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审知死后,王延翰自立为闽国。王延嗣强烈反对,称之为“沐猴而冠”。他说:“是可为也,孰不可为也!此子能自免乎?使在先王之世,予固当以死争,然斯人也何足与语,吾族其血矣乎?”他认为王氏的大祸即将到来,“我虽不能饿死首阳,然亦岂可延颈待戮?”从此,他有意疏远当局而退居山野。“因潜随贾舟逸去,将欲遵海滨而处。偶值闽使者自海上还,遇君,迫之以归。至黄崎,君乃舍舟宵遁田间道,草宿露行,旬日始抵建平。因爱其佳山水,遂有终焉之意。乃易姓唐,以宇为名。盖以唐与王,音韵相近,而亦自谓唐之遗民,于是隐焉。时延平人物凋零,乡无校,家无塾,士风不振。青衿之徒,散之城阙。君始以五经教授学徒,人皆以‘唐五经’呼之。”晚年,他闭门不出:“遂以废疾谢绝宾客,终日杜门,虽比邻亦莫得见其面。环堵萧然。卒于大宋乾德四年,寿九十有四。”
四、从《王延嗣传》看固始王氏
王审知为固始人,其人逝世以后,留下了一些传记史料,如于兢的《琅琊王德政碑》、翁承赞的《闽王墓志》、钱昱的《忠懿王庙碑文》,但这些史料罗列其家人后来的封号,反而使其身世原貌不显。据徐寅的《广武王神道碑铭并序》,王氏家族“世业农,颇以赀显”,王潮“材气勇略,誉播乡邦,尤善招怀离散,众多归之。”在动荡的唐末社会里,王潮已成为乡里颇有威望的领袖。但这些记载是否可靠?仍然存在一些疑问。《王延嗣传》记载的王氏家族如下:“吾家本田舍郎”,“世为州里豪右,从父潮、审知,俱以勇侠霸于一乡。”可见,王家在其家乡,应为类似晁盖之类的人物,他们世代从事农业,但在民风强悍的乡村,又以勇侠闻名,成为乡党的领袖人物,官府因而任命他们一定的职务。徐寅记载王潮被选任固始县佐史,应是可信的。在动乱的时代,这类人物往往受到豪强的重视。《王延嗣传》:“唐末之乱,四方豪杰竞起,大者以王,小者以伯,寿春王绪攻陷光州,得潮兄弟,相持大喜曰:‘恨相得之晚。’因留军中计事。”这里透出的消息是:王绪起事后,曾经大力招揽王潮兄弟,而后又将其当做核心幕僚,这就可以解释,为何王氏兄弟违抗王绪将令,将其母亲藏在军中,而王绪并没有对他们作出严厉的处分。
《王延嗣传》对王审知性格的描写,是其文中最具史料价值的部分。他认为王审知十分简朴:“审知虽起于任侠之徒,而天性纯俭,自奉甚薄。”王审知十分重视文人:“审知本武夫,初不省礼乐诗书之教。其后折节下士,开学馆、育人才。故唐贤士大夫避难南来者,皆厚礼延纳之。”王审知的这两个特点都载于史册,多少是受到此文影响的。《王延嗣传》也批评王审知佞佛:“闽俗喜佛,而审知亦溺于浮屠氏之说,穷极土木之功,以兴佛宇,财力殆困。君力言于审知曰:‘书云:‘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浮屠氏本物外之人,以寂灭为宗,非有益于人之国。今乃蠧民财、损民力以从事于斯,是谓作无益,以害有益也。