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三十年:1981~2011
44399400000014

第14章 三探台闽豫祖根渊源——方言民俗探微(2)

三、固始皮影与闽台皮猴戏

有人认为闽台的皮猴戏直接来源于固始的皮影戏。固始皮影,系用刮薄的牛羊皮,或上过油的厚纸雕刻成各种行当角色,高约一尺多,涂抹得五颜六色,风格类似民间剪纸,人物的四肢和头部,分别雕成后用线连缀而成。表演时活动自如。一个皮影人物,用五根竹棍操纵,屏幕是上过油的白纱布,两边吊着夜壶灯。皮影艺人就坐在这块小小的天地里,施展浑身解数。两只手十根巧指,操纵皮影做各种动作,嘴上说、念、唱结合,脚下踏动锣鼓配合默契。大型皮影戏,由两个人操纵皮影,数人敲锣打鼓,共同唱和。皮影紧贴屏幕,镂空的眼睛、装扮在灯光照耀下,显现出各种生动的景象,有如剪影,却比剪影丰富,真切并有动感。

旧时皮影戏的演出本,大都抄在旧式账本上、俗称“口条”。闽南和台湾皮影戏,亦称皮戏、影戏,民间俗称“皮猴戏”。闽台皮影的制作,多用黄牛皮。人物皮影分6个部分,都粘有竹枝,用一根铁丝操纵,更加灵活自如。屏幕改为白纸制作,照明变改成蓄电瓶。演出时配备桌椅、车马、兵器等道具,戏词用闽南话演唱,唱腔吸收了台湾民歌、囝仔戏、高甲戏、乱弹、歌仔戏等剧种,乃至台湾道士祭奠放赦时的曲调。戏文除爱情故事外,大多是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西游记》、《白蛇传》、《说岳全传》、《洪秀全演义》等。

1979年第2期《欧洲汉学问题研究学会会刊》(巴黎出版)刊载了在台湾发掘出来的闽南皮影戏《朱文》。这出戏在明代《永乐大典》里只存在剧目而佚戏文。闽南利园戏的演出本仅存3折:《赠绣箧》、《认真客》、《走鬼》。这次新发现的《朱文》是闽南方言本,共13折,称为全本,轰动一时。

这个皮影戏剧本是根据清末5个不同场次的手抄本整理而成。4本收藏在巴黎,1本收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文史馆。专家们鉴定后认为,《朱文》所用方言,是漳州府西部几个县的方音,采用了“傍妆台”、“驻云飞”、“下山虎”、“小桃红”、“风入松”、“桂枝香”、“驻马听”、“走引”、“四朝元”等9个宋元歌曲体的曲牌。今日台湾高雄的皮影戏班都自认“祖先来自福建漳州”,都“尊崇田都元帅为保护神”。专家们还认为《朱文》剧本里有许多北方中原戏文所常用的词汇,因此推断:“闽台的皮影戏来自中原地区”。类似这样的民间文艺、民间风俗也像方言土语一样,只要深入研究、发掘整理和归纳对比,一定会找出更多的证据,说明台闽豫一千年前是一家。

笔者在《台闽豫祖根渊源初探》一文中曾经指出:固始有“洛阳桥”,泉州也有“洛阳桥”。淮滨“乌龙集”原属固始,福州有“乌龙江”,两地都有“乌龙庙”。福建同安有一个地方叫“杨宅”,据当地老人说,他们先祖都是从河南固始杨集迁来的。闽台姓氏“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河南固始的陈、林、黄、郑也是大姓人家。如果进一步考察两地的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的风俗习惯,还可以找到许多共同之处。例如,固始一带的糍粑、挂面、鱼丸等是着名的土特产,这些土特产也在历史变迁中传到了福建。糍粑变成福州的白粿,挂面变成线面,鱼丸里加进猪肉馅,成为福州民间不可缺少的风味食品。

