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潭生
一九八三年第五期《中州今古》刊载了拙作《一千年前是一家——台闽豫祖根渊源初探》,北京《中国史研究动态》和香港《文汇报》(1983年10月30日)先后予以转载,引起了海内外读者的关注。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个问题,本文从台湾历史和姓氏谱牒研究,以及何处是郑成功墓等问题,再一次探讨台闽豫祖根渊源。这里所说的“祖根”,乃“主根”也。研究的对象是占台湾省总户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族谱。至于来自其它地方的“旁根”,由于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不在本文探讨的范围。本文所参考的资料,除正文己注明外,将列于篇末,不再一一注明出处。
一、台湾自古属于中国
根据地质学的研究,在一百万年前,台湾和大陆是连成一片的,后来因地壳运动形成台湾海峡。七万多年前到一万多年前,台湾又和大陆连接。只是一万年前开始的大海浸,大陆和台湾才被海峡隔离至今。但是,台湾海峡最深处不过八十多米,而台湾和菲律宾之间的巴士海峡却深达几千米。
在台湾发现的三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后期的“左镇人”,据考古学者研究,是从福建等地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台湾的。福建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发掘的蚌壳,经碳十四测定,其年代距今3000多年,与台湾高雄林园乡凤鼻头遗址的年代相近,而且出土的有段石锛、印纹陶等器物特征十分类似,证明三千多年前的原始文化同出一源。
在战国时代成书的《尚书·禹贡》记载:“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桔抽,锡贡”。这里的“岛夷”就是指今天的台湾。《山海经·海内南经》称台湾为“雕题”,《史记·秦始皇本纪》称其为“瀛洲”,《汉书·地理志》称其为“东鳀”,《三国志·孙权传》称其为“夷洲”。隋、唐、宋、元各代统称台湾为“流求”或“琉球”。明代陈第的《东番记》又称台湾为“东番”,直到明代后期才出现“台湾”口语称谓,正式见于官方文献者,是明代崇祯八年何楷、王家彦等人的奏疏。清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正式设台湾府。据考证,台湾的名称由闽南话“大员”、“大湾”、“台员”演变而来,起源于台南一带的台窝湾族。因此,台湾的称谓一早于葡萄牙人的命名“福摩萨”(美丽之岛),更早于荷兰人侵台的时间。
根据上述《尚书·禹贡》的记载,说明两千多年前的台湾居民就已经用树皮织成的“细布”和贝壳、桔抽等作为贡品,与祖国大陆建立了联系。公元230年,东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领万人船队去“夷洲”,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过不久,即孙亮太平二年(257年),设置临海郡时,已经把台湾归入版图。沈莹所着《临海水土志》也写了台湾的方位、海程、气候、地形、物产和居民等。书中写道:“在临海东南,去郡两千里,土地无雪霜,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山顶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
由此可知,“众山夷”(即台湾山胞)信奉越王为始祖。
隋唐时期,大陆与台湾联系更加密切。唐元和年间进士施肩吾,隐居不仁,带着全家去澎湖列岛定居。《全唐诗》还收录了他写的一首诗:
