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三十年:1981~2011
44399400000075

第75章 固始移民与两岸三地寻根资源之整合(1)

尹全海

世俗的而非学术的缘故,特别是历史学在其中的边缘化趋势,使闽台移民之原乡被模糊或弱化,河洛、中原、固始之地域关系及其内涵界定出现了乱相——三源并出。原本独具特色的移民景观变得含糊不清,寻根资源之整合缺乏主线,豫闽台三地都根据现存资源,采取各尽所有、各取所需之态度加以开发与利用,造成混乱和浪费。有鉴于此,本文从历史学出发,以历史上固始移民入闽迁台为主线,将豫闽台三地寻根资源初步整合为移民资源、姓氏资源、信仰资源三类,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当代价值。

一、问题之提出

福建和台湾一样,历史上是移民社会,最具典型意义者如唐代光州固始人陈元光父子“开漳”、王审知兄弟“王闽”,几乎是固始族群及其社会文化的整体“迁移”,故“今闽人称祖者,皆曰光州固始”。宋、元以后,部分固始移民整体“迁移”,故“今闽人称祖者,皆曰光州固始”。宋、元以后,部分固始移民离开已世居之闽南,渡海迁台,并最终成为台湾移民社会的主体,“固始族群”亦随之落地生根,于是有“台湾寻根到漳泉,漳泉寻根在固始”之说。所不同的是此次移民迁台,时间更长,范围更广,原因也更复杂。也许固始移民入闽迁台是历史上北方士民南迁的一分支,因其移出地为“光州固始”,且有固定的移民方向,由此形成固始-福建-台湾三地颇具特色的移民景观,奠定了当今豫闽台三地寻根活动的历史前提和文化基础,并由此产生或保存了丰富的寻根资源。所以,固始移民入闽迁台,应视为一个独立的历史单元加以研究。

若视固始移民入闽迁台为独立的历史单元,需首先对中原、河洛、固始三者之地域关系及其内涵作出界定。河洛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河洛是指今日豫西地区,狭义的河洛就是古代的洛阳一带。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河洛是中原之中心是没有疑义的。尽管河洛文化圈有时超越河洛区域范围进入中原文化圈,甚至一定时期可能会出现交汇融合,但河洛文化并不能因此代替中原文化;在文化积累和演进进程上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此,地域上的河洛是以洛阳为中心中原的核心,狭于中原;文化上的河洛是中原文化的源头,先于中原文化。而中原之民与东南越闽地区的往来,最早可追溯至西汉武帝将闽越之民迁往江淮,以及魏晋时期中原之民第一次南下。显然此时的河洛文化不能完全涵盖中原文化,江淮区域也超出了广义河洛的地域空间。在此意义上,仅就闽台移民之寻根而言,称其根在中原是成立的,若谓根在河洛,以中原替代河洛,似言之笼统。

厘清中原与河洛的异同之后,还需进一步区隔中原与固始之地域及其文化关系。闽台移民,甚至更为广泛的周边地区对中原的认知,是一个相对、动态的宽泛概念。其相对性表现为中原与边疆、中央与四周的关系。其动态性表现为空间与时间两个向度,时间意义上的中原并非前后重合,如先秦之中原与隋唐之中原、明清之中原与近代之中原均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有边疆变中原之沧海桑田;空间意义上的中原呈现为一种向四周扩散之趋势。意味着闽台移民观念深处的“中原”是相对福建而言,这里的“中原”是对边疆的否定,即福建或台湾与“光州固始”之相对关系,当然还蕴涵有祖上自中原,并非生为蛮夷之意。换言之,这里的“中原”具体所指就是移出地“光州固始”;“在闽台人的心目中‘光州固始’就是原乡,就是中原,就是他们永远的根”。明乎此,便知闽台移民根在“光州固始”,而不是河洛,至于根在中原则是一个相对模糊的称谓。事实上全球华人根都在中原——不仅闽台移民根在中原。当然,厘清或强调闽台移民根在固始,并不否认闽台文化与河洛文化、中原文化的渊源关系。

二、移民资源

移民资源,主要是移民史资源。历史上固始移民入闽迁台形成的移民资源,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固始移民出发地,即移民集散地的实物遗存;其二,迁移线路及其保存至今的历史遗迹或民间传说;其三,固始移民对闽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特别是移民领袖的历史功绩;其四,移民群体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形成的新的文化景观。

