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
4383300000744

第744章 腹黑周乾(1)

萧明成愣愣的望着韩氏,接着又是一笑,“儿子喜欢弟弟,弟弟好小好弱,我一个巴掌就能打翻他们。所以娘要多关心他们一点。”

韩氏欣慰的笑了,能有这样懂事的儿子,真是莫大的福气。

萧明瑜笑道,“娘无需担心,明成这么懂事,该懂的道理他都懂,他只会爱护弟弟,又岂会嫉妒弟弟。”

萧明成连连点头,表明萧明瑜说的正是他想说的。

韩氏笑道,“娘能有你们,真是什么遗憾都没了。你们都是好孩子,明成这么小就这么懂事,我很惭愧。”

“娘,儿子已经长大了。”

萧明瑜摸摸萧明成的头,果然是个大孩子了。

刘长卿睡了一觉,起来后就来陪着韩氏和孩子。萧明瑜则是带着萧明成出了卧房。

萧明瑜回到王府,说实话,这两天还是挺累的。很快就沉沉睡去。感觉身上很重,迷糊中醒过来,原来是周乾回来了。萧明瑜伸手抱住他,甜甜一笑。

周乾刮了下萧明瑜的鼻子,“很累吗?”

萧明瑜笑着点头,眼睛还没睁开,“嗯,这两天累坏了。我娘生了一对双胞胎兄弟,高兴不高兴。”

“高兴。什么时候你也为我生一堆双胞胎兄弟,好不好?”周乾目光直直的望着萧明瑜。

萧明瑜即便是闭着眼睛,也感受到了周乾灼热的目光。睁开眼睛,咧嘴轻笑,“生双胞胎,这样艰难的任务,我可完不成。”

周乾面露失望之色,萧明瑜无动于衷,不过却继续说道,“不过连声三两个儿子,这样的事情,我相信还是有机会做到的。”

周乾狂喜,亲吻萧明瑜,“真好,本王就想要三两个儿子。要不我们现在就来生儿子吧。”

萧明瑜哈哈大笑,“长康这是要白日宣淫吗?难道夫子教的,长康都忘了吗?”

周乾压着萧明瑜,笑道,“夫子教的,本王自然记得。不过闺房之乐,却无需夫子的教导,人生来就该懂的。如今本王爷是遵从人的本能,想同娘子一起生儿子。娘子可不能拒绝本王,不然本王可要伤心难过啊。”

萧明瑜摇头,笑着,态度却很坚定,“长康,真的不行。今日没办法陪着你了。”

周乾疑惑。

萧明瑜小声同他说道,“我小日子来了,就昨儿来的。”

周乾面露失望之色,不是失望于不能同萧明瑜做生孩子的事情,而是失望于萧明瑜来了月事,也就意味着之前一个月的努力,全都成为努力,没有半点成果。当然个人爽到了,这个不算。

萧明瑜问道,“很失望吗?”

周乾轻抚萧明瑜的小腹,“是有点失望,你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孩子。”

萧明瑜抱着周乾,深吸一口气,说道,“会有的,迟早会有的。不过你要有耐心。”

周乾亲亲萧明瑜的额头,“放心,本王最不缺的就是耐心。不过有时候难免会着急一点,你不要多想,本王并没有别的心思。”

萧明瑜笑道,“我自然是相信殿下的。如今府中人事安排还没有上正轨,这个时候怀孕,我也很害怕。我想再晚一点,晚个半年一年,你说好吗?”

“半年就够了,一年就太久了。”周乾如此说道,“本王希望我们能早点生下孩子,这样这个家就完整了。你说对吗?”

家这个字眼,很吸引人,想想自己生下孩子来,萧明瑜都有点期待了。不过想到生孩子的过程,太过惨烈,萧明瑜又有些退缩。果然她还没有足够的勇气承担做母亲的责任。或许等她怀上身孕后,所有的想法都会改变。

萧明瑜嗯了一声,“对,我们是一个家,家里面一定要有孩子的哭声和笑声,要有严母慈父。”

“难道不是严父慈母吗?”周乾疑惑的问。

萧明瑜笑了起来,“我认为该是严母慈父,王爷有做慈父的潜质,我就做严母,如此王爷就不用担心孩子被我溺爱,养成纨绔的性格。而王爷做慈父,则可以同孩子亲近,让孩子感受到浓浓的父爱。这样不好吗?毕竟我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从实际上来说,要比王爷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很多。我若是成了慈母,加上这样的家世和出身,孩子十有八九就会养成纨绔性子。我觉着这样不太好。”

“你说的倒是有些道理。这京城最不缺的就是纨绔子弟。仔细想想,每一个纨绔子弟的身后,都有一个溺爱的母亲或者是祖母。没人溺爱,孩子岂敢纨绔,没人溺爱,孩子岂敢数次闯下大祸。只因为长辈的溺爱,让孩子一次次的有恃无恐,反正犯了错,闯了祸,都有长辈帮忙解决。做为孩子只需在长辈面前装个乖巧,或者禁足几日,事情就被揭过去了。如此说来,做纨绔的成本太低,这么一说,本王都想去做个纨绔王爷。反正这京城敢对本王唱反调的人没几个。即便有,本王一拳头下去,也没人敢找本王的麻烦。”

萧明瑜哈哈大笑,“王爷这是悟了吗?真打算去做一个纨绔王爷?”

周乾笑道,亲吻着萧明瑜的嘴唇,“本王岂是那种没志向的人,本王是有大抱负的,自然不会做那纨绔行径。”

萧明瑜笑颜如花,“妾身与有荣焉,孩子也将以王爷做为榜样,而王爷将为孩子骄傲。”

“那你就早点给本王生个儿子。”

最近朝堂上的风向有些不对。等萧明瑜察觉的时候,朝堂的情势早就越演越烈。

起因是都察院弹劾户部的几位官员,都是一些低品级的,最高不过四品。本来应该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动静,不知景福帝怎么想的,竟然破天荒的让大理寺介入,查这几位被弹劾官员。大理寺接到旨意,不敢马虎,更不敢敷衍了事。于是大理寺倾尽全力的去查,岂有查不出来的道理。

哪里想到,这些官员官职不大,牵连却甚广。本来简单的一个弹劾,发展到后来,竟然成了贪腐窝案。盗卖库粮,贪墨赈灾粮食和银钱,其中还牵涉到工部这几年主持的几次水利修缮。说是工程款子也被贪墨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