古之人君自谓善于其事者,无出梁朝之武帝,及其终也,卒无补于侯景之乱。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矧夫今日方欲以取威定霸,岂可崇此不急之务,以蠧国伤民耶?’审知卒不悟。”王审知崇尚佛教,载于许多史册与方志,但只有《王延嗣传》给出批评:“自此帑藏日虚,民力日困矣。”这让我们知道:王审知统治的晚年,民众的赋税也是很重的,所以才会有闽国建立后的动乱。
对于王审知的诸子,王延嗣也给他们作出评价:“审知诸子皆不肖,服饰车骑,侈异相胜。”“审知诸子,君素恶之”。有一次,王延嗣批评诸兄弟奢侈,“诸子为之忸怩”。对在王审知死后自称“闽国国王”的王延翰,延嗣给出的评价是:“沐猴而冠”。在王氏诸子中,王延嗣与较有才气的王延政关系较好。《王延嗣传》记载:“审知诸子,君素恶之,而独与延政善。及审知卒,延翰窃立,君谓其所亲曰,此真沭猴冠耳。延翰闻而憾之,君因约延政同隐。延政唯诺,然志于得国,不行。”王延嗣出逃后,被闽国使者发现,强迫其回闽。王延嗣在甘棠港逃出,一直逃到王延政治下的南平乡下隐居。王延嗣作出这种选择,应与他与王延政的关系有关。不过,虽然王延政在闽北建立殷国,但王延嗣并没有再去找他。一直到王延政被南唐所俘,王延嗣一直隐居于乡下。
王延嗣出逃后,“未几国乱,骨肉自相屠戮。继而南唐兵取闽,王氏族属靡有孑遗,皆如所料。仅脱于难者,惟君一人。自非明哲保身,其能尔耶。君初闻闽灭,乃衰绖出郊,东望故国,一酬先王,大恸而还。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王氏之灭,非天也,亦自取之尔,复何言哉。”按,王氏子孙在福州、泉州、汀州者,大都遭到朱文进等人的屠杀。闽中保留下来的王氏子孙,主要是闽北的王延政一系。南唐吞并闽国之后,王延政的子孙也被俘虏到金陵,其中有些人后来成为平民,这在王氏族谱中是有记载的。不过,这些零碎史实,未必是范祖禹所能顾及的了。
五、《王延嗣传》与王审知的重大决策
由于王延嗣曾是王审知朝夕相见的人物,所以,王延嗣得以参与王审知的幕府,并对威武军内部的政事发表意见。其中在历史上较有影响的是反对王审知向梁太祖朱温称臣。《王延嗣传》记载:
唐亡,梁太祖拜审知中书令、封闽王,仍升福州为大都督府。命至闽,审知将拜赐焉。君力谏之曰:‘吾家本田舍郎,二父蒙国厚恩,迭秉节旄,朱全忠贼臣,固尝与我比肩事主,徒以挟穿窬之资,逞豺狼之暴,肆虐流毒,盗有神器,人神共愤,其能久有此土?我纵不能如留侯为韩复仇、沛公为义帝发丧,其忍北面以事之?义不帝秦,此其时也。
王延嗣的这段议论义正辞严,许多史册都记载了这段话。王延嗣因而史上留名。更有价值的是,《王延嗣传》记载了王审知对这段话的反应:“审知俛首久之曰:‘此特腐儒陈言,无补实用。知彼不知己,兵法所大忌。彼虽僭逆,然既已南面朝诸侯,加之坚甲利兵,半于天下,东征西伐,草折卵碎。我凭数州之地,辄婴其锋,是自取颠仆,安能成大事哉!’”
