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
4383300000564

第564章 交代遗言(4)

韩氏低眉敛目,“如今这府里大小事情都是大房说了算。你大伯父要大办丧事,就让他去吧。只是四房那边怕是不答应。五千两银子,俭省着办,已经足够。要大办丧事,那点银钱自然是远远不够。这会叫我们过去,不过是通知一声,等到丧事结束,多出的银钱自然是让大家平摊。”

“娘要答应吗?”萧明瑜小声的说道,“等我们搬出去,将来用钱的地方还很多。若是将钱都贴在丧事上,这不合适。也不是老爷子愿意看到的。”

韩氏皱眉,“那你说要如何回绝你大伯父?”

萧明瑜想了想,说道:“娘,不如这样吧。若是大伯父果真要大办,娘就先同大伯父说清楚,我们五房最多出五千两银子,多的一文钱也没有。若是大伯父同意则罢了,若是不同意,这件事情就没办法谈下去。”

“四房那边可能不答应。五千两不是小数目。一家五千两,加上老爷子留下来的就有两万两。有两万两银子,足够办一场隆重的丧事。”

萧明瑜说道,“娘,我们不管四房那边,只管好我们自己就行。四房人口简单,其实只要用心经营一番,那笔钱足够让四房一家子生活得很好。再说了,四伯母可是个能干的人,而且四伯母手里头还捏着不少私房。五千两是很多,可是四房未必拿不出来。”

韩氏考虑了一番,点头“行,此事就依着你的意思。”

到了议事厅,萧茂林也没拐弯抹角,直接说明:“老爷子辛苦了一辈子,本该安享晚年。哪里想到这两年诸事不顺,老爷子操心过多,这才会早早的去了。老爷子去了,这丧事是送走老爷子的最后一程,我认为务必办的风风光光的。十四天的法事是不能少的,所有亲友也要通知到。总之该花的钱都要花。”

萧茂恒果然不同意,“老爷子之前留下遗言,说是凡事要俭省,丧事不必大办,停灵七日就可。如今大哥又说要大办丧事,这岂不是违背了老爷子的遗愿。大哥要做面子给外人看,大哥自己去做就成,我们可不奉陪。”

萧茂林顿时就抹起眼泪,“这些年我一直在京城,未能在父亲身边尽一天孝。如今父亲去了,我绝不会为了吝惜几个银钱,就置父亲的丧事不管。就算外人不说闲话,我自己良心上也过不去。此事四弟无论同意与否,我都要是大办的。银钱上头的事情,四房若是不肯出,我大房一力承担。不过以后四房若是被人戳脊梁骨,你们死房可别找我帮忙。这样的忙我也是不屑去帮的。”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萧茂恒气的半死。

韩氏出面问道,“不知大伯打算如何大办?银钱花费几何?”

萧茂林当即平静的说道,“既然是大办,自然是要请和尚道士诵经超度,立道场做法事。亲友们也要请到,父亲的棺木也要选上好的。凡事都要讲究个规矩。银钱上头的花用,毕竟还没开始操办,具体的我也不甚清楚。我的意思是,超支的就我们三个房头平分。不知五弟妹意下如何?”

韩氏见萧茂林一张脸干干净净的,哪里还有眼泪,果然之前只不过是在演戏。韩氏说道,“那就照着大伯的意思办吧。不过我们五房能力有限,家里人口也多,明瑜的婚事还没有眉目,成哥儿又小,将来花钱的地方可不少。所以我们五房尽力,最多也只能出五千两银子。多的就没办法。”

萧茂林大皱眉头,五千两怎么够。他还想着借此敲一万两下来。五千两才不过一半的数目。

五房一表态,四房也立即顺酐爬,廖氏说道,“既然五弟妹出五千两,那我们四房也出五千两。大伯,我们四房不比大房,家里没个能干的人,支撑不起门户。这坐吃山空的日子,可是岌岌可危。五千两已经是我们四房最大的能力,多的实在是给不出。大伯能力强,其余的开销还请大伯一力承担。弟妹相信大伯一定不会拒绝吧。老爷子生前最重视大房,也最看重大伯。大伯如今是族长又是家主,大伯能者多劳,多出一点,以此来表达孝心,人人都要说大伯是孝子。”

这高帽子戴上,萧茂林心头不舒坦的很。奈何此事是他提出来的,此刻自然不能拒绝。五千两银子,大房自然出的起,多余的也有。不过萧茂林此刻打定主意,这次丧事的花用就控制在两万两以内,绝对不能多花。于是萧茂林应承下来,大房定会补足不够的那不部分。

事情说定,廖氏就提议各房都派一个人出来,共同管账。免得有人中饱私攘。当然,廖氏的根本目的是防备着大房,要是大房当真将丧事的花用控制在两万两以内,比如一万八一万九之类的,大房岂不是占了老大的便宜。这样的事情廖氏怎么可能让他发生。

廖氏的提议,韩氏没有意见。韩氏一表态,萧茂林就不好以人多耽误事情为理由来拒绝。毕竟他还想借着韩氏的关系,交好韩家,所以万万不可得罪了韩氏。萧茂林收起自己的小心思,答应了廖氏的安排。

三个房头散了,廖氏回到四房,同萧茂恒商量一番,当即将银子还有人送到大房去,还另外派人到外面打听丧事用品各项花费。绝对不会给大房贪墨银子的机会。期间自然需要拉拢五房。韩氏没有拒绝四房的拉拢。因为韩氏也不希望五房的银子被人贪墨,白白的便宜了其他的人。

灵堂布置好,棺木也都选好,和尚道士也都请来。萧家的孝子孝孙们都去灵堂守灵哭丧,外面自有人招呼安排。得了消息的亲友们也都纷纷上面祭拜,送上奠仪。韩家也派了人过来,来的是萧明瑜的二舅舅韩士林。

韩士林祭拜过后,就找了个机会同韩氏说话。

韩士林连连叹气,“大妹,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韩氏轻轻摇头,“算不得辛苦,全家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韩士林皱眉,“今年萧家也是流年不利。先是茂杨,接着是萧老太太,如今萧老爷子也去了。一下子萧家就没了主心骨。大妹妹,将来你打算怎么办?父亲同母亲都很担心你,让我过府来问问你的意思。具体需要什么帮助,还请大妹妹尽管直说。我们是亲兄妹,自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你吃苦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