题澎湖屿
腥臊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
黑皮年少学采珠,手把生犀照咸水。
元朝汪大渊《岛夷志略》和明朝陈第《东番记》都对台湾的风土人情作了详细的记录,是研究台湾历史的珍贵文献。至于郑成功父子收复台湾、开发台湾的历史功绩更是众口皆碑,史册昭昭。
二、台湾山胞也是一家人
台湾省内的土着山地同胞(主要是高山族),也是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学者张其昀先生在《台湾丛书序》中指出:“今日台湾山胞,即为远古浙东一带越族之遗裔,奇风异俗,尚可与古籍印证而相合。”台湾山胞土着民族的文化生活特征,如干阑、崖葬、猎头、凿齿、木鼓、犬祭等,都与古代百越族相似。根据《汉书》、《宋史》、《太平寰宇记》等古籍记载,远古时期,东南沿海的百越人已经从事航海,台湾岛上已经有百越人活动的足迹。后来,由于秦始皇、汉武帝的迁徙政策,把百越人迁移到内地,台湾岛上的百越人才与大陆隔离,孤悬于海外,形成了今天的土着山胞。究其祖根,也是炎黄子孙,属于古代夷族的后裔。
因此,清朝设置台湾府的两百多年间,台湾山胞无不以炎黄子孙为荣,纷纷改为汉姓。当时台湾山胞的改姓,大致遵循“官府赐姓”和“自以为姓”两个途径。譬如,清初新竹的土着,协助官兵平乱有功,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廷便一口气赐了“卫、金、钱、廖、王、潘、黎”等七姓给当地助战有功的土着。目前,台湾土着山胞的姓氏大约有八十六个,其中潘姓最多。据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纂洪敏麟先生考证,潘姓山胞特别多,是跟大陆移民有密切关系。原来,大陆移民来台垦殖时,清廷实施保护土着的“番大祖”制度,即土着山胞都是地主,而大陆移民则为佃户,必须交租。因此,土着山胞认为只要有水、有田、有米,生活便可无虞。当土着山胞选择改姓时,便纷纷采用这个“有水有田有米”的潘姓了。
无论“官府赐姓”,还是“自以为姓”,在开发台湾的过程中,大陆移民和土着山胞已经融合成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台湾同胞祖根在中原
台湾居民中的绝大多数汉族同胞是明清时期福建、广东一带的大陆移民。新刊《台湾省通志》卷二《人民志·民族篇》第三章《本省之居民》第二节《河洛与客家》中着重指出:“本省人,系行政上之一种名词。其实均为明清以来之大陆闽粤移民之苗裔。”又据1928年日台总督府官房调查课《台湾在籍汉民族乡贯别调查表》材料所得结论:“所列本省人中,祖籍福建省者最多,广东省者次之,其它省份又次之。”其中“出身福建省者,约为出身广东省者之五倍半,为出身其它省份者之六十三倍之众。出身福建省者,以泉州、漳州二府占最多数。”
1953年,台湾进行了一次户口统计,户数在五百户以上的一百种姓中,有六十三姓族谱材料说明其先祖来自河南,大多数直接来自河南光州固始。这六十三姓计有670,512户,占全省总户数的百分之八十点九。
今日台湾第一大姓——陈氏,约占全省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一。陈氏族谱明确记载着“入台始祖”是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陈永华、陈泽。而陈氏“入闽始祖”就是河南光州固始的陈政、陈元光父子。另外,陈氏更早的得姓始祖是周初陈国的妫满,死后谥号胡,他的一部分子孙“以谥为姓”,改为姓胡。因此,天下陈胡是一家。据说,辛亥革命前胡汉民先生在南洋各地奔走,曾经一度改名为“陈同”,就是表示“胡姓与陈姓相同”的意思。战国时期“田氏代齐”的齐威王是陈厉公之子陈完的后代,陈、田古音接近。陈完逃到齐国改姓田,是田姓的始祖。因此,陈、田二姓也是同出一宗。根据这些族谱研究,目前,台湾和东南亚华侨中盛行“妫汭五姓联宗”。台湾基隆市有“陈胡姚宗亲会”,菲律宾华侨设立“妫汭五姓联宗总会”和“有妫堂”。为什么称“妫汭”呢?顾名思义,妫就是河南淮阳陈国的妫满;汭就是淮河弯曲的地方,即淮河流域。从虞舜到战国初期,黄帝的这一支子孙,已经从虞舜的姚氏,发展出虞、陈、胡、田等五个大姓。所谓“妫汭五姓联宗”便是这样来的。
