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元和十二年(817年)春末,白居易和16位朋友结伴游江西庐山,写了不少诗,其中有一首是《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读了这首诗,非常惊讶,带着讥讽的口吻评论道:“既然‘四月芳菲尽’了,怎么会‘桃花始盛开’呢?大诗人写出这样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呀!”说完,他也把这事忘了。
一年春夏之交,沈括去游山,见到了白居易诗中的奇景:四月天气,山下众花凋谢,山顶上却是桃花红艳。他猛然想起白居易的诗来,才醒悟到自己错怪了大诗人,也从中发现了山的高度对季节变化的影响:由于山上气温低,春季到来晚于山下。
后来,他又找到白居易的诗再读,发现前面有一篇诗序,序中写道:“(大林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即四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花),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沈括读了,很有感慨地说:“都怪我读书不细,经验太少啊!”
原来白居易在这首《大林寺桃花》诗前用了一段“诗序”进行了特别的注解和说明:大林寺桃花因“山高地深”这种地理环境的影响而才“时节绝晚”“始盛开”。可是沈括第一次读白居易的诗时,没有持全面和联系的观点与眼光通读全诗,只是读了“诗句”而没有读“诗序”,只见“诗句”而不见“诗序”,只看到局部而未观全体,割裂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并且仅从一般性,普遍性,共性出发,而没有考虑到事物还有其特殊性。
点击成长:对待学问,不能一味地盲从,要用自己的眼光来看,有时候难免会有一些不是很对的地方,但是要学会改正,这才是一个做大学问的人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