固始移民入闽迁台史,在空间上,特指以固始为起点沿固定方向的外向型移民,即固始移民之入闽迁台,而不包括迁入或者其他零星移民;在时间上,以陈元光父子率部入闽为起点,包括固始移民入闽及其后裔渡海迁台的全部过程,当然,其间可能会追溯到早期零星移民以及固始移民后裔迁台后的情况,但这不会成为研究主体。当下我们所能看到的移民史着作中,固始移民史被划定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进行割裂式描述,如在葛剑雄《中国移民史》、任崇岳《中原移民简史》中,固始移民史变成断代移民史;林国平《福建移民史》,虽然涵盖了“人口在不同地区空间移动”的全部内涵,即有汉唐以来北方汉族入闽,也有福建向台湾和海外移民的历史,包括了固始移民史之应有内容,但并非应有主题。总之,固始移民史是一部移民通史,只不过它由两个明显的阶段组成,即唐代固始移民入闽,以及此后固始移民渡海迁台或远播海外。

固始移民对闽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包括所有固始移民及其后裔为开发福建、台湾作出的重大贡献,因受现有史料所限,我们暂以陈元光父子及其部将属下开漳建漳的历史功绩、王审知兄弟王闽治闽的历史功绩为主要考察对象。

陈元光在闽42年,任漳州刺史26年,其开漳建漳之丰功伟业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募民障海为田,泻卤成淡”,围海造田,入闽将士们在火田溪段筑堰开渠,留下了至今依稀可见的“埭”和“火田军陂”等遗迹。传承中原汉族农耕技术,种麦、兰草,养蜂取蜜,甚至还掌握了麦田中种蓝的套种技术。鼓励通商,引进中原工匠来闽从事陶瓷和冶炼。与此同时,陈元光还依照中原传统发展文教,移风易俗,兴庠序,广教化,造福福建。龙溪乡学和松州书院,即为陈元光之子陈珦主持和开办。陈元光之后,其子陈珦继承父业,任漳州刺史27年;陈元光之孙、陈珦之子陈醴掌漳州刺史达29年。陈氏五代及其部属为闽南开发与建设鞠躬尽瘁。

王审知于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三月被唐朝封为福州武威军节度留后、刑部尚书,十月,被正式任命为福州威武军节度使,直到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故世,统治福建28年。福州威武军下辖的泉州、建州、汀州、漳州刺史一般都由固始王氏担任。如王潮、王彦复、王审邽、王延彬、王延钧、王继宗、王延美等先后担任泉州刺史;王延禀、王继雄、王延红、王继休、王继琼等担任漳州刺史。即使偶有异姓刺史,也是与王氏有姻亲关系或固始乡里。总之,自王审知继任威武军节度使后,积极争取土着居民支持,使王闽政权本土化,同时整顿吏治,轻徭薄赋;外交上贡中原王朝,奉行睦邻政策,保境安民。据史载王审知兄弟及其子孙治闽期间,福建四周烽火连天,民不聊生,而福建境内则“时平年丰,家给人足”,经济文化长足发展,逐步赶上中原发展水平。

至于移民集散地之实物遗存、移民线路遗迹及民间传说,以及移民群体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形成新的文化景观,是当今固始移民和闽台寻根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就现有资料来看,固始移民第一个集散地当然是固始,至少包括陈元光故里和王审知故里两个集散地。另一移民集散地为福建的漳州和泉州,因为“台湾的开发经营,几乎全为闽南漳泉人与粤省客家人之功”大部分台湾人来自福建漳泉。移民线路也应分为三条,一是陈元光父子入闽平叛时的线路,另一是王审知兄弟的入闽线路,然后是固始移民后裔由福建渡海迁台的线路。移民期间发生的民间传说,如王潮兵变诛杀王绪后“拜剑选帅”、福州闽王庙的“拜命台”等流传至今。固始移民群体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形成新的移民景观,分散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族群信仰、经济社会活动、衣食住行、歌舞图画、民俗方言等,兹不赘述。

三、姓氏资源

因姓氏迁移而发生的族源地、祖先居住地、祖籍纪念地、郡望、堂号,祠堂、家庙、墓葬遗迹(含墓志)、族谱、族规和契约,以姓氏命名的村庄、集市,以及沟、塘、陂、湖、堰、坝、港等水利工程,成为姓氏资源的主要内容。虽然姓氏迁移与移民相伴生,移民线路是姓氏迁移的主要方向,但移民融入地方之后必然孕育新的族群和分支,因此姓氏资源的挖掘和整理,需更多依据族谱从移入地反向追溯。所以,固始移民入闽迁台之姓氏资源,主要从闽台族谱中得到体现。