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30年1月7日,张凤山在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新四军违抗军令,国民政府已调遣八万军队进行围剿。
张凤山知道新四军一支队和二支队前出苏北一带,在黄桥大胜韩复渠的部队,只有军部仍在驻地皖南泾县,处于国民党军队四面合围之中。他想军部只有几千人,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恐怕凶多吉少。
果然,几天后《新华日报》用大幅黑字刊登了******的挽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老魏指着报纸对张风山说:“老蒋一直视我们为眼中钉、肉中刺,现在他撕下温情脉脉的面纱,露出了吃人的嘴脸,这次我军损失惨重,也是建军以来最大的一次,六七千兄弟没有死在鬼子的刺刀下,而是倒在兄弟的枪口下,所以我们不能对国民党抱有任何幻想。”
张凤山记得两个多月前老魏曾让他安排民船配合新四军北撤,便说:“如果及时撤到江北就好了,也不至于差点全军覆没。”
老魏冷笑了一声,愤怒地说:“也不见得,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指定的北撤路线是铜陵繁昌一线,那里是鬼子和伪军重兵把守之地,他们妄想借刀杀人,利用鬼子、伪军和我军正面接敌,然后抄我军的后路,全部绞杀,此计甚为狠毒,只是我军没有中计,他们才迫不及待地亲自上阵,大开杀戒。我军二千多人突围到达江北后又受到鬼子的阻击,要不是江北支队接应及时,损失还要大,几乎是全军覆没。”
张凤山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说:“这真是相煎何急!外患未除,我们倒自相残杀起来了。这对于中华民族的抗战大业可不利,真不知道老蒋是怎么想的?”
老魏说:“他的心病就是怕我们发展壮大,前段时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对日寇的‘百团大战’,取得大捷,这挑动了老蒋敏感的神经,加上黄桥事件,他要报一剑之仇,导致了惨剧的发生。中央已经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委,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并将华中新四军统一整编为7个师、一个独立旅,共计9万余人。”
张凤山松了一口气,心想这也从侧面说明党的力量确实壮大了,于是说:“这太好了,对付国民党反动派,咱们必须坚持针锋相对的斗争。”
老魏点了点头,说:“你说得对,省委对前段时间的工作进行了检讨,我们太依靠国民党政府了,处处以统一战线为重,孰知国民党却不这样,反而利用了我们。据突围出来的同志讲,军部驻地周围全是国民党的基层政权、特务机构和军队,而没有我们的人民政权,打起仗来,我军自然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了。所以,省委决定要加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使根据地成为军队的大后方和坚强后盾。”
