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三十年:1981~2011
44399400000001

第1章 序

唐初,为巩固和拓展唐王朝在九龙江流域的统治与管辖,高宗于总章二年(669年)诏命玉铃卫翊府归德将军固始人陈政为朝议大夫统领岭南行军总管事,率府兵3600人,将士123人,共58姓,入闽平乱,至永隆二年(680年),“蛮獠”主力底定,余部相继归降。永淳二年(683年),陈元光呈奏《请建州县表》,请于泉、潮之间绥安故地建置州县。垂拱二年(686年),朝廷颁诏,准于绥安地域漳水之北建置漳州,辖漳浦、怀恩二县,封陈元光为漳州刺史兼漳浦令,进阶为中郎将右鹰扬卫率府怀化大将军、轻车大都尉兼朝散大夫,陈元光由是被追封为“开漳圣王”。其子陈珦继承父业,任漳州刺史27年,其孙陈酆掌漳州刺史29年,陈氏五代为闽南开发建设百余年,其部属亦随之落地生根,成为开漳建漳的主力。

至唐末,江淮大乱,社会动荡,僖宗光启元年(885年),光州刺史王绪为躲避军阀秦宗权的追剿,“悉举光、寿兵5000,驱吏民渡江”,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随部南迁,经江西入闽。是年八月,王潮兄弟发动兵变,取王绪而代之,次年攻占泉州,并于景福二年(893年),占领福州,控制福建全境。后梁太祖朱晃封王审知为闽王。王审知死,其子王延钧称帝,建立闽国。经王氏子孙艰辛经营,福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至宋逐步赶上中原发展水平。

上述固始移民两次大规模入闽及其对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学界已有共识,但固始移民入闽产生的影响远不仅限于福建。因为固始移民入闽后,其后裔因各种原因先后渡海迁台,成为台湾移民社会的主体。陈孔立研究表明,“大陆汉人迁台,漳、泉人占十之六七;其中,诸罗、彰化,以及府城一带,漳、泉籍移民占九成以上”(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九州出版社2003年,第177页)。谱牒资料也表明,自固始移民入闽,至漳、泉人迁台,固始“基因”世代相传,不曾中断。如此,漳、泉人迁台,实际上是固始移民入闽的延伸,固始移民入闽迁台为一整体。但是,很长时间,无论是学界还是民间并不甚明白八成台湾姓氏族谱上为何注明“祖上来自光州固始”,直到1981年厦门大学黄典诚教授发表《寻根母语到中原》,谜底才得以揭开。

1981年4月22日,黄典诚在《河南日报》发表《寻根母语到中原》,提出台湾同胞“寻根的起点是闽南,终点无疑是河南”,揭开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之序幕,并在海峡两岸形成“台湾访祖到福建,漳江思源溯固始”独特的根亲文化现象,至今30年。30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间节点,为此全海教授组织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中心同仁,搜集整理近30年来两岸学者具有代表性研究论文凡40篇,作为“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丛书之一种,结集出版《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三十年(1981-2011)》,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学术活动,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价值值得提出来,与大家共勉:

第一,本书收录的40篇论文,可谓海峡两岸近30年研究成果的代表,通过阅读可从中发现有关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之缘起、学术历程和不同时期的研究内容,为日后学者开展研究提供一个基本路径和话语体系,是珍贵的学术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和学术史价值。

第二,本书按照不同时期的学术取向,将30年研究成果大致归纳为寻根、记忆和认同三个主题,从而揭示学术研究背后的中国社会特别是两岸关系的变迁;可以认为本书从一个侧面反映或折射出30年两岸关系的基本走向:从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成为基本趋势和发展方向,因此本书之出版亦是30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见证。

第三,本书特别关照到近30年参与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的研究主体,既有民间、学界,也有官方。大致说来,早期以民间为主体,自觉发起的寻根活动,引起学界关注,成为一个学术问题;学术研究成果,为民间寻根活动提供事实依据;官方的参与则是间接地为民间寻根和学界之研究营造有利环境,如“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等,说明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之研究,已非纯粹学术问题,而是关乎两岸和谐关系之构建和国家认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我与全海教授于2009年夏赴台参加在台北举办的“海峡两岸根亲文化研讨会”相识,以文会友,常有往来;其间就信阳历史文化、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和两岸学术文化交流等共同关心的话题,彼此切磋,互有启发。今尹全海送来与余纪珍、乔清忠合编之《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三十年(1981-2011)》书稿,我有机会先睹为快,就认识所及谈谈自己的思考,是为序。

信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宋效忠

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