖带到了性生活中了。

以上还只是一些显性的洁癖,还有更多隐性的洁癖,即心理洁癖,如中国男人根蒂固深的“处女情结”,就是一种自私而霸道的贞操洁癖。唯美主义的爱情也是一种洁癖,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杂质。殊不知,纯而又纯的爱情恰是最没有免疫力、短命的爱情。社会关系中也存在洁癖,如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大城市的人看不起外地人……以为自己很高贵,其实是非常浅薄而可笑的。

曾有人说:“清洁仅次于圣洁”。的确如此,在日常生活中,爱清洁、讲卫生可以证明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和文化素养,但生活中还有一些人爱清洁过了头,在完美主义心理的驱使下,容不得半点的污浊。心理医生们常常将爱清洁爱得太过分称之为“洁癖”。

洁癖是一种心理障碍,归根结底是完美主义心理在作怪,同时也是强迫症的一种典型表现。具体来说,产生洁癖的心理动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洁癖可能是由生活经历,即出身和家庭环境而产生的。有些洁癖者的父母特别是母亲,往往就是一个洁癖者,他们对子女的洁净有一种超乎寻常的要求。小苏小时候母亲对她十分严厉,一切与小苏相关的东西,不论是她的身体和衣服,还是她的床与桌子,只要有一点脏和乱,马上就会遭到爱净如命的母亲一番没完没了的训斥,非要勒令小苏马上收拾干净。天长日久,小苏对脏与乱产生了一种病态的恐怖。一旦看到哪个地方有点凌乱,她马上会联想到母亲那严厉的面孔和刻薄的语言,进而产生了心理上的紧张感。于是渐渐地,她同母亲一样,不能容忍自己及其周围有那么一点点不干净的地方,哪怕那些不干净在别人眼里并算不了什么。

其次,洁癖可能反映了一种自卑心理。有些洁癖者由于某种原因感到很自卑,因而她们很担心自己因不整洁而被人看不起。小芬从农村考上了大学,她常常因物质生活水平没有城市同学高,见识没有城市同学那么广,以及说话没有城市同学那么纯正而感到低人一等。有一次,同屋的一个城市的女同学讽刺乡下人身上有一种难闻的味,她听后就老担心自己身上会产生别人难以接受的味,所以从此以后,她老是反复地洗澡、洗衣服,最后竟养成了洁癖。

洁癖还有可能是一种代偿行为。所谓代偿行为,就是人在某种心理欲望得不到满足时,通过它来获得替代满足的一种方式。

文芳找了个大老板结了婚,但婚后两人感情并不融洽。丈夫由于业务繁忙经常长期在外,常常让她一个人空守闺房。后来她又发现丈夫与别的女性还有不正当的关系,更让渴望真情挚爱的她心灰意冷。于是她整日地把时间花在反复地梳洗打扮上,一会儿照照镜子,一会儿又闻闻手,总觉得还不够洁净,于是又擦又洗。显然,文芳的洁癖背后隐藏着一种不能得到满足的心理欲求,她企图借外在洁净来增强自己的魅力,满足自己被爱的强烈心理需求。

由此可见,洁癖是当事者在其生活过程中,逐渐固定下来的行为模式。所以洁癖者要从上述分析中找出与自己有关的心理动因,对症下药而加以克服。

对女性洁癖症的治疗,多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之以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脱敏法

采用系统脱敏治疗法,可以消除“洁癖”。就是把自己害怕的东西和场景、经常做的事情,从轻度到重度写出来,然后每天从最容易的事情入手控制自己的行为。例如,每天减少洗手的次数,原来洗30遍,现在洗25遍,原来每次洗10分钟,现在洗7分钟。逐渐地减少洗手的次数和时间,减到只在饭前便后才洗手,每次不超过3分钟。如果感到特别难受,就做放松训练,或做运动等以分散注意力。这个治疗过程要持续几个月,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要忍受痛苦,但治疗结果会让患者感到真正的轻松愉快。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少洗手也没有得什么可怕的病,因为病从口入,而不是从皮肤进入。所以,只要把住入口关就可以了。同时,患者的自信心会逐渐增强的。当然最好是在心理医生的专门指导下进行治疗。