张凤山说:“亡羊补牢,犹为未晚,虽说我们文城的党组织现在转入了地下,但力量相比抗战前壮大了数十倍。这些人分布在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宛如黑暗中一座座灯塔,吸引更多的人奔向光明,最终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老魏说:“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却是曲折的。凤山,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必须正视面前的困难,鬼子把进攻的方向转向安江抗日根据地,国民党坐山观虎斗,还时不时咬我们一口,形势严峻啊。忘了告诉你一件事,国柱同志在接应新四军突围部队战斗中牺牲了,友兰同志很坚强,你们是亲戚,有机会去看看她。”
张凤山惊闻噩耗,一下子呆了,石勇的音容笑貌如同电影里的镜头一样在他的脑海里不停地闪过,仿佛就在昨天一样真实,但残酷的现实触痛了他的神经,想到斯人已逝,两行热泪情不自禁地涌出了他的眼眶。良久,他默默吟道:“哭公只有泪,提笔竟无言;事业未竟成,热血洒山川。饥餐倭寇肉,渴饮汉奸血;待到胜利日,书信报黄泉。”
张凤山不忍面对徐友兰,委托徐语晴代为问候。
姐妹相见,抱头痛哭。
徐友兰擦干眼泪,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徐语晴眼角挂着泪珠,不停地耸动着肩膀,说:“是凤山告诉我的,他说公司里一个收皮货的伙计从游击队控制的地区回来,看见一群新四军战士正在开追悼会,画像中的人很像石县长,就让我过来看看,刚才进门的时候,我看见姐夫的像片缠着黑纱,就明白了。姐姐,姐夫这么年轻就牺牲了,实在是让人痛心疾首呀。”
徐友兰明白张凤山这样做的用意,他怕在她面前控制不住自己,失去了一位好战友,任是再坚强的人也会流露出真情,这样容易被徐语晴看出端倪。对于张凤山的身份,徐友兰对徐语晴是保密的,虽然后来证实了叛徒不是她,而是高文元。老魏支持徐友兰,也认为张凤山不宜暴露身份,哪怕是对徐语晴,虽然这对她有些残酷,毕竟张凤山的工作很危险,越少人知道对他就越安全。
“自打他从文城回来以后,我们只见过一面,他就到江北支队去了。中秋节那天,他托人给我捎了一封信,里面是一首诗:‘今日中秋节,战地观月圆;明月寄相思,千里共婵娟’,没想到这是他的绝命诗。”
徐语晴本就是个感性的人,见他们革命夫妻虽然处境十分危险,但也有儿女情长的一面,不禁内心涌起种种酸楚,恨老天不长眼,活活将这对恩爱夫妻拆散,令他们阴阳相隔。“姐姐,你今后可怎么办呐?”
徐友兰坚定地说:“毛主席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干革命工作就得有牺牲,这是必须认识到的。国柱同志走了,但他的理想和事业还没有完成,需要我们擦干眼泪,继续奋斗!”
徐语晴点点头,说:“姐姐,我是替你们惋惜,再说石勇同志走得太匆忙了,连一根骨血都没留下。”
徐友兰说:“我们聚少离多,有时一年半载也见不上一次面,没有为他留下骨血,这也是我心中的一大遗憾。你们不要学我们,革命工作需要代代相承,必须后继有人,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会生生不息。”徐友兰边说边看了眼徐语晴的腹部,只见她的小腹微微隆起,不禁欣喜地问道:“妹妹,你有喜了?”
徐语晴点了点头。
徐友兰高兴地说:“太好了,咱们徐家有后了。”
徐语晴怀疑徐友兰有事瞒着自己,故意叹了口气,说:“还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什么人,要是咱们的同志,我一定会把他抚养成人;要是特务,我就把这个孽种扔出去喂野狗。”
