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较量
43931600000053

第53章  招降纳叛2

宋铁军打抱不平:“话不能这样说,这场灾难是日本鬼子引起的,我们要把仇记在他们身上。今后要团结一致,共同对外。”

张福洋妻子质问道:“别在这说漂亮话,你们怎么不去和鬼子打,在这里当缩头乌龟?”

宋铁军十分尴尬,正要辩解,勤务兵过来报告说:“书记长,刘师长来了,正在县党部等你。”

宋铁军心里憋屈,没好气地说:“他不是长了飞毛腿吗?这个时候来找我做什么?别指望我有军饷给他。”

勤务兵凑近低声说:“书记长,您这两天不在,听我们在那边回来的人说,今天上午,崔树强率领一个团投敌了。”

声音虽然不大,却仿佛不吝于一个惊雷,令所有在场的人全都懵了。张凤山知道刘成龙虽然在守城的时候溃败,但收拾残兵败将,还有两三个团的士兵,他们扼守屋基岭,这里是通往龙湾的一个咽喉要塞,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只要守住了屋基岭,龙湾可以高枕无忧。如今崔树强投敌,刘成龙的实力大减,如果日本人和伪军联合攻打,屋基岭守不住,龙湾只有一些地方民团,都是些乌合之众,更加不堪一击,到那时这块最后的阵地也将不保,想到这里,不禁忧心忡忡。

宋铁军气急败坏地骂道:“他娘的,他还有脸来见我,我倒要问问他是怎么带兵的?”

宋铁军气冲冲地走了。

徐语晴也暗自心惊,本来学兵队、游击队打了几个胜仗,县常备大队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加上地方上的一些民团和金鸡寨的土匪,人数上优势很大,虽说不如敌人的武器装备精良,但敌我力量势均力敌,现在崔树强投敌,力量均衡被打破,敌优我劣,前景堪忧。

“我也过去看看。”徐语晴边说边离开了。

张凤山心里还有些疑问未解开,于是问那个逃回来的保安团士兵:“你们张团长救人之前没有拟订撤退计划吗?”

“当然有了,昨天晚上,我们摸黑进了县城,张团长安排人找来了码头上的几位船老大,让他们将船停在码头附近,一旦救了张老爷一家,就从水路撤退。没想到枪声刚响,那些船只就朝江心开去,我们拼命保护张团长到江边,一只船都没有了,我们只好跟他们拼了。”

“这帮贪生怕死之辈,老叔怎么能指望他们呢?应该自己准备船只,抽出一部分人做接应才对。”

“那些船老大跟张团长交情很深,平时也感念张老爷照顾,都拍胸脯保证过的。”

张凤山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人们只求自保,为了个人的利益,可以出卖组织和同志、出卖朋友甚至是亲人。他们在苟延残喘,大多数人还没有觉悟起来,要实现全民族的抗战,党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你亲眼见到张团长牺牲吗?”

“我看见他中了枪,后来的情况就不知道了。”

“你在乱坟岗的时候可发现他的尸体了?”

“我一心只想逃回来报信,没有留意这些。”

张凤山对张凤娇说:“小妹,你要照顾好婶子,我今晚带人去乱坟岗,把老叔的尸体搬回来安葬,不能让他暴尸野外。”

张凤山回到驻地,脑子里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张福洋带领保安团去救人,为什么瞒着他?不让自己和他一道去?要知道救的人是他的爹、娘和大哥,他更是责无旁贷。

渐渐地他明白了,张福洋一定是替他考虑的,怕自己跟着他犯险,他要为张福海家保留住继承香火的人。那次“借枪”后不久,张福洋来到学兵队,送来了二万大洋,说这是张福海的意思。张凤山知道他和爹见过面了,看来爹是支持自己抗日的,否则也不会拿出这么多的钱。张福洋临走时,说凤仙的病情越来越重,医生断言过不了年关,爹最担心的就是他的安全,让他一定保重。至于所借枪支的事情,张福洋则只字不提。

当天晚上,张凤山找遍整个乱坟岗,也没有发现张福洋的尸体。虽然有些尸体被野狗咬噬得面目全非,但张福洋体型臃肿,与其他的保安团员差别很大,还是很好辨认的。

看来张福洋没有死,张凤山心里的难过减轻了一些。但他旋即想到即便张福洋还活着,日本人也不会轻易放过他时,于是又心事重重起来。

徐语晴从临时县党部回来,把崔树强投敌的真正原因告诉了张凤山。原来敌人对山区加强了封锁,山区的生活物资奇缺,刘成龙手下三千多张口无法吃饱,冬天来了,他们衣衫单薄,部队开小差的士兵越来越多,无法阻止。刘成龙向上面汇报这个情况,上面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他迫不得已,也是为了保存实力,同意崔树强率领一千多名老弱病残的士兵向日军投诚。

“他为不什么不向宋铁军和石勇求助?”