2.认知疗法

一般而言,强迫症患者对自己的强迫症状尤其是强迫动作,一方面感到麻烦,希望医生能解除其理性上认为不合理的观念和行为;另一方面,内心又认为这些观念和行为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洁癖患者即是如此,也好像分裂成了两个人,一个能根据实际情况,照成年人的逻辑来分析、判断其病态表现,认为反复洗手、洗衣,费时费力,希望摆脱;另一个则认为,有传染上疾病的可能,有必要多洗几次。这种态度与其实际年龄及所受的教育很不相称。前者代表理性的成年人,后者不讲逻辑,一味盲目恐惧,具有幼稚的儿童心理特点。这两个“人”各抒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患者对这个病理本质特点并无自知之明,若采用谈话方式的认知领悟疗法,启发患者认识外表症状后面的心理矛盾,揭露儿童心理部分的幼稚性,鼓励她用成人的态度来统率其整个行动,放弃儿童的行为模式,待她领悟到病理本质后,还是可以治愈的。

3.满灌疗法

这一疗法的具体做法是:让患者坐于房间内,请其好友或亲属当助手。让患者全身放松,轻闲双眼,然后让助手在患者手上涂各种液体,如清水、墨水、米汤、油、染料等。在涂时,患者应尽量放松,而助手则尽力用言语形容手已很脏了。患者要尽量忍耐,直到不能忍耐时睁开眼睛看到底有多脏为止。助手在涂液体时应随机使用透明液体和不透明液体,随机使用清水和其他液体。这样,当患者一睁开眼时,会出现手并不脏,起码没有想象的那么脏的情况,这对患者的思想是一个冲击,说明“脏”往往更多来自于自己的意念,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而当患者发现手确实很脏时,洗手的冲动会大大增强,这时候,治疗助手一定要禁止她洗手,这是治疗的关键。患者会感到很痛苦,但要努力坚持住,助手在一旁应积极给予鼓励。

在这一关键时刻,助手的示范作用很大。助手可在自己手上也涂上液体,甚至更多更脏,并大声说出内心感受。由于二人有了相同的经历,在情感上就能得到沟通,对脏东西的认识也能逐渐靠拢。这时,患者要仔细体会焦虑的逐步消退感。

满灌疗法在刚开始时把人推向焦虑的顶峰,但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焦虑会逐渐下降,强迫行为也会慢慢消退。

过度敏感有损身心健康

在谈敏感这个话题时,先借用《杯弓蛇影》的故事。

据说一个名叫乐广的人,有一次请客吃饭,因为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有个客人以为是蛇,于是,客人回家就病了。这件事传到乐广耳中,他有心为这位朋友医病。乐广再次设宴,客人的酒杯里又出现了那次晃动的“蛇”。这时乐广把弓取下来,客人酒杯里的“活蛇”立刻消逝得无影无踪了。顿时,乐广的朋友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病也就不治而愈。

这则故事牵涉到一个话题——敏感,只不过这种敏感已经过头,到了疑神疑鬼、自相惊扰的地步。

敏感并非坏事,适度的敏感是人各方面功能良好的反应,是一个人生理与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一个生命旺盛、身体健康的人,可以在其灵敏程度上反映出来。在—些重大原则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面前,一个人一定要保持机敏、机警,如果在这些问题上反应迟钝、木讷、毫无敏感性,势必对事业不利,对大局不利。

然而,敏感过头就不好。一个人如果像《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那样太敏感,就会成为一种被扭曲了的病态心理。这种人自己活得很累,与之相处、交往的人也会感到不轻松。在我们周围,由这种神经质的敏感而引发的问题的确不少,特别是遇上那种平时相处不融洽,彼此设防,互不买账,甚至有成见、有恩怨的人时,相处就更难了。