徐友兰知道她这是激将法,说:“语晴,在当下,信仰不同,所处的阵营就不同,有信仰我们党的,也有信仰国民党的,还有信仰汪精卫那一套的,甚至还有信仰日本侵略者充当汉奸的,我们党的政策是开明的,实行区别对待,只要不是十恶不赦的汉奸特务,我们都会宽大处理。即便张凤山是特务,他也是为了他所信仰的阵营服务的,只要他手上没有沾满人民的鲜血,我们也会不予追究,再说孩子是无辜的,你可不能任性。”
徐语晴又一次碰了壁,只好说:“算了,我知道你不会说的,既然这是组织纪律,我再也不问了。”
这年的春节,文城又恢复了往年一样的热闹景象,毕竟这是鬼子撤离以后的第一个春节,远离了刺刀和高架机枪的人们,庆祝这份难得的自由与安宁,尽管中国的大部分国土还在鬼子的占领之下。
春节还没过完,文城的上空传来鬼子飞机的轰鸣声,一颗颗炸弹投下,到处是颓壁残垣、尸横遍野。
2月8日这天,张凤山正在刘成龙的司令部里参加会议,突然,有人闯进会场,说有紧急军情要向刘司令报告。
来人是新四军3支队挺进团第2大队队长吴飞派来的,他交给刘成龙一封信。
刘成龙打开信,信中说鬼子第116师团集中庆安、大通附近的伪军3000多人,出动飞机4架、坦克4辆,正在进攻文东水圩地区,恳请刘司令即刻出兵,共同抗敌。刘成龙看完,哈哈大笑,似乎是解气地说:“这个吴飞,眼里从来没有我刘成龙,现在死到临头,才想起我这个司令来了。”说完,把信的内容向大家公布了。
胡孔照说:“新四军抢了我们许多地盘,建立根据地,在里面设立基层政权,我们的税收、粮管人员进不去,不是被抓就是被赶出来,根据地完全是个独立王国,这哪像他们所声称的拥护国民政府、服从蒋委员长,根本就是另搞一套,现在他们有难是活该,我的意见是坐山观虎斗,让他们两败俱伤。”
方际青说:“对待新四军,委员长的态度很明确,这次‘江南事件’足以说明,所以我的意见是不仅不救,还要适时出击,给他们来个釜底抽薪,以绝后患。”
张凤山得知信的内容后,第一反应是根据地危险,吴飞他们危险,现在见这俩人居心不良,心想必须晓以厉害,争取刘成龙出兵支援,为保全文东抗日根据地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于是说:“自古云‘唇亡齿寒’,文东水圩地区虽说是新四军的地盘,但也是文城的屏障,如果吴飞他们顶不住丢了根据地,鬼子就会长驱直入,文城危在旦夕。我对共产党不听指挥也很反感,但大敌当前,我认为两党还是摒弃一己之私,共同抗敌为妥,否则鬼子才是坐收渔翁之利。”
张凤山一席话义正辞严、不卑不亢,激起了在座许多人的同感,商会会长徐达开说:“我认为张大队长所言在理,鬼子进攻水圩,不排除是各个击破,其最终目标是文城,如果此时不出手相救,等鬼子收拾完了新四军,再来攻打文城,文城就危险了。”
一些人也纷纷附和:“是啊”,“鬼子先是飞机轰炸,然后是步兵进攻,看来文城再遭蹂躏之日不远了”,“文城危险,刘司令还是出兵抗敌吧”,“新四军毕竟也是中国人,咱们要枪口一致对外,绝不允许鬼子屠杀我同胞”…
方际青见赞成的声音居多、反对的声音寥寥,很是生气,质问张凤山道:“张大队长,你不会是共产党吧?怎么替共产党说话呀?”
张凤山故意哈哈大笑,说:“方书记长可不能乱扣帽子啊,当初国共合作,蒋委员长可是同意的,如果按照方书记长的逻辑,凡是替共产党说话的都是共产党,那么不仅在座的大多数人,包括安东省府甚至重庆国府里面大有人在。”
刘成龙情知张凤山所言在理,但他对共产党的仇恨深入骨髓,巴不得鬼子灭了文东抗日根据地,于是清了清嗓子,说:“诸位,这几年大家也都看到了,当初游击队只有几十个人,十几条破枪,还没有我一个排的战斗力强,但自从鬼子打进来后,他们借口共同抗日,不断发展壮大,和国军分庭抗礼。我们和他们搞合作,总有一天养虎为患,我意已决,让鬼子收拾他们,如果鬼子进攻文城,我们宁愿再次退守龙湾,也决不会帮助共党。来人,把那个送信的共党抓起来,关进大牢。”
方际青拍掌赞道:“刘司令英明!”