四、民间风俗探微

民间风俗,就是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其中尤以婚丧嫁娶、节日礼仪等最富代表性。河南光州固始一带“男女婚嫁,养生送死,质而有节”,“丧祭婚姻,率渐于礼”,而“台湾人文礼俗,源于中土,相袭入闽,举凡信神拜佛、敬天祭祀、婚丧喜庆、衣冠礼乐、四时年节,以及习俗人情,皆是祖宗流传而来的”。

1.旧式婚姻程序

(1)问名:河南固始俗称“过庚帖、合八宇”,是议婚最重要一环,若男女双方“八宇相克”,其他条件再好,也不能联婚。闽台议婚还把双方“八宇”置天神前香炉内三天,求神的庇护。三天之内,若有意外事故,甚至家中打破碗碟之类等,都认为是不神之兆,一概作罢论。

(2)纳采:河南固始俗称“下书子、定亲事”。闽台俗称“送定”、“食定”。《仪礼·士昏礼》曰:“纳采,求共许采择也。”这一天,男女两家张灯结彩,宴请亲友,媒人先在男家饮酒三巡后,便起身乘轿,护送糖、果、饼、聘金等礼品到女家。女家把男家聘礼供奉在神案前,女家捧菜上厅,男家须送红包、金戒指,闽台人称“压茶”、“带手指”,固始人称“定亲礼”。然后女家也回赠糖、果、饼等礼品。纳采以后,女家就把男家送来的糖、饼分送亲友四邻,告诉他们女归有期,固始人俗称“定亲礼”。同时,男家也把回赠的糖、饼分赠亲友,告诉他们吉期将届。男女两家的亲友,接到糖、饼之类的礼物后,对女家是送物添奁,对男家是送礼庆贺。不过,礼有亲疏之分,仪有厚薄之别,视各人的关系如何而定。

(3)完聘:固始人称“定吉期、择完婚日子”,闽台人称“提日头”。所谓“日头”即把婚期写在红纸上,让媒人通知女家。婚礼前三天,女家把嫁妆送到男家,闽台和固始均有此风俗。固始人称嫁妆为“妆奁”,即书案、条几、箱柜以及新妇室内的一切陈设,用具。

(4)冠礼:固始和闽台俗语均叫“上头”,是婚期的前晚,男女双方同时举行。新郎由生肖属龙的未婚男子持结有红纱的木梳,在新郎头上一梳,再把红纱结在头上,另外请一位长辈和那男子把“乌巾”盖在新郎头上,叫“盖头”(固始和闽台均有此风俗)。女家也是依照类似的程序进行。冠礼以后,新郎和新娘均不得走出房门。闽南一带,新娘身穿蟒袍,腰围玉带,凤冠霞帔(纯粹是明朝的服装),新郎则身穿清朝服装,红顶花翎俨然是个官员,所以民间有“娶妻小登科”之称。据说这种服装是清兵入关后,洪承畴与清帝约法三章之一,所谓“降男不降女”。因此,男穿清服,女着明装,流传下来成为礼俗。

(5)迎娶:固始人称“迎亲”,男家先以鼓乐“暖房”,并请“全福”的中年妇女驱除邪魔,天明起轿迎娶。迎亲人亦同时乘轿至女家为新妇上装。新妇上轿,脚不沾地。轿至男家,厅堂闭门,称之曰:“勒性子”。闽台也有此之说,是新郎牵新娘出轿时,新郎先用力踢轿门,使轿内新娘突觉一惊,这样新娘就会慑服。然后是拜堂入洞房。

(6)闹房:固始和闽台均有“三日内无大小”的闹房习俗,客人以及家中叔伯兄弟姐妹均可参加。

(7)回门:结婚三天之后,新郎新娘双双到女家,固始人称“回门”,闽台人称“请女婿”。新郎拜见岳父母及女方的伯叔兄弟等,并赠以红包。女家摆设宴席招待女婿。左邻右舍,尤其是新娘女友都争着来看女婿长相。直到黄昏,才双双回家。繁缛的结婚仪式,到此算告一段落。