“他知道我们这边也很困难,当初我们的战备物资是按六个月计划的,没想到战争会拖这么久,如果长此按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张凤山知道战争不仅是拼军事,也是拼经济,现在日本人占领了中国的大片土地,抢夺物资,以战养战,实行经济封锁,妄图让中国人不战而降。

“崔树强投敌,上面没追究你舅舅的责任吗?”

“这件事情上面是默许的,我听他提到国军的一些正规军也投敌了,何况他还是个爹不亲娘不爱的杂牌军。他还说,这种情况,他刘成龙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就怕此风日长,跟风者愈多,对我们的抗战是极为不利的。”张凤山知道在困难的时候,叛逃是很难避免的,当年抗联杨靖宇的部队受损失,与底下的一个师长叛逃有很大关系,这个人投降日本人以后,利用自己熟悉抗联的情况,带着日本人拼命打自己人。远的不说,就说文城,自从沦陷以后,一些被打散的小股国民党部队当上了伪军,心甘情愿地替日本人卖命,但像崔树强这样整团建制的投敌,是十分罕见的。

“你说得对,可是我们也没办法阻止,你难道有什么妙计吗?”

“古人云:杀一儆百,宁可消灭他们也不能让他们为敌人所用。”

徐语晴连忙摆手说:“不可,你这是中国人打中国人,正是鬼子所希望的。再说崔树强离开的时候向我舅舅保证过,不会自己人打自己人,真要是被日本人逼得没办法,也会把枪口抬高,或者不往致命的部位打。”

“这群懦夫,既然甘心当上了鬼子的奴才,还不是看主子的眼色行事?只怕到时由不得他们了。”张凤山知道日军对伪军处处提防,对他们的枪支、弹药的保有量有严格的限制,不允许他们有重武器,连机枪也不配备,而且每个班都配有日本人,既是作战的指挥,又监视他们的举动。

“你们俩都在啊?”石勇一改往日的乐观,表情沉重地走了进来。

“石县长,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徐语晴一边给他倒水,一边问。

“刚回来。”

张凤山问:“县长,这次省里召开紧急会议,有什么新的精神?”

石勇将一份《中央日报》递给张凤山,说:“你自己看吧。”

张凤山展开一看,只见头版大幅的黑字标题:“汪精卫公开投敌”,不由得心惊。汪精卫是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议长,党、政权势均在******之下,是国民政府的二号人物,这种人公开投敌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破坏性极大。

张凤山仔细地读下去,原来汪精卫已叛逃至越南河内,公开发表“艳电”,响应日本首相近卫文磨的声明,对其灭亡中国的三原则进行辩护,认为这是奠定两国永久和平之基础,也是中国人对于东亚幸福应有之努力。“真想不到能够写下‘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诗句的人,竟然是最大的卖国贼。”

石勇沉重的叹息道:“是啊,世事难料,谁也不会想到他会投敌。”

徐语晴听说汪精卫投敌,连忙过来拿起报纸,上面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国民政府分裂,今后我们遭遇的困难将会是难以想像的。对于这种汉奸卖国贼,委员长为什么不诛杀之?”

石勇说:“这次会上也有人提到这个问题,廖主席说委员长有这个考虑,命令军统不惜一切代价除奸,但难度很大,河内现在在法国人的统治之下,法国人在日本政府的照会下,采取了保护措施。当年南京那次刺杀让他死里逃生,要是当时枪法再准一点,中国也不会有他这个卖国贼了。”

徐语晴知道那次刺杀,据说子弹到现在还在汪精卫的体内。她问:“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石勇说:“省里要求我们一是对汪精卫之流的卖国行为加以深刻揭露,二是阻止更多的人受其盅惑投敌,三是加强统一战线,四是铲除汉奸。”

石勇说完,对正在记录的徐语晴说:“徐文书,你现在去一趟县党部,如果书记长在,就说我马上过去见他。”

徐语晴答应一声走了。

张凤山知道石勇要向自己传达组织上的指示,连忙问道:“你这次见到老魏了?”

石勇点了点头,“老魏说毛主席预见得十分准确,最困难的时期到来了,组织上要求我们充分发动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长期的游击战争。在这个过程中,条件将更加艰苦,因为我们不仅要面对强大的日军,还要面对投敌的伪军,特别是这次汪精卫投敌以后,国民党内部产生了分化,国民党内的顽固派也会加入反共的阵营,所以我们今后的斗争环境将更加险恶。周围是敌人,身边也有敌人,今后情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老魏已在童家铺设立了一个联络点,叫戴长春饭店,老板名叫戴长春,是我们的同志,你要设法弄到情报以‘渔夫’的名义送给戴长春同志,由他转交给老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