一个人在工作单位,与有些人交往不多,意见不同,本也属正常现象。但那些太敏感的人就不是这么认为的。有时你与几个人在一起轻声谈论一些事,他就认为你在搞他的小动作。对面碰上了,你主动对他一笑,他认为你是在嘲笑。下—回你不笑了,他又认为你对他有意见。与这种过于敏感的人相处,势必弄得你左右为难,因为对方总把事情往坏处想。如果我们周围这种敏感的人太多了,与之相处的你也是一个敏感的人,那么势必对你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如果假想敌太多了,其精神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凭自己的想象猜测周围的一切,于是捕风捉影者有之,吹毛求疵者有之,无中生有者有之,把一切正常的交往颠倒了。其实,这种陷入敏感心理误区的人是活得很苦的人。一方面自己成天要高度戒备、高度提防周围充满“敌意”的人;另一面心里又要盘算怎样对付这一切,总是处于高度应激状态。这样势必失去亲情、友情、同志情。这种人,别人见了往往是避而远之。长此下去,这种人是在自己孤立自己。

试想,过于敏感的人,身心健康得起来吗?

造成过于敏感的心理缺陷,原因是多方面的。遗传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修养。一个身心宽广、肚量很大的人,是不会有这种病态敏感的。只有狭隘、自私、封闭、爱计较的人,才会有这种病态的敏感。

有这种心理缺陷的人,自我调适很重要。应努力把自己融入到大集体、大家庭中去,在融入的过程中,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摆正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要处处以“我为中心’,努力保持平静的心态,做平凡的人,自己能包容一切,一切也就包容了自己。

对于过于敏感的人,我们也不要避而远之,更不要鄙视他们。而应做像乐广那样的人,多做解惑释疑的工作。对他们应伸出热情的双手,帮助他们拂去笼罩在心头的阴影,走出心理扭曲的沼泽。

今天,我们能否远离抑郁?

生存与竞争的压力、失意与失落的苦涩、寻求就业之路、寻找事业的发展、寻觅爱情的归宿、繁重的学业和紧张的高考……21世纪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了,人们大脑的神经绷紧了,头顶被笼罩上了一片难以挥去的阴影——抑郁症。

当人的情绪处于焦虑或抑郁状态时,人的思维往往缺乏逻辑性,出现消极情绪或行为异常。这种心理上的认知错误,大体有8种表现:

(1)走极端。这种现象表现为非此即彼,不是白就是黑。这种人一旦遇挫折便有彻底失败的感觉,觉得自己没有任何价值,失去自信。

(2)公式化。认为事情只要发生一次,就会不断重现。遇到困难与不幸,即认为困难、不幸会不断地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

(3)变色镜。有的人遇事总想消极的一面,就像戴了一副变色镜看问题,滤掉了所有的光明,整个世界看起来黯淡无光。

(4)疑心病。有些人无事生非,终日担心自己将大病临头,遇事往往自我断论,主观猜疑,杞人忧天。

(5)失锐气。这是一种人为的情绪失调,把别人的真心赞美当作阿谀奉承,对正常的人际关系想入非非,毫无根据地自怨自艾或愤世嫉俗,导致本来松弛的情绪变得紧张。

(6)谬推断。有的人把一般性过失、欠缺、挫折和困难看得过于严重,似乎做了不可逆转的错事,总是过分夸大自己的不足和过低估计自身的长处。

(7)消极化。有的人把自己的不良感觉当成事实的证据,如:“我有负罪感,那么我一定是干了什么坏事。”“我觉得力不从心,那么我一定是‘低能儿’。”尤其是情绪低沉时,这种感觉推理特别活跃。

(8)自卑心。有的人总是主动承担别人的责任,并且妄下结论,认为一切坏的结果都是自己的过失和无能所致。此种变形的自卑、内疚心理,来源于人格的变形和过分的责任感及义务感。

以上的错误认知,导致了许多人陷入抑郁困境而不能自拔。抑郁症在西方社会被称为“精神上的流行性感冒”,其传播范围之广,受其影响之容易,可以从“流感”二字看得出来。如戴安娜王妃之死,使众多英国人染上了“抑郁症”。在东方社会,抑郁症也并不少见,尤其是中国人,性格内向,往往不愿暴露真实思想,宁愿被抑郁情绪折磨,却不愿向精神病专家进行心理咨询。如此发展下去,可由抑郁情绪跨入抑郁症患者的行列,有的人甚至以自杀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