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
4383300000946

第946章 番外挑事(1)

“还好,就是太累了。想你还有孩子们,今日得见,朕又可以连着累个几天了。”周乾一把抱住萧明瑜,“明瑜,我们成功了。”

“嗯,成功了。”

“我们真的成功了。”周乾很感慨,“你知道吗,孤有很多次都在怀疑,现在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梦。直到今日,孤真正的确定这一切都不是梦,这一切都是真的。明瑜,我们真的成功了。孤将是皇上,而你将是皇后。我们的孩子会是皇子皇女,我们一家将是这个世上最尊贵的一家人。明瑜,你高兴吗?”

萧明瑜笑着点头,“高兴。不过就担心朝臣们往宫里面塞女人,担心殿下挡不住诱惑,有了别的女人。”

周乾哈哈大笑起来,“难得有让你紧张害怕的时候。你放心,孤只有你一个,别的女人都入不了孤的眼。而且有那五个孩子,孤觉着够了。孤不稀罕别的女人替孤生儿子。”

萧明瑜依偎在周乾的怀里,“真好。那殿下可要一辈子记得今日说过的话,不可以反悔。”

周乾笑着答应,“你放心,孤不会反悔。我们将是一个榜样,将有无数的人羡慕我们。明瑜,你期待那一天吗?”

“嗯,长康,我已经迫不及待的盼望着成为榜样的那一天。”

景福三十三年,正月二十四,景福帝薨。景福三十三年,二月十五,大吉,诸事皆宜。这一天,周乾登基为帝,年号广明。景福三十三年,二月二十二,广明帝册立王妃萧氏为皇后。

广明帝同萧皇后,夫妻情深,羡煞旁人。广明帝为萧皇后,终身不曾有萧皇后之外的女人。这段帝王的爱情,成为史书奇谈,成为民间传奇,成为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在后世,有无数的文人用文字勾勒这一段传奇的感情。可是任何人都无法真正的还原那一段历史,而制造这段传奇的两位当事人,他们笑看风云,他们携手并进,他们恩爱数十年如一日。他们做到了对彼此的承诺。

萧明瑜入主后宫,成为后宫魏太后之下第一人。孩子们的身份也摇身一变,从王府公子郡主变为皇子公主。原先教书的先生已经不适合再继续教授下去,萧明瑜兑现当年的承诺,赦其无罪。至于前程什么的,就需要靠他自己去博。

而周乾则想了一个办法,将皇子书房改为皇子书院,皇室内适龄的孩子都要来皇子书院读书,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不过女孩只需要读到十岁。十岁过后,就只需在家里接受教育。

定下了章程,接着就是给皇子们选择伴读。萧明瑜对伴读政策,嗤之以鼻。不过大环境如此,萧明瑜也没提出不要伴读。只是伴读的人选很重要,也很头痛。萧明瑜为示尊重,特意去请示魏太后。

魏太后做了太后,就不再管后宫的事情。萧明瑜来请示,魏太后三言两语就将萧明瑜给打发走了。说孩子们的事情,让萧明瑜和周乾自己拿主意。她也知道萧明瑜的用心,是想照顾一下魏家那边的情绪。不过魏太后明确表示,魏家那边不用特意照顾,以前是怎么样以后还是怎么样。给了魏家太多殊荣,目前的情况下,只会让魏家人更加张狂,不知道其中厉害。这是在害魏家。

既然魏太后都发话了,萧明瑜也就没什么好顾忌的。

等魏家找上门来,说想将自家的孩子送到皇子身边做伴读,萧明瑜并没有一口拒绝。约定了时间,让魏家将孩子带进宫,萧明瑜要亲自考察。

于此同时,韩家也有孩子要送过来做伴读。韩氏自个也有点东西,想着要不要将双胞胎也送进来做伴读,被刘长卿一口否决。当真以为做伴读那么好吗?

给皇子选伴读的事情传到萧家大房和四房,四房还没怎么样,廖氏很清楚,以他们家的家世,孩子是没资格进宫做伴读的。就算萧明怀有官身,在这件事情上,也是无能为力。不过谭氏有些动心,她倒是不认为大房的孩子没资格。

谭氏就拾掇萧明桢,同萧明瑜好好说说,也让萧家的孩子去做皇子伴读啊。

萧明桢一口否决,根本不理会谭氏的异想天开。不过谭氏这人也有办法,找了关系,将这意思传到了宫里,传到了萧明瑜的耳朵里,希望萧明瑜能看在都姓萧的份上,对娘家的子侄们多多照顾一二。

萧明瑜淡然一笑,说道,“看来这宫里的确该清理一番,不然太不像话了。”

周乾在萧明瑜额头落下一吻,“此事你拿主意,朕不干涉。对了,孩子们的伴读人选,你有主意了吗?”

“倒是看中了几家,不过还是要等亲自考察过后才能做决定。长康真的不出面拿主意吗?万一我给孩子们选的伴读不合长康心意,那该如何是好。”萧明瑜笑着问道。

周乾笑着回答,“朕相信你的眼光,你看人的眼光肯定是没错的。”

萧明瑜得意一笑,“我也觉着自己的眼光很不错。对了,昨儿叶衡进宫请安,他的事情皇上可有安排?”

“你觉着他适合做什么?”周乾笑着问道。

萧明瑜大笑起来,“他既然那么熟悉西北,同西凉王的关系匪浅,不如就让他去西北做父母官吧。不过皇上还是要提醒他一声,可别到了西北就忙着挟私报复。以前他流放西北,当地的官员都是秉公办事,并不存在故意刁难的情况。既然如此,他也不能故意刁难下面的人。若是知道他挟私报复,皇上定有办法收拾他。”

“明瑜,你可是给朕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朕之前一直在犹豫,到底要如何安置此人。西北那地方,朕也有考虑过,不过朕一直在犹豫此事。派叶衡过去,以他同西凉王的关系,此举是有利有弊。不过朕没想到,你倒是比桢更干脆。”

萧明瑜笑道,“那是因为我是盘观者,私下里说的话可以不用负责任,自然可以想说就说。皇上是一国之君,一言一行,下面的人都要揣摩,对很对人都有莫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皇上慎重本是应当。”

周乾抱起萧明瑜,“还是明瑜了解朕。那你同桢说说,派叶衡去西北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