胡孔照说:“我现在去动员民众,让大家坚壁清野,鬼子来了,得到的只不过是一座空城。”
张凤山见这班人反动透顶,多说无益,便向刘成龙告辞,称公司里有些物资要及时处理,免得被鬼子不费一枪一弹白白得去。其实他这是托词,他见刘成龙关了信使,心想吴飞一定还在巴巴地等着回音,耽搁越久损失越大,刘成龙居心险恶,目的是拖住他们,让他们好被鬼子消灭殆尽。
刘成龙知道张凤山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囤积了大量的军需物资,不能白白送给鬼子,让他马上往龙湾运送。
张凤山心急火燎地回到公司,以“渔夫”的名义写了一封信,告诉吴飞刘成龙的险恶用心,让他放弃根据地,迅速转移到牛山冲一带。张凤山在信封上插上一根山鸡毛,代表十万火急。他看见“哑巴”正在院子里扫地,便从楼上将信扔了下去,“哑巴”拾了起来,看到上面“吴飞亲启”字样,迅速地丢掉扫帚报信去了。这个“哑巴”是戴长春安排过来的,其实不是真哑,而是长期伪装成哑巴从事地下工作,除了张凤山知道内情外,其他人都不知道。“哑巴”勤勤恳恳,每天将院子里的卫生搞得干干净净,水生笑话他像头驴,整天只知道原地打转,而他只是“呀呀”地叫着,谁也不知道他说什么。
吴飞收到张凤山的来信时,敌我激战正酣。
连长江靖宇率众战斗在最前沿阵地,敌人的火力十分猛烈,阵地附近成了一片焦土,到处是炸断的树枝和战士们残缺不全的肢体。
一个姓周的排长对江靖宇说:“连长,再不撤就来不及了。”
江靖宇正色道:“我的机枪不停,就有权不许敌人由此处通过,若是活着出去,怎么对得起这么多战死的同志?守一刻是一刻,我决心与阵地共存亡。”
周排长见他毫无惧色,便说:“我周某人也不是贪生怕死之辈,文东是生我养我的土地,能死在这里是死得其所。”边说边端起机枪,离开掩体,向冲上来的鬼子扫射。
几发子弹从远处飞来,击中了周排长的身体,鲜血从薄棉袄里渗出,染红了上半身,他瞪圆了眼睛,重重地往后栽倒。
汪靖宇大叫一声“老周!”然后端起他的机枪,大吼一声:“小鬼子,****你奶奶的,老子跟你们拼了。”
正当他准备跃出战壕的时候,通讯员冲过来抓住他的胳膊,说吴队长命令马上撤退。
当部队撤到安全地带时,减员过半。吴飞带着这支队伍,一路向西,沿途又受到刘成龙的围追堵截,幸亏张凤山及时传递情报,才多次化险为夷,安全到达牛山冲,着手建立文西革命抗日根据地,部队番号也改为新四军七师挺进团。
几天后,文城再次沦陷。
陈友亮自从投奔刘成龙不成,只好率众逃到庆安,重又归附于青田宏,这次随隆本大队进攻文城,他是身先士卒。当他率领部下登上东作门俯瞰全城时,不禁叫道:“我陈友亮又回来了。”
隆本把司令部设在县党部,陈友亮则占了刘成龙的大宁寺。
文城街头的大买卖,都换上了日本字的牌匾,摆上日本货物,鬼子不带一个钱的资本而来“合作”,事实上就等于霸占。
陈友亮一辈子的积蓄被刘成龙用计没收以后,使得他怀恨在心,此次再回到文城,他要变本加厉地赚回来。于是他对老街的商户横征暴敛,不合作者轻则被抓起来投进监狱,重则被处死,一时民怨沸腾,但他有日本人撑腰,人们敢怒而不敢言。菊仙被他正式迎娶进门,成了二太太,陈友亮决定重开聚仙楼,由菊仙代他管理。由于战争,昔日的妓女四散而逃,一些良家妇女被他抓来充当妓女,成为他赚钱的工具。
张凤山和徐语晴随刘成龙一道撤到龙湾,没过几天,徐语晴分娩产下一个大胖小子,她让张凤山给取个名字,张凤山想了一想,说:“叫他胜利吧,即使我们这一代人看不到胜利,但他一定能看到。”
周进和李玉珠上门恭贺,谈话中提及陈友亮,无不对他恨得咬牙切齿。李玉珠提到裁缝店遇险之事,让张凤山眼前一亮,他对周进说:“周站长,能否把裁缝店借我一用?”
周进说:“自从撤离以后,那里一直空着,你要有用就拿去,咱们兄弟还分什么彼此?”
张凤山大喜,说:“我一定除掉陈友亮这个大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