除此以外,河南固始与闽台结婚风俗相类似的还有,成婚后,新郎新娘要“上喜坟”,参拜死去的长辈,第一个上元节,新妇不能“回门”(即回娘家),名之曰“躲灯”。古谚有“姑娘看了娘家灯,娘家冷清清”的说法。在迎娶新妇的喜庆宴会中,有两次比较隆重的大宴,一是宴请新妇,新妇必坐首席,两厢只请四位姑娘敬陪,门席不坐人。二是宴请婆舅,舅父坐首席,席口(门席)亦不坐人。迎娶新妇的礼俗中,有三忌:一忌属相相克的人;二忌孕妇(福建称四眼人);三忌半路夫妻。

2.丧事俗例

(1)入殓:人死的时候,把遗体迁入堂屋正室,卧于四块木板之上(不能加减,也不能用床代替),男置右侧,谓之正寝;女置左侧,谓之内寝。死人脚朝外,并在脚下燃烛一根,俗称“脚尾灯”。用白纸或白布蒙脸,而后淋浴、更衣。这些习俗,河南固始与闽台均相同。《仪礼·士昏礼》:“慏目,用缁布方尺二寸(注:慏目,复面者也)。”《七修类稿》说:“人死以帛复面,起于吴王夫差,临终曰:‘吾无面见子肯,为我以帛冒之。’”

(2)出殡:人死三天谓之“平凶”,有的五天、七天,多则三十一天。出殡前要择吉开吊,内庭搭灵棚、设灵堂、树灵牌。出殡时孝子披麻戴孝,家人一律白衣执绋。还有守铺、分孝服、乞水、接棺、套衫、入土、拣骨归土等习俗。河南固始与闽台两地均大同小异。人死更衣,忌穿皮毛之服。据说源自《淮南子·汜论训》:“葬死人者,丧不可以藏,世以为裘者,难得贵价之物也,无益于死者,而足以养生,故用其资以警之。或云,俗惑释氏转轮之说,裘属兽皮,虑转生之为兽也,故不衣。”

3.其他俗例

(1)生子:旧习俗生子称“弄璋”,生女曰“弄瓦”,无论生男生女,河南固始和闽台均有“洗三”之说,即生孩子三天,要谢送子娘娘,不仅焚香、跪拜,而且要敬奉喜面、红蛋,以油饭遍送亲友近邻,还要把红蛋送往舅家,舅家接物后即送鸡酒过来。满月又称弥月(《说文》:“弥,满也。”),要大宴宾客,吃“满月酒”,闽南叫“汤饼会”。满月庆宴始于唐朝,《新唐书·高宗本纪》:“龙朔三年,子旭轮生满月,大赦。”固始礼俗还有小儿满月,姥娘送“鸭子”,意在“押子”,名之曰“长命鸭”。

(2)节仪:河南固始和闽台两地基本相同,从元旦、上元节、清明、五月节、八月节,直至祭灶、除夕的仪礼都相同。每年腊月二十四日当晚,家家供饴糖,取“胶牙”之意;供粉团,期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因而,在灶神像上均有“一家之主”横联。除夕子夜时,家家焚表、上香、放鞭炮,迎接灶神回府。

通过上述方言、民俗的对比,我们更感到闽台与河南固始有着特殊的关系。虽然台湾、福建、河南相距数千里,山川阻隔,星移斗转,文化更新,但是蕴藏在民间的古朴方言、传统风俗却代代相传、相沿成习。本文所引证的实例大多数是闽台和河南固始特有的方言和民俗,足以证明两地的特殊历史渊源。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版了彭桂芳编着的《五百年前是一家》通俗历史丛书,在此基础上,我们追溯台闽豫祖根渊源,可以得出1300年前是一家的结论。我们殷切希望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共同切磋、互通信息,从历史学、考古学、地名学、方言学、民俗学和谱牒学诸方面进行探讨,使台胞和海外侨胞的寻根念祖活动具有更坚实的学术基础和更翔实的文宇依据。

文献来源:《首届豫闽台姓氏源流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99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