王审知的这段话不见于其他史册,所以特有价值。其时,王延嗣还竭力辩解:“‘是大不然。梁虽弑逆,僭举大号,而外窘于晋,日夕支梧,方且不暇,重以杨行密方据江淮,实吾之外屏,似出天造,以限南北,梁人虽欲袭我,得乎?此正所谓风马牛不相及也。况彼以新造之梁,雄据中原,大统未一,内怨外叛,腹背受敌。尤其甚者,与晋相持,雌雄未决,其能越大江度修岭以与我角耶?故司勋杜牧有言:‘上策莫如自治’。诚能于此锐意自治,内以修政,外以治军,使府库充实,兵革犀锐,如小白之于齐,勾践之于越,国势日张,霸图日盛,近约吴越,远结江淮,外连荆楚,仗义合兵,为国讨贼,其谁敢不从。孔子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然而,尽管王延嗣反复辨说,“条陈数百言,审知竟不能用其策”。
按,朱温称帝之后,除了三晋的李克用举兵反抗之外,南方诸侯的态度不同。割据江淮一带的杨氏吴国坚决反对,蜀国置之不理,吴越国则向朱梁称臣。闽国在南方,一向是与吴越国合作,以抗衡杨氏的吴国。所以,从大势而言,闽国必须和吴越国采取统一步调,以抗拒杨氏吴国军队的南下。这是闽国王审知向朱温称臣的背景。在这一背景下,王审知将王延嗣“义不帝秦”之语当做腐儒之论,并不奇怪。
王延嗣的建言,也有被王审知采纳之时。《王延嗣传》记载:“初潮卒,审知代立,疑外议有未甚服从者,会僚属有献言请以威严绳下之不从令者。审知始用其言,乃务以诛戮为事。君言于审知曰:‘书云临下以简,御众以宽’;语云‘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此万世治国齐家君天下之大法也。小人中无远虑,乃导王以苛虐为政,不亦悖乎?王绪之失,实本于是,覆辙在前,王所目击,可不戒哉!审知亦为之改容。君每侍审知左右,觉微有怒色,必怡声软语,进说以解释其意。前后有犯颜垂死复活者,盖千余人。识者固已知君阴德之必有后也。”这段文宇,透露出一个活生生的王审知,他对手下诸臣,也有不放心和伺机诛杀的时候。按,当时的政治十分残酷,位尊者过于仁慈,被手下篡杀的事例不少,所以,统治者的铁腕手段,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宋史·王彬传》记载:“王彬,光州固始人。祖彦英,父仁偘,从其族人潮入闽。潮有闽土,彦英颇用事,潮恶其逼,阴欲图之。彦英觉之,挈家浮海奔新罗。新罗长爱其材,用之,父子相继执国政。”如其所云,朝鲜的王氏家族,其实也是固始人,但他们受到王潮的排挤,被迫迁到海外的新罗国创业。王潮时代有这种情况,迨至王审知时代,偶尔诛杀一些大臣,并不意外。
王延嗣做的另一件大事是反对王审知称帝。“时自朱梁篡唐之后,强藩巨镇,相次僭号改元。审知王闽日久,骄心日滋,屡有效颦之意。君极口切谏其不可,曰:‘自古帝王之兴,莫不皆有大功德着于天下,故天命有归,人心肯附。然后应天顺人,起而君之,固非细事。当纣之时,西伯躬盛德,大业三分,天下已有其二,而服事殷。曹孟德刬平祸乱,威震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盗弄神器于掌股间,汉之为汉,特位号耳,而犹终于其世,不敢登尊履极,盖以天命人心之有在耳。今王虽聪明英武,出于万夫之上,然功未着于中原,威未加于海内,蕞尔之闽地,不大于吴楚,兵不加于梁晋,而輙欲谋此大事,诸镇闻之,称兵而南,则师直为壮,我复何辞?是乃操无益之虚名,享必然之实祸。仆尝谏王,勿臣朱梁。且王以仆言为不知彼己。而今日不意复为此图,其可谓知彼己乎?诚于此时检身修德,惟怀永图,敦好睦邻,以大桓文之业,则生享方面之尊,殁存忠义之名,以垂裕后昆,无有穷已,不其韪欤!今乃不此之思,而谋为刘聪、石勒之举,纵使诸侯未暇致讨,得以偷安假息。一旦有真主出,其能赦我哉。审知虽不乐其言,然志之于心,终其身不失臣节,君之力也。”
对王延嗣的政治主张,《十国春秋》也有记载:王延嗣,“太祖族子也。为人慨切好直言,以道义自任,当时目为‘唐五经’……是时强藩巨镇多僭号称帝,太祖不无心动,延嗣反复极谏,力言不可。太祖虽不乐其言,然终身不失臣节,延嗣亦与有功云。”其时与王延嗣一起反对王审知称帝的还有威武军节度使推官——黄滔,“梁时强藩多僭位称帝,太祖据有全闽,而终其身为节将者,滔规正有力焉。”
总之,王延嗣传揭示的许多史料,足以让后世的史学家进一步深入探讨闽国的历史,对推动王审知研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文献来源:2011年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2011年11月。
作者简介:徐晓望,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