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幻情徒儿,莫调皮
44036900000177

第177章 弃城

当然了,她可以选择继续追,就是划不来了,没必要。

云泷慢悠悠地原路返回,半路上,看到了自家徒弟。

他穿过蒙蒙细雨,一身普通的黑衣劲装,掩不住灼灼风华,那双黑曜石般黑亮深沉的瞳眸浮动着锐利的暗芒。

可能那只是雨雾遮掩给人的错觉,云泷她不过眨了下眼,眼前只有他那乖巧得不行的徒弟。

他身上的气势依旧不温和,却没有方才一瞬的锋芒毕露。

“师父。”王堇停在她身前,带着浅浅的笑意。

他的状态很好,衣衫整洁,踏过湿了水的泥地的那双黑靴都没沾上泥印。

他的状态太好了,好到云泷都快以为他没有帮忙护下元兵。

云泷浅浅颔首,从他身旁走过。

他们师徒间话都不多,以往说的最多的,还是讨论凤離留下的功法。不过呢,两人现在什么话都没说,他在她身边,落后了小半步,安宁的氛围洋溢在二人间。

云泷不知道他为何出现在这,懒得去想,大概算是看他在她面前刷脸习惯了吧。

很快,两人回到了元悠城。

城主罗昇看到云泷,眼前一亮,简直跟看到久违的亲人一样,不顾城主威严,冲了过去,眼巴巴看着她。

云泷眼眸淡淡移过,眼角不着痕迹地抽了抽。

“元帅您回了啊,那个……孙将军如今身负重伤昏迷,莫将军和伍将军也伤重,城中士兵大概还不足两万,粮草也不多了,是不是该把余下的兵马和粮草带来支援?”罗昇语气小心翼翼,带着试探的意味。

罗昇好歹是一城之主,之前虽然摆低了姿态,但眼神中对云泷的审视不难看得出来,现在实实在在看不出半分傲气,估计是被吓坏了吧。

若是元悠城破,受影响最深的人之一就是罗昇了,他可是元悠城的城主,无论客观现实如何,城若破,他和他的家人绝对落不到好,想到这,罗昇又暗恼云泷没有把全部兵马带过来。只是,那点小心思,他一点也不敢表露出来。

“元帅,如今元悠城危矣,下官认为,应尽快增兵!”说话的是军师赵翰。

他的话,引得云泷侧目。

该怎么说呢,赵翰这军师看上去根本不像军师。行军打仗少不了军师出谋划策,得上司信任的军师还会有很高的职权,但云泷并没有给赵翰太多职权,给他分配任务也都是一些安排琐事的任务。可贵的是,赵翰他没有闹腾,规规矩矩完成她分配的所有任务,甚至是之前她下令留下大部分兵马在太和镇,他也只是劝谏一二便没坚持,哪像现在那么坚定。

也是,现在元悠城情况不是岌岌可危吗。

“嗯。”云泷低低地“嗯”了声,声音不大,却让赵翰失态的呆滞了许久。

赵翰以为云泷是同意了,喜上眉梢,还没来得及恭维,就听到她语气平静,言道:“元悠城确实危矣,休整三天,三天后,本帅点三千精兵另行安排,伍将军状态若是可以,便领两千兵马镇守元悠城一段时日,赵军师你率剩下兵马把城中百姓迁去太和镇。”

罗昇的脸霎那间就白了,就像被雷劈了,她这是要弃城?

他那一副被吓得不行的样子实在是太狼狈,好像下一口气就会喘不上来,哪还有半点城主气度。

“弃城之责,本帅会一力承担,到时候就由罗城主你协助赵军师把城内人迁走,本帅稍后会去信命李将军领人支援你们。”云泷看不过罗昇要死的样子,算是给他一副定心丸。

听云泷这么说,罗昇脸色好多了,犹犹豫豫一阵,才摆出一切听从安排的认命般的样子。

其实,云泷在去元悠城途中就有弃城的打算,当时只是有这种想法而已,才把大部分兵马留在太和镇。等到了元悠城,见元悠城如此不堪一击,便下了弃城的决心,只不过拖到现在才表明。

赵翰可没罗昇心态那么好,听到云泷说把责任扛下就听之任之,他觉得还可以争取下,把太和镇的兵马调过来,同时他再禀报元崇帝,看看下一步该如何是好。

如果说前两次方军攻城,见识了云泷恐怖实力的赵翰对她是佩服得紧的,那么现在听到她说弃城,就变成了她怎么可以这么无理取闹,这么任性!

明明还是有希望守住城池的,怎么可以一言不合就放弃!

赵翰苦口婆心好一阵劝导,上至元崇帝殷殷厚望,下至边关百姓迁居困难,劝说她不要轻易弃城。

云泷不反驳,静静地听,看他说得口干舌燥,完全没有听得不耐烦的样子。要是下属看到自家上司那么给面子愿意听自己劝谏,绝对要感动到哭,只是,她虽然一副很认真听的样子,但看起来完全没有听进去!

赵翰内心是想哭的,不是感动到哭,是憋得欲哭无泪。

“赵军师说得很有道理。”等赵翰终于停下来眼巴巴看着她时,云泷颔首,对他表示了肯定。

赵翰眼前一亮,只是,没等他高兴太久,云泷后面补的一句话,令他在寒风中凌乱,“赵军师务必安抚好百姓和众将士们,令其尽快撤离。对了,记得禀报皇上,方国很有可能会派出灵王,最好早作准备。”

最后那句话,意味深长。

这一次,云泷算是见识到了元军的散漫,对上方军,兵败如山倒,若不是她压制住方军修为高深的将领,元军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这正是元崇帝所期望的,压榨她的每一点价值。

云泷转身,鼻息下传来低到无人可闻的冷哼声。

元崇帝算盘打得未免太好,也不看她愿不愿意去当那车前卒。

赵翰苦劝无果后,只能认命地组织民众迁移。

边关的居民多是犯事被发配到边关的劳苦力,也有劳苦力的后人,他们绝大部分身份不光彩,除了戴罪立功,不然不准离开元悠城。除了被发配的,还有少量随军家属,他们也不敢随便离开此地,一是还有牵挂,二是外边不太平,就算离开,也不好找地方定居。

边关环境不是很好,近来更是战火连天,能迁居,绝大部分是乐得不能自已。可是,在一片欢腾的氛围中,传出了反对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