黄姓是台湾的第三大姓。根据台湾《黄氏大宗谱》记载,黄姓的始祖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其实,黄姓的真正得姓始祖是黄歇的十三世祖黄石。黄石由于仁周有功,被封于黄国。黄国故城就在今天的河南潢川县(即光州)隆古乡。最近在河南光山宝相寺发现了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妇合葬墓,就是黄国历史的重要考古证据。据考证,周初受封黄国的黄石,是黄帝的二十世孙。因此,天下黄姓人都以“轩辕世系”为荣,其发祥地在河南潢川一带(古代属于江夏郡)。所以,侨居泰国的华侨在黄氏宗亲总会大门两旁镌刻着醒目的对联:“轩辕世系,江夏世家”。我国南方和台湾各地的黄姓家族,绝大多数属于“紫云黄氏”,其先祖黄守恭就是唐高宗总章年间随陈元光入闽的黄姓开基始祖。他“卜居泉州,开辟荒地,遂成巨富”(台湾《紫云黄氏历代世系表》)。后来,他捐地兴建泉州开元寺,传说常见紫云盖顶,故黄姓后人称其为“紫云黄氏”先祖。他的五个儿子分居南安、惠安、安溪、同安、诏安,号称“五安公”,子孙繁衍,人多势众,发展到今天,成为台湾和闽南的第二大姓。
丘、邱同属一姓,这个家族的源流,已经长达两千七百多年,他们的源头,便在中原的河南地区。闽、粤两地的丘姓所供奉的南迁始祖,就是宋朝时由老家河南固始入闽,到达福建兴化府莆田县岩头乡开基的邱杰秀。台湾“内政部部长”邱创焕先生就自认是邱杰秀的第二十四世裔孙。河南邱氏出现于台湾岛上,也是距今三百多年前的事。当时,延平郡王郑成功、郑经父子在台湾高举反清复明义旗,他的部属之中,便有一位官拜宣毅左镇的大将邱辉,于永历三十四年渡台。自从康熙领有台湾之后,丘姓的大陆移民大量出现。由于到得早、来得多,为后世子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丘姓已经是台湾的第十八个大姓。
闽、粤和台湾各地的宋姓人家,都供奉唐朝名相宋璟为始祖,其祖籍也是河南光州固始人。唐懿宗咸通年间,宋璟的孙子宋易担任福建的观察推官,就带着孙子宋骈入闽,寓居于福建莆田。宋骈,便是其后福建莆田宋氏所奉的一世祖。宋骈的父亲宋达,没有随父入闽,而是隐居于河南固始,一直到他的长子宋骈于咸通六年(865年)明经及第,也当了福建观察推官,才被迎到莆田养老,终老于莆田。福州镜江的宋氏开基祖宋臻,则是宋骈的亲弟弟,他没有做官,一直在河南光州固始隐居,直到唐末天下大乱,才避乱南徙,到福建侯官的镜江落籍定居,成为宋氏镜江派的开基之祖。
除此以外,再请看其它姓氏的台湾民间谱牒记载:
台北县《虎丘林氏族谱》:“先世固始人,祖有林一郎者仁唐,唐光启年间迁福建永春……至明分居安溪之虎丘。”
台北县《张氏族谱》:“世居光州固始,唐末有张延齐等兄弟三人,随王潮人闽,居泉州之惠安、安溪等地,支派甚威。”
台南县《李氏族谱》:“先世光州固始人,唐末随王潮人闽。”
台湾《吴氏族谱·祭公家传》:“其祖有吴祭公者,固始县青云乡升兜人也。唐僖宗中和四年,兄弟一行二十余人,住福州侯官县,王审知据入闽之地,乃避地福、泉之间,遂为闽人。”
台北新庄镇《鸿儒蔡氏族谱》:“先世居光州固始,唐武后垂拱二年,从陈元光入闽。”
台湾《杨姓大族谱》:“始祖君胄公,随陈元光入闽开漳,盖唐垂拱二年也。”
台北县《新庄镇庄氏族谱》:“唐末有庄森者,居河南光州固始,于僖宗光启元年随王潮入闽。”
台北县土城乡《何氏族谱》:“世居光州固始,唐高宗仪风中,何嗣韩从陈元公经略全闽,因家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